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明-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吧,以后还多一样谋生技能傍身。
  翌日就是元宵假期,从当晚开始不搞宵禁,文哥儿自然是开开心心地从早浪到晚。
  他现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讲学,着实忙碌得很,只能靠假期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
  他约上谢豆他们一起带着许多材料去养济院学做花灯,老师是那位瞎子手艺人蔡先生,一起学习的还有养济院的小朋友们。
  不是每个人都心灵手巧,大家做出来的花灯有不少都是奇形怪状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开心。
  得知有一批年纪比较大的小孩儿要去社学读书了,文哥儿便给他们挨个送了一套文房四宝,约定好大家一起好好学习,以后都考个功名!
  对江菱这些小女娃儿,文哥儿也是多有鼓励,说自己最近在东宫认识了不少女官小姐姐,她们都可厉害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的书多了,整个人都会不一样。
  学问学到手后永远都是自己的,谁都抢不走!
  拥有这么多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宝贝,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吗?
  文哥儿给还没到入学年纪以及开春即将入学的小朋友们发表了一番新年演讲,说得所有人都心潮澎湃,一个两个都是一副“明天我就去读书”的激动模样,很是满足了文哥儿“好为人师”的癖好。
  谢豆都不知道文哥儿哪来那么大热忱,走到哪都要过一把“小先生”的瘾头。
  回去的路上谢豆忍不住和文哥儿讨论起这件事。
  谢豆马上就要满十岁了,再过两年估摸着就要去塾馆念书,只是他对未来始终有点迷茫,不知自己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和他爹一样能靠科举考取功名。
  毕竟比起文哥儿他们,他终归是要少了几分天分的。
  文哥儿见谢豆瞧着有点儿成长的烦恼,便决定与谢豆一起步行归家,一起聊聊人生聊聊理想。
  他慢悠悠地给谢豆讲起自己的想法:“孟子不是说过吗?君子有三乐,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则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们既然有幸能安享第一乐,自然是要展望一下第二乐和第三乐了!”
  文哥儿打心里喜欢这种教与学的交流,哪怕不是正经教学也让他格外开心。
  就像你捧着一大把种子撒进土里,本来没指望它能长出什么宝贝来,结果时不时会瞧见其中一些种子破土而出、长出了绿苗苗。
  这可是自己种下的绿苗苗!
  看见它们怎么能不开心呢!
  谢豆也是读过四书的,听文哥儿这么给他背出来却是有了别样的感受。
  两人一路聊回长安街,谢豆的心情渐渐明晰起来。
  他仍然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成什么事,不过眼下他只要照着他爹的安排好好读书便是,哪怕日后他还是找不到适合的方向,不是还有文哥儿在吗?大不了他跟着文哥儿多出去走走看看就是了!
  文哥儿压根不知道谢豆被自己开解过后,竟还生出了跟自己浪迹大明的想法。
  等到第二天他去谢家交功课(没错谢迁说“停课不停学”),就感觉他大先生看着他的眼神不太对。
  莫名感觉有点危险!
  文哥儿自觉自己最近没干啥事,凑到谢迁边上小心翼翼地交流过后,才知道谢豆昨儿回家后和谢迁谈了谈心,不知怎地表示以后要跟着他走遍大明!
  文哥儿:“…………”
  谢豆豆啊谢豆豆,我好心和你聊人生聊理想,你却恩将仇报地要掺和我的走遍大明计划!
  你不知道这跑出去玩这种事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吗?他大哥抢先用掉他出行的理由就已经很过分了,你居然想直接白蹭!
  这下好了,你爹回头和我爹一交流,咱一个都跑不出去!
  文哥儿信誓旦旦地说道:“我可没有怂恿豆哥儿这么干,我只是和他聊了聊‘君子有三乐’什么的,都是可正经可正经的话来着!”
  谢迁道:“是啊,你只是从三四岁起就嚷嚷自己以后要当巡按御史走遍大明而已。”
  文哥儿:“…………”
  您这么说话怪吓人的!
  文哥儿麻溜揣着厚厚一叠新功课走了,都没敢和他大先生讨价还价。
  多写点功课就多写点功课吧,总比留下来挨打好!
  都这么多年了,豆豆还是一如既往藏不住话,什么时候才能收获一个成熟的豆豆呢!
