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她的小龙椅-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居长公主府,宋鸣珂过着平静无人扰的日子,心静如平湖,直至某日听闻一离奇的消息。
  ——北海郡王失踪了。
  宋鸣珂颇觉震惊,如此利于宋显扬的局面,他迟迟不上京也就算了,还玩失踪?莫非另有所图?
  而饶相家中惊闻的,不止这一桩诡异消息。
  饶相与饶夫人从飞速回京的饶家仆役口中得悉,他们的宝贝女儿,无缘无故自杀了,且此消息受当地压制,一直没被公开。
  外加姑爷宋显扬和外孙女兰汐不知所踪,饶府上下怀疑是皇帝或长公主所为。
  他们敢怒不敢言,沉浸在无限悲恸之中,彻夜哀哭。
  待至半夜,长媳刘氏忽然记起了什么,忐忑问起饶夫人:“母亲,蔓如先前回京归宁时,是否给过您一件信物,说让您……无论如何,切勿丢弃?”
  饶夫人抽抽答答地泣道:“人都不在了!你这孩子!怎么盯着她的物件?”
  “母亲!”刘氏倍感委屈,“蔓如上回离京前,曾私下告知,如将来北海郡王府有突变,而她不在京城或……或出了岔子,就由我来提醒您,她早把重要凭证交至您手上……可她没详述是何物什……”
  饶夫人一愣,仔细回想,确实有一回,饶蔓如等孩子入睡后,屏退左右,赠予她一把镶满宝石的异域银梳,还强调,放置银梳子的长条型紫檀木盒,是用南洋一带的珍贵木料定制的,请她记得收好,千万别弄丢。
  而今细想,女儿强调的是盒子不能弄丢,而非梳子!
  难不成,那木盒子有夹层?
  …………
  每日天色未亮,宁王就从睡梦中被内侍唤醒,迷迷糊糊由宫人伺候穿衣,依照宋鸣珂定下的规矩,日日听政。
  下朝后,他没时间练功,得陪着安王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章。
  当中有半数为极其无聊的请安折子,从问候宋显琛,到问候宁王和安王,都有。
  宁王百无聊赖之际,逐一用笔在上面乱戳“安”、“甚安”、“诸事安”、“本王长高了”、“本王又胖了”之类的批复。
  快把他闷死了!
  自出生起,因生母出身卑贱、位份低微,他从没被人重视过,更别说视为皇位继承人来培养。
  要不是宋鸣珂即位后,大事小事都拉上他和晋王,目下的他大概只会浑浑噩噩,当个草包亲王。
  这一日,他如常在秦澍的护送下,早早来到垂拱殿上,接受满朝文武的朝拜。
  安王也如常一身暗紫亲王服,与他并坐龙椅下方的两把交椅上。
  宁王满心认定,今儿又将是极其无趣的一日,他只需做做样子,随安王给点反应。
  林相执笏上前,禀报北海郡王宋显扬依然无音讯之事。
  安王再度发令,加派人手翻遍两广两湖……
  宁王忍住打哈欠的冲动,思绪已飘至千里之外。
  不料,林相退下之后,右相饶恒转头望向伫立在身后不远处的霍睿言,略一颔首,缓步踏出。
  “安王殿下、宁王殿下,”饶相嗓音暗藏轻颤,“下官有一要事请奏。”
  安王长眸端量对方,眸底没来由闪过狠戾之光,薄唇翕张,却闷声不响。
  宁王怕饶相尴尬,忙道:“饶相爷请说。”
  饶相双目炯然,落在安王清隽的面容上,朗声道:“小女饶氏嫁予北海郡王为妻,获郡王妃之封号,不知是何缘故,竟遭安王殿下不远千里派人逼迫,最终无奈自杀!下官在此向安王殿下求个公道!”
  此言一出,余人哗然。
  不少人已听小道消息说,宋显扬夫妇在广西湖南一带遇难,外界均推测是宋显琛兄妹下的毒手。
  毕竟宁王是宋鸣珂一手提拔的,一旦宋显扬消失,宋显琛便少了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
  但此时此刻,饶相公然宣称,是安王逼死了饶蔓如?
  安王冷笑道:“本王理解饶相爷无法与女儿女婿取得联系的苦恼,可你为何要无中生有,将此罪名安在本王头上?你可知诬蔑皇族,该当何罪?”
  饶相从怀中取出一卷发黄的纸张,昂然道:“下官从小女的遗物中发现了两封信,一封信讲述的是她在广西北海郡王府上的所见所闻,谈及北海郡王某夜接到一封密函,立即不动声色,秘密杀害传信的蔡氏兄弟。只怕密函上所述之事,并非子虚乌有。”
  宁王听得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他想表达何事,什么密函?什么兄弟?
