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僧人低眉垂眼,站的一动不动。
外面,秦王牵着李夏,已经到了湖心寺门口。
李夏站在古朴素净的湖心寺门口,仰头看着湖心寺三个大字,原来这湖心寺,真的就是叫湖心寺。
古六说,湖心寺最没有意思,里头就没有正经修行的僧人,就是个侍候杭州城里贵人们的地方,那些贵人们要是想装出一幅清修的样子,就来这里,风月无边的住上几天十几天,这湖心寺就不该叫寺,该改名叫湖心别院
唐承益有一篇文章,记的是他住在这湖心寺清修的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文章看起来十分诱人。
李夏牵着秦王的手就要往里走。
秦王跟了半步,扯住李夏,“阿夏,这是座寺庙,还是别进去了。你太小,魂魄不全,不能进这样的地方,咱们往前走吧,看湖心亭和风月碑去。”
秦王牵过李夏,弯回青石路,过湖心寺而不入,接着往前走。
李夏并不坚持,她对寺庙,现在确实是敬而远之。这里,要不是古六说根本不该叫寺,她刚才也不会往里迈步。
陆仪看着牵着李夏,弯了几步,过门却没入的秦王,神情有几分犹豫,站着看了看湖心寺,又看了眼牵着李夏,已经走出了两三步的秦王,轻轻跺了跺脚,跟了上去。
湖心寺地藏殿里,中年僧人出去,又进来,低低禀报:“过去了。”
老和尚一动不动,仿佛没听到,片刻,从手腕上一圈一圈拿下佛珠,拿在手上,慢慢的一个一个捻过。
过去了,还要过来的。
秦王牵着李夏,一边走一边说着话,从岛的这一边,走到了岛的另一边,进了一半伸入到湖中的湖心亭。
李夏一只手扶在湖心亭的石头栏杆上,远望着前面一片微微碧波,碧波尽头,青山翠树,亭亭玉立,微微的风迎面吹来,李夏轻轻吸了口气,这无边的景色,万语千言,真的就一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秦王也不说话了,迎着微微拂来的清风,站在碧水青山中,这一刻,他轻松的如同这水波和微风。
站了好大一会儿,秦王深吸了口气,低头看着看景看的出神的李夏,到嘴的话又咽下,头往前往下探,仔细看着看的出神的李夏。
鹦哥儿说的对,这小妮子一点儿也不象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她看这景,看出了神可是,她就是个小娃娃,就懂得看景了
“喜欢山还是水”秦王又看了一会儿,轻轻拉了拉李夏的手,指着面前的山水问道。
“哥哥喜欢山,还是喜欢水”李夏仰头看着秦王问道。:
第一百三六章 好为阿夏师
“有山有水才最好看。
“我也喜欢有山有水。”李夏看着他,笑的如同金拙言说的,象朵半开的花儿。
秦王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手指点在李夏额头,“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你这个小鬼灵精”
出了湖心亭,隐隐有雨丝飘落,陆仪仰头看了看,“又要下雨了,回去吧。”
“蒙蒙细雨而已,怕什么。”秦王答了一句,低头看着李夏笑道:“哥哥带你雨中闲游,好不好”
李夏点了下头,再点一下。蒙蒙细雨而已么,她也很喜欢雨中闲游,从前她的闲字难得,现在他的闲字难得。
陆仪并不坚持,示意小厮去取了油衣过来备用。
秦王牵着李夏,转了几步,就到了一块一人来高的石碑前,石碑上两个鲜红的大字:虫二。
“认识这两个字吗”秦王指着那两个鲜红大字问李夏。
李夏点头,古六说这块风月无边碑什么都好,就是色太红,字太重,果然是这样。
“是什么字”见李夏光看着石碑没说话,秦王追问了一句。
“虫二。”李夏不怎么情愿的答道,她只能说虫二,可这两个字说出来,真是难听啊。