  文哥儿唉声叹气地走出谢家,就瞧见个熟悉的身影在自己家门口走来走去,竟是去年跟着祝枝山他们来京师玩过挺久的张灵。
  张灵才来没多久,正琢磨着要不要去敲王家门来着,就瞧见文哥儿从对面的谢家走了出来。
  文哥儿知道张灵是来找自己的,便邀张灵到家里叙话。
  张灵与文哥儿见过许多回,自忖两人之间算挺相熟的朋友了,便大大方方地跟着文哥儿入内。
  两人落座一聊,才知晓文徵明三人都在备考,剩他一个感觉怪孤单的。
  他去喝酒觉得没意思,去逛花楼也觉得没意思,正琢磨着要不要找点别的乐子,就从文徵明那儿知道杨一清组织的敦煌之行。
  文徵明他们都还在苏州府学读书,上次已经把假都请得差不多了,现在根本走不开,所以张灵便决定自己来京师一趟,一来是帮文徵明他们捎信给文哥儿,二来则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跟着去敦煌看看。
  文哥儿随信给他们寄了本《河西走廊》,张灵看完以后也对敦煌那边的石窟雕塑和壁画非常感兴趣,直觉觉得去这一趟可能会对他的画技大有裨益。
  左右他是不想参加科举的,还不如趁这个大好机会出关寻找敦煌壁画去。
  不管能不能找到,心里总归不用记挂这事儿。
  文哥儿没想到自己这一网撒下去还真捞着了鱼。他高兴地说道:“好,到时候你可以与我大哥他们一起去陕西!”
  想到哈密卫那边出的变故,文哥儿又提前给张灵讲清楚了,免得他不知道关外并不安稳的事儿。
  张灵洒然一笑:“有那么多人顶着,真要有出什么事也轮不到我这一介白身身上。”
  两人就着敦煌之行讨论了一会,又把王守仁也拉过来一起讨论。
  之前在吴宽家比字时王守仁与张灵也见过面,两边不用怎么介绍,自然而然便熟稔起来。
  只是王守仁对军事更感兴趣,对绘画话题兴致不浓,两人凑一起便只畅想过完元宵怎么呼朋唤友去陕西找杨一清。
  文哥儿:“…………”
  文哥儿老羡慕了!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可恶,可恶
  *
  更新!
  *
  注:
  ①君子有三乐一段:参考《孟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君子有三乐,称王天下都没这么快乐!
  …
  ②先农坛、籍田礼:参考《明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
  …
  ③张灵:前面出现过的,唐伯虎的好朋友,祝枝山的徒弟


第244章 
  张灵还是在大兴隆寺落脚文哥儿送走这个远道而来的朋友,整个人都蔫了吧唧的。他这辛辛苦苦读书练字,竟还不如张灵这个不准备考科举的人自在!
  王守仁转头瞧见文哥儿那模样,难得地生出几分兄弟情义来他抬手薅了把文哥儿的脑袋瓜子很是仗义地说道:“我就是去给你探探路的有我打了头阵,以后你想去就方便了。要不然你直接往那边跑爹娘也不会同意的对不?”
  理是这个理文哥儿还是很郁闷,这第一个没宵禁的假日晚上都没出去玩。还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他才终于满血复活继续呼朋唤友满大街跑。
  到了晚上他跟谢豆以及李兆先他们出去浪,绕到王文素家时见他们家文房铺子门口也是张灯结彩并且挂了些花灯出来给人猜灯谜。
  文哥儿顿时来了兴趣,跑过去挨个猜了一遍,又和王文素商量着出几道数学题挂上去。灯谜有什么难的,数学题才配得上这美好的夜晚!
  两人一拍即合二话不说着手写题把花灯上的灯谜全给换了。来都来了文哥儿便也不走了叫人支起个摊子难得地在夜里摆起摊来。
  写家书照旧免费,想写别的可以自己把扇面、灯面、红纸之类的带来他都乐意帮忙写。要是对他不放心他还有好些个师兄师弟呢!
  今年连杨慎都被允许出来浪所以他这个师兄弟阵容是很可观的摊位后的板凳都快排不下了!