  “小女又说,她知此事事关重大,因而偷偷把北海郡王藏起的信件一字不漏摘录,”饶相缓缓展开手中书信,“内容如下——二爷,今目睹滨州之主与静……”
  话未说完,只听得安王清咳两声,忽有异物从殿阁某处激射而来,直飞饶相!
  霍睿言陡然飞身跃起,人如苍鹰飞扑而出,半空中旋扭身子,双腿连环勾踢。
  他以足尖挑落三把飞刀,姿态优雅且干净利落。
  宁王两眼放光,激动万分,差点冲口大喊“霍二哥哥好功夫”。
  只听得霍睿言淡声道:“王爷若非心虚,何须杀人灭口?”
  安王的脸色难看到了极致,惹来众议纷纭。
  饶相缓了口气,续道:“信中道……二爷,目睹滨州之主与静延师太于虚明庵外私会,混淆天家血脉,犯上作乱,务必严防毒手。平绝笔。”
  他说话之时,几乎用尽了所有中气,字字句句清晰无比。
  余音缭绕在殿阁内,仿佛有延绵不绝的质疑和愤恨。
  最后“平绝笔”三字未道尽,霍睿言眼眶发红,而宁王身侧的秦澍脸上变色。
  殿内百官霎时间如炸开了油锅,乱作一团。


第一百三十章 。。。
  安王与赵太妃私通?混淆的皇家血脉……指的是宋显扬?
  威严庄重的垂拱殿内;朝臣们的争议声此起彼伏。
  有的认为,饶相所言;均是无稽之谈;毕竟众所周知,安王虽为赵国公的得意门生;但师生反目成仇,不睦多年;甚至在赵国公落马时;安王为表公正,全程置身事外。
  但也有人认为;饶相与饶蔓如父女情深;绝不会无缘无故以女儿的死来制造谎言;外加饶相与宋显扬为翁婿;诬蔑自己的女婿为亲王私生子,对于饶氏家族而言,百害而无一益。
  两拨人争论不休;忽有一名御史提出疑问:“敢问饶相爷,此等告密信,缘何落在北海郡王手上?听信中的语气,不似写给北海郡王;更像是提醒收信人;要将此机密公诸于世?”
  饶相尚未答话,霍睿言拱手行出,回身对众臣道:“诸位;此信中提及的收信人‘二爷’,实则是……在下。”
  他突然将此事揽上身,引来大伙儿一阵议论。
  霍睿言眼眸含雾,黯然道:“永熙四年春,在下江湖朋友孙一平,曾于西山村落隐居,后忽而托人辗转给在下捎来一封奇怪的信,从此消失无踪。”
  他隐瞒了孙一平是自己派去打听的真相,以“隐居”轻描淡写略过,边说边取出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言兄”,角落署有一“平”字,右上方涂抹一带缺口的圈。
  “这封信的内容如下——”他展开信纸,低醇嗓音混着内力,字字句句穿透大殿,“蔡兄,别后数月,特来信告知,合浦珠在京销路好,利润大,请为我多定十斛。令兄所提要求无妨,我七月南下,钱银必定交割清楚,一万个放心。日来事冗,恕不多叙。管老三字。”
  余人听完,对应两份信的内容,且饶相提到,宋显扬在收到信的当夜,即刻杀了一对姓蔡的兄弟灭口,料想两封信不知何故被人调换了。
  霍睿言简略解释,他平白无故接到风马牛不相及的信后,一度去寻过孙一平的下落,得悉对方被武功高强者打成重伤,在写信后没多久便离开人世,而信被当地村落的稚子窃取了,还回时不慎装错了信封。
  “在下的好友,极可能无意中瞧见了不该看的,才被人灭口。至于他看到的是何事,想必就是北海郡王妃摘录的信息。”
  霍睿言强行忍住悲痛,只因隔了两年之久,他终于得知孙一平不顾性命传达的重要消息是什么,遗憾友人已化为黄土。
  幸好,为时未晚。
  这封信将是扳倒安王的一大佐证。
  安王寒着脸听完霍睿言的表述,眉峰凛冽之色愈发明显。
  “可笑!饶相爷,霍侯爷凭这样似是而非、死无对证的两封信,就想污蔑我和太妃有染?你们对得起先帝的信任和栽培吗?对得起众位同僚的拥护和爱戴吗?”
