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作不合-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说,从如此庞大的官史之中抽出这一两句话加以解读,这确实不是寻常人会做的事。想到那时候薛怀抬杠时被她治了个彻底,甄仕远便知道她深谙此道。
  或许,她说的这些话放到外头去也会被人理解为“抬杠”、“故意找茬”云云的,可偏偏她的“抬杠”和“故意找茬”都显得十分合情合理,甚至仔细一分析,还能叫人生出毛骨悚然的感觉。
  譬如此事,皇后的态度若当真如她所言那么奇怪的话……打住,打住,这种事不能乱想。甄仕远伸手拭了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满额头的汗,深吸了一口气,眼角的余光看到徐和修也同他一样伸手拭了拭汗。
  屋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只有糯米团子被咬的“吧唧”声。这种时候,也就只有裴卿卿这个孩子还能吃得下去了。
  “你说的那份卷宗,我和徐和修还要看一看。”甄仕远道。
  女孩子点了点头,道:“这些甚至连证据也说不上,只是推测而已。”当然,推测人心一向是她所擅长的,但擅长不代表每一次都对。更何况“人心易变”不是自古皆有的名言么?所以这种事根本做不得数的。
  “官史上除此之外已经没有记录了,现在我想要翻一翻野史……”话说到这里,女孩子声音突然低了下来,沉默了片刻之后,她看向还在拭汗的徐和修,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今日早上去库房借卷宗时看到了几份今日比我还早的借调记录。”
  徐和修对着她“哦”了一声,心道:你看就看呗,看着我作甚?
  就算是想说什么,说便是了,他耳力还是不错的。
  乔苒却依旧看着他,顿了一顿之后,再次开口了:“听说是谢承泽养病期间觉得无聊,便来大理寺库房借阅了一些杂书打发时间。”
  当然,能轻易被借出大理寺的定然不会是什么孤本,外头也能找得到,只是找起来要花费一些功夫而已。
  “他借的……好似就是几本百年前,永昌帝、明昌帝那时候的野史。”乔苒说着伸手抓了抓手边微微摇晃的裴卿卿头上的两只小团子,道,“我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徐和修脸色微变,当即转身大步出了屋堂,看他离去的方向,是去往大理寺库房的。
  乔苒摇头叹了口气,对上依旧没有动,还站在原地的甄仕远,笑道:“甄大人,你不去看一看那份漏洞百出的卷宗吗?”
  “不用看了,你说的多半不会有错。”甄仕远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而后神情诡异的打量了她一番,这才问道,“我说,你方才同我们说的不会事先同谢承泽说过了吧!你不知道他二人眼下正在争夺那个升迁的名额吗?”
  她自己倒是好了,以一骑绝尘的办案数量和质量,拿下今年的升迁名额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那两个小子却是还在争抢,甚至可怜天下父母心,徐夫人都下场帮儿子了。这时候,她横插一脚。呃,虽然都是帮,也都是找女人帮忙,可论别的他不敢说,论探案查案,恐怕整个长安城都不可能有胜过她的女子了。这还叫徐和修怎么赢?
  “乔小姐怎么可能做这等闲事?”被揉着头顶两个小团子的裴卿卿看不下去了,冷哼了一声,大声道,“抢那名额的又不是张解,乔小姐若是当真帮了谢承泽,张解定然会想办法将谢承泽揍得下不来床的,哪还有力气跑来大理寺借闲书打发时间?”
  小丫头说的头头是道,甄仕远却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撇过头去: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什么叫揍得下不来床?总感觉怪怪的,许是他这个大人思想已被这世间事污染了,不如孩子那般澄澈了吧!