  李兆先他们也没别的事,自是乐于与文哥儿一块守摊。
  没一会就有不少相熟的人过来了,纷纷给文哥儿他们投喂了点过年家中备下的吃食,不值什么钱,都是大伙的心意。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边给大伙挨个道了句“新年好”边收满了一兜兜糖果饼子果子,接着才听大伙聊起近况。
  无非都是谁家孩子有出息了、谁家儿子娶新妇了、谁家女儿出嫁了之类的家里长短。
  还有脸熟的闲汉挤到前头来,说自己刚赚到人生中第一份正经钱!瞧他也是快奔三的年纪了,这话说得还挺骄傲。
  不管怎么说都算是浪子回头的好事,大家也很是赞赏地夸了一通,气氛可谓是其乐融融。
  有游人注意到这边似乎很热闹,过了瞧了瞧王家铺子外挂着的灯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过年的,做什么给他们出算术题!
  文哥儿热热闹闹地玩耍了几天,到了元宵那日却是没法再出去浪了,得跟他爹以及他哥一起去宫中赴宴。
  这次赐宴在午门,他哥这个庶吉士也可以去蹭顿宫宴,只是登东华门观灯什么的就没他份了。
  王家三父子一起出发,一路上可羡煞了不少人。
  瞧瞧人家父子俩都入了翰林院,还有个小的已经是京师赫赫有名的小神童以及年纪最小的“太子师”。
  人家才七岁,宫中的赐宴都参加好几回了!
  王家父子三人对周围投来的目光都已经习以为常,路上遇到李东阳等人便自然而然地一路同行。
  相比文哥儿这充实的假期,朱厚照就只能每天在宫中堆堆积木玩玩沙子。
  好在有杨玉和谷大用他们陪玩,他也不算太寂寞,只是每天掰着手指数什么时候才是元宵罢了。
  文哥儿才到这次的设宴地点,就和从前一样被领去找朱厚照玩。
  这种走着走着半路儿子丢了的经历,王华体验多了也就习惯了,径直与李东阳他们入座。
  朱厚照一瞧见文哥儿就开心了,两小孩坐一起嘀嘀咕咕地聊了起来。
  主要是朱厚照说文哥儿听。
  朱厚照和文哥儿分享今天家宴上遇到的事:他又见到舅舅了,舅舅还是没变得很厉害,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厉害起来。他还给他外祖父提了个绝妙建议:“再生一个!”
  既然他母后说舅舅是不能换的,那就再生一个厉害舅舅!
  当外祖父回答说外祖母如今不好再生了,他还贴心地建议:“再娶一个!”
  不知道为什么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怪怪的!
  难道他说错了什么吗!
  朱三岁不懂,朱三岁迷惑,朱三岁怀揣着大大的疑惑来问他小先生是怎么回事。
  听完事情始末的文哥儿:“…………”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朱三岁。
  大过年的,你建议你外祖父离婚再娶、跟别人给你生个厉害舅舅,你怎么不上天!你要不是太子,早被你外祖母吊起来打了你信不信?
  文哥儿就给朱厚照讲了讲这事儿的严重性,你这是破坏别人的婚姻,伤害别人的感情,影响家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挑起严重的家庭矛盾。
  要是你外祖父被你说动了,你这罪过可就大了!
  到时候不是你外祖母伤心,就是你外祖父挨削。
  朱厚照听得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宫宴上诸多繁琐的环节,和文哥儿两人是没什么关系,文哥儿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挑拣着需要关注的环节给太子讲讲。
  一顿宫宴吃完,独属于上元节的美好夜色也悄然降临。
  一轮皎洁的圆月徐徐升起,霜白的月华氤氲于紫禁城的宝殿宫墙之间,叫这座灯火通明的宏伟宫阙添了几分朦胧。
  朱祐樘领着阁臣部以及一干公、侯、伯移驾东华门。
  简单来说就是几位阁老和几位尚书以及有爵位在身的人有资格跟着皇帝一起登城楼赏灯。
  别的官员约莫就只有负责随行做记录的人有机会上去蹭蹭观灯机会。
  毕竟要是皇帝和朝中的文武大佬们赏灯时来了兴致,说了什么值得流传千古的话或者作了什么惊才绝艳的诗,结果却没有人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那可是重大过失啊!
  当年庄昶(庄定山)他们就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