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


第28章 
  秦玉逢知道; 自己的做法在他人看来,会非常过分。
  即使她并无恶意,派贴身宫女去近距离“伺候”一位有孕的妃嫔; 也属于宫中大忌。
  但她依然选择了相对强势的做法与言语。
  因为她想借此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
  所谓的PUA,是基于情感或道德,对他人进行精神绑架。
  出于私心地做出令他人不适的举动后,通过各种手段或言语对其进行包装,从而达成让对方顺从; 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等目的。
  使用低端的借口,却依然取得对方的理解与同意,就说明PUA的成功。
  秦玉逢微笑着看着皇帝; 并不催促对方做出决定。
  结果令人意外。
  皇帝似乎完全没有怀疑过她另有用意,犹豫片刻之后; 就点了点:“就如你所说吧。”
  然后将目光放到四位大宫女身上。
  太后当初给华妃赐四个教习嬷嬷的时候; 秦府是这样的场面吗?
  还是说华妃想让他体验一下自己当初的感受?
  感受定然完全不同。
  那四个老仆非秦大娘子一合之敌。
  而这四个; 看着能一巴掌把陆充媛打流产。
  即使皇帝偶尔会抱怨陆充媛这孩子不如没有; 他也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情。
  这个人选; 他一定要好好选一选。
  什么?
  为什么一定要选?
  华妃没有直接跟陆充媛撕破脸皮; 是因为心里有他; 不愿意让他难做。
  华妃愿意让他选一个而不是直接往陆充媛那里送人,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皇帝在心中卑微叹气; 仔细地打量起来。
  这四个都是华妃从家里带来的陪嫁,至少可以确定是她的人。
  秦家(他以为的)把她们教的很好; 无论是气度; 还是仪态都无可挑剔。
  恭敬温驯而不卑贱; 大方利落而无骄矜。
  说是气势逼人,却挑不出一分错来。
  想到方寻说“华妃身边那位姑娘; 像是练家子”的话,皇帝毫不犹豫就排除了壁水。
  星璇也是熟面孔,她在外照顾华妃很有一套,还是留着吧。
  温慧和蓬絮不常离开纤云宫。
  但皇帝常来,对她们也有些印象,温慧行事稳妥,常侍立一旁静待吩咐,无论华妃说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办,并且办得很完美。
  这样的人心里只有自己的主子,甚至不肯为自己打算。
  派去陆充媛宫里无异于送狼入羊群。
  不妥不妥。
  蓬絮……
  皇帝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人当真如蓬絮一般,飘过无影,叫人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倒不是说她像背景板,而是她做事太过柔和。
  就像是人渴了发现自己手边的桌上有一杯温度正好的水一样,舒心地拿起来喝了也就罢了,并不会去深究那杯水是从哪里来的。
  而蓬絮作为端来水的人,从不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很好。
  陆充媛正需要这样没有攻击性的人照顾。
  再没有第二选项的皇帝自以为找出了最合适的人选,对着秦玉逢说:“如若爱妃舍得,就叫蓬絮去陆充媛那里待一阵子。”
  “自然舍得。”
  秦玉逢与蓬絮交换了眼神:“去收拾吧,天黑之前去傍花居点卯。”
  蓬絮恭敬称是,便退了下去。
  秦玉逢对陆充媛的兴趣也到此为止,转而将精力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陛下曾说,中秋家宴想要请三舅舅一同入宫参加。”
  皇帝点头:“是,早前派人去唐王府传过旨意。”
  他还没有放弃让唐觉继承唐王府的打算。
  因为他回来之后调查过秦玉逢的大舅和二舅,得到的答案让他一言难尽。
  大舅唐程人如其名,很看重自己的前程。
  这点体现在他从夺嫡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在诸位皇子中物色过可站队的人。
  他站过太子,武王,齐王,十皇子这四个曾经的热门人选。
