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等它们发出悲鸣,黑色的河水已经吞没了一切。
  十几只停在空中观望的巨鸟迅速振翅离开。
  鸟群振翅的风带起一阵气流,冯嫣回身仰头,望着鸟群离去的影子,不由得捂住心口,“……吓我一跳。”
  魏行贞笑着拉起冯嫣在河岸上奔跑起来,一阵火光从他额前燃起,等到冯嫣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已经骑在了一只赤狐的背上。
  魏行贞身型如马,踏着风,向更高的天穹奔行而去。
  从空中俯瞰大地,地面的一切呈现出动人心魄的美,那些在风中摇曳的红花如同岩浆河流,它们沿着河岸盛放,与弱水激起的火星交相辉映。
  冯嫣抱着魏行贞的脖子,把脸贴在他后背的绒毛上。
  一切都在疾速向后退却,越来越快地向后退却。
  除了远处的黑山轮廓,冯嫣眼前的一切都在变得模糊。
  ……
  洛阳城的天已经亮了。
  去甚和不恃抱着一捧御寒的衣物在榕树的树枝之间快速跳跃,在临近城西的时候终于看见了此番要找的人——冯远道正和狄成翁两个人窝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下棋,不远处李氏和许多与她年纪相仿的妇人正在露天熬粥。
  更多的年轻人在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刨挖榕树根系下的土地,但凡能捅穿一道墙,挖个能通人的窟窿,他们就能从这些已经被榕树压在地底的屋舍里抢救出一些生活用具和救命的存粮。
  去甚落在地上,他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还是决定先去和冯远道搭话,
  “老爷,你们早上派人找我们有事?”
  ——今早,城西这边突然有人过来送信,说冯远道和李氏让魏行贞过去一趟,他要是忙,那派个可靠的人来一趟也行。
  来报信的人也没说这边究竟是为什么要他们过来,为防有什么力气活儿要干,去甚来的时候顺便把不恃给喊上了。
  但这个情形看起来……
  “将军!”冯远道一声威吓,扬手将手中的棋用力砸向狄成翁那边的棋盘,狄成翁轻叹一声,笑着摇起了头。
  去甚又走近几步,“老爷——”
  “是去甚?”
  李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去甚回头,还没来得及行礼就感觉李氏把什么东西拍在了自己手上。
  “这个东西,你拿去交给魏行贞,让他去想想怎么处置。”
  “这是……”去甚刚想打开看看,手就被李氏压了下来。
  “收好。”李氏轻声道。
  去甚愣了一下,“我……我家大人现在不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你们那儿现在都有谁?”
  去甚挠了挠头,“昨晚早些时候人还挺齐的,我家大人、太太都在,还有杜天师,平妖署的陈大人,还有五爷、七小姐,但现在——”
  “交给杜天师、陈大人也行。”李氏吩咐道,“这些是镇国公府在洛阳的宅院,每个宅子都囤了不少粮食,是老国公留着给朝廷救急的。”


第十九章 燧石
  去甚愣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李氏见他一脸迷惑的样子,只得将去甚带去一旁讲清细情。
  说起来,她这边的情形,去甚一直都算比较了解的。
  起初李氏与冯远道、狄成翁都被囚在宫中,虽不自由,但也因此平安躲过了最早的那次血雨。
  到后来城中百姓醒来,魏行贞便遣去甚到李氏那边看看——李氏果然已经醒来。
  考虑到宫中有屋舍,有床榻,狄成翁和冯远道又都昏睡不醒,李氏谢绝了魏行贞让去甚带他们出宫的提议,而是独自守在丈夫与友人这边。
  去甚带着不恃,去太初宫附近将冯老夫人也一并扛了过来,他们送来一些粮米与水,又向李氏简单讲起了外面的情形,好让她在此安心静候,
  直到昨天傍晚,修士们先后苏醒,清醒以后的冯老夫人仍旧决定前往太初宫复命,并让冯远道、狄成翁和李氏三人赶紧趁乱出宫,再不要回头——那时封禁已久的宫门刚刚打开,整座皇宫都处在一种混乱与失序之中。
  李氏与冯远道本想往魏行贞那边去,结果出宫不久就遇上了冯家的旧仆,几人聊了半晌,感慨万千,恰好又逢魏府仆从从城外扛了杜嘲风等人回城,所有人都乌泱乌泱地向魏宅的方向涌去,三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当晚暂时不去魏行贞那边,而是跟着旧仆先往城西落脚。
  三人均是一夜无眠,临近拂晓,狄成翁突然取出了一张地图,上头标记着镇国公府在洛阳的十几处宅院——每一处宅子的地窖,都囤着粮食。
  这些都是狄成翁这些年让狄杨提前备下的。
  狄成翁本想把这地图贴起来,好叫城西的百姓凭着图中的位置各自去取粮,幸好李氏及时发现,及时把地图抢来收好。
  ——就现在这个光景,所有人都紧巴巴地熬着,暂时还没到油尽灯枯的时候,怕就怕本来没事,突然多出这么多粮食,传出去就出事了。
  于是李氏立刻让几个年轻人去魏宅那边报信,让他们赶紧过来一趟。
  “我明白了……”去甚将地图收好,稳稳地拍了一下胸口,“您放心,我回去等着,真要是等不来人,我就直接进宫把这个东西呈给皇帝。”
  提及皇帝,李氏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连忙补了一句,“别说这东西是老国公交出来的,”
  去甚又是一怔,“……那怎么说?”
