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介意,但很记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时的边忱或许还不明白,不求回应而爱他人的能力,摆脱了所有不确定和渴切的爱,就是建立在自我存在基础上的成熟之爱。

    后来的后来,她才慢慢懂得,自己这种看似愚笨天真、完全跟不上功利时代的付出感情的方式,到底有多聪慧、成熟而清醒。

    当然了,用某人后来的话说:她蠢到连自己的优势都可以多年视而不见,有点可爱。

    2

    插曲一:

    某年某月某日,边忱站在流里台前给他做抹茶冰淇淋,回忆起最初这段直接导致她无路可退的自娱自乐时光,恍然间发现,那时候的自己,竟然从来没想过要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张饮修:“愚蠢。”

    边忱:“那叫大智若愚。”

    “我偏爱愚蠢的人。”

    “行吧,那我还是愚蠢吧。”

    “果然蠢。”

    “……”无法交流。

    3

    元旦,666号寝室的女生都没去参加班级活动。

    四个人窝在各自的床上,天南地北各种侃,俗称“卧谈会”。

    杨瞻在直播平台看完一场电子竞技比赛,急匆匆地要赶去冠军选手的 ins 上围观他的最新动态。

    “你们能翻墙么?是不是校园网出问题了?”杨瞻已经换了好几个手机翻墙软件了,一直登不上。

    “我看看,”边忱趴在抱枕上,一边打开自己的手机vpn登上ins,一边建议她,“要不你换成平板试试。”

    说起来,她好像很久没有登录过ins了,因为在国内用国外的这些社交软件,速度都特别慢。

    不知怎么的,边忱想起上回在微博上看到过,有个张饮修的读者说他不在中国长大来着,只是暂时待在国内。

    她有猜测过他到底是不是华人,因为,他的中文顺归顺,但并不接地气。小说和随笔里的很多用词都偏官方化和翻译腔。

    那这样,他使用ins的可能性是不是很大?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立刻被边忱自己压下去。

    就算他在用,想要找到他的账号,也如同大海捞针吧?

    这可是一个,连中文笔名都说改就改就的人。可见他对名字称呼有多随意,肯定不会在所有网络平台使用同一个名字。

    指甲在指腹上无意识划着,有那么小半分钟,边忱隔绝了寝室里的其他声音,集中心思在思索这个问题。

    要不要去试着搜一下?万一……

    没有那么多万一,她的手指已经走在她的思维前面,在搜索栏输入了他笔名的拼音。

    ……并无结果。

    边忱又换成拼音加数字的方式,再搜了一遍,还是没有。

    等她把所能想到的、所有他可能使用的名字搜了个遍,终于放弃这个念头了。

    因为根本没有搜出任何一个疑似的账号。

    如果他不是华人,一定有英文名之类的吧。边忱心想,搜不到才是正常的,她对他知之甚少。

    “老杨,我的脸书都能登上去呀,应该不是校园网有问题。”吴百万盘着腿坐在床上,低着头说了一句。

    这句话又点燃起边忱的另一个念头,或许她还可以去facebook上找一找?

    十几分钟过去,嗯……好吧,再试一遍还是毫无结果。

    她彻底放弃了。想找到他常用的国外社交账号,这根本就不现实。

    她怎么可能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猜到他的其他名字?她似乎永远都无法接触到他的三次元生活。

    可是张饮修已经‘消失’很久了呀,他什么时候能在微博上冒个泡呀……

    4

    一月八号,当边忱正在川大的地狱复习周里苦苦挣扎时,晚上临睡前去他的微博主页看,一不小心看见了他的新动态。

    算了,坦诚点,哪里是一不小心,明明是白天时错过了,后知后觉来着。

    他在微博里问她们的学期假期放假时间,好像那什么,过几天要根据她们的放假时间写新的小说了耶!

