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宅斗文里当咸鱼[穿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莹珠想到什么,又补充道:“此外,再买一小袋的枣核炭,平日里用来煮茶喝水,也是极为不错的。小厨房里烧的炭,烟气太重,灶台熏得水都有味道了,我不大爱喝。”

    枣核炭,是用枣核烧出来的炭。和银丝炭不同,枣核炭燃烧起来,带着一股果香味,一般不是用来取暖的,而是用来煮酒煮茶,别有风味。

    入口的东西,只要有滋有味,傅莹珠不介意多讲究一些。

    青桃低头,看了手里的两百两银票,嘀咕道:“只是姑娘,炭火再贵,也用不着这么多的钱呀。上次,婢子找人买了那么多的烧火炭,都快要把柴荷房填满了,也不过二三十两呢。”

    青桃越想越觉得,是傅莹珠常年在闺中,不知外面的油盐到底贵个几何,才会一下子给了她这么多银子。

    这得亏吩咐的是她青桃,要是换了别的别有用心的丫鬟,指不定就把这多出来的钱给吞了。

    眼看着姑娘这段时日会管人、有心眼了,怎么这会儿却把防人之心给扔了呢?

    傅莹珠笑笑:“让你拿两百两,我自然有我的用意。”

    她沉吟了一会儿,还在思考。

    这一次让青桃出府,自然不单单是为了一筐银丝炭,还有别的东西。

    本来傅莹珠是打算把这些时日以来,从木樨堂拿回来的物品,拨给青桃几件 ,让她去当铺当了换钱,只是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被傅莹珠自个儿打消了。

    一来是以后她去别庄,有的是机会可以自己去当铺;二来,害怕青桃心计不够,被当铺老板骗了还不知道。

    所以这些东西,就只能先拿捏在自己手里,以后再转手处理。

    而让傅莹珠头疼的是,老夫人给她的那一只百年人参。

    按傅莹珠的想法,一开始是要拿去当钱的,可等到傅堂容走后,她又和老夫人说了一会儿的话,渐渐体会出来,除了和儿子置气,老夫人确实也有几分将人参给她调理身子的打算。

    思及老夫人的一番心意,傅莹珠犹豫了。

    有些东西可以换钱,有些东西却不可以换钱。

    普普通通的人参可以卖了去换钱,可蕴含着老夫人一番心意的人参,就不可以换钱。

    于老夫人而言,人参她也是有用处、是可以用来调理身体的,却给了她这个孙女儿,这番心意,傅莹珠受下了。领了情,人参就不能卖,只能吃,拿去换钱,就辜负了老夫人的一番好意,是谓不孝。

    只是,这人参怎么吃,也是个问题。

    傅莹珠掐着手指,算了算时间,终于让她想起有什么可以搭着人参一起吃的了。

    “青桃,你买完炭火之后,去江边瞧瞧,蹲着打渔的渔家们,要从他们手里买回来最肥美最新鲜的乌鱼来。”

    乌鱼冬季会沉寂在淤泥之中,停食,不动弹,等开春之后,江面破冰,它们才会跃出水面,应流而上,重新活跃起来。

    而开春时,也正是吃乌鱼的好时节。

    只是如今开春不久,傅莹珠既然想要吃口鲜的,那价格必定就贵。

    不过也不是什么打紧的事情。

    和五百两的人参比起来,乌鱼连根毛都算不上。

    老夫人给傅莹珠这么多好处,她也不是不会投桃报李的人,想要尽孝心,自然不能小气,这人参做道菜出来,她是要带去和老夫人一起品尝的。

    得了傅莹珠的嘱托,青桃就知道怎么做了。

    下午时,青桃先去找了管事妈妈,拿了牌子,说明天要出门去采买。

    有了正当的理由和借口,管事妈妈没有为难,给了青桃出门的权限。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青桃就带上干力气活的好手——红果和绿柳,两人一块出门逛街,去给傅莹珠买东西了。

