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河水、灵识,此刻纪然手上的温度更让小七感到惴惴不安。
  她的目光却始终不知该往哪儿放,只是一直看着前路,极偶尔的几次,她的目光蜻蜓点水般地掠过纪然,又赶忙趁着他没有觉察而迅速移开了。
  一切来得太过迅即,让她觉得自己根本全无准备。
  有一颗小小的火花早就出现在自己与纪然之间,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事,然而这一点火星究竟是如何引燃而成位一簇火焰的……她对此仍感到茫然。
  她能感觉到纪然那边大概也是同样的情况,以至于在她答应“先交往看看”之后,两个人除了谈论眼前的黑色河水与她的灵识,就再没讲过别的。
  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过了一会儿,小七红着脸,还是忍不住偷偷去看纪然那边。
  结果刚好和纪然目光撞上。
  两人都看向别处,过了一会儿,又都暗自觉得自己好笑。
  “……对了,”小七咳了几声,轻声道,“我还没问你呢,今天你怎么会突然在岱宗山出现的?”
  纪然温声道,“说来也巧,我本来跟着魏行贞一块儿在至玄门外面守着今日的对峙,结果冯六郎背着你从宫门一闪而过的时候,我刚好看见了。”
  小七目光微垂,不知为何,想起这个哥哥,她心中还是有些伤感。
  来到异世这样久,姑婆与阿姐很快就认出了她不是冯婉,但没有说;父亲母亲还有五哥没有发现她是另一个人,但欣喜于“冯婉”在遗忘一切以后发生的变化。
  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个世上,真正在意原本那个冯婉的……就只有这个六哥呢。
  “你的这个六哥,恐怕是大有来历。”纪然轻声道。
  小七抬头,“怎么说?”
  纪然将耳瑱的事说了,顺便还将今早在宫门前的对峙也一并告知了小七。
  小七心中一阵惊骇,如今她终于明白今日在宫中听见的那些愤怒的声浪是因何而来了
  “那我姐姐……”
  “这些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所以不会有事的,你相信我。”纪然的声音很轻,“我们现在,就只需要管好眼前的事,尽快出去,然后把六郎与瑕盈有干系的事告诉他们。”
  小七轻轻叹了一声,“……也是。”
  纪然深吸了几口气,“再就是……我们的事。”
  “……什么事?”
  “我想,等回到洛阳,我就马上备好聘礼,上冯家下婚书——”
  小七心里咯噔一下,她倏然停下了脚步,“不要!”
  纪然一时莫名,就看见小七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
  “怎么了?”纪然问道。
  “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纪然感到迷惑,“……哪里不吉利?”
  小七一下揪住了纪然的手腕,“你听着啊,像什么‘打完这场仗我就回老家结婚’、‘干完这一票就金盆洗手’,‘我一定会活着回来’这种话,一句都不要说——尤其不要在现在这种前途未卜的场合说。”
  纪然更加不解,“说了会怎样?”
  “会出事的啊。”
  “为什么?”
  “很难解释,你也……相信我吧。”小七一只脚在裙子底下悄悄画圈,她看着别处,小声道,“总之,总之你……你先不要着急。”
  “我不着急。”纪然轻声回答,“我就是觉得你很好,不想让你觉得我只是一时兴起——”
  “就算是一时兴起,也没什么,这些都不重要……”小七摇了摇头,“只是有的人做朋友好,做恋人却不一定好。我……我也不是宜室宜家的那种姑娘,但纪大人现在,可能还不明白。”


第九十五章 镇墓
  纪然刚想追问小七口中的“不明白”,究竟是在哪方面不明白,两人就同时感觉脚下有些异样。
  二人都低下头,见一层薄薄的水流已经淹过他们的脚面。
  这一层真正的水流紧贴着地表,黑色的河水浮在它的上层,在水面与水面交界的地方,有一条似有若无的灰白色暗线。
  “是……山泉水?”