    边忱想都没想,就在评论里留下「我已经放假了!真的真的!」。

    但是她忘了自己犯下的一个、令人无法忽略的错误——她在前几天发给他的邮件里说的是:



    第8节

    「我爷!我跟你说,川大肯定是最丧心病狂的学校之一,一月十四号才放假,十四号!!!你说这让人气不气嘛!不过我觉得学校是在照顾我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来着︿( ̄︶ ̄)︿」。

    5

    一月九号,在飞机上打开积压了好多天的q·q邮箱,张饮修扫到她邮件里的这句话。

    心血来潮,他顺手回了一句:「你名字挺大众化的,微博上有位读者的id跟你的名字一样」。

    他当然知道微博上留评论的边忱跟发邮件的边忱是同一个人。

    热切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的读者并不多,不用费多少心思就能全部摸清。

    恶趣味消退后,他拉下眼罩补眠。

    第二次回梅州,张饮修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回去要做什么,只是潜意识里觉得,或许一切漂浮在中国的记忆都该有个终结。

    6

    刚上完erp实验课,边忱站在人来人往的教学楼廊道里盯着自己手机邮箱里的回复,脸都烧红了。

    本来已经没想过他会回复了,没想到毫无预兆地就收到了他这句隐晦的嘲笑。

    她不就是撒了个小谎咩?只是想要快点看到他的新小说而已。

    他有必要拐着弯儿揭穿她咩?仿佛这样就很有成就感一样。

    故意的吧?好幼稚啊。

    哼!

    第7章 zyx

    1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四号。

    结束了学校的期末测试,边忱留在寝室里收拾东西。电脑上的晋江网站打开着,隔十分钟她就手动刷新一次网页。

    直到19:30,终于刷出了他最新发布的小说。

    边忱扔下手里正在折叠的外套,坐在电脑面前全神贯注地阅读。

    第一章看起来像序章,其实她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就在评论区表了个热情洋溢的白。

    不知道他会不会去看小说的评论区,也不知道他能否认出她的晋江id来。

    反正网络上,在每一个张饮修出现过的地方,边忱用的昵称都是同一个,就是她自己的真名。

    会认出来的吧?

    2

    认出某一位读者?

    这个举动在张饮修看来,不太合理。

    不能用“认出”这个词,因为用不着辨认。

    这就跟看见某样东西一样,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自动性的反射活动。

    即使隔着网络,同一个人在不同平台上的不同账号,他也能轻而易举对上号——如果他顺便去留意了的话。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太轻而易举,简单得如同条件反射,每时每刻他都在关注着一切可关注范围内的东西,以至于很少有能让他特别关注到的东西。

    长久以来,他已经习惯了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去分析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渐渐地形成一种本能。伪装的东西在他这里会显得格外狼狈。

    而人,人只要有伪装,就会有暴露。伪装多少,就暴露多少。

    f说他这个习惯有点可怕;吴文说好像有点酷;陈妆说感觉起来很厉害。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相当病态的习惯。

    什么叫“病态”?一切不同于常人并且让常人难以接受的现象。

    病态的人很难幸福。这才是真相,这才是重点。

    ——张饮修从来不规避,不吝于承认,也不徒劳挣扎。

    是有病的,就是有病。

    他就带着病谈笑风生,他就带着病颠覆生活,他就带着病背叛世界。

    没什么好否认的,更没什么好挣扎的。

    他乐意于接受每一个自己,接受每一时刻病态的自己。

    即使只是在自娱自乐的中文写作方面,即使只是面对不知名的网络读者。即使是…平日里的每一件小事。

    合上电脑,张饮修进更衣室换衣服。

    梅州五华的这间华侨酒店,模样还是跟他记忆中的差不多。上午阴凉,下午夕照,晚上热闹,深夜寂静。

    而现在,晚上临近八点,待会儿他得出一趟门。

    中国的春节也快到了,留在这里过春节的话,会有点麻烦。

    走出酒店时,他突然对这间酒店感到厌倦。

    张饮修很少厌倦某样东西,更别说是一个地方。

    但是人类都难以避免“突然”这个词不是吗?

