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苏祖母瞪大眼不敢相信,一个站立不稳,险些瘫软在地。
  “娘,娘,你怎么了?大夫,帮我们看看娘。”沈氏眼疾手快的扶住苏祖母,急急忙忙喊到。
  于是,大夫还没有来得及写下药方,又多了一个病人。其实,就是痛极伤心而已。
  安置好苏祖父、苏祖母,沈氏眉间忧色渐重。
  “娘,请姑妈和姑丈过来吧?现如今,顾不得了。”苏明月皱着眉头,提醒沈氏说,“还有,是不是要派人通知我爹。我琢磨着,爹应该是要回来。”
  按照苏顺的性子,如果见不到苏祖父最后一面,会成为苏顺一辈子的心病。但是,苏顺刚入官场,根本没有存下假期。加之苏祖父现如今情况,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能处理好。很可能,只能辞官了。
  于是,满心喜悦的苏姑妈,就这样迎来了沉痛一击,顾不上仪态,苏姑妈急急忙忙飞奔回家,苏姑丈在身后跟着追都追不上。
  回到娘家的苏姑妈,听了沈氏的转述,先是痛哭一场,然后,在商量要不要通知苏顺时,一直咋咋呼呼的苏姑妈,立刻点头应是。
  七日后,京城。
  苏顺递完辞职文书,准备交接,刚好在外边遇到工部尚书。
  “苏翰林,你真的要辞官回去?”苏顺在京城待的时日尚短,除了翰林院的众人,也就是当日的工部尚书比较熟悉了。
  “尚书大人,多谢关心,但家父病重,我身为独子,是一定要回去的。”苏顺坚定的说。
  “那苏翰林一路保重。”工部尚书也不多劝说,只抱拳到。
  苏顺举手抱拳回l礼,神色凝重,步履匆匆。
  待苏顺走后,工部尚书转角恰好又遇上户部尚书,二人闲聊,户部尚书问到,“那苏翰林,辞官了?”
  “是呀。这老父病重,苏翰林可不就回去了。”工部尚书拢着袖子施施然而走,“就是这树倒了,树下的花花草草要遭殃喽。”
  “可不是,”户部尚书回到,“无人震慑,不就是任人采摘了。得到多少,怕是全吐出来都不够了。”
  两个政治老狐狸,打着旁人猜不透的谜语,感叹两句,又各自分开。
  而皇宫里面。
  “陛下,翰林院苏翰林因父病重,递上辞官文书。”
  “递上来吧。”皇帝倚在龙椅上,略翻一翻,批了一个准字。
  “陛下,需不需要做点什么?”毕竟是新士林风气的典型人物,加之刘家书店一直为宣扬新风气冲锋在前,这苏翰林一辞职,无人支撑,这环伺的饿狼不就伺机出动了。陛下到底护不护着这个典型?太监拿不定主意。
  “不需要。”皇帝拿过下一本奏折,毫不在意说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要为皇帝效命的人这么多,自己走到皇帝跟前,有能力留下来,才有资格被皇帝护着。运气,有时候就是实力的一部分。
  “是,陛下。”太监恭谨应是,声音再无迟疑。
  苏顺收到了皇帝批准的回复,立刻连夜收拾行李,飞奔赶路回老家。
  而在苏顺离开京城不久,在京城内城一家毫不起眼的宅子里,有几位大人,悄悄的聚在了一起,其中一位,赫然是曾经在御前谏议过刘家书店,批评刘家大肆宣扬新旧文风对比挑拨先皇今上关系的,前。都察御史。今。史馆著书郎。
  “那苏翰林,果真辞职了?皇上批准了?”