  倒是乔苒似乎早已习惯了裴卿卿时不时的机灵,对此倒是没有在意,而是淡淡道:“这等事也没什么可推测的,本来谢承泽的本事就不弱,他能从卷宗中发现这些古怪之处也没什么奇怪的。”
  所谓查案本领的高低在于本事悬殊的人之间还能预测,可如她、谢承泽还有徐和修这等人之间,有时候无意间旁人的一个提示,或者其中一个更细心,发现的问题更多,便极有可能造成查案进度的快慢。
  这个案子事关谢奕,谢承泽确实不该插手。可若是插手的部分与谢奕无关,那也不要紧。
  她自己记忆力不错难道就不允许旁人记忆力好吗?她喜欢看卷宗就不允许旁人也喜欢看卷宗?而且,谢承泽进入大理寺的时间也远远早于她,自然能更早的接触到这些卷宗,即便不能过目不忘,那么长的时间,也足够他翻阅不少大理寺库房的卷宗了。
  这倒是!听罢乔苒的话,甄仕远忍不住点了点头。虽然在他眼里谢承泽和徐和修不相上下,可不得不说,比起徐和修,谢承泽更为冷静,也更容易发现案子的破绽。当然,也不是说徐和修这等性子一定会输,有时候更为热忱的徐和修也更容易发现破案的关键人或物。
  既然挑起了话题,甄仕远便忍不住起了兴致,敲了敲乔苒面前的桌案,道:“你看这一次拿到那个升迁名额的会是谁?”说着,解下自己腰间的钱袋扔在桌上,问她,“要不要赌一赌?”
  看甄仕远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乔苒抬头笑看着他道:“大人你堂堂大理寺卿同下属赌博怕是不好吧!”
  甄仕远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干咳一声,辩解道:“又不是在赌场玩那些事物,我们只是在推测事情结果而已,也算考验推断的本事。”说到最后一句,话语中也不由多了几分底气,甄仕远挺直了腰杆,再次问了她一遍,“要不要赌一赌?”再过几日的大理寺年宴可叫他荷包瘪了不少了,放眼这整个大理寺,怕也只有面前这个敢同他赌一赌,顺便补一补他瘪了的荷包了。
  居然还真叫他将话圆回来了。乔苒神情古怪的看了甄仕远一眼,问他:“那大人你看好谁?”
  甄仕远将荷包放在烧鸡盘子前,道:“谢承泽破此案的速度应当快于徐和修,所以我押谢承泽。”虽然徐夫人出马了,但看谢承泽一早借走那些野史的速度,这一次赢的应该是谢承泽了。
  “那我押徐和修最后拿到那个名额吧!”女孩子想了想,解下腰间得荷包丢在了炸食盘子前。
  一旁的裴卿卿眨了眨眼,见状有样学样的解下自己腰间的荷包扔在了炸梅条的盘子前,高兴道:“我跟乔小姐押!”
  带坏孩子了啊!甄仕远叹了口气别过脸去,道:“就这一次,下不为例!”看在那大小两只荷包的份上,且先忍了吧!


第625章 公主
  居然拿这种事来赌……赌完之后,甄仕远干咳一声,有些尴尬:一把年纪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不过既然赌了……那便赌了吧!他看了眼一旁的裴卿卿,小丫头倒是没忘了把小荷包往炸食盘子那里推一推。
  她可是跟着乔小姐压的,不能放错地方了。
  在甄仕远诡异的眼神中,三只荷包被暂且放到裴卿卿那里保管。
  有她看着,这小丫头该不会偷偷拿荷包去买糖吃吧!甄仕远心道,虽然姓乔的丫头人品不好说,但赌品还不错,应该不至于不认账。至于这个赌,他十有八九是能赢的,甄仕远背着手走出了屋堂,准备向大理寺库房走去,不过才抬脚便停在了半空中,他转身叮嘱乔苒:“既然赌了,你便不能暗中出手偷偷帮徐和修啊!”
  女孩子摊手,道:“大人,你看我是那种人吗?”
  甄仕远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点头道:“有点像。”
  乔苒:“……”
  不过既然已经将话说开了,那么她定然不会暗地里做这种事了,甄仕远向库房走去,这一次总算没有再回头。
  待到甄仕远离开之后,裴卿卿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小跑到门前将门闩栓上,这才回到乔苒身边问她:“乔小姐,我们这次能赢吗?有把握吗?”
  谢承泽和徐和修比,想着这二人平时的性子,便连裴卿卿都忍不住有些忧心徐和修会不会关键时候掉链子。要知道,人家谢承泽早已经把那些百年前的野史借走了,这可是同乔小姐一样的快的速度了。
  在她看来,这世上顶厉害的就是乔小姐了,谢承泽居然能和乔小姐比,这不是已经事先赢了一大截吗?
