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娇娘-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琰看着镜子里满脸疹子还红肿不堪的脸,吓得险些晕过去!
  “我我我、我的脸怎么会这样啊?”
  他要死了!他要死了!他的盛世美颜没有了!
  “可能是被树上的虫子咬了,得赶紧看大夫。”顾长卿说着,想起那个小姑娘就是大夫,他道,“赶紧回去吧。”
  顾琰低头看着自己肿起来的脚踝:“我、我的脚!”
  顾长卿顿了顿,道:“我送你回去。”
  “嗯?”顾琰一愣。
  小净空点头道:“那就多谢大哥哥啦!你先送琰哥哥回去,我在这里等小顺哥哥!免得一会儿过来了找不到人!”
  顾长卿看向小净空道:“你自己可以吗?”
  小净空拍拍小胸脯:“可以的!我对这里都很熟悉啦!不会走丢哒!”
  “那好。”顾长卿翻身上马,将手伸给顾琰。
  顾琰愣着没动。
  顾长卿索性抓住顾琰,直接将人放到了马鞍上,坐在他身前,然后他双手拽紧缰绳,将顾琰圈在自己的怀里。
  顾琰记事后便没与人如此亲近过了,除了顾娇。
  可顾娇是他姐姐,他们是龙凤胎,没出生就在一起了。
  顾琰怪不自在,想下去,然而嘴里呵斥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也说不清自己是被对方的气势震慑了,还是脚上和脸上的状况确实把他吓懵了。
  顾琰像只小鹌鹑乖乖地坐在马鞍上,努力往前与顾长卿拉开距离,可马鞍就那么大,顾琰的脊背不时便会撞上顾长卿的胸膛。
  顾琰疼得倒抽凉气,小声哼唧道:“铁打的吗,这么硬?”
  这段路并不长,很快就到了他们家,顾长卿先翻身下马,随后看着一脸幽怨的顾琰:“能下来吗?”
  顾琰拿袖子挡住自己的猪头脸。
  丑成这样,太丢人了!
  “你转过去,我自己下来!”他说道。
  顾长卿没动,就那么冷幽幽地看着顾琰。
  顾琰被看得一阵炸毛,从袖子后面探出半颗小脑袋:“说了让你转过去!”
  顾长卿直接上手把人抱了下来。
  这傻小子能下来,他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
  顾琰内心咆哮:啊!我亲哥都没这么抱过我!你放我下来!
  顾长卿把人抱进院子,放在了藤椅上。
  顾琰气得头顶冒烟。
  若在以往,他怎么生气都好看,偏今日脸肿成了猪头,现在再一冒烟,简直就成了煮熟的小猪头。
  还自带死亡凝视小眼神!
  不苟言笑的顾长卿一个没忍住,笑了。
  顾琰打不过也骂不动,眼刀子嗖嗖的!
  顾长卿突然眯了眯眼,恶趣味地探出手指,在顾琰的大脑门儿上弹了一下。
  顾琰像个坐不稳的宝宝,直接被弹倒了!
  顾宝宝懵了!
  顾长卿这回直接笑出了声。
  若是军营的人见到这副场景,只怕得吓尿,素有铁面阎罗之称的顾长卿,居然也会逗孩子么?还把自己都逗笑了?
  军营里流传着一句话:阎罗一笑,阎王殿开。
  顾长卿只有在杀人时才会笑,而见过他笑的人都死了。
  顾琰哼唧哼唧地背过身,甩了顾长卿一个大屁股!
  顾长卿去了一趟果园,看见小净空与一个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在一块儿,那少年想必就是他口中的小顺哥哥了。
  顾长卿没现身,策马去了军营。
  转眼到了国子监考试的日子。
  蒙学的考试原本与国子监是同一天,然而因为种种缘故蒙学提前了两天,也就是二十五号考试。
  一共考两场,一场算术,一场填诗词,听着简单,题目却很难,题量也十分巨大。
  萧六郎与顾娇将小净空送去考场。
  “别紧张。”萧六郎对小家伙说。
  小净空扬起小下巴道:“我又不是你,我才不会紧张!”
