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小淙(辩解):……画画人的事,怎么能算夹带私货呢,那是想象,合理的想象!画画人的想象不是夹带私货……
  ————————
  *大熊猫衣服,写这个情节的时候,特地去搜索了蜀锦的花色,本来想随便找个类似‘喜鹊登枝’一样的图案的,淙哥儿才三岁嘛,穿可爱点没什么。
  然后就发现了大熊猫图!
  有红叶子树、有石头、草丛、云、小溪等元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九只滚滚!
  非常非常可爱!
  心里就一个想法,就它了!
  不知道古代有没有哈,从那张图上看,应该是现代的装饰画,但不管了,谁让它这么可爱,真的非常非常可爱的,做成小孩子穿的衣服,肯定也非常可爱没错了!
  百科说古代也有叫‘竹熊’的,这个比‘食铁兽’可爱,于是用这个了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清朝车万育的《声律启蒙》
  *
  每将呼酒典蕉衣,
  曾趁传觞远处居。
  惆怅二三人万里,
  身惭人间欲为鱼。
  老规矩,在某个网站上找的,文中有修改
  *
  我的好友孙大郎,
  身体健康寿命长。

? 第 39 章
  “我的好友孙大郎; ”
  “身体健康寿命长。”
  过年放假在家的许明成,看到儿子拿来的这半截‘诗’之后,久久无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在许淙期待的目光下问道。
  “这就是; 你准备寄给孙大郎的诗?”
  “是啊; 还没写完。”许淙诚实地回答; 然后追问,“爹,后面应该怎么写?”
  为了让许明成更明白自己的意图; 他还讲述了自己对诗下半截的要求; 那就是‘通俗易懂’、‘押韵’以及‘表达出自己和孙大郎的友情’。
  “爹; 你帮我想想。”
  许明成:……
  这样的诗; 并不是很想想。
  于是许明成施施然地把纸放到一边; 然后对许淙道:“淙哥儿,古人曾云,‘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这作诗也是一样的道理。”
  “苦思冥想,百般斟酌写出来的诗; 到底失了些许灵气。”
  许淙有些不明白; 疑惑问道:“那要怎么写?”这写诗又要字数一样,又要押韵对称,不好好思考哪里能写得出来啊?
  许明成道:“不必着急,你年纪尚幼,一时写不出来下半截也正常。爹这里有一本古人的诗集; 你拿回去看看; 没准明天就能想出来了。”
  “再者; 这毕竟是你写给孙大郎的诗; 若让为父代笔,反而不美。”
  许淙:有道理。
  孙大郎写给自己的诗都是他想出来的,那自己写回诗,应该也要自己想才对,不然岂不是辜负了孙大郎的一片诚心?
  于是想明白了的许淙拿着许明成给的诗册,回房边看边继续思考去了。
  第二天醒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看了很多诗,或者早上的时候特别地有灵感,许淙很快就想好了下半截。
  “鲲化鹏来插双翼,
  飞去广南见孙郎。”
  写完之后,许淙越看越满意。
  这第三句‘鲲化鹏来插双翼’,不但运用了鲲鹏的典故,还跟孙大郎写给自己的那首诗相合。他的那首‘惆怅二人万千里,身惭人间欲为鱼’,不就是说想要化作鱼来找自己玩吗?鲲就是大鱼啊。
  正好对上了!
  而自己的这两句,‘鲲化鹏来插双翼,飞去广南见孙郎’,意思就是说他许小淙,想要搭乘鲲化作的鹏鸟,飞到广南东路去探望孙大郎。
  全首诗上下两截合在一起,那就是:
  “我的好友孙大郎,
  身体健康寿命长。
  鲲化鹏来插双翼,
  飞去广南见孙郎。”
  唔,完美地符合他的要求,那就是‘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押韵’以及‘表达了许小淙和孙大郎之间深厚的友情’。
  非常棒!
  写完了的许淙将纸一折,然后就去找许明成,“爹,我写好了。”
  许明成正在看一封不知道写了什么内容的信,看到许淙跑进来他反手把信纸一盖,然后问道:“你写好什么了?”