  的确,光凭两封来源可疑的书信,却无任何人证,只能引起舆论和猜忌,未能一口咬死安王与赵太妃有苟且之事。
  但霍睿言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态度磊落,昂首应对:“王爷所言极是,因此下官请来了几位重要人证。”
  宁王勉强从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回过神来,见安王脸色阴寒,他心生看热闹不嫌事大之意:“宣。”
  百官面面相觑,纷纷往边上退开,让出一条道,转望时震惊发现,白玉台阶信步上来数人。
  为首一少年身穿绯色团龙袍,俊秀眉目英气与柔仁兼备,正是当今天子宋显琛。
  其身侧一容姿脱俗的少女,头戴游凤花钗冠,妆容精美绝伦,朱色朝服绣满金丝银线,雍容典雅,华贵非凡,竟是久未露面的熙明长公主宋鸣珂。
  跟随在后的两名高阶内侍官,分别为刘盛与余桐;此外还有一名衣着打扮普通的村妇,和一名魁梧的中年男子。
  众人未料来者居然包含了天家兄妹,错愕之际,满场跪拜行礼。
  宁王慌忙上前,亲自搀扶宋显琛坐上龙椅。
  哪怕三品以上的官员皆知,过去六年来,皇位上的少年并非宋显琛,但一日未有任何废除或让位的旨意,他依然是先帝钦定的皇帝。
  “众卿平身。”宋显琛时至今日,眉宇间犹有淡淡的怯意。
  安王随众臣起身,打量那名中年村妇和男子,颠唇畔勾出不屑浅笑:“霍侯爷,敢问哪一位是你所说的重要证人?”
  “都是。”霍睿言扬眉。
  “哦?他们能证明什么?证明书信的真伪?”
  宋鸣珂明眸划过一丝冷冽,清音徐徐:“证明安王叔与赵太妃,早在康佑元年的奔龙山行宫内,为不轨之行,其后还妄图杀人灭口!”
  安王蹙眉盯着那一男一女,似隐约记起了某事,顿时瞠目。
  宁王发问:“说说看,你们是何人?”
  “回殿下,奴婢唤名樱鹭,二十三年前曾在延福宫当差,是赵太妃昔年的贴身宫人。”村妇不卑不亢答道。
  另一名中年男子则中气十足:“草民姓袁,名一昉,曾担任延福宫的侍卫统领,于康佑四年离职。”
  此二人皆为赵太妃的旧属。
  中年的宫女倒也罢了,但这袁一昉年轻时没少四处走动,是以少数老臣对他尚有点印象。
  当下,他们缓缓道出不为人知的隐情。
  “……奴婢为太妃的陪嫁丫鬟之一,和如今仍在太妃身边伺候的樱鸾,是从小到大结伴的姐妹,也得知安王早在太妃未嫁时已有来往。
  “康佑元年,先帝在奔龙山举行祈福仪式,太妃与安王二人旧情复燃,于偏僻的湖边小亭边……做下大逆不道之行,导致珠胎暗结。事后,赵氏命奴婢伪造染血的月事带,篡改月事记录,以达到隐藏有孕的目的。
  “因樱鸾决意终身不嫁,而奴婢则想着等年龄一到便出宫嫁人,赵太妃担心奴婢离宫后泄密,暗中派遣当时的袁统领,以宫人大不敬为由,加害于奴婢……”
  袁一昉肯定了她的说辞,坦诚昔时对樱鹭有好感,虽奉命杀她,却心有不忍,遂将她重手打晕、丢出皇宫。他对此心怀愧疚,数年后辞去官职,归隐田居。
  此番,在宋鸣珂的授意、霍睿言的协助下,刘盛暗地里寻找二十三年前可能存在的漏洞,竟然还真让他找到了参与旧事的关键人证。
  大殿之上,刘盛不光把人带来,还翻出先帝早年临幸的记录、宋显扬出生时涂改过体重、伪造不足月表象的凭据。
  如此一来,有关安王与赵太妃有染的证据再度增加。
  原本有一半朝臣认定安王被冤枉,听此言也逐渐产生了怀疑。
  宋鸣珂不等安王反驳,命人从外头宣进来三名趔趔趄趄的壮汉,却是前些夜里突袭熙明长公主府、企图杀掉宋鸣珂、遭霍睿言制服的刺客!
  安王起初似乎略为茫然,待三人道破了自己的杀手身份,并取出谋刺前安王府提供的禁卫军令牌,以及安王手下师爷所书的纸条。
  虽非安王亲笔,但如若情况属实,传召当事人一对证即可。
  此时此刻,舆论又一次倾向于“安王与赵氏私通谋逆”,仅剩极少顽抗派宣称,这一切皆可是伪证。
  宋鸣珂和霍睿言漠然倾听殿内的喧嚣,两张如玉容颜皆浮现木然淡笑。
  “也说不定……只是师爷买通了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