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是我亲爹-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年轻时,也曾少年成名,风光无限,其后更是仕途顺畅,一路青云直上,直到和那人争相失败,那人飞黄腾达,他却处处被那人打压,最终不到五十,就成了尚书右仆射,成了官场的边缘人。

    这些人,他一直撑着不肯致仕,不知有多少人背后在笑他,可致仕,他怎么甘心。

    他满腹学才,又不输那人,比那位成名还早,凭什么那人在政事堂风光无限,他却要黯然致仕。

    他不甘心!

    更可恨的是,今日一个小小的藏书阁学士,居然也看碟下菜,他一个堂堂从二品和一个小小正九品校书郎吵架,居然还被拉偏架。

    姓赵的,老夫记住你了。

    李琪一边愤愤骂着曹风、骂着赵学士、骂着冯相,一边哀叹自己时运不济,遭人打压。

    骂着骂着,李琪突然停了一下。

    他记起来了,那块玉佩,就是姓冯的那个家伙的!

    想到刚刚那死小子最后一句说这是他娘给他的,李琪心中一跳。

    恍惚有什么一闪而过。

    李琪本就因在藏书阁门前争吵的事大失颜面对林风恨之入骨,如今又有了和那人关联的玉佩,自然更不可能放过。

    于是,李琪还真认真查了查这事。

    李琪出身世家,又为官多年,人脉手段样样不缺,再加上曹郐夫妇虽然有心顶锅,但两人顶完锅就放心了,到底没觉得有人会查这事,所以遮掩的也不够缜密。

    因此没过几日,林风当初户籍的留档,就到了李琪的手中。

    看到这份留档,再加上玉佩,还有曹家这不寻常的认亲,李琪要再猜不出大概,那真是白活这么大了。

    只是,李琪也被自己猜出的内容吓到了。

    那位素来被皇帝赞有君子之风,私下居然也能搞出这些事。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感慨了几句,李琪随及激动起来,这风月之事,最难澄清,不管这事是真是假,只要爆出来,那就是□□里进屎,想洗也洗不干净。

    想到借此能让那个人名声大损,李琪一阵畅快,他憋屈十几年,终于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不过李琪也知道那位位高权重,轻易流言伤不着,并且那位名声向来很好,若以流言,说不定不仅不能让人信服,反而会让那人有准备能反击,所以思前想后,李琪决定,他要在祭天大典前的大朝,骤然发难,打那人一个措手不及。

    *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位郑…您在说笑吧?”

    “为父郑言; 荥阳郑氏嫡支,现忝为许州刺史。”郑言轻抚胡子,矜持地说。

    怕林风不信; 郑言还从袖中掏出自己的私印给林风。

    林风嘴角微抽地接过; 看着上面“荥阳郑言”四个小篆,这才确定眼前这个真是许州刺史郑言,而不是碰瓷的。

    没错; 刚才林风的第一反应是; 碰瓷。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他随便救个人; 就是他要找的人。

    不过现在看来,就有这么巧的事。

    林风把印章还给郑言,看着郑言,一时有些脑子打结。

    不过很快,林风就反应过来; 这事不对啊!

    这家伙认儿子是不是太爽快了些。

    现代认儿子还做个DNA鉴定呢; 古代就算没DNA鉴定; 也起码得仔细问问; 来个滴血验亲吧!

    怎么能这么张口就认呢?

    这也太随便了吧!

    而且你不是世家豪门么; 世家豪门门槛不是很高么; 你这么随便认儿子族里的族长同意么?

    林风一时间居然被郑言不按套路出牌弄得有些风中凌乱,不由拔开竹筒; 喝了口水。

    郑言却还在发挥自己初见儿子的慈父问候,“风儿,你多大了; 是什么生辰生的; 为父家中现有二十七子; 加上你正好二十八个,看你年龄,应该能排第八,以后你就是郑家的郑八郎……”

    “咳咳咳,”林风直接被口中的水呛着了,忙放下竹筒,然后伸手制止,“等等,郑……咳咳郑大人,那个,您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郑言不解:“忘了什么?”