  许淙把望向桌面的目光收回来,他刚刚好像看到信上提了他的名字来着,但没看清。听到许明成的话,他把纸递过去。
  然后提醒不过才一夜过去,就变得有些健忘的渣爹,“诗啊,爹,给孙大郎的诗,我已经写好了!”
  许明成的脑海瞬间回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两句,‘我的好友孙大郎,身体健康寿命长’。他轻咳了两声,压抑住脸上的笑容问道。
  “你把下半截想出来了?”
  “写好了!”许淙踮起脚尖,把纸展开给他看,“你看,我都写好了,刚刚写好的。爹,你给我看看。”
  这可是他第一次写诗,为了防止出错,所以他要让渣爹给检查一下。
  许明成看着就要怼到自己脸的纸,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我的好友孙大郎,身体健康寿命长。鲲化鹏来插双翼,飞去广南见孙郎。”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这诗……
  “咳咳,”他一手握拳抵在嘴边轻咳了两声,然后道:“后半截写得不错,尤其是这一句‘鲲化鹏来插双翼’,你这里用的是‘鲲鹏’的典故吧?‘双翼’,莫非化用的是义山先生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咦,居然还可以这么理解?
  许淙仔细想了想,发现好像还真可以。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虽然写的是意中人,但也可以用在友情上啊。
  他和孙大郎之间,就有着真挚的友情,孙大郎还送给了自己一首表达了两人之间友情的诗呢,其中就有一句‘惆怅二人万千里,身惭人间欲为鱼’,那句诗就是表达了孙大郎想要变成鱼飞过来和自己一起玩的。
  所以许淙点头,“对,就是这样的。”
  说完许淙还仰着头问,“爹,我写得好不好?”
  没等许明成回答,许淙又遗憾道:“不过没有孙大郎写的好,爹,你说孙大郎,会喜欢我写的诗吗?”
  “会的,”许明成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道:“这首诗只要孙大郎一读,他就知道了你的诚意,他会喜欢的。”
  淙哥儿写的这首诗虽然直白,但诚意满满,许明成相信孙雨泽的孩子不会看不明白。他看明白了,自然就会喜欢。
  许淙这才放心下来。
  他拿出自己这几天写的回信,以及之前画下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万千冰凌映阳光’、‘鲲出水化鹏’、‘许小淙和滚滚们玩’的画,一起递给许明成。
  “爹,你帮我拿给孙叔,寄给孙大郎。”
  吃过一次亏的许小淙,这回干脆地没做封面,反正他和孙大郎之间的友情,光明正大,天地可鉴,一点都不怕偷看!
  许明成把画打开看了几眼,点点头。
  ……
  信寄出去之后,许淙开始扳着手指数孙大郎什么时候会收到自己的回信。
  “广南东路,广南东路……”
  “娘,广南东路在什么地方?”
  他之前只知道广南东路在南方,离这里挺远的,倒是没想起来问具体在什么地方,于是便问坐在一旁绣花的金氏,“娘,在什么地方啊?”
  金氏也不知道,她想了想回答道:“这得问你爹,不过我曾经听他提起过一句,说孙教瑜当初进京赶考的时候,花了三月有余。”
  “三个月?!”
  许淙大吃一惊。
  他之前听金氏提到过,他们家在庐州的时候,往京城送节礼,也就需要花费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来到勉县之后因为距离更近了,时间也就更短,所以去年送年礼的队伍,是十二月份才启程的。
  三个月……
  也就是说现在往南方寄信,那孙大郎要到差不多四月份才能收到,然后他给自己回信,那自己要等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才能见到。
  好久啊。
  许淙顿时有些泄气,晚上吃饭的时候都不香了。
  王老夫人好奇问道:“淙哥儿,你今天怎么了,我看你饭都没吃几口。”
  于是许淙就给她说自己要等到七八月才能收到孙大郎回信的事,托着小下巴发愁,“奶,孙儿还要等大半年呢,好久好久。”
  “哎哟,这是挺久的。”
  王老夫人转头看向儿子,“明成啊,真的要这么久啊?”