    银丝炭好买,乌鱼却不好买。

    三个丫头在江边,等着渔船上的渔夫一早上,才买回来五头乌鱼,虽然有点少,但也没法子,只能付了五头鱼的钱,回到了府中。

    乌鱼不好买,等她们带着这五头鱼回去,傅莹珠便夸赞她们一番,说有眼光,会挑鱼,给这三个丫头赏了红包,随后才开始准备食材。

    今天,傅莹珠要专门为老夫人准备一道滋补的药膳,好好补补身体,让她把这两天和陈氏生气流失的精气神给补回来。

    …

    傅莹珠又进厨房了。

    自从开了小厨房之后,傅莹珠已经很少上厨房来,只会在自己的小厨房生火做饭。

    这还是开小厨房后,傅莹珠第一次出现在厨房这边。

    陶妈妈作为在厨房里面管事的,自然不能对傅莹珠避而不见。

    哪怕她看到傅莹珠的眼睛已经要滴出血来,还是得耐着性子,客客气气地好好接待着傅莹珠。

    一见到陶妈妈,傅莹珠就吃了一惊。

    陶妈妈眼下有着一大片的阴翳,一看就是这几段时间受了好一番折腾。

    傅莹珠今日心情够好,又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她关怀问了一句:“陶妈妈,你怎的如此憔悴?可是近来过得不会,睡得不香?”

    傅莹珠当然不觉得,陶妈妈气色不好,会是她的过错。

    毕竟她已经有好一阵时间没与陶妈妈打交道了。

    她想了想,可能不管在哪个时代,乙方都不好当吧,陈氏回来了,陶妈妈要应付的甲方可就更多了,心力交瘁的时候一多,面容上就表现出来了。

    这关切一问,是真的关切。

    但傅莹珠的话听在陶妈妈耳朵里,也是真的令她委屈。

    何止是过得不好、睡得不香?

    陶妈妈简直要寝食难安,食难下咽了!

    能活到今时今日,还要亏得她身体好!

    陈氏一回来,就找陶妈妈发难了,怪她没看好傅莹珠,不仅没让傅莹珠咽气,居然还让傅莹珠生龙活虎、调养好了身子。

    陈氏的手段,一向是恩威并施,这回陶妈妈惹了她生气,私底下,自然少不了一通教训,把陶妈妈吓得两股战战,当夜回来就发了一场寒,病了。

    昨夜喝了姜汤,才舒服点。

    年纪大了还这么折腾,陶妈妈觉得自己日子过得太苦,太惨了。

    而这,究其根源,不就是拜傅莹珠所赐?

    偏偏她还跑来关怀,这真不是故意来落井下石的吗?

    大姑娘啊大姑娘,您可真是够无聊的呀!要是真的想关怀她,那就别这么光鲜亮丽地在府里转悠,在她自己的院子安分待着不行吗?

    陶妈妈咬牙切齿:“老奴,身子好得很!还能再活五百年!多谢大姑娘关怀!”

    傅莹珠听了,笑眯眯地点点头:“是了,我瞧着陶妈妈这劲儿,也不像短寿的样子,毕竟好人长命呐。”

    好人长命??

    大姑娘你是不是记错了??她在大姑娘那居然算得上好人?

    陶妈妈一怔,然后才意识到,傅莹珠是在阴阳怪气。

    好人长命,那坏人呢……陶妈妈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知道她在傅莹珠那,肯定算不上好人的。

    偏偏她还不能主子理论,毕竟傅莹珠没指着她鼻子骂她祸害,一句难听的话都没说,她也不能自己上赶着认啊。

    真是晦气极了。

    “大姑娘……”傅莹珠看上去温温柔柔的,怎么这么会气人呢?陶妈妈快气死了,她感觉自己的病又要复发了,她忍着怒气,说道:“大姑娘今儿上厨房,有什么贵干?”

    傅莹珠开门见山,笑着说:“陶妈妈,今儿我要借借大厨房,给祖母做一道大菜。”

    呵呵,又要去拍老夫人马屁了,大姑娘你能不能换个新鲜的招数啊?

    陶妈妈心中不屑,面上却不表露出来。

    之前傅莹珠仗着病体作威作福,如今壮得像头牛,可别想再让她打开方便之门了。

    陶妈妈皮笑肉不笑:“大姑娘有孝心是好事,只是您今儿个用厨房,明儿个用厨房。这个主子用,那个主子也用,那就乱了套,厨房也有厨房的活要做。您的要求,老奴不能擅自答应,还得先问过夫人才行。”

    陶妈妈说的夫人,就是陈氏。

    陈氏当家主母,现在回来了,家里的一切事宜调度,当然都是由她管辖的。陶妈妈这个锅直接甩到了陈氏的身上。

    傅莹珠点点头,也不着急:“行,你去找母亲禀报,她如此疼爱于我,又兼之贤良淑德,是有口皆碑的好媳妇、好母亲,当然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呵呵,那可未必。

    你是不知道,你如今那位继母,可是关起门来生气,恨不得把你生啖血肉呢!