  “能吧!”女孩子淡淡的应了一声,并不以为意,笑着揉她头上的团子。
  裴卿卿偏了偏脑袋,瞪了她一眼:团子的主人也是有想法的,她喜欢吃团子却并不想被揉团子。
  乔苒笑了笑收了手,再次肯定的应了声:“这次升迁的一定是徐和修,不可能是谢承泽。”
  如此笃定听的裴卿卿双目大亮,手摸向腰间沉甸甸的三个荷包:那是不是说,最沉的那只大钱袋里的钱有一半是她的了?唔,听说百胜楼的年节点心要出了,好大一盒呢!她好似还差一点,能不能先从大钱袋里拿一点补上去买百胜楼的年节点心?
  ……
  ……
  隔日一大早到大理寺时,大理寺衙门里一切如常,乔苒在大堂里略略站了片刻,谢承泽桌案上依旧堆叠着厚厚的一摞案卷,想是人还在“养病”,而徐和修桌案前的蒲团已经被拉开了,桌案上还扔着两张皱巴巴的油纸,似是包殿下扔下的油纸包。
  见状,乔苒不由笑了笑,向大理寺库房走去。才一踏进库房的门,果不其然便看到了捧着卷宗坐在角落里翻阅的徐和修。
  见“老熟人”上门,大理寺库房的小吏正要同她打个招呼,却被女孩子摆手制止了。
  乔苒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今日不准备借阅卷宗,便径自走到徐和修面前,而后蹲下来问他:“怎么样?”
  听出她的声音,徐和修头也未抬,道:“你说的不错,确实很有问题,不过眼下大理寺库房那几本当年的野史被承泽借走了,我今日也去常去的几家书坊问过了,并没有那几本野史。”
  “书坊当然不会卖几本百年前的野史,又不是坊间流行的话本子。”乔苒说道。
  书是高雅的东西不假,可卖书的也是要赚钱的,总不能喝西北风不是吗?
  “除了各部衙门可能有私藏之外,民间的收藏大家手里可能也有。”乔苒想了想,道。
  这种野史除非当时的衙门上峰对此等书籍分外偏好,一般而言而特地存入库房的可能性极小。如大理寺这等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对这等事分外感兴趣的大理寺卿们之外,她还当真想不到还有几个衙门会有这等书的。
  “刑部和户部多半不会有。”顿了顿之后,女孩子又道。
  这件事涉及的当时的太子显然是插手过这两部的事的,作为直接与之相关的两部衙门,若是当真存入了与此事有关的野史书册,也不知当时这两部衙门的尚书该有多大的胆子才胆敢做出这等事来。
  “礼部、工部、兵部这几部与这些事根本扯不上关系,若非特意注意到又或者当时的这几部尚书是个爱好野史的,库房会有这几本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乔苒冷静的分析着,“说起来,最有可能存入这些野史的衙门就是吏部了。”
  要知道吏部同样有擅长断案的官员,大理寺衙门能注意到,吏部的未必就注意不到。可一部衙门库房乃是重地,冉闻岂会让几个外人随意进去吏部衙门库房?便是可以进去,放几个明知道擅长查案推断的人进去,她若是冉闻都不会这么做。真放进去了,若是库房没什么还好,若是有什么,万一有所发现,那可怎么办?
  正捧着书坐在角落里的徐和修抬头看她,顿了片刻之后,若有所思道:“除了吏部之外,我倒是知道几个长安城里的民间收藏大家,他们手上或许有这等书也说不定。”
  比起各部衙门库房这等外头的人不能轻易进去的地方,或许从民间收藏大家手里更容易看到这些书。
  乔苒道:“那就去看看呗!”
  她自己说过的话当然不会不算数,不能帮徐和修却不代表自己不能看。
  徐和修想了想,一咬牙,道:“好,那就去看看!”
  ……
  收藏本就是烧钱的玩意儿,譬如说先前徐十小姐徐禾缘为了拍一枚左公印几乎倾了家产,可在不玩收藏的人眼里这就是块石头而已。收藏本身的价值是无法用世俗的观念来衡量的。所以,这等收藏大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家财万贯之辈。
  毕竟若是没有家财,恐怕连收藏界中最微不足道的小物都拍不起。
  乔苒跟在徐和修的身后听徐和修小声介绍着小厮正要引他们去见的收藏大家——左先生。是的,这位长安城最有名望的几个收藏大家之一的先生姓左,这个姓不常见,而且正是左公印那个左。
  左公本人没有留下子嗣,可左公的兄长却是有后人的。据闻在当时,左公的兄长也是个手艺相当精湛的大匠,也算小有名气。当然,这点名气在左公的映衬之下便如烛火比之明月之别了。就如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