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树立威严,杀鸡儆猴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这是不凑巧,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不能负荆请罪,那就只剩下据理力争了”
  礼部员外郎面露忧色,低声道。
  “不!”
  高宇看向他,斩钉截铁道:“凭老夫对方修此人的了解,据理力争对他而言,便如同对牛弹琴,他压根不会在乎你说什么,也不在乎你做什么,他要做什么事情,不会因为你有理便不去做,所谓专横跋扈,便是如此!
  在乾国,他不过是个丞相,便独断专行,专横跋扈,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如今在我大周,他贵为摄政王,有批红之权,地位不亚于天子,自然更加的独断专行,岂会因为伱与他据理力争,便放过你?”
  这番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在场的众人听了,一颗心都是沉到谷底。
  一个户部主事近乎绝望的道:“这么说,我等岂不是免不了被革职的命运。”
  高宇看向那户部主事,道:“倒也未必。”
  短短的四个字,给在场的每个人都带来了希望。
  众人用充满希冀的眼神注视着高宇,迫不及待的道:“高公教我!”
  高宇又是不疾不徐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清了清嗓子,道:“在老夫看来,诸位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抗争却也不屈服。”
  不抗争却也不屈服?
  众人微微一怔,心道,这是个什么法子?
  正疑惑呢,就听见高宇继续道:“所谓不抗争,便是不到方修和谢千的面前闹事,所谓不屈服就是不听从所谓革职的命令。
  接下来的日子,诸位只需要照常入宫当值,若是有人阻拦,便当作没有看见,若是有人用强硬的手段,诸位便在宫门前候着。
  一下子革职如此多的官吏,朝廷一时半会也无法填补这些空缺,过一段时间等方修离开京师,谢千还是得用诸位。”
  “这”
  众人听见这话,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怀疑之色。
  这么做能行吗?
  一时间,众人都是沉默。
  这个时候。
  高宇继续道:“至于老夫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老夫会替诸位,同方修与谢千争辩到最后一刻,若是方修仍旧固执己见,老夫便会绝食而亡,到时候老夫会留下一封书信,告诫百官与诸学子,不要为老夫而流血。”
  语气十分平淡,仿佛在叙述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众人听了,却是一怔。
  绝食而亡?
  这么说,高部堂是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仅仅片刻,众人便反应过来,看向高宇,劝道:“高公切莫如此。”
  刚开口就见高宇摆了摆手,一脸坚定的道:
  “诸位不必再劝,老夫已经做出决定,老夫这般年纪,本就到了该死的时候,若是老夫的死,能让方修和谢千做出一些改变,也算是给大周朝廷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老夫只希望老夫的死不会轻于鸿毛。”
  话音落下。
  整个正堂陷入一片寂静。
  众人看着眼前头发灰白的老人,都是从心底泛起一股伤感,同时升起敬意。
  “高公。”
  “高部堂”
  众人面露哀切之色,抽泣起来。
  这个时候。
  高府的管家来到了高宇的身旁,轻声道:“老爷,外面都在传您和谢阁老的文章,有一些记者在府门前候着,想要问一问您,为何要做这样的文章。”
  高宇听见管家的话,沧桑的脸庞露出一抹茫然,问道:“什么文章?”
  管家道:“就是您在江月小报上写的那篇文章,名字叫做《观谢千任议政理事有感》。”
  高宇听见这话,懵了。
  显然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寄给江月小报的文章竟然真的刊登出来了。
  “江月小报呢,拿来给老夫看看。”
  高宇看向管家,有些急切的催促道。
  “小的这就去拿。”
  管家应了一声,快步离开。
  仅仅片刻,就拿来了一份报纸,递给高宇。
  高宇伸手接过以后,自上而下看了起来。
  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是《观谢千任议政理事有感》,署名正是高宇。
  文章也确实是他写的那篇文章。
  一开始先贺喜谢千,成功的成为大周唯一一位议政理事,和乾国的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拥有相同的地位。
  紧接着,话锋一转,对谢千这位掀起与乾国之间的战争的内阁首辅,能够成为议政理事表达了不解。
  然后,又是提出疑问,为何所谓的大乾与大周议政大臣会议,四位议政理事中只有一位来自大周。
  同时对谢千的身份以及阵营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将疑问延申到了摄政王的身上。
  话里话外都是指责谢千卖主求荣,身为内阁首辅,打输了战争,转头就向敌人投降,帮着敌人清除异己,助纣为虐。
  表面上夸赞,实际上却是贬低。
  在这篇文章的下方,紧接着又是另一篇文章。
  标题叫做《仁学》。
  洋洋洒洒几千字,主要宣扬了女帝登基后,是如何施以仁政,以及取得的许多的成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专栏,乃是谢千接受江月阁记者的专访,回应了高宇对他的质疑。
  举出了许多的例子,说明大乾与大周结盟,对两国的百姓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其中就有白糖、味精、布匹等日常用品价格的降低。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高宇将谢千的文章看完,眸子里露出一抹恍惚之色。
  别说别人,就连他看完这篇文章后,都觉得女帝登基,两国结盟对百姓而言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连带着对方修的愤怒都减弱了几分。
  但他心里清楚,谢千的这篇文章是在避重就轻,只讲好处,不讲坏处!