  “是的。已经得到消息,苏顺今日已经快马赶回老家。再没有错了。”前。都察御史。今。史馆著书郎肯定说到。
  “嗯。”坐在上手的大人,整个身形隐在黑暗里,模模糊糊看不清,但是围成一团的众人却丝毫不敢轻视,只等着他做决定。
  “大人……”见上手大人迟迟不做决定,前。都察御史。今。史馆著书郎急到,“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呀,我们不能一直被踩着上位,终究有一天,会失去陛下的重用的”。
  “急什么!”坐到上手的大人呵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你就是太急了,才落得如此境地。”
  “是,大人。”前。都察御史。今。史馆著书郎低头认错。
  虽然看不清,但隐约可见坐到上手的大人轻轻颔首,对其及时认错的态度表示肯定,“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不是说他爹病重吗?那就等他爹过世,再慢慢动手。慢慢地,不要让人抓住了尾巴。”
  老父去世,可是要丁忧三年的呀。苏家本就单蹦了一个苏顺出来,苏顺丁忧了,还有何人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到时候,不就是刀上鱼肉,任我宰割了嘛。
  这从他们身上得到多少,到时候就慢慢的还回来吧。总不能只见新人笑,不听旧人哭,他们这些旧人,也不甘心做台阶,被人踩着上位啊。
  “是,大人。”围成一团的的众位大臣应声到,在座的都是朝廷之人,自然懂丁忧三年的道理,皆为大人深谋远虑倾倒。
  京城,平湖之下,旋涡已起;晴空郎朗,乌云骤降,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59章 。遗言平山县,苏祖父的病已经越发严重……
  平山县;苏祖父的病已经越发严重,大夫用药越来越重,尽量增加他的睡眠;减轻他的疼痛。
  因此;即使考上秀才的苏修远和飞哥儿过来谢师恩;苏家人也不敢叫醒苏祖父;只能让两位新晋秀才看一眼。
  看着往日敬重的师长,如今肉眼可见的憔悴枯萎;两人明白;永别不过是时间长短的事情。初面生离死别的年轻人,出了苏家门;就忍不住泪水滑落下来。
  “飞哥儿,你……你外祖父怎么了?”连日奔波,快马赶回的苏顺;刚到自家门口,就看到自己外甥连同一名学生在红着鼻头落泪;一时声音都颤抖了。
  “呜呜呜;舅舅。”飞哥儿看见苏顺;好像小孩子找到依靠,反而放声大哭,“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啊。”
  苏顺一个脚步踉跄,来不及了吗?连最后一面都来不及了吗?霎时泪盈于眶。
  旁边苏修远见此立刻知道误会了;忙解释到,“顺叔;没有事,先生没有事。先生还在昏睡呢,你赶紧去看看。”
  苏顺一听;怒瞪飞哥儿,快步向家门走去。
  “嗝。”正嚎啕大哭的飞哥儿,被苏顺这一怒视吓得猛地止住了哭,因为停得太快,还打了一个嗝。
  “我舅是不是误会了什么?”飞哥儿看着苏顺远去的背影问。
  “是你让人误会了什么?”苏修远没有好气的答,说完也不管飞哥儿,转身返回苏家。顺叔回来了,可能先生会醒来,再进去看看。
  而这边,苏家下人看见苏顺,忙激动的迎上来。苏顺大步往苏祖父房间走去。
  “顺儿,”苏祖母正坐在苏祖父床前,看见苏顺进来,激动的说,“你回来了。”
  “娘,”苏顺快步上前,“我爹怎样了?”
  “正睡着呢。”苏祖母示意床上。苏顺轻轻掀开床帘,也就两个多月没见,老父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啊,苏顺不禁喉咙发紧,双眼泛酸。
  也许真的是父子间存在感应,一直沉睡的苏祖父慢慢睁开眼睛,醒了过来,看见苏顺,似乎是早已料到,缓缓张口说,“顺儿回来了。”
  “嗯,爹,我回来了。”苏顺忍住泪意,强笑着答。
  “都怪爹这身体不争气,连累了你啊。”
  “爹,你怎么这样说。没有你哪里来的我。”苏顺执着苏祖父皮包骨头的手,说,“爹,你快点好起来,儿子还有好多事情都不懂,还要你帮忙看着我才敢放心。”
  苏祖父另一只手轻轻放在苏顺手上,说到,“你大了,爹老了。以后家里就靠你了。”
  “爹。”苏顺语带哽咽。
  “别哭。”苏祖父喘着气缓缓说,“趁着你回来,我还有一件事要办,你派人把族长和族中长辈请到我们家来吧。”
  “好。爹。”苏顺也不问为什么,直接答应。
  听到苏顺答应了,苏祖父又闭上双眼,低声说,“我先歇一歇。等人到了喊醒我。”
  听到病重的苏祖父有请,族长和几位族老急急忙忙的赶过来了。沈氏、苏姑妈、苏姑父、苏明媚、陈二公子、苏明月、苏亮等人,知道苏顺回来在苏祖父房间,也都赶了过来。
