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说了,别人猫冬,他正好背书。
  宋小冰撅了下嘴,知道她无法阻止,“好吧。”
  白淑华觉得还是换个话题吧,她们还没搬走呢,没必要整这么伤感,“小冰姐,你得准备一个篮子了,到时候你就要自己养小鸡了。你的灰毛和爆脾气。”
  宋小冰都顾不得包饺子了,“啊?这…我能养好么,会不会养死啊,那喂啥啊…”
  很是无措。
  白母就道,“要不还在我们那儿养着,等明年开春小鸡大了好养活了再给你。”
  白淑华知道白母想还人情,跟着附和,“这样也好,也省的小鸡又换地方,它们胆子小又脆弱,瞎折腾就很容易死。”
  宋小冰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想自己养,又怕养死了,“那我问问姥爷吧。”
  白淑华和白母对视一眼,谁也没再劝。
  饺子很快包好了,人多就是干活快。
  白母没等白爹,直接上锅蒸。
  主要是宋小冰下午还得去上学呢,再说老大夫也不能太晚吃饭。
  白小弟负责烧火,白淑华又去院子待了一会。
  起风了,吹着到处都是雪沫子,其实雪没太大。
  兴许这次头雪真留不住呢。
  白淑华双手合十,“化了吧,化了吧。”
  “大闺女干啥呢?”
  白淑华一睁眼就看到白爹了,“爹,弄完了?”
  白爹笑答,“还没呢,坑挖完了,外围的一排坑(放木柴)也挖好了,就差木头了,咱家没有太合适的。”
  白淑华知道白爹的意思,又得借呗。
  不过不管如何,那个家终于修得差不多了。
  “爹,赶紧去洗手,饺子马上就好!”
  先将厕所放一边吧。
  “对对,啥事也没吃饺子急。”白爹很是赞同。
  白淑华也跟着白爹进了屋,看到白小弟在那用石臼捣蒜呢。
  “小弟,石臼刷干净了么?”
  要知道之前这个石臼一直用来捣干蚯蚓的。
  “刷了,冲了两遍呢。有点也没事,师傅说了蚯蚓是药材。”白小弟凿得很起劲。
  “我又没病,吃啥药材。”白淑华走过去接过,“我来,你去喊你师傅回来吃饺子吧。”
  即使师徒名分已定,好感也是要刷的。
  白小弟爱干这事,嗖的一下就跑去了。
  “淑华妹妹,我和你一起。”宋小冰刚才去喂小鸡了。
  她们吃饺子,小鸡也要吃点好吃的啊。
  她偷么给加了一点小米。
  白淑华看了看,蒜已经被捣稀烂了,“不用了,弄好了,小冰姐你拿碗倒点酱油。”
  很快蒜泥酱油就调配好了。
  饺子也可以出锅了。
  白母掀开锅盖,忍不住深呼吸两口,真香啊!
  灶台有准备好的装了凉水的碗。
  白母将右手蘸进水里,然后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快速捏起热烫的饺子放进菜盆里。
  捡两个饺子就要蘸下凉水,否则就要烫手的。
  都捡出来,白母问了句,“孩他爹,要不要…?”
  白爹明白媳妇啥意思,需不需要给爹娘送一份。
  他为啥这么着急忙慌修房子,还不是因为老娘多一天也不让住。
  修房子,爹娘、大哥他们也没来。
  要送也是给二哥、二嫂他们送。
  可那就是找事了。
  他就想消停的吃顿饺子。
  白爹做了决定,“不了,就咱们吃吧。”
  白母没再劝,她对公婆也是有怨言的。
  碗筷摆好,宋小冰又去前头喊人,才将老大夫和白小弟喊回来。
  白家人住了这么两天,但大家伙都是各有各事,这还是第二回 一起吃呢。
  老大夫举起碗,里面盛的是面片汤(包饺子剩的面抻的),“咱们聚在一起也是缘分。”然后看了眼白小弟,“以后咱们的缘分也会越来越深,碰一个。”
  白爹赶紧端着碗和老大夫碰了下,还刻意矮了一节。“那肯定的,咱们两家的缘分只会越来越深。”
  说完也看了眼白小弟。
  老大夫喝了一口,拿着筷子道,“都吃吧,一闻就知道香。”
  说着迫不及待夹了一个大饺子。
  白淑华见长辈们都动筷子了,也不矜持了,直接夹个鼓溜溜的。
  她用筷子将饺子直接夹断,先吃皮,再将馅料和蒜泥酱油进行搅拌,大口扒拉着吃,喷香!