  许明成点头,“娘,广南东路离勉县很远,来回一次是得这么久,倘若孙教瑜那边没有信要寄回去,恐怕得更久。”
  毕竟许淙的信是搭着孙教瑜的信往家里寄的,若孙教瑜一时半会没有信要寄回去,那么许淙的信也只会暂时停留在勉县。
  听到这里,许淙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要是孙大郎也到勉县来就好了。
  不过他也知道,孙大郎不来有不来的理由,如果来勉县对孙大郎真的很有好处的话,那么孙教瑜不用人提醒,肯定会带儿子来的。
  所以叹气完了,许淙又安慰王老夫人,“奶,信早到迟到,都会到。我这次给孙大郎写了一首诗,爹也说特别棒!”
  许明成:“……咳咳咳。”
  许淙扭头:??
  王老夫人忙问,“哎哟,这是被鱼骨头呛着了吧,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是这么不小心,赶紧地喝几口水!”
  金氏连忙让人上茶,“老爷,你现在感觉如何,可要让人去请大夫?”
  许明成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盏喝了一口,摆摆手,“不碍事,现在已经咽下去了,这鱼的刺没剃干净,让人撤下去吧,免得也呛着淙哥儿。”
  一听关系到许淙,王老夫人连忙催促,“对对对,可别呛着了乖孙,那谁,秋月啊,你赶紧把这鱼端下去。”
  秋月快步走来,“是,老夫人。”
  许淙:……怪怪的。
  他刚刚吃鱼的时候,感觉张厨娘已经把骨头都去掉了啊,这可是她的独门绝活。渣爹是什么倒霉运气哦,这都能吃到鱼刺。
  不过看到秋月把剩下的半条鱼连盘端走,他也不纠结了,而是给王老夫人背起了自己写的那首歌颂他和孙大郎友情的诗。
  “奶,我是这样写的。”
  “我的好友孙大郎,身体健康寿命长。鲲化鹏来插双翼,飞去广南见孙郎。”
  “是不是非常清楚,一听就明白了?”
  王老夫人赞同,“对,我都听懂了,哎哟乖孙呐,你写得可真好!慧娘啊,你说是不是?淙哥儿写的这诗一听就明白了。”
  金氏早在许淙背诗的时候就瞪大了眼睛,听到婆婆的话后,她转头看向许明成,然后就看到对方朝自己使了个眼色。
  于是她也反应过来了,看着许淙期待的目光,连忙道。“对,娘您说得对,这首,这首,”她实在是说不出‘诗’这个字来,于是含糊着道:“淙哥儿写的,是让人一听就明白了。”
  许淙得意洋洋,问向桌上的最后一个人,“爹,你说我写得好不好?”
  许明成面不改色,“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我看今年你娘和你奶过生辰的时候,你也可以试著作诗一首。”
  “将来作的诗多了,为父便给你出一本诗集。”
  诗集?!
  这听起来很不错啊,围炉诗人许淙,那他将来如果出诗集,那可以叫做《围炉集》,这个名字一听就暖暖的,香香的,可以可以。
  于是许淙认真地答应下来,“好!”
  有了这次作诗的经验,他以后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诗,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够流传下去呢,围炉诗人许淙,特别棒。
  王老夫人笑呵呵地看着。
  金氏则闭口不言。
  等到晚膳吃完,夫妻俩回到屋内的时候,金氏忍不住道:“老爷,你怎么能那样说淙哥儿呢,他的那首诗,那首诗……”
  如果说许淙的画能够让他得一个‘神童’之名,那他今天作的这首诗,就是金氏这个不会作诗的也看出了不对。
  哪有人这样做诗的?
  她在许明成身边坐了下来,有些犯愁,“老爷,你还让他寄给孙大郎,这要是万一传了出去,淙哥儿就要让人笑话了!”
  “怎么传?”
  许明成捞了一个手炉握在手里,笑道:“诗是寄给孙大郎,又不是拿去刻印,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淙哥儿的这首诗,虽然简单了些,但也是有些许灵气的。比起让淙哥儿喜欢上作诗,这些都没什么。”
  金氏犹豫了,又问,“那诗集?”
  许明成又是一笑,“等他大一些,知道好歹了。那时候别说是诗集了,恐怕连看都不想让人看见这些诗。”
  “他自己会料理好的。”
  “如果料理不好,那将来留给孙子孙女,或者是重孙子孙女看,也不错。”
  金氏:……
  老爷真是的,哪有他这样养孩子的。淙哥儿今年才三岁,他都三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