  “看来我们走对了,”纪然目光微亮,“冬天是枯水期,岱宗山的许多溪水、泉水都是干的,那接下来只要沿着这泉水的方向继续往上,一定能找到出口。”
  两人心中都是一阵振奋,一时间脚下的步伐不由得也随之加快。
  前路是如此漫长,小七抬头看着黑色河水的水面——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尽管她与纪然在一步一步地往高处走,黑水河的水面却似乎变得越来越高了。
  越往上走,道路越宽,水底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暗。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彼此相扶,专心辨析着脚下的河道,纪然走在前面,时不时提醒着小七注意路面的坑洼与碎石。
  “……纪然,你看那边。”小七忽然开口,“……是光吗?”
  纪然沿着小七示意的方向看去,果然望见一点隐秘的幽光从斜前方传来——然而很快,那点幽光就暗淡了下去,不一会儿又再次亮起。
  “要去看看吗?”
  “走。”
  两人改变方向,向着光点而去,靠得越近,他眼前的景象越是清晰,那一点幽光来自一个洞穴的入口,似乎是洞穴之内有什么东西在闪烁,于是整个洞口也随之明灭。
  当他们真正来到洞口之前,二人才惊讶地发现——这一处洞口内部,同样是干燥且不受黑色河水侵袭的。
  黑色河水流经此处,就像避开小七一样,避开了它的入口。
  两人携手步入了洞穴之内,才发现里面有且仅有一条窄窄的石道,向内步行十来步,眼前的景象骤然开阔,他们也终于看见了那道幽光的来处——
  数不清的青白色光棱从高处刺下,像是一柄又一柄尖锐的长剑贯穿了整座山体,刺向此处的地表。
  “好冷啊……这里。”小七喃喃道。
  寒意从那些发着光的棱柱上传来,它们的质地像水晶,所有的光棱像是呼吸一样时明时暗,映照出整个巨大的地下洞府。
  “小七,这边。”纪然忽然道。
  “怎么?”
  “墙上好像有字。”他指着墙面说道。
  小七仰起头,果然见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句——这些文句层层叠叠,你盖着我,我盖着你,以至于她方才匆匆一瞥还以为这就是山岩的褶皱。
  两人依靠着时明时暗的光棱努力辨别着墙上的字句,这些文字彼此重叠,想要辨认非常困难,但是有几处地方写的字句稀少一些,两人跳着字,断断续续地拼出了一句:
  “古时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伏羲先圣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民始开悟……”
  后面的……看不清了。
  于是两人跳过它,继续找别处依稀能够辨认的字词。
  很快,他们又找到了另一处: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纪然颦眉,“这一段是《易·序卦》里的。”
  两人又往别处找,很快又发现一句,“君臣之道,造端于夫妇。”
  ——这是《中庸》里的。
  再往后,两人又见一句,“妇人,伏于人者也。”,旁边写着一句,“妇,服也。”
  小七皱起眉头。
  再往前走几步,他们又发现了更多:
  “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表其义理者,故谓妇人。”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人从夫,夫死从子。”
  “夫者,妻之天也。”
  小七不愿再读了。
  这时再回头去看那些密密麻麻重叠的文句,她也终于能依稀辨认出其中一些句子,它们同样也是上面这些话,只不过是一层写过一层,一层盖过一层,所以初读时认不出而已。
  小七低声道,“这都什么狗屁倒灶的玩意……”
  “大部分都是礼记里的原句。”纪然答道。
  “……谁闲着没事,专挑这些男女夫妇的句子写在这里?”
  纪然摇了摇头。
  两人继续向更深处走去。
  越是往里走,那些从石壁上方刺穿而下的光棱就越是粗壮,颜色也由冷冷的青白色转向日光一般的金色。
  小七不经意地抬头,突然注意到石洞的天顶还有壁画——和堆叠在一处文字一样,那是数也数不清的眼睛,每一只都目眦欲裂……
  每一只,都好像带着威吓与愤怒,径直瞪着地面。
  这景象着实让小七吓了一跳,她拉了拉纪然的衣袖,示意他抬头去看。
  纪然也忍不住颦眉。
  他还发现了另一件事,与外层那些明明暗暗的青白色光棱不同,光棱越是粗壮,闪烁的节奏就越是缓慢,那些金色的光棱几乎没有呼吸,而是一直持续地亮在那里。
  两人又往前走了很长一段路。
  在他们手边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变得越来越密集,入口处的文段他们偶尔还能从稀疏处认出,到这里几乎完全不可辨别。
  不仅如此,越到深处,石壁上的文字刻也得越深,那些横平竖直的笔画交叠在一起,像是某种难以名状的符咒,充满着不祥的意味。
  小七终于忍不住停了下来,她站在原地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周围所有的异景。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也许,是墓地。”
  “什么?”