  白小弟也有样学样。
  “淑华妹妹,这样好吃么?”宋小冰很是疑惑,还带着点跃跃欲试。
  白淑华就道,“可以试试啊,主要是馅太大了,我咬一口会往下掉渣渣。”
  白母白了她一眼,“就知道搞特儿,下面不有碗接着么,掉就让它掉呗。”
  白淑华吐吐小舌头,和宋小冰挤鼓眼儿,然后闷头干饺子!
  那句老话咋说的,好吃不如饺子,好睡不如…咳咳…


第四十五章 烘草籽
  下午雪就停了;地上就存了薄薄一层雪,这个厚度肯定是要化的。
  所以大家伙都没把这场雪当回事,该干嘛干嘛。
  也不对;进山的几乎都回来了;毕竟山里危险太多,一旦被封山里就要命了。
  所以一下雪,山里的人都快速的往外赶。
  他们也没想到;人回生产队了;雪停了。
  跟闹着玩似的。
  即使憋气;绝大多数人也不敢再进山了。
  白爹和白母也没进山,他们拿着烟走了;应该是酬谢昨晚帮忙修缮房子的众人;没准再顺便借点木头,将厕所弄好了。
  白淑华和白小弟也没在家干待;他们要去“新”房子继续烧火,顺便看行李。
  家里的东西已经搬过去大半了;可不能丢了。
  虽说没有多值钱的东西,可破家值万贯;真要丢了,零零碎碎的重买也需要不少钱呢。
  其实白淑华也知道她们想多了;在这个家家都穷得很平均的年代,说是夜不闭户也差不多,因为没有几家舍得买锁头的。
  加上闭塞;常年不来外人;队里总有不能干活的老人;这群老人们天然就有“看家”的任务。
  所以队里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小弟,你先把火烧上;我查看一下能不能继续采草籽。”白淑华还没放弃呢。
  山上的野鸡在大雪封山的时候也要刨雪吃草籽的。
  可见草籽不会因为雪就没了。
  就是采摘的难度变大了而已。
  白小弟摇着小脑袋不同意,“姐,你烧火,我采草籽,我可能干了。再说,还有人帮我呢。”
  白淑华就想到了那群“小童工”们,“他们木蜻蜓还没玩腻啊。”
  白小弟得意的仰着小脑袋,“怎么会腻,你不知道木蜻蜓多好玩。”
  白淑华对这个年代玩具的匮乏有了新的认识,“带几块糖过去,人家给咱们干活了,咱们也不能小气!”
  白小弟皱着小眉头,“姐,这也太多了,给两块糖就够了。”
  白淑华被逗笑了,“两块糖咋分了。”
  那可是十来个小童工呢。
  而且这是硬糖,手掰不动,难道用牙咬?
  白淑华拒绝这种可能。
  “咋不能分,用石头砸碎了,一人分点,哎呀你别管,给我两块糖得了。”白小弟最终还是拿着两块糖跑了。
  当然没忘了带篮子和木蜻蜓。
  白淑华拦都拦不住,笑着摇摇头也不管了。
  她将火点上,继续烧。
  这火不烧不行,现在开始化雪了,过会就得湿唧唧的,湿气这么大,房子就更不好干了。
  烧火炕可以内部烘干,让湿气散发出去,要不然住湿气重的屋子对身体没好处。
  往灶坑里添一块大木头,这就且烧呢,她不想干待着,就准备给自己找点事干。
  想了想,她也采草籽吧。
  家里小鸡的口粮真不咋宽裕。
  这雪还是来的太早了,哪怕再晚个三四天呢。
  可惜这不是她能左右的。
  因为还要烧火,白淑华不敢跑太远,就在家附近采草籽。
  好在她这“新”家偏僻,周围野草很多,不愁没得采。
  就是有些冻手,雪还在野草上,半化不化的。
  想采草籽就得先抖落雪,难免要弄手上。
  又没手套啥的,她又不想冻手,只能干一会往家跑一趟,在灶坑烤热了手顺便添好柴再出来。
  又有些担心白小弟,怕他不知道轻重,将手给冻了。
  要知道一旦冻手,每年冬天就很容易复发。
  严重的会肿起来,流血呢。
  可她又不走不开,哎!好想有个手机啊!
  在白小弟回来送第一波草籽的时候,白淑华哪里顾得上草籽,拉着他冰凉凉的小手往灶坑边上拉,还不忘给他摩挲生热,“那虎呢,手都这么凉了,你倒是捂捂啊!”
