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是我亲爹-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枢密使知道曹家原来就是皇帝一派,笑着说:“曹将军都讨赏了,陛下是得赏赏,要不让这家伙觉得陛下小气,在背后说陛下,那可怎么办。”

    “哈哈,他敢,”皇帝笑着骂了一句,然后看着曹郐“你小子两年前才当上刺史,也算升得够快了,朕要升你,别人就该攀扯了,去把你家小子们叫来吧,让朕瞅瞅。”

    曹郐一听大喜,知道这是要荫封他儿子,忙让旁边一个侍卫去传信。

    过了一会,曹郐一溜儿子跟着侍卫进了大殿。

    曹郐本来正高兴儿子今天说不定入皇帝眼,捞个荫封,可等看到打头的林风,曹郐一惊,面色微变。

    坏了,他忘了让侍卫别让林风来了。

    只是林风已经进来了,曹郐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期待皇帝别太注意到林风这孩子。

    可这可能么?

    林风快十七了,而曹郐的几个孩子最大的才十三,光身高上,林风就高一大截,再加上曹郐的几个孩子有些随爹比较黑,而林风面色如玉,又长得极俊,所以林风和曹郐几个孩子一站在一起,简直是鹤立鸡群,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因此林风刚一进大殿,皇帝就咦了一下,“这孩子谁家的,长得这么好?”

    曹郐只好硬着头皮说:“陛下,这是臣的犬子。”

    皇帝惊讶道:“你的,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儿子了?”

    都是武将,又家宴经常见,皇帝对自己臣子大体有几个儿子还是略知一二的。

    曹郐欲哭无泪,只好扯谎,“陛下也是知道的,臣年轻时有些风流,这个孩子,臣也是刚刚知道,才认回来的。”

    皇帝听了,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朕说朕怎么不认识,原来是你老小子年轻时的风流债啊,好小子,你够有种,你家夫人居然没劈了你,还让你认家来了。”

    曹郐尴尬地笑了笑,心道就是我媳妇认回来了的呢!

    皇帝不由看向林风,想看清这老小子年轻时风流出的私生子长什么样,结果这一看,皇帝不由愣住,这孩子好生面善,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皇帝不由招招手,“好孩子,来,过来,给朕看看。”

    林风乖巧地走上前。

    皇帝仔细看了看,确实没见过,难道他年纪大记错了?

    也有可能,不过孩子近看长得更俊,一看就觉得心里喜欢,皇帝干脆也懒得想了,笑着问:“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平时都学些什么?”

    林风回道:“学生林风,马上快十七了,平日在家跟着先生读读书。”

    “读书?”皇帝愣了下,“你平日读什么书?背段给朕听听。”

    林风有些无语他爹和皇帝怎么见面就让他背书,不过还是老老实实说,“正跟先生学《大学》”,然后张口背了一段。

    一边背,一边林风小心翼翼偷偷瞅了瞅皇帝,皇帝不会再像先生一样考较一下他功课吧?

    皇帝应该很厉害吧,万一要是问得太难他不会答怎么办?

    啊啊啊,为什么皇帝像他爹一样,见面就问功课!

    他都十七了,难道除了学业没别的可问吗?

    就在林风内心崩溃,紧张等着皇帝提问时,却见皇帝一脸震惊地看着他,然后转头对枢密使惊叹,“天呐,这孩子,居然会背《大学》!”

    正在流利背课本的林风被皇帝的惊人之语惊得突然忘词了。

    皇帝却还在和枢密使说:“《大学》是九经吧?”

    枢密使点点头,“是的,陛下。”

    皇帝又问,“他背得对不?”

    枢密使再次点头,“听着甚是流利,应该没错。”

    皇帝转头一脸惊诧地看着林风,对曹郐赞叹道:“曹郐,你这儿子好生厉害,想不到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真是教导有方啊!”

    曹郐忙一脸谦逊的和皇帝说着小孩子只是喜欢读书,陛下不要太过褒奖,他会骄傲的等等……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只是到底年纪大了; 人老觉也少,皇帝躺了一会,居然没睡着。

    皇帝干脆也不睡了; 躺在床上想起昨晚上被淑妃打断的事。

    当初那个月; 明明是他和冯相在一起的,冯相当时在坟边结庐守孝,他就带兵在旁边一片荒地上驻扎。

    冯相不可能有机会偷偷跑出去; 更不可能从北方跑到江南。

    皇帝摸摸下巴,那冯相那个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当初冯相认那个孩子时; 他就觉得有点隐约不对; 只是没多想; 毕竟要不是自己的孩子; 没有官员愿意顶着孝期狎妓的名声认孩子,尤其还是名声极好的冯相。

    可如今仔细一想; 这事却处处透着怪异。

    冯相; 真会孝期狎妓吗?