    总有一些不曾意料的瞬间,能改变一个人所有既定的想法和行为习惯。

    “突然”——意味着心血来潮,意味着自我出轨。

    他突然想在五华这个小县城购置一套房子,用来承载他所有无法具象的乡情旖旎。

    有点好笑啊。

    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怎么会有乡情这种东西?

    没关系,不需要理由。

    他想要有,他就可以有。

    不管是乡情,还是故乡,或者其他所有看起来很烟火气的事物心情。

    3

    在《单向迁徙》连载之前,边忱就知道这篇小说是张饮修的半自传性故事。但她并不清楚他会以怎样的方式写出来。

    寒假期间,每天晚上一到19:20,边忱就开始抱着手机守更新。

    随着一段段文字蔓延而出,他在她心中的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

    她知道了他是挪威华裔,知道了他的一些表面喜好,知道了他很多很多的东西……

    然而,事实上,每当人们错觉自己知道了另一个人很多东西的时候,就是对他一无所知的时候。

    边忱必须好好把握住这段时光,这几乎是目前为止,他最愿意被网络读者了解的时间段了——以他自己的方式。

    前半段是他的实时日记,虽然掺杂了小说的虚构元素,边忱还是能从他每一天的更新里得知他当天做了些什么。

    这种感觉真奇妙啊。

    为什么会有人以这样的手法写作?把自己的边边角角融进小说里,把小说写得像日记一样。

    他有时候还会在“作者有话说”里分享一两句闲话,边忱格外关注这个栏目。

    看到他去五华琴江河兜风了,在网吧里通宵玩电竞游戏;

    边忱就在邮件里委婉地问候他的桃花眼和…肾。

    看到他说很喜欢吃鱼,有一天在河岸边钓了鱼,吃鱼生,喝酒,最后睡在船家上了,半夜才醒来回酒店;

    边忱在邮件里写道:「爷我告诉你哦,小县城里有很多拐卖漂亮小男孩的人贩子,你可当心点,别半夜被人从船上抬走了╰( ̄▽ ̄)╭」。

    看到他熬完夜的第二天竟然还跑去登山;

    边忱设身处地地想象了一下,尔后在邮件里几近咆哮:「哎哟我去!您老要是从半山腰摔下来可咋办!( ﹁ ﹁ ) ~→(ノ )ノ彡┻━┻,要不你把详细地址告诉我,这样我就可以在山脚下等着你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耶!我一把抱回家金屋藏娇,嘿嘿( ̄e(# ̄)☆╰╮( ̄▽ ̄///)」。

    …………

    他发微博的频率好像也变多了,但经常是在深夜或凌晨发的。

    边忱研究出规律之后,就特地定了个凌晨四点的闹钟。

    果不其然,被她抓到了现场——连着两天的凌晨四点左右,他都更新了微博动态。

    可惜她并不能十分明白他的话语,只知道那几句话说的不是什么轻松的心情。再结合他小说里提到的那些事,边忱又感到了一种无力的感觉。

    网络啊网络啊,如果她可以顺着网络爬到他面前就好了。

    这样的话,也许一切距离都烟消云散了。

    春节那几天,家里来访的客人特别多。不管多忙,边忱都一定要在他更新时出现在他的小说评论区。

    通过他的第一篇随笔,边忱知道张饮修是不过任何节日的。

    但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度过当地最隆重的春节,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落寞的吧?

    传统世俗上,春节代表着与家人团圆。不然中国每年也不会有“春运”这个可怕的现象了。

    边忱在除夕夜对着唱歌软件录歌,即使这一次有了软件背景乐的加持,录出来的效果还是相当惊人,她自己都不敢全部听下去。

    最后依然鼓足勇气、硬着头皮传到邮件里,发给他。

    “财神爷保佑,保佑我的歌喉不会对我爷的双耳造成暴击……”她自言自语,点击发送键。

    4

    五华水寨镇的别墅屈指可数,无前任业主的更是一间都没有。

    张饮修放弃了购置别墅的打算,只在小区楼盘里挑了一间套房。

    他猜想自己可能无法适应小区的居住环境。

    凡是规划性太强的居住区,都让他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