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皇后说出的话,让周围的宫女内侍都惊讶。
  “我不愿。”没有丝毫委婉和推辞,直接了当。
  皇帝的既惊讶,又觉得理所当然。他捂着嘴角的血,道:“我知道我的阿妹,非寻常女子。只是这辈子委屈你了。”他察觉到她聪敏机智和野心,不立幼子为帝,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只是她的聪敏她的志向,比起他的意愿,不值一提。
  他与她的临终之际,他愿意对她宽宏大量。
  只是她冷冷淡淡,似有几分讽刺的神态,终是激怒了他。
  “何安,皇后殉情,封承烈王太后。”
  他连她的谥号都想好了,“贞烈”。
  何安没有动,不明就里的小侍小婢更不敢动了。
  殿里的气氛瞬间凝滞,阴寒的可怕。
  做了几十年的帝王,他的敏锐度还尚存。他怒目何安:“你受了谁的指使?”
  陪伴他多年的大宦官,低头不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太子郑厌恶内宦,认为他们谄媚卑贱,人尽皆知。若太子郑登基为帝,他焉有性命。
  这时,皇后前行,宽大袖袍垂到病床上。她高高在上,俯视他:“陛下,该归天了。”
  天子哪里能想到,如此恶毒的话,在她口中说出,一时气急攻心,吐出的血都微微发黑。
  他看着恶臭的血,疼痛和死亡的恐惧终于将他击溃:“阿妹,有人要害朕……”
  说完他睁着眼,断了最后一口气。
  王阿妹哀叹,为他擦拭血渍,合拢他的双眸:“陛下,想害您的人太多了。”包括我。
  昔日的荣宠,已经变为催命毒药。王阿妹很早就有这个意识了,她一直在预备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显然,她的多虑,并非多此一举。
  “何安,开宫门,天子驾崩了。”
  没有等着人去开宫门,养心殿的门就被人踹开。
  武将身后走出太子郑,他焦急不已,看到阖眼的皇帝。他失去了仪态,急忙跑过去:“父皇……”
  皇后黯然:“皇上归天了。”
  “不可能!”太子郑如孩童哭泣,“父皇,儿臣来了,你看看我。”
  他身后的将军和文臣,却多了几分肃穆和谋算。
  副丞相踱步道:“还请皇后示意,陛下选得新皇是谁?”他一双利眼扫过。
  “是景王殿下。”回答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帝身边的何安。
  副丞相皱眉,胡须颤动:“此地哪有汝说话的份。”
  王阿妹叹气:“勿要在陛下面前扰灵,扶起王子郑……何安念陛下旨意吧。”
  何安抬高声音:“诺。”他阴沉的双眸亮起来,早晚有一天,他要让看不起他的人,仰视他。
  “……王子景,孝顺聪慧,皇后辅之,可堪大任……”
  被宫人架起的废太子,不可置信:“父皇明明对我说……”
  追随废太子的官员,亦是不可置信。他们也是受到了天子的暗示,才聚集废太子身边,以求从龙之功,怎么会突生变故。
  “王氏你联合官宦,夺我汉室江山。”副丞相咬牙,事到如今,已不能回头,只能前冲,“此召是伪的。”
  人群骚动,片刻就有人附和:“伪旨,太子郑才是继位之人。”
  忽然寒芒之光照射在众人脸上,有几人甚至睁不开眼。
  黑色铠甲士,踏碎弯月而来。为首的冷面凤眸,英姿勃发,萧杀之气随他的靠近袭来。
  太子郑党,惊疑大呼:“卫王你不该在藩地,怎么来京都?”