    皇帝想了一下,摇摇头,他和冯相相识三十年,冯相是什么人他还是清楚的; 别说孝期狎妓,就是平常,只怕也不会想着去逛花楼。

    那他特地大老远跑江南去逛个花楼睡个花魁干什么?

    皇帝摸着下巴; 冯相; 不会被人栽赃了吧!

    随及皇帝摇摇头; 孩子这种事; 日子那么好算; 是不是一问就清楚了,要他没做,就算想栽赃也栽不上。

    突然,皇帝想到曹刺史干得事,冯相,不会是替人背锅吧?

    皇帝笑着摇摇头,这怎么可能。

    冯相这家伙,怎么可能轻易替人背锅,说来这么多年,他也就替先帝和他经常背背锅。

    突然,皇帝脸色一变,他想起来了。

    当年先帝,好像正在江南一代巡幸。

    **

    政事堂

    冯相正在处理政务,一个内侍走进来。

    “相爷,陛下有事相召。”

    冯相没有抬头,“等我把这几件处理完。”

    内侍不敢催,“是。”

    冯相把手头几年加急的政务处理完,这才放下笔,对郑相和崔相说:“陛下相召,其他政务,就有劳两位了。”

    郑相和崔相还以为和以前一样,随意摆摆手,“交给我们吧,别让陛下久等。”

    冯相这才起身,跟着内侍朝宫里去了。

    一路跟着内侍到了皇帝寝宫,冯相停下,整整衣袖,然后抬步走进去。

    进了寝宫,皇帝正坐在里间榻上,吃着葡萄。

    冯相走过去,拱手,“陛下。”

    皇帝笑着指了指对面,“来,皇庄上刚进的葡萄,来尝尝。”

    冯相走到对面坐下,捏了一个尝了下,“粒粒饱满,味道酸甜,今年皇庄上的葡萄长得不错。”

    皇帝笑着说:“你要喜欢,等会出宫带些回去,你家孩子小,定然喜欢吃这个。”

    “多谢陛下,那臣就厚脸拿些回去给平儿他们了。”

    “怎么光拿给平儿他们,不给风儿?这是厚此薄彼?”皇帝笑着打趣。

    冯相捏了一个葡萄,“我昨儿有事,派他出去了。”

    皇帝笑容淡了一些,“哦,去哪了?”

    “前些日子卢质写了本诗集给我,我帮他校正完了,就让风儿送去了。”冯相随口说。

    “是么?只是送个诗集?”皇帝看着旁边这盘葡萄,“那你夫人昨日带着孩子为什么也走了?”

    冯相吃了颗葡萄,不紧不慢地说:“刚刚忘了,臣夫人昨天和臣因为风儿的事赌气,回娘家了,看来臣只能辜负了陛下的葡萄了。”

    “冯相!”皇帝勃然大怒,“你是在敷衍朕么?”

    冯相起身,拱手,“臣有罪!”

    “你!”皇帝用手指着冯相,“你这是当着朕的面欺瞒朕么!”

    冯相默然。

    皇帝喘了一口气,“朕问你,风儿,到底是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别想狡辩,朕算过,他怀上的日子,正是当年朕去你老家的时候!”

    冯相闭上眼,“不是。”

    “那他是?”皇帝盯着冯相。

    冯相叹了一口气,睁开眼,“陛下既然问,想必已经猜出来了,何必再要臣多言。”

    皇帝骤然起身,“他真的是,真的是,真的是先帝的儿子……”

    皇帝在屋里转了两圈,终于缓过神来,深吸一口气,突然转头看着冯相。

    “所以那天大殿上,你才不顾名声要当众认他,好啊,好啊,冯相,先帝死了十七年,你还能为了他的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砸名声,你够忠心,可你想过朕么,朕和你相识三十年,君臣十七年,朕对你什么样,你扪心自问,你对得起朕么,看着朕在大殿上替你背锅,被你当傻子耍,你好得很啊!”

