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溪口镇一个妇人,去求子,生了儿子,大姑姐来看侄子,说了一句,她这侄儿比她弟弟好看多了,那妇人就把大姑姐哄骗过去,说是之后一两个月,两个人隔十天半个月就一起去求一趟子”

    李夏两只手撑在石凳上,漫无目的的看着远方,听着李文山的话,波澜不惊。

    这没什么想不通的,大家都一样了,也就安全了至于别的,没有别的,没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要紧

    李文山絮絮叨叨的说着那些让他深受刺激的人心之暗,说到最后,眼圈都红了。

    李夏侧头看着他,站起来,拽着衣袖给他擦眼泪,低低抱怨了一句,“陆仪给你看这些干什么。”

    “不是给我,是拿给王爷看的,我跟着看了几眼,有些,我是听王爷说的,王爷很难过,前天一天,净坐着发呆了,跟他说话他都不理。”

    李文山摸出帕子,先给李夏擦了手和衣袖,再往自己脸上抹了几把。

    李夏一怔,给秦王看的

    是了,用这些来见识人心之恶,再好不过。就象从前,太后让自己抄那些密折,见识世情之狠烈,人心之恶之毒,太后最擅长潜移默化的教导人

    太后教导秦王捕猎之道,现在又开始让他认识世情人心,就象从前教导自己那样

    李夏直直的看着眼前的菜地,李文山低头看了看李夏,又看了看,伸手在李夏眼前挥了挥,“阿夏,阿夏”

    “想出神了。”李夏恍过神。

    “想什么呢”李文山带着几丝探究看着妹妹。

    李夏看了他一眼,“不告诉你。”

    李文山唉了一声,他越来越觉得,从前是阿夏很厉害,至于他他到底是死是活只怕都说不定,回回他一问自己怎么样了,阿夏都是回避不答。

    “对了,秦先生说,大伯捎了信,说过两天让四哥过来一趟,给咱们送点过年的东西,还说,过了年,初二初三,大伯就打发人过来,接阿娘,还有咱们到江宁府住几天。秦先生立等着回话,我就先答应了。”

    李文山想起来还有件正事,赶紧说了。

    李夏点头,这是很正常的兄弟往来,照理说,她阿爹阿娘应该先打发人过去送节礼算了,这些事明年再说,今年这大半年,大事小事就没断过

    李文山又和李夏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这案子那案子的细节,以及陆将军功夫怎么好,古六家怎么富贵等等等等,一直说到李冬找过来,两人才站起来,李文山抱起李夏,和李冬一起回去上房。

    午后,郭胜从衙门回到自己的住处,拖了把椅子,端坐在廊下,迎着寒风,闭着眼睛,将要做的事前后理了一遍,确定都想周全了,站起来,进屋换了衣服,出来把椅子拿回去,掩了门,从后门出去,直奔北门。

    临近北门,到一家脚夫行借了匹马,牵着出了城门,直奔杭州城。

    杭州城宪司衙门。

    宪司林明生忙到人定时分,才回到后衙,让人热了壶黄酒,挥手屏退几个姬妾丫头,一个人坐在屋里,喝着闷酒想心事。

    顺手牵进横山县,是老姚的主意,他也觉得好,倒不指着能绊倒李学璋,他只是想看看明涛山庄的态度,是不是真的诸事不管,不动如山,京城三天两头来信,让他想办法探清明涛山庄的态度,他也是急了。

    可没想到,中间竟然横生出赵郑氏之死这件意外

    林宪司仰头喝了一杯酒,再斟满,又喝了。

    明涛山庄的态度,他看到了,可这样看到,他宁可没看到。

    罗帅司明锣明鼓的替他掩下了胡家背后的指使之人,那张口供上一串串黑墨

    林宪司伸手抓过壶,又倒了一杯,抿了半杯,叹了口气。

    那桩案子审好断好,口供物证一应诸物,都交给了他,可他对着那串了一行墨,却照样能明明白白的看出来串掉了哪些字的那几份口供,竟然没勇气把那些字全部再次抹黑,彻底抹掉。

    林宪司又叹了口气,将半杯酒一口喝了,拎起酒壶,摇了摇,扬声叫了丫头进来,再送了壶酒进来,斥退丫头,拎起酒壶,自斟自饮。

    他看出了明涛山庄的态度,可这态度,让他恐惧,他甚至在犹豫,要不要往京城写这封信,甚至他是不是该乞骸骨了

    立在屋子一角的五头烛台上,五根蜡烛的火苗一起猛的晃了下,一下子灭了四根,已经喝的半醉的林宪司眯了眯眼,正要叫人,脖子上一片冰冷,那冰冷紧紧压迫着跳动的颈脉和喉咙。