  不止他来了,许多藩王都进京,想要趁混乱分杯羹。只是他早就到内宫蛰伏起来了。
  卫王皎举虎符,示玉令,道:“天子让我护卫新皇。”
  这时候,景王被宫人放出来,怯怯跑到皇后身边。
  皇后把圣旨递交给卫王:“圣旨在此。”
  卫王冰凉的手打开圣旨,扫过一遍后。俊美的眉毛微挑:“是陛下的玺印……笔迹。”
  然后他撩开前袍,单膝跪下:“拜见新皇。”
  随着他的拜伏,后面的甲士也高喝:“拜见新皇。”
  气势震人。传言卫王的三千黑甲士,上阵杀敌,以一抵百。如此看,也非夸耀其词。
  卫王的臣服,让孤儿寡母这方,有了雄厚军事实力。
  赶到的藩王们,看看废太子,再看看景王。
  “噗通”一声,原来是废太子跪在冰凉的地板上,“罪臣拜见新皇。”
  见此,大势已去,副丞相等也不得不拜伏。
  “拜见新皇。”
  藩王们有些遗憾,没有闹起来。
  一月后,王太后,站在城楼上,看旌旗招展,在尘埃里飞旋。几乎所有藩王都回去了,只有一个人没有走。
  王亭侯为太后披上大氅:“深秋天寒,太后保重贵体。”
  王太后微微一笑,掩去忧愁:“哥哥,什么时候说话变得文绉绉了。”
  王亭侯挠挠头:“我要学得威严一些,我怕别人笑话,给你丢脸。”
  他也没想到,新皇登基,自己就从平民跃为列侯。
  妹妹跟他说过,不要先皇给他的官爵,她会给他更好的。她做到了。
  “妹妹。”他犹豫了下,道:“我听有人议论,你管涉朝政,与卫王谋算,贻害……”
  王阿妹噗嗤笑道:“哥哥,你还是没变。这样很好。”至少兄长依旧心纯如赤子,开心健康。
  王亭侯忙说:“他们是说你坏话,我不喜欢。只是你这样做,真是会害人害己吗?”
  “这么早,就有人贬斥我了。”王太后眺望远方,“哥哥,你知道我朝有多少位皇帝,各自谥号又是什么?”
  王亭侯掰着指头算,脑海那些刚填鸭的宫廷尝试礼仪,在此刻混混沌沌缠在一起。
  “十三个?……”
  王太后摇摇头:“三十二位皇帝。”
  “哥哥。”她眼神温柔,“我们当年避乱,只在乎朝夕,何管天子是谁?”
  “万民亦是如此,他们在乎的是今日明朝的生计,而非一家一姓的朝廷。”
  “吾愿为天下创太平,五谷丰登,国土无混战,民众无饥渴疫病,无流离失所。”
  “妹妹。”王亭侯听着,激动不已,“我一定会努力帮妹妹的。”
  王太后从袖中抽出懿旨。
  王亭侯不解道:“妹妹有何事?”
  “哥哥记得,我们当日初到洛阳吃得馕饼?”
  “嗯嗯。妹妹有什么要吩咐?”
  “我兑现诺言来了。”王太后道,“哥哥将此懿旨传达。”
  她赏赐卖饼的摊主宅子和钱财。
  先皇在时,她有所顾忌,不能如此张扬,如今没有人可以束缚她了。
  谁都不可以。
  她的大宫女跑过来道:“太后,陛下被打了。”
  太后与亭侯俱是紧张起来。
  这世上有谁敢打天子?
  她脑海闪过一人,对哥哥道:“兄长去出宫宣旨,正好给我带饼回来。”
  她转身回宫,眼神充满了寒意。


第53章 职场篇终
  ◎帝国山巅的风景,很好。◎
  王阿妹回到皇城内;天子的书房——天禄阁,此时气氛紧张。
  五六岁的孩童,拖着金龙黑袍;小脸红皱皱,眼睫毛湿漉漉。看到太后来了;他犹如燕鸟归巢;飞扑到母亲怀里。
  “母后,卫王跋扈……竟敢责斥儿臣!”
  王阿妹凝向另一当事人,他玄袍玉带;冠帽正立,再无初见时的肆意放浪。
  那双清漆的眼睛与自己相对。
  想来当年初见的印象,不过是卫王皎的掩饰罢了。
  这个帝国并没有掌握在她手里;她现在面临着另一头凶猛的野兽。
  小天子还不知自己作为天子;有何等的权利。就算知道;旨令也出不汉宫。他凭着以往习惯和濡慕之意;找上母亲;希望她给自己做主。
  谁知;王太后道:“景儿;给卫王谢罪。”
  小天子惊愕,不可置信地望向母亲。明明私下;大家都说卫王是坏人。
  “你的皇位;是卫王叔稳护而来。何以忘恩?”
  凝重的空气里,轻嗤一笑;格外引人。
  卫王皎;既骁勇善战;又负浮名。走马斗鸡他都做过;只未有风月之事传出。
  他素来寒面;无曾笑过。今日一笑,冷眉流泻俊美风韵。
  “天子尚小,太后多加管教。话不必说如此之重。”
  说完他抚佩剑而走。
  从前是伪装浮浪,如今是正大光明的肆意。
  待他走后,王阿妹温婉的面色才沉下来。对着哭泣的孩子,她道:“陛下,你要善于忍耐。”
  小天子素来被千宠万宠,只是下令让卫王给自己捡玉,他就呵斥甚至要打自己。
  他宣泄愤怒和不满,像一头受伤的小兽,得不到疏解:“我是天子,天下人都得听我的!为什么我要像他赔罪!”
