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盈的沾风既起。

    “真喜欢怎么看你不象高兴的样子。”秦王头凑过去,仔细看着李夏的脸色,不是不高兴,更象是怔怔出神。

    “饿了。”李夏垂下长长的眼睫,上身往后略闪。

    “你中午吃的不少吧”秦王惊讶的叫声还没叫完,就被陆仪笑着接过,“小孩子是容易饿,听说满月前后的小孩子,一个时辰就要吃一次。”陆仪一边说着,一边招手吩咐下去。

    “有小粽子,还有桂花蜜。”古六从华容道上抬起头,扬声说了句。

    “阿夏还是吃酥酪吧,粽子不易克化,你刚才又受了凉。”陆仪关切的说了句。

    李夏看着他点头。

    金拙言看看陆仪,再看看李夏,一脸的不服,“阿夏真听陆将军的话,你看看她这小脸,这么看着。”金拙言学着李夏那一脸信赖仰视的样子。

    “阿夏这是听大人的话。”秦王一句话说完,抬手就在李夏额头上弹了下,“哥哥也是行过冠礼的人了,你不是知道行了冠礼就是大人了,怎么不听我的话”

    李夏侧头看着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这么处处捧着他,还叫不听他的话还要怎么听

    “你看她这一脸的不服”秦王瞪着斜着他的李夏,也不知道是和金拙言说话,还是和笑个不停的陆仪说话。

    金拙言哈哈大笑,“阿夏就是聪明,这份眼力真是没话说。”

    “你高兴什么难道听你的话了”秦王指着金拙言,金拙言根本不理他和他这句话,照样哈哈笑的跺脚。

    酥酪刚刚送上来,承影急步走到陆仪身边,俯耳低低说了句,陆仪眉头微皱,随即舒开,点头示意承影退下,自己走到秦王身边,低低道:“宫里来人了,黄大伴请您赶紧回去。”

    秦王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金拙言急忙站起来,“宫里赶紧回去吧。”:



    第一百三八章 福建之行

    李夏立刻放下银匙,从椅子上跳下来,秦王蹲在她面前,神情有几分阴郁,“你看,大人就是这样,连玩一会儿都不能好好玩儿,让陆将军送你回去,下回有空,我再接你过来玩,好不好”

    李夏点头,心却有点儿沉,宫里来人,太后这么急让他回去,宫里来的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事

    外面雨似下非下,陆仪看向李文山,李文山忙笑道:“这雨没事,还是赶回去便当。

    陆仪并不坚持,吩咐承影多带几个人,送李文山兄妹三人回横山县。

    半个月后,陆仪打发人送了满满两大箱子衣服过来,一箱子是李文岚的,一箱子是李夏的。

    徐太太对着满的插不进手的两大箱子衣服,心疼的差点掉眼泪。

    这两大箱子衣服,大小一样,件件正正好,岚哥儿和阿夏长个儿长的那么快,这不等穿一遍就全小了,这么好的料子,这么好的绣工,这么好的衣服

    徐太太和洪嬷嬷,以及李冬,对着那两大箱子衣服,摆过来摆过去,直琢磨了整整两天,还是一筹莫展,这衣服大了能改小,小了怎么办没办法啊

    徐太太心疼了好几天,心疼也没办法,只能赶紧穿吧,一天一套的换着穿,好歹穿一遍吧。

    李夏对衣服首饰全然不放心上,李文岚天天穿新衣服,乐的一天到晚合不拢嘴。

    之后,一直到进了腊月,秦王只在路过横山县时,接李夏和李文岚过去,匆匆吃了顿饭,连李文山也跟着忙的一连两三个月不能回家。

    郭胜隔个十天八天,就去一趟杭州城,见见秦先生,看看舅舅,找朋友喝喝酒,呆上半天一天,有时候两天三天,再回来。

    李夏对他带回来的各种消息,只听,一句话也不说。

    可郭胜却觉得,李夏听的十分认真,这就足够了,她不说话,是因为没有要说的话,以及,没有要做的事,但知道,她还是应该知道的。

    年底,掌柜过来交了头一回帐,认真算起来,只是小半年的生意,生息不多,但有生息,这掌柜就极有本事了。

    因为掌柜交帐的事,李文山特意赶回来了一趟,和徐太太仔细解释了从古六那儿学来的生意经,和徐太太仔细解释明白了这位白掌柜的难得之处在哪里,又照古六的建议,让徐太太把生息全部翻入流水。