  白小弟嘻嘻笑,很是不在意,“也没多冷,我都出汗了。”
  白淑华赶紧去拿了毛巾,从衣服下摆钻进去给他擦了前胸后背。
  “嘻嘻…哎呀…痒痒…哈哈…”
  白小弟扭得跟条蚯蚓似的,要不是白淑华拉着,都怕他坐灶台上。
  终于擦完了,白淑华好气又好笑,“你痒痒肉咋那么多呢?”
  碰哪哪痒。
  白小弟还喘大气呢,“我都笑出汗了,你白擦了!”
  白淑华真想让他吃顿鸡毛掸子炒肉,啥破孩子!“就在这烤着。”
  就不信烤不干汗。
  流多少烤多少。
  可白小弟待不住,稍微热乎就想跑。
  白淑华能让么,赶紧将人拉住。“你着什么急啊。”
  白小弟挣扎,“哎呀,姐你赶紧放开我,我得走了,我不拿篮子他们往哪儿放草籽儿啊,我不看着他们都不干活,都抢着玩木蜻蜓。”
  “就让人家歇歇呗。”
  木蜻蜓就不说了,一共就给了两块糖。
  白淑华就好奇,“用石头砸糖块,肯定有大有小啊,要是分得不均匀不闹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白小弟还真有招儿,“我们猜老头,谁赢了谁先选。”
  白淑华知道弟弟说的“猜老头”是啥,就是剪刀、石头、布。
  揉揉小弟的软毛,“你还真有招儿!”
  白小弟显摆的掏出一块糖果,“只分了一块糖,我还剩一块呢。”
  白淑华无语了,这么小就会拿回扣了。
  属于无师自通嘛?!
  白小弟还没说完,“他们好好干,我就将这块糖分了,不好好干这糖就是我的了。”
  白淑华默默给小弟道个歉,这绝对不是拿回扣,是将“奖励机制”玩明白了。
  她突然觉得,也许白小弟更适合做老板。
  “好了,好了,我真得走了,你别舍不得我。”
  白小弟抓着篮子飞快的跑了。
  白淑华气笑了,“鬼才舍不得你!”
  已经想好在他屁股上掐几下了。
  “跑慢点,别摔了!”
  主要地上都是泥水,一个跟头棉袄就埋汰了。
  他们家每人只有一套棉衣,再没多余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冬天都不会洗衣服的。
  真要弄脏了需要洗就很麻烦。
  棉花过水就不保暖了,所以洗棉袄通常要拆外罩,就是将棉袄外边那层布拆下来。
  洗外罩的时候,人只能躲在被窝躲在热炕上。
  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对棉袄都格外珍惜。
  见白小弟没影了,白淑华就回了屋。
  开始收拾草籽。
  不管是她自己采的还是白小弟送回来的,草籽都湿哒哒的。
  这也没办法,毕竟野草上都挂着雪呢,甩下去也会有残留的。
  所以这些草籽想长期保存必须弄干了。
  现在就有个好办法,搁炕上烘干。
  如今的火炕已经彻底干了,一敲带响那种。
  不过为了不将草籽沾上土,还是先铺两块报纸,再铺上草叶子,最后倒上草籽就可以了。
  至于为啥多加层草叶子,当然是不想草籽粘上报纸上的铅,那个不健康,怕小鸡崽受不住。
  再说鸡吃了,等她吃鸡了,还不是到她肚子里了。
  所以多此一举很有必要。


第四十六章 青出于蓝
  白淑华一大早起来;先和白爹娘搬一趟家,将剩下的被褥啥的搬去“新”房了。
  除了还在睡的白小弟和他身上的被子,医务室这边已经没剩啥了。
  “娘;又把小弟扔下啊。”白淑华都有些不忍心了。
  白母气笑了;“掐他都不起来,我有啥招儿。”
  是她想扔儿子嘛。
  “我得赶紧做饭,一会还得开全员大会呢。”白母顾不得白小弟了。
  白淑华立马跟上;“娘;我给你烧火。”
  至于小弟;这也是他师傅家,他可以放心睡。
  “爹;能刨动么?”
  白淑华往灶坑添了柴火;白母就说不用她了。
  让她擦洗下刚铺好的芦苇炕席。
  这活没难度,兑上温水;很快就擦了两遍。
  “还干点啥呢?”
  她不能规整零碎,白母说得她来;要不然回头她找不到东西。
  对了,喂小鸡。
  六只小鸡都被搬过来了;暂时放到了西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