    “那个,您难道不该先确定一下我是不是您的亲生孩子,不该问问我娘是谁么?”

    郑言从善如流地问:“对了,差点忘了问你娘是谁?你娘现在在哪,要不要我派人去接一下?”

    林风绝倒。

    林风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才说:“郑大人还记得十几年前名震江南的花魁林情儿么?”

    林风说完,看着郑言,想看看他什么反应。

    谁想到郑言“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原来是江南长丽教坊头牌林情儿,十八年前我去江南时,确实慕名去过,想不到那时居然还不小心留了个沧海遗珠,唉,风儿,当年我去办完事就回来了,委实不知道你母亲有身孕,这事都怪我,你们母子肯定吃了不少苦吧,这事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接你母亲。”

    林风目瞪口呆看着郑言,“家母出身低微,你也不在意?”

    郑言毫不在意地说:“为父向来怜香惜玉,再说你母亲还给为父生下了你,风儿你放心,你母亲进府以后,为父会好好待她的。”

    林风差点没被噎死,他现在十分确定,面前这位姓郑的,如果不是脑子不好使的傻大愣,那肯定就是另有所图!

    就是不知道哪种可能更高些!

    林风只好说:“不必了,家母刚刚过逝,就是家母临终时嘱托,我才出来寻父的。”

    郑言这才注意到林风一身素白,恍然,“原来如此……节哀,那我让管事去帮你母亲把坟迁来?”

    林风虽然觉得郑言非要认他别有所图,不过还是感激他对他娘的态度,别管人家到底为什么目的,起码人家这表态没话说,所以说话也软起来,“不必,娘已经入土为安,那地方是我亲自选的,很安静,娘想必很喜欢。”

    郑言听了也不坚持,“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林风看着郑言,觉得有些话还是得开诚布公的说开,“郑大人……”

    郑言笑道:“我儿有什么事?”

    林风满头黑线,“那个,郑大人,咱们的父子之情先等等,我能先问您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郑言好脾气道。

    “您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认我这个儿子,先不说我的出身,决定我都不一定是您的儿子,就说假如我是,您身为世家嫡支,认儿子难道就这么简单,难道你们只要有外室子,都会接进府?”林风看着郑言。

    郑言也看着林风,突然,郑言笑了。

    “你这孩子,想不到不止武功好,脑子也聪明,更是清醒的很,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你是我儿子。”

    郑言笑着找了块石头坐下。

    “其实,我不确定你是不是我儿子,甚至看你的样貌,可能不是的更多些,不过……我不在意啊,孩子,只要你肯认我,我不介意你是不是我亲生的。”郑言看着林风笑着说。

    林风疑惑,“你很缺儿子?”

    郑言笑着摇摇头,“刚才我说过,我已有二十七子。”

    林风无语,“都二十七个了,你还……”

    郑言突然长叹一声,“顶用的不多,尤其像你这么顶用的,更没有。”

    林风瞅瞅自己,再看看郑言,他很牛逼么,比那些精心教导的世家子更牛逼么?他怎么不知道。

    郑言看到林风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笑着摇摇头,“不一定,你和我那些孩子都不一定。”

    “不一定?”林风不解。

    郑言却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了林风一句,“你知道什么是荥阳郑氏吗?”

    林风莫名其妙地看着郑言,“那不是你家么?”

    郑言突然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有一丝悲凉,“这才多少年,天下就有不知道荥阳郑氏的了!”

    林风挠挠头,“那个,我是小地方出来的,可能见识短一点……”

    丫的,他娘只精通琴棋书画,他叔只精通枪法,没人教他这些啊!