    这一年,虽说没拿到真金白银,徐太太还是喜之不尽,一个人坐着盘算了好几天,照这样,再有个几年,到冬姐儿出嫁时,就能置办出一份很象样子的嫁妆了。

    转眼过了年,刚一进春天,徐太太赶紧翻出那一大箱子秋装,果然,李夏的裙子还好,虽然吊起来有将近一寸,还能凑和着穿一穿,可短袄短夹衣就不行了。

    李文岚长的更快,一件能上身的也没有。

    徐太太对着两大箱子几乎是全新的衣服,又叹了半天气,心疼了半天,和洪嬷嬷一件件仔细收好,收了起来,以后等山哥儿成了亲,有了孙子孙女儿,就又能穿上了。

    三月里,李文山跟着秦王,要去一趟福建路,听说是要沿着海岸一线往福建路去,李夏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

    柏家灭门的惨祸,就是这两年的事,这会儿的两浙到福建沿海一线,必定很不太平。

    李夏没敢说柏家的惨祸,只千叮咛万嘱咐了李文山。

    送走五哥,李夏呆想了大半天,无论如何放不下心,秦王宿卫的事,五哥肯定说不上话,肯定连知道都不会让他知道,她交待他的话,其实都是白说。

    李夏犹豫了小半天,找到郭胜,让他去一趟杭州城,想办法提醒陆仪,从两浙路往福建一线,海盗勾结内陆,祸害之重,胆子之大,远远超过朝廷的想象。

    郭胜一听就明白了,沿海匪祸之重,他也十分清楚。

    郭胜当天就赶去了杭州城,隔天请见陆仪,陆仪忙碌不堪,只等到傍晚才见到。

    郭胜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说起,先说了从两浙过去福建一带宗族械斗之烈,民风之彪悍狠厉,以及,对官府的藐视成风,一直说到自己这些年在两浙和福建一带游历所见,以及出过几回海,在海上所见所历的几伙海盗,以及其它关于海盗的诸多所见所闻

    陆仪全神贯注的直听他说到后半夜,第二天一大早,见过金太后之后,问郭胜能否同行。

    郭胜片刻犹豫后,就答应了下来。

    姑娘那样担心王爷和五爷,这一趟,他跟着过去这件事,姑娘必定会答应的,再说,他跟着走上这一趟。也能替姑娘好好看看这位皇上幼弟,以及那位世子。

    郭胜立刻赶回横山县,李夏果然一口答应,李县令就不说了,一句五哥儿的话就足够了。

    隔天,郭胜将横山县衙里那点子事,连同他那两个学生,一起交待给秦先生,收拾了一个小包袱,作为李文山的随从,一起启程,往福建路去。

    李文山和郭胜一起去了福建路,李夏的耳目,就算是彻底断掉了。

    李夏忧心五哥和王爷这一路的安危,又实在无聊,这一个夏天过的,郁郁寡欢,徐太太感叹了不知道多少回,说阿夏这样离不了她五哥,往后她五哥离家的时候长着呢,那可怎么办

    七月末,李文山和郭胜,带着吉大吉二和小厮喜砚,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横山县衙。

    横山县后衙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李县令看着儿子,眼里闪着泪花,一下下拍着已经和他齐肩的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徐太太按着儿子坐下,从头发摸到肩膀,再拉着手看一会儿,心疼的眼泪掉成串儿,儿子长高了,瘦了,怎么黑成这样了

    李夏倒没往前挤,站在李县令身边,看着眼睛明亮,英气勃勃,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的五哥,心里酸酸辣辣的,说不清什么味儿。

    徐太太不错眼看着儿子,一会儿递茶给他,一会儿拿点心给他,问这问那,又催着儿子赶紧去歇下,好好歇歇,一会儿又让喝碗汤吃这个吃那个,忙成了一团乱。:



    第一百三九章 返京

    李冬只好将阿娘拉到旁边,让李文山回去睡下了。

    徐太太和李县令两个,半个时辰一趟,掂着脚过去李文山房门口,看不到就耳朵贴到门缝上听一听

    第二天一早,陆仪又打发人送了六七个大箱子过来,有李文山给家人买的东西,有秦王给李夏、李文岚带的礼物,还有金拙言的,古六买的最多,陆仪也买了好几件

    一家人开箱子看东西,拿着东西问东问西,李文山看到哪样东西,都能说出几件有趣的事儿,或是什么笑话儿,几箱子东西,一家人热热闹闹直看了一整天。

    直到第三天傍晚,李县令和徐太太的兴奋劲儿稍稍回落,李文山这才腾出空儿,牵着李夏,到后园散步。

    “为什么去福建路”这是李夏憋了三四个月的疑问。

    “我也不大清楚,听古六说,皇上下了旨,说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还说什么两浙路水军练的好,夸了王爷,还说这几年又有了海祸,让王爷正好看看,从两浙路到福建一带的海盗祸患到底怎么样,就听到这些,都是零零碎碎的,古六知道的也不多。

    噢对了,有一天我听到金世子半句话,说是江娘娘用心险恶就这半句,我谁也没敢说过。”

    李文山低低说完,看着李夏,一脸忧虑,“阿夏,两浙路水军练的好,怎么能夸王爷呢这话可不怎么对,罗帅司才是两浙路水军统帅。我跟郭胜说过一回,郭胜说,这样的话,让我听到就烂在心里,不要多问,先自己好好想想,想不通就先放着。”

    “嗯,郭胜说的对。”李夏轻轻抽了口气,江娘娘用心险恶从前,她一直怀疑柏家那桩惨案,江家是两浙福建一带最大的海商,古六说过,这种大海商,跟海盗都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你们一路上出过什么事没有”李夏低低问道。

    “我也不知道,就跟在两浙路跟王爷出去时一样,都好好儿的,我问过郭胜,郭胜说还算太平,让我不要多问。

    郭胜经常跟陆将军一起,还有金世子,郭先生很厉害,从杭州城往南,一直到福建路,他哪个地方的话都会说,到了哪儿都跟到了家乡一样,真是太厉害了。

    还有,他功夫好得很,陆将军说他的功夫是实练出来的。王爷夸了他不知道多少回,连金世子也佩服得很,说幸亏带着他,省了多少事。”

    “嗯。”李夏应了一声,这一趟,幸亏郭胜跟去了,不然,光听五哥回来说,几乎等于什么也不知道。

    “五哥这一趟,是不是收获很多”李夏转了话题。

    李文山顿时眉飞色舞,“太长见识了阿夏,你知道吧,我们经过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女人,都光着上身,就那么光着”李文山两只手在自己胸前乱划拉,“说来也怪,看她们那样光着,一个个黑黝黝的,坦荡无比的看着你笑,你看是看了,却一点邪念也没有,就觉得挺好看的。”

    李夏噗的笑出了声,五哥这个没尝过男女之欢的人,能生出什么邪念笑容没全展开就僵住了,从前,五哥终其一生,也没尝过男女之欢

    “我们一路上,都是微服,多数时候,就说是做生意的行商,阿夏我跟你说,有的地方的吏治,真是坏透了,特别是那些偏僻小县,真叫黑的不见天日,有几回我都气极了,郭先生让我淡定,说自有国以来,就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事,不过多些少些”

    李文山一下下捶着腿,痛心疾首。

    李夏目光冷漠,世情就象人心,最好只从外面看,有一份粉饰,大体都很看得过眼,要是从里面看起她当年是从里面看起来的。

    李文山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一路上的见闻和感悟,李夏凝神听着,心思渐重。

    五哥有了这一趟查看民情吏治的经历,往后要是中举入了仕途,就不是只会读书,或是读了书也走了路,却只是浮光掠影的走过路过,最多赏赏景尝尝美食的人,所能比拟的。

    那秦王呢

    这一趟,太后要是不点头,任谁说什么,都不可能成行,那太后放秦王走这一趟,她想做什么

    她教秦王捕猎的耐心,教他往下观看人心的地狱,让他站到钱塘潮演武的船上,现在又让他走这一趟

    李夏不敢再往下想

    李文山在家里歇了五六天,就赶紧回了万松书院,要旬考了,走前古夫子一张脸板的象铁板,冷着脸撂过话的,请假可以,旬考不能免,考不过要重罚的。

    秦先生也赶回了杭州城,郭胜接过几乎没多出什么事的县衙公务,和多背了不少书的李文岚,以及听话但功课一般的李夏,回到了往常的按部就班。每天趁着李文岚哇哇背书的空儿,低低和李夏说着这一路上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