    “安静,我来,说几句话而已,这是刀背。”相比于脖子上那柄寒气透骨的刀,这声音就显的分外平和安宁。

    林宪司感受着刀背在脖子上压一下松一下,又贴着皮肉来回划了几下,确实是刀背,要是刀刃,他已经血溅三尺了。

    “溪口镇一案,赵家家破人亡,胡家家破人亡。你知道赵家为什么家破人亡,也知道胡家为了谁破的家,亡的人,你独坐喝酒,是替赵家,和胡家难过吗”

    背后的声音平平的好象没有任何情绪,可这份没有情绪,却让林宪司感觉到一阵透骨的寒意。

    “你想干什么”林宪司喉咙上压着刀背,声音有些暗哑。

    “是谁出的主意又是谁出面,诱惑挑唆的胡家”:



    第一百零九章 成长

    林宪司紧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等了你两天,你是真不聪明。赵家两条人命,胡家三条,五条人命,没个交待,这杭州城里,你能过了哪一关”

    林宪司脖子上的刀来回划了两下,林宪司微微仰头,“你是谁”

    “你就当我是那五条冤魂。”

    林宪司紧紧抿着嘴。

    “姚潜这是第几次陷你到如此困境了他不自知,你不知人,你打算让他把你们林氏一族,带入死地吗”

    林宪司脸色微白,“你是帅司府,还是明”明涛山庄这几个字,林宪司没敢说出口。

    背后的人没理他的问话,刀背离开又贴回来,换了刀刃,林宪司顿时脸色惨白,从头到脖子,整个人都僵直了。

    刀刃一动不动的贴在林宪司脖颈上,林宪司清晰的感受到刀刃切着皮肉的那一条刺痛,清晰的感受到颈脉每一次跳动时,挤压向刀刃的那份恐惧,每一次的跳动,都漫长的象是从繁华到洪荒,每一次的跳动,都比上一次跳动猛烈,好象下一次跳动,就能撞破刀刃,喷涌而出

    刀刃突然收回,一个小小的瓷瓶从后面扔到林宪司面前,“鹤顶红,你和姚潜,谁用都行。”

    林宪司直直的盯着面前白色瓶身大红绸塞的小小瓷瓶,片刻,猛的转过身,身后空空如也。

    林宪司呆了好一会儿,僵直的转回身,慢慢抬起手,掂起那只小瓷瓶,托在手心里看了看,小心的放到桌子上,端直坐着,对着瓷瓶直直的看着。

    宫里,最爱用鹤顶红

    沈尚书说的对,从皇上登基那天起,甚至从皇上登基之前,太后,就一直站在朝堂中,从来没有离开过

    林宪司垂下头,沉默良久,伸手握起瓷瓶,直起上身,下了榻,出了门,径直往侧院姚先生住处过去。

    宪司衙门幕僚姚潜,半夜急病,没等大夫到,就一病没了。

    这个消息,在姚潜刚刚咽了最后一口气没多大会儿,就报到了明涛山庄那间正殿里。

    金太后眉头微蹙,“是岩哥儿”

    “不是,进来前,老奴拐个弯,先去问了陆仪,他还不知道这件事。”黄太监答道。

    金太后眉头蹙紧了,“在查了”

    “是。”黄太监抬头看了眼金太后,“陆仪说,多半是郭胜,老奴也这么以为。

    这郭胜,有仇必报,胆大包天。陆仪说,李文山看着忠厚老实,其实也是个胆大妄为的,横山县衙里先头两位师爷的事,王爷当时就让他查过,都是李文山的手笔,陆仪说,王爷颇为欣赏。

    大约这郭胜不忿,昨天李文山回去,得了李文山首肯,就做下了这样的事。”

    金太后脸上说不清什么表情,片刻,轻轻哼了一声,吩咐黄太监,“去查清楚。真是横山县出的手你替他们好好看看,收拾干净。”

    “是。”黄太监明了的答应一声,正要退出,金太后又吩咐道:“这件事,你去跟哥儿说一说。姚潜的事,不该等横山县自己出手,一来,李文山是他的人,他的人,他要护得住,要有所交待;其二,虽说为大局着想,不好太折损那一头,可也没有让咱们吃闷亏的理儿,要打到他痛,更应该放好后手。”