  顾娇蹲下身来,又检查了一遍他的小书袋:“就像平日在家里做题一样,注意把字写工整一点,不用太赶时间。”
  之所以刻意强调这个,就是因为小净空唯一的缺点是写字太慢,顾娇担心一旦题量大了,他会着急焦虑。
  小净空拍拍小胸脯:“放心吧娇娇!我现在的字已经写得很快很好啦!”
  萧六郎看他那臭屁的小样子,呵呵道:“这么厉害,打算考第几啊?”
  小净空正色道:“我肯定考第一!”
  来考试的孩子多是六到八岁,小净空是最小的一个,如果不是考试费高达一两银子,顾娇怀疑他们压根儿不会允许这么小的孩子去考试。
  小净空拿着考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是最小的考生没错,却也是最淡定从容的一个。
  蒙学的考试并不是一人一个考棚,而是几十个孩子坐在一间大的课室,前后左右的距离都很大。
  钟声一响,各个考场的监考官们开始发放试卷。
  前几页的小净空填起来毫无压力,可到了最后三页,他就傻眼了。
  这些稀奇古怪的鬼画符是什么呀?
  它们分别是齐国民谣一首、陈国五言八韵诗二首、赵国七言绝句三首,都是以各国的文字出的题。
  考场外的顾娇与萧六郎听说今年居然考了三国语言时,心里不由一阵心虚!
  失策了,忘了给小净空补外语!


第130章 神童
  严格说来,这事儿其实也怨不上二人,国子监蒙学的考卷每年不一样,只有其中一年出现过考外语的情况,而且还是十年前。
  那张卷子早卖不动了,书斋的人也就不拓印了,因此萧六郎当初去书斋买国子监蒙学历年来的入学考卷时,没有买到这一张。
  小净空是顶聪明的孩子,教他的他都能认真学会,如果他没考上,那妥妥是他们两个大人的问题。
  出卷的考官们此次确实存了难倒神童们的心,这些神童因为天生比寻常人聪明,难免骄傲自负,他们就是要在考试时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挫挫神童们的锐气。
  当考官们开始阅卷时,不出意外,最后三大题集体翻车。
  全答对的没有,最厉害的是写了一首完整的赵国七言绝句,还错了三个字,其余考生都只写几个字词。
  考官们乐得不行,看来今年的小崽子们要乖乖认怂上课了。
  然而当他们改到最后一张试卷时,突然笑不出来了。
  这谁呀?满满当当的写的都是啥?
  “这孩子瞎写的吧?”一个考官问。
  另一个考官隐隐觉着不对劲:“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种文字。”
  二人将国子监最有声望的教语言的夫子请了过来,那位夫子看过后,一时间没能给出肯定答案:“我、我得让我的老师看一下。”
  这位夫子将小净空的试卷带去京城的一处宅院,找到年过古稀的十级梵语研究老者。
  最后,十级梵语研究老者给出结论:这位考生写的是天竺语。
  传言天竺语乃佛教守护神梵天所创之语言,因此也称梵语。
  “那他都写了啥?”一名考官问。
  那位夫子道:“他写了一篇佛经。”
  所有人:“……”
  这特么也行?
  他们出卷用了一天,翻译小净空的佛经花了三天。
  万年考学生的考官们,头一回被个学生给考糊了。
  考官一:“不能给分。”
  考官二:“没错,他没按要求答题。”
  考官三:“而且字还写得看不懂。”
  考官四:“……那是因为他写的是梵语吧?”
  考官四被集体暴打!
  瞎说什么大实话?
  小净空最终以总排名第七的成绩进入了国子监蒙学。
  小净空很沮丧。
  他生平头一次尝到了挫败的滋味。
  他当着坏姐夫的面夸下海口一定能考第一,结果只考了第七,小净空吃饭都不香了。
  顾琰难得没趁机奚落他,拍拍他小肩膀道:“行了,你已经比很多小孩子厉害了,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大字都不识一个呢!”
  小净空先是认真思索了片刻,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难道我以后长大了会像你这么笨吗?呜哇——”
  顾琰:“……”
  我是有多想不开,一个学渣竟然跑来安慰一个学霸!