  而且只站热门,一旦对方不是热门了就立刻跳队。
  之所以没有再站其他人,也没有在反水之后被人搞死,是因为唐王在那之前把他的腿打断,让他在家里躺了大半年,据说到如今走路都不大正常。
  皇帝看到这条密报的时候,顿时觉得当初在北苑,觉得秦玉逢说“打断哥哥的腿他就不用去参加各种应酬”的话是在开玩笑的他非常天真。
  有这样的“家学渊源”在,她还真不一定干不出来这种事。
  二舅唐吉更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倘若是秦玉逢当年在纨绔里独领风骚,令人唯恐避之不及,那这位就是京城纨绔都看不上的二世祖。
  他的著名发言有“我爹是唐王”“我妹夫是秦向安”,如今再添两条“我侄女是华妃”和“我侄子是大将军”。
  这种在外给家人抹黑的玩意儿没有被御史台参到皇帝面前,是因为他每次出去的时候,唐家都会派一队便衣府兵跟在他身后,一旦他有作奸犯科的迹象,就将他拖回府中。
  但他依然能厚着脸皮,靠着家里人的名声在外头白嫖和要求别人带着自己一起享乐。
  皇帝觉得此人比他那得花柳病而死的十一哥更加离谱。
  至少他十一哥给钱。
  作为一名武将,唐王如今也有六十九岁的高龄,身体状况不大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世了。
  这么大一个王位无论是落到他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头上,皇帝都觉得十分棘手。
  所以他一边时常派太医去慰问唐王,一边在想办法见唐觉一面。
  “蜀地遥远,三舅舅带着偌大的商队无法赶回京城,就先派人将节礼和书信送过来了。”
  秦玉逢拍拍手,一群人端着托盘或扛着箱子走出。
  里面装着蜀地的特产和各种稀奇玩意儿,有珍宝亦有随手从摊贩手中买的小物,能够叫人感受到送礼之人的用心。
  皇帝一眼便看到某一个托盘上放着的厚重卷轴。
  “这卷轴……”
  “这是一本书。”秦玉逢让那人走上前,将卷轴放于长桌,小心展开。
  卷轴较成年人的大腿还要粗,却没有想象中长,正好在一米五宽上的桌子上展开。
  入目是一副叙事性的长画,描绘的是尧舜禹的著名功绩。
  这幅画是用书页的边缘拼凑而成,而书页之上,是字体优美的《礼记·大学》。
  “看来,是送给圣上的节礼。”她挑挑眉,命人去库房里取出一卷相似的卷轴铺于桌上,与这卷《大学》相并列。
  这是一卷《山海经》,其上绘着百妖与洪荒之地,色泽鲜丽犹在《大学》之上。
  她手持长签,挑起《大学》书页。
  书页柔软地因长签而卷起,又在长签离开时柔韧地贴回原先的地方。
  又以同样的力道,挑起一页《山海经》,放下时,书页却有些翘起。
  “这是三舅舅上次从蜀地带回来给我的,间隔不过一年,怎么圣上这本比我的质地好这么多?”
  “或许是工匠的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见她不太高兴,皇帝笑着从她手里接过长签,自己翻动两本书。
  没有皇帝不喜欢被用尧舜来类比,他的字也出自《大学》,因而这是一份很得他心意的礼物。
  拍马屁若分三六九等,此为最上等。
  况且……
  “这样好的纸,京中也尚未有。”
  如玉般白皙光泽,如竹片柔韧耐损。
  于一年多前制好的《山海经》虽说纸质稍差一些,也没有丝毫泛黄。
  即使是京中最好的“白玉纸”也不如它们。
  秦玉逢:“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收到的时候就跟三舅舅说,等他下次再入蜀地,替我订上一批花笺。此次只送了这本书进来,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忘记我的嘱托。”
  “这些礼物重量已需数匹好马连夜赶路,要是再带上你的花笺,怕是赶不上中秋。”皇帝替唐觉找着理由,又说,“其实有更好的方法,直接将工匠带回来。”
  秦玉逢瞥了他一眼:“能制出这种纸的,必有世代积累,得当地官员看重,要将人带回来,便是三舅舅亮出身份都不好使。”
  教育被世家垄断,与之相伴的纸墨笔砚等行业也备受关注。
  这样的技术,必然在当地豪族的掌控中。
  皇帝想到蜀地的供奉里从未有过这样的好东西,蜀地又据天险而自治,不免警惕又生气。
  他或许应该对蜀地更关注一些,关注他们还瞒了什么,是否有不臣之心。
  “那朕将他们征辟入京如何?”
  秦玉逢:“就为了几张花笺?圣上要玉逢做那惑国妖妃不成?”