    陶妈妈揣着一肚子心思,去找了陈氏如是禀报。

    陈氏听了傅莹珠的话之后,暗暗冷笑起来。

    这丫头,好像有点心思,知道要怎么拿捏自己,会用名声做筏子了。

    只是,她的功夫终究是嫩了。

    既然知道自己是有口皆碑的贤妇,和她作对,就必然没有好下场呀!

    陈氏冷冷一笑:“好哇好哇,大姑娘如今真是出息了,”

    侯在一旁的陶妈妈,无端觉得这句话很耳熟。

    陈氏又说:“既然她如此有孝心,我哪儿能不成全呀?让她用去,只是做得好不好,可就未必了。这种邀功的事情,做得对了未必有奖,做错了却一定有罚,我且看她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陈氏看,老夫人对傅莹珠好,未必是真的对她好,可能只是借着傅莹珠这个孙女,和她这个媳妇对着干罢了。

    可傅莹珠居然因为这点小恩小惠,就欣喜不已、要去邀功了,真把她自己当回事了?

    真是可笑。

    像这种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就是要下厨,也只是动动嘴皮子,真要她们动手,是不可能的。

    就连陈氏自己,都是个从小被人伺候的,没什么厨艺,傅莹珠就更不可能有。

    如今答应傅莹珠的要求,她不仅能保全自己的名声,还能看到傅莹珠出丑,简直是一举两得。

    陶妈妈犹豫了一会儿,本想阻止陈氏犯错,告诉她上回那道羊蝎子可就是老夫人对傅莹珠态度好转的开端的事,可是又怕暴露自己办事更加不利的事实,只好隐瞒下来,不说了。

    说多了,挨的骂越多,要怪就怪陈氏自己吧,将她这个老奴骂出心理阴影了。

    得了陈氏的命令,陶妈妈赶紧走了。

    从陈氏那回来,陶妈妈的脸色很不好看:“大姑娘,请吧。”

    傅莹珠倒是有些诧异,没想到陈氏这么容易就将厨房借给了她用,转瞬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忽然间明白了过来。

    傅莹珠忍不住笑了,随后带着自己的五头乌鱼进了厨房。

    说是大菜,但其实说通俗点,也就是一道乌鱼涮火锅罢了。

    其中,汤底是最为紧要的部分,乌鱼片好不好吃,入不入味,就看汤底。

    乌鱼主要是吃个新鲜,倒不需要怎么处理,只需要原汁原味便好。

    傅莹珠指挥着厨娘,说道:“你们把这几头乌鱼处理干净,内脏掏去,鱼头鱼鳍弃之不用,剁去龙骨,鱼身用来片成片。”

    厨娘们一听,心想这还不简单?

    正应下来,傅莹珠就又强调道:“乌鱼片,要薄如蝉翼,从一边能看到另一边,不可太厚,太薄。你们刀要磨得锋利一些,要快一些。”

    “每片鱼片要连着鱼皮,不能切割,不能弄断,我一会儿教你们怎么片。”

    一听这要求,厨娘齐齐变了脸色。这要求,一听就费时费力,很考究刀下工夫!

    如果大姑娘考究的是灶台上的功夫,她们或许还能说几句什么话,让她下不来台。可考究的,是刀下工夫,这就是厨娘自己的事情。若是做得不好,那就是她们自个儿的问题,和别人没关系了。

    本想找茬的人,心思又落到空处,只能闷声干起来,心里憋屈。

    趁着厨娘们处理食材的时候,傅莹珠自己也在忙活。

    她先是用鸡架鸭架和猪筒骨,熬了一锅高汤,先在一旁大火烹饪,放着。

    随后,又在另一边点灶台上,开始处理汤底的原料。

    既是药膳,那就少不了药材。

    傅莹珠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一一清点,准备好分量。

    随后,用这些药材,以及厨娘处理的鱼头鱼鳍们,放在一起,准备熬制汤底。

    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高汤和汤底的熬制最费时间功夫,傅莹珠在厨房忙活一下午,直到晚膳,才把饭菜做好。

    汤底是用一个个砂锅装起来的,分成小份,分而食之,随后一个一个,拿着砂锅,以及片好的乌鱼片,前往木樨堂。

    傅莹珠带着一长串的人,走进来,老夫人便闻见一股浓郁的香味。

    味道浓,但不辛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