  十月二十七号上午,萧六郎也开始了他在国子监的入学考试。
  国子监停学了近四年,原先的学生里有很大一部分也赶过来参加了考试。
  国子监一共三个年级,入监后不以年龄资历排高低,只以分数进年级。
  成绩差的进入正义、崇志、广业三堂,此为一年级,学期一年半。
  成绩中等的进入修道、诚心二堂,此为二年级,学期也是一年半。
  最后就是率性堂了,这是国子监的最高年级,不像前面五堂都分了甲乙班,率性堂只有一个班。新生考上的几率不大,一般都是在在国子监念满三年,经过十分严苛的考试才能升入率性堂。
  不过今年率性堂有一个保送的名额——庄太傅的嫡亲孙儿安郡王。
  安郡王是公认的少年才子,早在陈国为质时他的才名便享誉六国,按理说,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根本无需科考也能得到朝廷重用。
  然而庄家有祖训,所有庄家子弟必须下场科举。
  庄家历年来出了不少科举人才,当然也有考砸的,庄家如此厉害,考中百姓都觉着是家常便饭了,考砸却是会被千夫所指、万民嘲笑的。
  庄家并不在意世人的评论,坚持把所有庄家的儿子们都赶去考场。
  安郡王不负众望,乡试时高中京城的解元。
  众所周知,京城的竞争是最大的,京城的解元也是最难得的,不然国子监也不会破例保送他进率性堂了。
  国子监的阅卷速度不是吹的,二十七号考完,二十九号上午便全面出了成绩。
  今年的新生普遍表现不错,倒是一些曾经因闭监耽搁了几年的老生们有些懈怠,读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老生都是如此,国子监的教学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凡用了点心思,考的都不会太差。
  不出意外,此番考进率性堂的基本都是老生。
  只是当他们整理最后一份试卷时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萧六郎?”郑司业问道,“这是哪儿来的学生?咱们国子监从前有叫萧六郎的吗?”
  “不会是新生吧?”李司业问道。
  郑司业皱眉:“新生怎么可能考这么好?”
  这个成绩,在率性堂也能名列前茅了。
  两位司业大人调出了萧六郎的学籍,结果发现还真是一名新生,且在乡试中高中了幽州地区的解元。
  李司业笑了:“这是头一回有新生考进率性堂吧?”
  他莫名有些期待呢。
  郑司业冷声道:“你别忘了,安郡王也是新生,这个叫萧六郎的考生只是运气好罢了,新生王非安郡王莫属。”
  这话李司业不敢反驳。
  尽管安郡王没参与入学考试,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才学是在率性堂的老生之上的,他若是考了,第一还能是别人的?
  当然,这个新生也足够耀眼。
  李司业留了个心眼,把他的学籍与资料全都看了一遍,随后意识到了什么:“他不会就是那个写了主张削藩并且把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的考生吧?”
  当时那事儿闹得有点大,全幽州的监考官都轰动了,被派往幽州主持乡试的正主考官是李司业的好友,他回京后私底下与李司业讲过那篇文章。
  李司业听完是眼皮子突突直跳,那考生是不要命了吗?敢如此编排皇帝?
  他这一场的分数自然不敢给得太高,怕万一皇帝要看,把皇帝给气病了。
  但也架不住他第一场与第三场考得太好,综合下来还是得了解元。
  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考生,他考进率性堂绝不是运气好。
  只是李司业没法儿向郑司业解释那么多。
  国子监的考试不出成绩排名,只给出各自的班级。
  萧六郎进了率性堂,冯林进了二年级的诚心堂,林成业也进了诚心堂。不同的是,冯林在诚心堂甲班,林成业在诚心堂乙班。
  另一边,顾琰与顾小顺的私塾也有了着落,就在国子监附近的清和书院,手续都办妥了,下个月便能入学。
  顾娇做了一大桌好菜,把冯林与林成业叫来家中,庆祝所有人开学。
  京城十月底就冷了起来,据说护国龙寺的山头已经飘了第一场雪,想必城区这边也快了。
  顾娇早先囤的银炭排上了用场,她买了几个暖手炉,把银炭装进去,能暖一个时辰,等他们中午回来再换新的炭。
  如今炭价又涨了,还好顾娇有先见之明囤了足够的炭,为家里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头一天上学,小净空想要娇娇送。
  顾娇把他和萧六郎送到国子监,之后又将顾小顺与顾琰送去了清和书院。
  她回到碧水胡同的宅子时,老太太刚起,正坐在后院儿的藤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