  “族长,各位族兄。”苏祖父看起来精神比刚刚好了一点,勉力挺直胸膛,“今日请你们过来,是我有一事请求。我认为,我的孙女,苏明月,德才兼备、聪慧过人,有当今圣上御赐善织夫人牌匾,当得起苏氏一族女子的楷模。应该将我孙女苏明月的名字,记录在我苏家族谱中,以教后人。”
  “祖父。”苏明月大为吃惊,她一直有感觉,苏祖父因她不是男儿为憾。小时候,是因为她不是能传宗接代的男孩;当她渐渐展露才华后,转而遗憾她无法科举为苏家光耀门楣。但是想不到,这样的苏祖父,会在临走前,慎重的要求将她的名字记入族谱,对她曾经的付出和努力,苏祖父给出了他自己认知的最大肯定。
  “这……”几位族中长辈颇为犹豫,“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过将女子记入族谱的先例啊。这外嫁女,始终都要嫁出去的。”
  “族中也从来没有人可以获得皇上的御赐牌匾,我儿聪慧,为何不能成为先例。”苏顺挺身而出说,“前朝曾有贞烈女子记入族谱,我儿功绩,堪比贞烈。苏家不需要贞烈牌坊,但是却需要善织夫人牌匾。”
  “我赞成。”族长附和苏顺所言,他现在以苏顺的榜眼的探花为荣,认为这是他教化族中风气的表现。而在他就任族长期间,能出苏明月这样一位奇女子,也是他的荣耀,应当记录下来。
  几位族老见族长如此说,大家也不想在苏祖父面前做这个恶人,加上大家希望给苏榜眼留一丝善意,再低头沉思一下,便纷纷答应。
  “如此,便趁我这个老头子临闭眼前,了却我这个心愿吧。也不用择吉日了,顺儿、月姐儿,你们现在就跟着族长及诸位族老过去,焚香敬告各位祖先,添上名字便回来告诉我。”苏祖父似是已经等不及,马上就要看到结果。
  大家也明白苏祖父急着看到结果是因为什么,事急从权,苏顺和苏明月跟着族长及各位族老,匆匆赶到苏氏祠堂,焚香,开家谱。
  苏明月及苏顺跪在祖宗牌位前,苏族长站立在旁,拿起毛笔,慎重地在苏顺下边,写上,“次女,苏明月,德才兼备,聪慧过人,获御赐善织夫人牌匾,记入族谱。”写完,苏族长在旁添上自己的名字,几位族老按上自己的指纹,表示知情及同意。
  记名完毕,苏顺领着苏明月叩谢祖先,供奉酒水。
  至此一刻,礼成。
  看着这一幕,苏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来不及多做感想,因为苏祖父的叮嘱,苏顺又带着苏明月匆匆赶回苏家。
  “爹,添上月姐儿的名字了。”苏顺在苏祖父耳边轻轻说。
  苏祖父合着的双眼缓缓睁开,低声确认到,“你看到了?”
  “嗯,爹,我亲眼看到族长写上去的。几位族老都按指纹确认了。”
  “好,很好。”苏祖父的眼里骤放光彩,“顺儿,扶我坐起来。”
  苏顺轻柔地把苏祖父扶坐起来,还在身后给苏祖父垫了一张被子作为依靠。
  苏祖父调整一下姿势,对着床边众人,慎重到,“你们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要把月姐儿的名字记入族谱。今天这一番话,你们要认真记住。”
  “我们苏氏一族,至今已经没落,百年家族,兴衰交替是必经之路。兴盛时,留一条后路;衰落时,不放弃一丝希望。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数代人的经验和智慧。如今,顺儿你中了榜眼,看似兴起,实则根基不稳,因为苏家在外只你一个人,无人帮扶。尤其你如今辞官归来,他日未知如何。可惜,我苏氏无人,子孙尚小,起势未成啊。”
  苏祖父叹息一下,继续说,“不过,幸亏我们有了月姐儿。月姐儿,圣上赐匾,就是对你的肯定,也是对你的约束。他日,如果你做出有违法纪之事,必然会得到更严厉的惩罚,因为你这是在打圣上的脸;但只要你在规则之内,这块牌匾就是你的护身符。不要忘记这一点。记名,就是将月姐儿、苏家、宗族和圣上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月姐儿,你不要怪祖父自作主张,此举之后,苏氏永远是你的后盾。”
  “祖父,我明白。”苏明月说。她真的明白,在这个记名里,她得到的保护与肯定比献出更多。
  见苏明月真的明白,苏祖父心内点头,月姐儿一向聪明。
  又扫了一眼正在一旁的飞哥儿和冯修远,“飞哥儿、修哥儿,你们也是一样的,你们都不是出身大族,宗族、同窗、师友,就是你们可以团结的力量。前路多风雨,要想走得更远,就要扎得更深,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先生。”苏修远和飞哥儿恭谨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