    郑言却摇摇头,“可你知道么,如果是四十年前,哪怕目不识丁田间百姓,都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号。”

    林风目瞪口呆,郑家这么出名。

    “前朝世家门阀盛行,虽然有科举,可科举不过刚兴,真正做官,还是世家子弟,而我郑家,就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乃是当时最鼎盛七家,被人称为五姓七望。”

    “这个我听过!”林风弱弱得举手。

    “那知道当年的五姓七望有多么厉害么?”郑言问。

    林风摇摇头。

    “整个前朝,我郑家,出过十二任宰相!”郑言自豪地说。

    林风目瞪口呆,十二个,一个朝代总共还有多少宰相,你干脆说宰相都被你们几家分了得了。

    林风头一次认识到传说中五姓七望的恐怖。

    “只是一切,都随着前朝的破灭成为历史,当年前朝破灭时,各地藩镇异起,各藩王更是视五姓七望为肥肉,或打压或蚕食,偏偏五姓七望是以文治家,比不上兵匪,乱世二十年,多少世家子丧生于兵乱之中,多少世家典籍毁于战火,等到新朝初建时,世家子弟再聚在一起,甚至连族谱都找不到了。如今世家子弟虽然仍然在朝中为官,可终究已没有当年的声望,就像为父,都已年过四十,还不过一小小刺史。”郑言感伤道。

    林风听到前面还挺同情的,可等到最后一句,直接无语,小小刺史,刺史是正三品好不好,是封疆大吏啊,相当于后世省/委/书/记,就算古代州有点小,那也相当于市/委/书/记,咋在你眼里就那么委屈了。

    你不想当可以送我啊!

    果然人之悲喜,不可共通。

    林风此时也明白郑言为什么非要认他做儿子了,准确的说,郑言不是看中了他,是看中了他这身武艺。

    郑言的家族中都是文人,都是世家教导出来的谦谦君子,这样的人做官行,可真遇到战乱,就只能被宰的份,就像今天的车队,那么多护卫,那么精良的装备,居然拼不过比他们还少的土匪。

    而今天他的出现,让郑言眼前一亮,起了招揽之心,如果他开始没说和郑言的关系,郑言大概会以客卿招揽他,而他不小心说了和郑言的关系,郑言就顺水推舟打算认他做儿子。

    毕竟上阵父子兵,林风虽然窝在江南小城,也经常听到有些大人物认一些青年武将做养子。

    果然,林风就听郑言说,“我如今有儿郎二十七,除了刚出生的几个,大多习文不习武,风儿你却习武,若你到我家,我家中府兵可由你掌管,而且为父乃许州刺史,也可以直接举荐你参加武举,想必以你的身手,定然能大放异彩,再加上我郑家的人脉,以后平步青云也不是难事。”

    “你举荐我做官?”林风诧异。

    郑言笑着点点头,“风儿你长得好,武艺也好,只要有个好的出身,入朝为武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那我需要做什么?”林风问,他可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郑言摇摇头,“你年纪还小,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你只要是郑家子弟,在朝中做武将,握有一定兵权,对郑家就有天大的好处。”

    郑言还笑道:“风儿你长得如此好,要是再能被哪个握有兵权的节度使看中,成为乘龙快婿,那郑家就更无忧了。”

    林风恍然大悟,郑家不是希望他干什么,郑家是希望通过他能有一定兵权,保障家族。

    不得不说,这一刻,林风是真心动了。

    校书郎一职始于西汉,开始是朝廷征调天下名士到兰台或者宫内藏书处校正典籍,可慢慢地,就逐渐演变成文官中一个九品芝麻官了,也就是,只要是以文入职,一般第一个授的,就是校书郎。

    也是因此,整个朝廷的校书郎,可谓数量庞大。

    因此这些校书郎,自然也不可能每个都有资格修订宫中书籍,大多数,进来也就打了杂。

    所以当上校书郎的头三天,林风被上峰随手指派着晒了三天的书。

    今天是第三天。

    林风悠闲地晒着书,晒书?晒书好啊,起码不用在家被两个大儒逼着读书。

    虽然浪费体力,可不浪费脑子啊!

    所以对于这晒书虽然枯燥无味,林风却干得很是自得。

    而且更好的是,校书郎人数多,平时干活时可以偷偷唠个嗑,林风只进来三天,就听了不少朝廷八卦,知道了不少朝廷内幕。

    例如:当今皇帝其实是个文盲。

    林风无意间听到这个八卦时,惊得差点手中的书都差点掉了,在林风以前看的影视剧中,皇帝不说玉树临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