“那你知道为什么这块石头上要写虫二这两个字吗你知道虫和二是什么意思”秦王看起来十分的好为阿夏师。
李夏摇头,再点头。
看风月无边碑和风月无边,要静静的看啊,唉
“这是文人的文字之戏,你看,这虫字外面,加几笔,这样。”秦王牵着李夏,走到石碑前,用手指在虫字外划了几笔,“是什么字”
“风。”李夏答道。
“那这个呢”秦王又在二字外面,也虚划了几笔。
“月。”
“对,看样子你这字真是认的差不多了,竟然都认识。你看,这虫,就是风无边,这二,就是月无边,合在一起,就是风月无边。知道风月无边是什么意思吗”
“先生说过。”
“先生怎么说的”秦王一边笑一边问。
“先生说,好看到不想说话,就是风月无边。”
“嗯,先生说的很对,那阿夏是不是觉得这儿的景色,称得上风月无边”
李夏嗯了一声,侧头斜了眼秦王。
紧跟在两人后面的金拙言看着李夏那一眼,闷笑出了声,这儿的景色既然是风月无边,那就是不想说话啊,阿夏在嫌弃他了。
“阿夏别理他,雨有点儿大了,咱们往回走吧。”秦王被金拙言一声嗤笑,立刻就明白了,回头狠横了金拙言一眼,牵着李夏往回走。
湖心寺中,中年僧人又进了地藏殿,“回来了。”
老和尚手里的佛珠停了,仰头看着地藏菩萨。
外面,雨下大了。
陆仪从小厮手里接过油衣,先给秦王披上,弯腰去抱李夏,“雨下大了,我抱着阿夏吧,别万一滑倒了。”
秦王松开李夏,两只手拉住油衣,后面小厮撑了伞举到他头顶上。
陆仪一只手抱着李夏,另一只手从小厮手里接过伞撑着,走了十来步,就到了湖心寺门口,陆仪看着湖心寺,忙建议道:“这雨太大了,到寺里避一避再走吧。”
秦王脚步一顿,看了眼湖心寺,再转头看向李夏,犹豫了下,接着大步往前走,“还是回船上吧,阿夏年纪小,庙啊寺什么的,还是别去的好,何况下着雨,这雨还好,快一点就到船上了。”
陆仪嗯了一声,跟上秦王,一行人加快脚步往船上回去。
地藏殿里,中年僧人垂手站在门口,老和尚缓缓低下头,看着手里的佛珠,好半晌,手指微微微抖的拿起木鱼捶,顿了片刻,木鱼声重新稳稳的响起,却似乎不象刚才那般安祥平静了。
众人回到船上,众小厮已经备好了热水,以及各人的干衣服,只有李夏和李文岚,实在找不到能给他俩穿的衣服。
陆仪让人拿了两件短衣裆裤,李文岚还好,古六拉着他到后舱换洗。对着李夏,陆仪看向李文山,十分苦恼,他疏忽了,船上都是小厮,没有能侍候李夏擦洗换衣服的人。
“我自己就行。”没等李文山挠着头说出什么话,李夏拉了拉陆仪,低声道。
“你自己会换衣服”陆仪蹲下,轻声问道。
李夏点头。
“你这衣服,就是外面的夹衣和裙子湿了,脱下来,把这件衣服穿外面,暂时穿一会儿,我让人多送炭盆上来,船上不冷的。”陆仪仔细的交待李夏,李夏点头。
小厮围起围幔,李夏脱了外面的夹衣和裙子,裹上陆仪给她的那件短衣,低头看着几乎拖到脚面的短衣,嗯,这一件就行了。
李夏裹着短衣出来,秦王和金拙言已经换好了衣服,一眼看见一件短衣拖到脚面的李夏,秦王先笑起来,“阿夏这衣服,阿夏穿什么都好看。过来我看看。”
李夏再裹了裹衣服,往前走到秦王面前。
秦王弯着腰,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她,金拙言凑过来,“阿夏穿这衣服确实很好看,这下好了,活生生一只白胖小包子,整个儿的。”
“什么包子不包子的,阿夏又没生气,你看,阿夏笑着呢。”秦王抬手将金拙言往旁边推,另一只手将李夏揽到自己怀里,一边替她整理着衣服,一边笑道:“阿夏的石榴裙经了雨,没法穿了,都是哥哥不好,让你淋了雨,一会儿回去,哥哥让人多做几件赔给你,好不好阿夏喜欢什么颜色桃粉鹅黄粉绿要不哥哥替你挑几个颜色吧,阿夏穿海棠红最好看。”
秦王看起来兴致高极了,招手示意陆仪,“回去吧,先到别庄,让人先去城里看看,能不能给阿夏买几件衣裳回来,先穿着,再让人多拿些料子过来,我给阿夏挑几条裙子。”