  沉默了几息。
  他将手里的江月小报收了起来,看向众人,缓缓道:“老夫知道诸位对老夫的方法心存疑虑,但是如今除此之外也无计可施,请诸位回去以后暂且这么做,若是行不通,再换个法子。”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众人在心里叹了口气,纷纷起身行礼,离开了高府。
  他们走后,整个正堂只剩下高宇一人。
  他坐在太师椅上,沧桑的脸庞无喜无悲,整个人仿佛一尊雕塑。
  时间流逝。
  转眼间就到了第二日。
  朝廷革除众多官吏的公文已经批了红,送到了各处的衙门。
  收到通知的官吏,却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旧当值。
  若是有人阻拦,他们就在宫门前候着。
  因而,到了晌午。
  在宫门外候着的官吏就已经多达三十几人。
  即便是他们没想着闹事,如今看着也像是闹事的了。
  当然,他们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更没有表现出义愤填膺的样子。
  即便是把守宫门的侍卫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拿他们如何。
  毕竟朝廷从来没有规定,说寻常百姓不能到宫门前站着。
  三十几人里。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头发花白,已经上了年纪的高宇。
  和其他人不同。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回到工部衙门。
  一直就是在宫门前站着,有人来劝。
  他也只是沉默。
  站累了就盘腿坐下。
  坐的累了,就又站着。
  雪已经停了一天多。
  宫门前的积雪有专人打扫,因而显得十分干净。
  即便如此,天气仍旧寒冷。
  高宇这么大的年纪,就算是披着狐裘,穿着几层的衣服,冻个一段时间,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宫门前发生的事情。
  许多原先受教于高宇的官吏,终于是看不下去,来到宫门前劝说。
  只是高宇好似听不见一般,仍旧坚持。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很快,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晋南没有宵禁。
  因而高宇仍旧在宫门前站着。
  入夜。
  高府的人给高宇的身边放了火炉。
  给他带来暖意。
  夜里气温骤降,若是没有火炉,只一夜,他就得冻死。
  一连两日,皆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高宇这位被革职的工部尚书。
  晋南城的读书人也都知道了高大人在宫门前站着的原因。
  高大人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摄政王独断专横的不满!
  而且!
  听说高大人已经足足两日都没有吃过一口饭!
  只要摄政王不收回成命,仍旧固执己见,要将朝廷的许多栋梁之材革职,他就饿死在宫门前!
  这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与摄政王做抗争!
  一时间。
  晋南城的读书人沸腾了,纷纷涌到高宇的身旁,一同绝食!
  距离高宇绝食已经两日。
  晌午。
  文渊阁的暖阁里。
  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张新远皱着眉头,焦急道:“谢阁老,如今那些士子将高宇视作与摄政王抗争的英雄豪杰,纷纷效仿,我等难道就这么看着他们在我们的面前活活饿死嘛!”
  谢千坐在太师椅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沉默。
  一旁。
  东阁大学士郭奎也忍不住开口道:“谢阁老,高宇是您的好友,您难道就忍心这么看着他绝食而死?高宇和那些被革职的官吏纵然有错,可是错不至死吧!”
  谢千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就听见屋外传来声音。
  “若是孤没有记错,朝廷没有禁止他们进食吧”
  话音落下。
  殿内的几名大学士皆是一惊,纷纷起身行礼。
  “参见摄政王殿下!”
  方修迈步走入暖阁,环视一周,淡淡道:“他们绝食,是他们的事情,与你等何干,你等为何如此着急?”


第318章 无耻至极
  内阁大学士们听见这话,皆是一怔,随即神色变得有些复杂。
  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们作为朝廷的实际掌权者,自然不希望被高宇的事情殃及。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将来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因而,此时此刻十分纠结。
  究竟是坚定不移的站在摄政王这一边,还是为高宇出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沉默了片刻。
  几名大学士还是选择了屈服,纷纷附和道:“殿下言之有理。”
  方修见状,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话锋一转道:“话虽是这么说,但那高宇年事已高,又为朝廷做过贡献,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在宫门前饿死,似乎也有不妥”
  众人听见这话,又是一怔,猛地抬眸望向方修,眸子里满是惊诧之色。
  摄政王的意思是要向高宇妥协了?
  若真是如此,摄政王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硬。
  就在大学士们这么想的时候。
  方修继续道:“就算要饿死也得回他自己的府上饿死,今日后,孤会定下规矩,寻常百姓,若是没有陛下的召见,不得出现在皇宫方圆一公里内!若是有人胆敢一意孤行,一律由锦衣卫捉拿,押入诏狱!”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内阁大学士们又是一惊。
  此刻,经历了两三次翻转的大学士们,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还是谢千的反应最快,开口道:“殿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几名大学士听见这话,纷纷投去诧异的目光。
  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谢千竟然会站出来反对。
  “哦?”
  方修同样看向谢千,问道:“为何不妥?说说看。”
  谢千道:“高宇此人,臣略有了解,他这一次绝食,乃是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若是用这般强硬的手段对他,只怕是正中了他的下怀,若是他自绝于宫门前,只怕会引起读书人的群情激愤,到时候不好收场。”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不愧是首辅大人,短短几句话就点明了利害关系,但凡摄政王还想树立威望,都不可能在继续这般强硬的手段。
  几名大学士看向谢千的眼神中不由的带上了一分尊敬。
  这个时候。
  方修风轻云淡道:“纵然做好了赴死的决心,也会有软肋,孤有办法能让他回府。”
  话音落下。
  谢千立刻意识到摄政王所说的“有办法”没那么简单。
  果然,紧接着就听见方修压低声音,用十分平淡的语气道:“他这几日绝食,无非有那么几个原因,一是自己工部尚书的位置不保,想要借此威胁孤,二是贪图名声,想要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不屈的形象,三则是发自内心的对陛下和孤不满,认为陛下和孤会误了朝廷,误了百姓。
  孤心里清楚,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第二条,名声,既然他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