  纪然指着前方不远的两只铜兽,“你看,那两只……好像是镇墓兽。”
  小七举目,果然望见远处有两只铜兽,它们兽面鹿角,面目狰狞,比寻常府邸门前的石狮子要大出五六倍。
  只是在铜兽之后,有一根他们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为明亮的光棱,它像太阳一样耀眼,几乎不可逼视。
  小七伸手挡着光,慢慢向明亮处接近。
  很快,在两只铜兽的脚下,她看见了一道巨大的方形石基,它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小七几乎看不见它另一头的边沿究竟是在何处停止。
  而那根巨大的光棱,正是从天而降,刺穿了石基的中心。
  石面上依稀有字,小七试图辨认,只是中间几个字被光棱照得几不可见,她大概能认出框架,却实在看不清具体的文字。
  “罪女……罪女什么……之墓?”
  纪然也皱起眉,在一旁努力辨认。
  忽然间,他陡然想起不久前在魏行贞与冯嫣的小院里听过的那个名字。
  “……冯稚岩。”


第九十六章 不知今世
  阁楼之中,老人望着冯稚岩的画像,温声道,“冯将军,是我们巫山人。”
  冯嫣一时惊奇,“您是从巫山来的啊”
  “是啊。”老人点头,“三希堂就是冯将军留下的,这份福泽,我们守了四百年。”
  冯嫣若有所思地应和了一声。
  大周建国已历世四百余年往前数一个朝代,是前楚。
  前楚覆灭之后,群雄逐鹿,天下杀戮不止,妖邪亦随之横生。
  乱世之下,雄踞各方的豪杰如同过江之鲫,搅动天下风云。
  冯嫣想了想,“既然,她是一位将军,不知她麾下的队伍是哪一支?”
  “凌霄军。”老人温声答道。
  冯嫣一怔,“也叫凌霄军?”
  “对,凌霄是取自凌霄花,冯将军出生时正是数九寒天,凌霄花一向畏寒,但却在那年冬天开遍了山野,所以她年幼时小名就叫这个。”老人轻声回答,“冯将军少年起兵,横扫中原腹地,三希堂那时也名声大噪,打出了不少名器,一时声名远播”
  见冯嫣似是很惊奇的样子,祝湘在一旁有些不解,“还有谁的队伍叫凌霄军?”
  冯嫣眉心微皱,低声答道,“是盛元帝早年间在民间拉起的队伍,大周建国以后,更名叫义山军了。”
  祝湘追问道,“盛元帝又是谁?”
  “是大周开国的皇帝。”冯嫣望着祝湘,“祝湘没有听过吗?”
  “我们在山里不怎么关心这个,”祝湘答道,“要不是这次因为司天台的急信跑出来,我都不知道现在当皇帝的是个老太太!”
  冯嫣笑了一声,“在洛阳说这话,还是要谨慎一些”
  祝湘并不在乎,“这儿又没有别人。”
  冯嫣莞尔,又重新看向老人,“巫山离洛阳这样远,您这样亲自过来一趟,就是为了亲眼见见参商吗?”
  “对,”老人点了点头。在将手从参商那里收回之后,她的眼睛又闭了起来,看起来与普通的老人无异,她面目带笑,低声道,“除此之外,还想看一看那位被参商认主的狐妖,尤其是他额上的那道参商之印会唐突么?”
  “应该还好。”冯嫣回答,“您可以在这儿等等,他今晚应该会来。”
  老人谢过冯嫣,而后颇有几分在意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