    冯相平静地说:“当时事发突然,臣当众认下也是无奈之举,并未想到陛下会因顾惜臣的名声替臣背锅,此事,是臣情急之下思虑不周。”

    “好一个情急之下思虑不周,这事要不是李琪骤然发难,你是不是打算直接抹平此事,冯相,朕是不是得等哪天他造反杀到朕面前,朕才知道你还给先帝养了个儿子,养了个余孽!”

    冯相猛然抬头,“陛下,他还只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他都十七了!他就算一时不知道,他能一辈子不知道,他只要知道,你觉得他会安安分分的,可笑。”皇帝嗤笑一声。

    冯相看着皇帝,“这么说,陛下是容不下他了?”

    皇帝觉得好笑,“你觉得朕会养虎为害么?”

    “好了,臣知道了。”冯相说了一句,突然一把端起旁边的葡萄碟子,摔向桌子,然后捡一块碎瓷片,划向脖子。

    “那臣今日,先走一步!”

    “你们两个不长眼么,敢冲撞本皇子!”

    紫袍男子见状眉毛一皱,虽然早已见怪不怪,可每次见了,仍忍不住动气。

    紫袍男子干脆走过去,笑着说:“二殿下。”

    二皇子正在教训不长眼的内侍,听到这声音一激灵,忙把鞭子背在身后,转过身来,对紫袍男子见礼,“见过相公。”

    紫袍男子微微侧身,受了二皇子半礼,笑眯眯地说:“老臣刚从陛下那回来,陛下刚刚还谈起殿下的学业,很是忧心,让老臣能来多照看一下殿下,老臣今天中午正好有空,不如老臣去殿下温习一下功课如何?”

    二皇子一听紫袍男子要查功课,立刻汗毛倒立,开什么玩笑,紫袍男子给他请的皇子傅都被他打回家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他何曾读过什么书,要一查还不露馅了。

    二皇子忙打了个哈哈,“本皇子今儿中午不巧要去母后宫中用膳,怕是不方便,相公公务繁忙,就不劳烦了相公了。”

    紫袍男子笑道:“原来殿下要去皇后娘娘宫中问安,确实耽误不得,那臣就下次有空再去好了。”

    二皇子尴尬地笑了笑,也不敢约下次的时间,忙带着下人匆匆走了,“相公,母后正在宫中等孤,孤先去看母后了。”

    紫袍男子笑道:“老臣恭送殿下。”

    二皇子一走,紫袍男子转过身,看了一眼地上两个血肉模糊的小太监,淡淡地说:“送他们去御马监,告诉监头,让马医给他们看看,用些药,这两人以后就放他那了。”

    旁边跪着的小太监们正不知怎么办,一听紫袍男子说得,如临大赦,忙磕头,“多谢相公救命之恩,多谢相公救命之恩。”

    这两个小太监是被主子打了,别说叫大夫,连药都没有,只能自己挺着,多数是要活不下的,如今去御马监,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紫袍男子摆摆手。

    几个人忙抬着两个人朝御马监去了。

    紫袍男子心事重重地继续朝宫外走去。

    皇帝年轻时忙着征战沙场,留下的孩子并不多,如今还活着的,只有潞王、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两个公主。

    潞王最年长,当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也算军功卓越,本来以这家伙的军功,完全没后面几个皇子的事,可偏生,这家伙不是皇帝亲生的,皇帝年轻时曾纳一寡妇为妾,这寡妇有个十岁的儿子,皇帝要了人家娘,顺便养了人家儿子,这便是潞王,所以虽然潞王是长子,上了玉牒,也战功赫赫,皇帝大臣立嗣也不考虑他。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个青衣少年提着几包药; 大步走向小巷,后面,一个小厮模样的书童撑着一把伞; 气喘吁吁地小跑在后面追着。

    “小郎君; 等等小的,这正下雨,您被淋着可怎么办!”

    少年却充耳不闻; 一直走到小巷最里面的一座宅子门前才停下,随手抹了一把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然后深吸一口气; 嘴角僵硬的勾了勾; 挂上一丝勉强的笑意; 才伸手推开了门。

    进了门; 穿过庭中院子,少年直接走向了一间卧房。

    “娘; 我抓药回来了; 刚刚我问了慈善堂的大夫,您如今熬过冬天,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