    “是。”

    “还有,递个信儿给那边,林明生太蠢了,换个人来吧。去吧。”金太后接着吩咐,黄太监答应一声,垂手退出去,先去找秦王解说这件刚刚发生的事。

    郭胜在杭州城里的一个小脚店里,听到了姚潜暴病而死的信儿,牵着马出城,直奔万松书院。

    李文山刚进了书院,就被郭胜叫出来,俯耳低低说了姚潜暴亡的事,李文山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指着郭胜。

    没等他说出话,郭胜看着他笑道:“姚潜是这一行里的老人了,自然懂得规矩,连累东家陷入如此境地,换了我,也要这样以谢天下。五爷一会儿见了王爷,只怕要提起这事,所以我特意过来先跟五爷说一声。五爷心里有数就行,王爷问起,只当不知道,我先回去了,县尊小病刚好,衙门里不能离了人。”

    “哎”李文山总算说出话了,“郭先生,你以为这事,这样的事,你先跟我说一声,你得先跟我说一声”最后一句,李文山带着恼怒,声音里带着了丝丝厉色。

    郭胜一怔,随即松开缰绳,双手抱拳长揖到底,起身正色道:“是在下疏忽了,五爷教训的极是,五爷放心,下不为例。”

    远远的,一队人马往书院奔过来,郭胜扫了一眼,赶紧告辞,“五爷,我得走了,五爷放心,必定没有下次,五爷记着,只当不知道。”

    郭胜一边说着,一边急忙上马走了。

    李文山站在书院门口,双手叉腰,苦恼万状的看着纵马而去的郭胜,他都知道了,还怎么当不知道他倒是想当不知道,可他做不来这事,他瞒不过他们哪

    郭胜和李文山看到人马时,陆仪已经看到了郭胜和李文山,勒马靠近秦王,指了指示意,“郭胜,正跟李五说话呢,咦,跑了,跑的真快。”

    “不是挺有胆子么,跑什么啊。”金拙言凉凉的说了句,秦王眯眼远眺着纵马跑的飞快的郭胜,脸色不怎么好。

    一群人马速很快,几句话之间,就到了万松书院门口。

    秦王等人下了马,长随牵着马退到旁边等着,秦王理了理衣服,摸出折扇在手里转着,走到李文山面前,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李文山被他看的莫名其妙,片刻,又有所悟,就心虚起来,抬手揉了下鼻子,再揉一下,目光躲闪,正想顾左右打个岔,秦王笑起来,“李五,看你这样子,也不象个心机深沉的,这么件大事,怎么前天没见你有一丝动静我眼拙了”

    “我也是刚知道。”李文山话音没落,急忙接着道:“也不能算刚知道,我是说,是我”:



    第一百一零章 一群少年

    “什么是你胡说什么呢”金拙言打断李文山的话,“跟你有什么相干还有,我们拿你当兄弟,你怎么能这么见外这样的事,你心里有气,就该当面说出来,咱们可没有让人欺负了,就干咽下去的理儿,你看看你现在算什么打王爷跟我的脸呢”

    “没我真”李文山急了,刚要解释,古六从后面硬挤上来,“你们说什么呢出什么事了李五被人欺负了谁欺负你了你不是今天才到书院你还没进书院呢谁欺负你了”

    “你”秦王没好气的在古六肩膀上捅了一折扇,“钟响了,赶紧走,晚了夫子又要长篇大论的教训。

    除了陆仪,一行人急忙往书院里跑。

    上了一天的课,哺时前后,金拙言打发人找古山长替李文山告了假,也不管李文山怎么叫着课业拖的太多,无论如何都要用功了,揪出来上了马,直奔明涛山庄。

    直了明涛山庄后园湖边的暖阁里,金拙言将李文山按到椅子里,劈头就问:“早上那是郭胜”

    李文山死活不肯来,要努力读书,就是因为怕金拙言和秦王追着问郭胜说的那件事,现在躲是躲不过了,硬着头皮,一脸苦哈哈的点了下头。

    “你这个郭胜,怎么净惹事儿”古六挤过来说了句,路上他问过陆仪,已经知道了是什么事。

    “小古你别添乱。”秦王用折扇捅着古六,“那边坐着喝茶去。”

    “我问你,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先跟王爷打个招呼”金拙言冷着张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