“去我家铺子,给岚哥儿也挑几件。”古六急忙跟了一句。
陆仪笑应了,吩咐下去,游船绕着圈子掉过头,往前时的船坞撑过去。:
第一百三七章 小大人
船泊进别庄船坞,陆仪示意李文山过来抱李夏,这会儿不比湖心岛,他不敢有任何分心。
李夏拖着那件前面还好,后面拖着地的大衣服,外面又下着雨,自己走路十分不便。
没等李文山上前,金拙言弯腰抱起李夏,示意紧几步伸手过来的李文山,“你看好岚哥儿就行了。”
李夏被金拙言这突然一抱,惊的两只眼睛都瞪大了,上身僵直不敢靠过去。
“看看你,吓着阿夏了,阿夏怕你,还是我来”秦王将折扇塞给小厮,伸手就去抢。
金拙言敏捷的一个侧身避过,“这小胖包子重得很,你抱不动。”说着,几步出了船舱,一步跨上了齐船平的船坞地面。
李夏被他这流星大步晃的往后一仰,再扑过来,吓的赶紧伸胳膊圈在他脖子上抱紧,她不怕自己摔着,可她怕摔着这位跟那位金凤凰差不多的银凤凰。
雨还在下,小厮撑着伞,一溜小跑追上金拙言,把伞撑过他头顶。岸上,五六顶小轿已经等着了。
金拙言抱着李夏,直接坐进了前面一顶轿子里,“你太小,不能自己坐着,万一掉下去就是大事。”
李夏被金拙言从后面揽着腰抱在怀里,背对着他,忍不住翻白眼。他掉下去,她都不会掉下去
陆仪没坐轿子,走在秦王和金拙言轿子中间,一行人急步往旁边的别庄进去。
别庄里,几个老成婆子已经等着了,接了李夏进去,沐浴出来,重新给她梳了头,外面已经送了厚厚一迭各色衣裙,以及一匣子小女孩子用的各色首饰进来。
婆子将一迭衣服托过来,李夏指了套海棠红的衣裙,梳头婆子瞄着衣服,挑了串各色宝石夹着赤金串成的百花百果串,给李夏套在两只丫髻上,牵着李夏出来,送进旁边小山上的暖阁里。
暖阁里,诸人都已经收拾好过来了。
李文岚一件柳绿织锦缎长衫,腰里束了条同色丝绦,漂亮的象只最精致的人偶,兴奋的一张脸简直要放光,这是他穿过的最好的衣服。
李夏一进屋就看着李文岚,六哥漂亮真是漂亮极了,可这一脸的光是怎么回事一件衣服而已真让人发愁。
秦王几步过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李文岚,指指李文岚,再拉了拉李夏的衣袖,笑道:“怎么,看中你六哥的衣服了你这衣裳比他的好看,好看多了。”
旁边李文岚嘟起了嘴,看着古六,声音不低的嘀咕道:“还是我的好看。”
古六乐不可支,连连点头,“那当然,当然是你最好看。”
“小男孩子是岚哥儿最好看,小娘子是咱们阿夏最好看。”陆仪看着李文岚,笑着接了句。
“你这话是和稀泥,跟小孩子不能这么说话。”金拙言折扇往陆仪方向点了点,“明明是长衫中,是岚哥儿那件最好看,裙子里,是咱们阿夏这一身最好看。”
李文山噗的笑喷了,“这有什么分别”
李夏低头看自己的衣裳和裙子,她刚才选衣裙,只看颜色了,别的倒没留意。衣裳首饰什么的,她从来都不在意。
“好看吗”秦王拉着李夏的手,坐到旁边榻上,拉起李夏的衣袖,扯给她看。这件衣服做了琵琶袖,袖中很宽很漂亮,到袖口却收的很窄,十分便当。
李夏看着满绣暗纹的衣袖,点头。
这一套衣裙上乍一看朴素,零落有致的几枝榴花,仔细看却是满绣,只不过大多数地方,用的都是和底料差不多的绣线,走动间光影变动,绚丽非常,坐下或是不动时,就十分安宁朴素。
李夏抓了下轻软的裙子。绣的这么密,还这样轻软,绣花的丝线至少劈成了八股,也许还不止,一件小孩子的衣服,也要做的这样精致,这样的成衣坊,大约也只有古家的铺子了。
从前在宫里时,太后常到越锦绣庄做衣服,说他家的绣娘是江南连家真传,比宫里的绣娘好,她不懂这些,只知道越锦绣庄出来的裙子,就是满绣,也轻盈的沾风既起。
“真喜欢怎么看你不象高兴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