  “当然不是。”皇帝有些心虚地撇开眼,很快又找到别的借口,“朕有意命翰林院修一本正史,正需要这样好的纸张。”
  胜者书写历史,有朝廷认证的才叫正史。
  这事从先帝时期就开始了,但因为许多书籍和史料都在乱世中丢失,进度不快。
  “既然是国事,那圣上自己做主便好。”
  秦玉逢似乎对此毫无兴趣,转而又将目光放到面前的两卷书上:“圣上不妨为这种书取一个名字,也好叫我拿着它去各宫炫耀。”
  “鳞次栉比,尾长而内秀,不妨叫做龙鳞书。”
  “好名字。”
  与它原本的名字完全相同,但因得到一位皇帝的命名而有了真正的身价。
  随后两人又一同看了唐觉寄来的家书。
  除了对家人的慰问和报平安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在蜀地的见闻,用风趣幽默的语句描述了蜀地风物,山川秀美。
  “三舅舅,当真是一位胸有丘壑,见多识广的前辈。”
  很显然,皇帝对唐觉有了相当好的印象。
  也对对方回京产生了更多期待。
  秦玉逢自觉完成了任务,就开始对皇帝进行下一步的感情绑架:“天色还早,陛下可要去顾充仪宫里坐坐?”


第29章 
  皇帝对她的问题有点尴尬; 又莫名有些受宠若惊。
  她居然开始关心他对其他妃子的态度了!
  “怎么?怕我去扰了顾充仪的清静?”
  秦玉逢心道“皇帝如今怎么这么有自知之明”,面上似笑非笑地说:“圣上想去哪里都是但凭心意的,即便从臣妾这里去了灵玉轩; 再转道去了别的地方,臣妾也不好说些什么。”
  皇帝觉得更尴尬了。
  他本来不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不对,但从秦玉逢嘴里说出来,他就莫名心虚。
  好在她的话题总是转得很快,没等到他的回应; 就又说起另外的事情来:“再有几日,兄长便要与段姐姐大婚了。”
  皇帝下意识地以为她是想回去参加,不由有些为难。
  非特殊情况; 后妃是不能回娘家的。
  便是他想要给出这种恩赐,都要考虑皇后的意思。
  而皇后的两位兄长成婚; 她都只是送了赏赐; 没有回严府; 只怕是不会同意华妃回去。
  万一华妃真这么要求……
  纠结片刻; 皇帝觉得某人也不差这点特殊待遇; 一咬牙便说:“如果你想回去; 那朕……”
  “臣妾为什么要回去?”秦玉逢投过去奇怪的目光; “我真回去了,高堂是给我坐; 还是给爹娘坐?”
  那不是大喜的日子给家里人找不自在吗?
  皇帝:“你兄长说没能见你出嫁是一生之憾,朕还以为你也会这么觉着。”
  “臣妾何曾出过嫁呢?”
  美人眼波流转; 长睫下垂; 似掩落寞。
  这难得脆弱的模样让皇帝一时失语。
  以秦玉逢的家世; 人才,美丽; 配得上这世间任何男人。
  若他当年没有娶皇后,父皇会让她成为自己明媒正娶的太子妃。
  只可惜往事追悔无用。
  “兄长与段姐姐青梅竹马,曾相携过阡陌也曾别离久,再相见时,人如少年情如旧。”
  “父亲与母亲相守多年,未曾有过一句争执,父亲也未曾对其余女子有过片刻的移目。”
  “臣妾便以为自己日后能有这样一段纯粹的爱情。”
  秦玉逢长叹一声:“或许,这样的美满的感情才是稀世难求,不可能全落在一家。能得圣上两分真心,臣妾本该珍重欣喜,近日见到那盏宫灯,却徒生烦思。”
  皇帝听完,只觉得自己罪大恶极。
  “朕……”
  “您不必说。这只是臣妾的妄言,是臣妾贪得无厌,善妒。”
  秦玉逢捂住他的嘴,眼中闪着光。
  皇帝本以为是泪光,但仔细一看,又觉得冷光。
  “……”
  所以这话果然是威胁吧。
  不知为何,他突然松口气。
  这才像华妃,刚才简直像是被舒贵人附体了一样……
  但要说刚才的一番话只是做戏他也是不信的。
  至少,她是真的希望他能按照她父亲和兄长的标准来当一位丈夫。
  他要是做不到,她不会自怨自艾,而是让他去做。
  秦大娘子本就是这样霸道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