  王太后仔细端详,这个粉雕玉琢的孩子。似没有见过他一般。
  他长得似母,容貌姣好,天生会感应人心,知道宫里掌他生活的是自己与先皇。所以对他们二人极尽撒娇可爱。
  对其他人,却不一定待好。
  她太忙了,是以没有好好调养他,纠正他的根基。
  王阿妹换了小天子身边的近侍,在他哭喊和抗拒中,观他禁闭抄写《孝经》。
  汉朝以孝治天下。天子是王不错,而身为他唯一尚存的嫡母,则是王炸。
  王阿妹是与小天子一同上课,学习处理国家大事。
  她虽没有真正掌理过,却多次陪伴先帝通宵处理政事。
  是以上手很快。
  而上手越快,王阿妹就想把某人撵出朝廷。
  华美的珠帘拂动,二十九岁的太后,眉目内敛,听到廷上无人吭声了,唯有卫王在高声语。
  “陛下,请按臣所奏。”
  小天子委屈巴巴,侧过脸去,不理他。
  帘内传来柔美的女音:“准奏。”
  当年是她以利弊分析,引与此人合谋。如今只能暂且忍耐。
  比起独揽朝纲,孤儿寡母更引人垂怜。
  掌管皇室族谱的宗正,忧心不已:“太后,若是卫王再这么下去,恐怕对大汉江山不利。”
  王阿妹低头看书案上奏折:“对我大汉江山不利的事太多。”
  民间豪强吞并土地,抢占庶人为奴,隐瞒良田奴仆。肥己而瘦天下。更要命的是,这件事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当年他们从南郡故都牵往洛阳,正是因为地震疫病,庶人家中无良,只得卖儿卖女。到最后连儿女都不够卖,就有人做了盗寇强人,占据山头,引发混战。
  虽然最后被朝廷镇压了,但南郡民生凋零,以致现在都没有恢复往昔繁荣。
  内有疾患,外有戎狄。
  整个汉帝国,在面临一次劫难。
  作为掌舵人之一的王阿妹,不能慌。
  王太后对着瑟瑟发抖宗正,笑道:“此间正有一桩喜事。徐国公主要与镇远大将军长子成亲。你便与大鸿胪、少府君好好操持此事。”
  宗正凝眉:“太后,国库吃紧,不如……”
  “那便从私库里挪。”私库即是皇帝个人银钱存储地。
  太后道:“一定要风风光光,尽善尽美。”
  徐国公主,乃是依附她的妃子的女儿。王阿妹一人得道,自然对其他跟随者进行赏赐。
  这位公主还没有出嫁,王阿妹就给她了两块封地的作食邑。
  而镇远大将军,冯援,正是目前抗击西北戎狄的主将。
  冯援的长子娶了公主为妻,然而三个月后,他打了败仗。
  卫王坐在北上,两列文武臣有些忧虑,显然认为汉室江山是卫王的。
  “冯将军也太大意了,竟然追敌中了埋伏。”
  “他四战四捷,长子又娶了公主,怕是倨傲大意了。”
  “殿下,不如再派一将去辅。”
  可如今藩王坐镇其余各地,西北的二王又犹如傀儡脆弱不堪。
  朝中又无稳重大将。
  卫王合上竹简:“加运粮钱到西北,为冯援进爵。”
  众人惊异,纷纷劝阻。
  卫王却没有理会他们。他踱步望西北,朝中无将,现在最应该稳住冯援。
  长乐宫内,太后悠闲的品茶。卫王喜用刚奇之势对抗,她会用阴谋。
  即使卫王无条件信任,冯援下场仗还是败了。甚至他本人遭遇重袭,昏迷不醒。
  一时间,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都在想该派谁去西北合适。
  小天子也感受了氛围凝重,不敢多做表情。
  有个官员大着胆子道:“还请卫王平定西北。”
  众人一看,竟是新上任,无什么根基的年轻官员。
  一时或玩味,或佩服,或鄙弃。
  真够大胆的。
  “哗啦”从珠帘后面走出纤瘦,但气度雍容的女子,岁月几乎从她身上停滞。
  观其绝丽容颜,让人心晃神摇。只是她的凤袍和其地位,让人不敢再多想片刻。
  太后垂首屈膝:“还请卫王护佑汉室西北安宁。”
  如此身份,如此道德大帽扣下来,卫王皎不得不领命出兵。
  出征那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