  李氏也陷入沉默,一时间只觉得左右为难,即便现在不说这些宅子都是镇国公府的,往后总能追根溯源,发现这些藏了粮食的地窖都在国公家的家宅之中。
  旁人大抵会觉得献粮是一大功绩,然而李氏的直觉却让他没有往好处想半分——她只觉得这件事若是真的传开,只会引火烧身,但具体是怎样的危险,她也想不明白。
  “罢了,罢了。”李氏摇了摇头,“就这么着吧。”
  去甚不能理解李氏突然的犹豫,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您要跟我们回去吗?”去甚问道,“七小姐现在还在树下休息,几个平妖署的人一直看着她。”
  “她好不好?”
  “……嗯,挺好的。”去甚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冯婉拿布蒙眼睛的事,“昨晚五爷跟着陈大人走了之后暂时还没有回来,要是您有什么话——”
  “我没什么话,我们就不过去了,在这儿待着也自在一些。”李氏皱眉道,“让他们自己小心。”
  去甚又点点头,“那我就——”
  “等等!”冯远道的声音传来,几人同时向李氏身后望去,见冯远道不知什么时候抱着一个黑色的木匣跑了过来。
  “来,把这个拿去。”冯远道把木匣递给去甚。
  “老爷要把这东西……给谁?”
  “给阿嫣,给小七,都可以。”冯远道捻了捻胡子,“反正给她们姐妹都看看。”
  去甚将木匣转身拿给了不恃。
  “这是什么?”去甚好奇问道。
  冯远道笑了笑,“这个东西啊,它来历就比较——”
  只听“咔啦”一声,木匣子在不恃的手中突然发出一声脆响,冯远道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同时看向声音的来处。
  ——木匣的一角已经被按出一道明显的裂纹。
  冯远道眼睛都要瞪了出来,连忙几步上前抢回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心疼地在木匣子上摸来摸去,“小心点啊!”
  “唔。”不恃的声音闷闷的,“……我好像拿得太用力了。”
  去甚的脸也一下涨红了,他一边磕磕巴巴地为不恃开脱,一边绕在冯远道的身边试图道歉,然而木匣子显然已经救不回来了——那声诡异的“咔啦”并不是木匣表面木板被压裂的声音,而是匣盖与匣身之间的枢纽被错开导致的。
  冯远道端着匣子看来看去,焦急之下,直接把最后粘连着的一点木闩给推开了。
  只听得吧嗒两声,两块小小的石头从木匣子里掉了出来。
  冯远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原地当场心碎。
  去甚俯下身,将两块黑漆漆的石头捡起。
  虽然乍一看石头是黑的,但仔细瞧瞧似乎又是深蓝色。
  断口锋利,呈贝壳状。
  去甚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有些不确定地低声道,“……好像是……两块燧石?”
  “……燧石?怎么会是燧石?”冯远道反应过来,他脸色煞白地上前,从去甚手里接过两颗石头。
  母亲那么大费周章留下来的东西……
  怎么可能……
  就是两块……打火石???
  一旁李氏已经把落在地上的匣盖捡了起来——在这个巨大的木匣子里,垫着非常柔软的绒布,是它们将石头分开包裹,所以即便摇晃,也听不见里面有任何声音。
  众人围着冯远道拿着石头的手,去甚喉咙动了动,轻声道,“那……打火试试?”
  “得啦!”李氏把冯远道手里的两颗燧石都拿了过来,用木匣中的绒布重新把两块石头包裹、打结,然后交到去甚手里,“就这么拿吧,反正也方便。”
  “呃……好。”
  去甚和不恃恭敬地向两人道别。
  等目送这两位魏家的家仆离去之后,李氏转身,对着冯远道就笑,“也挺合理的呀,私奔的时候总要往山沟沟里走,没的打火石,怎么生火取暖啊?”


第二十章 夏虫
  “这里有……我的名字?”
  幽都山上,一块巨大的石碑前,冯嫣仰头驻足。
  石碑斑斑驳驳,有暗绿色的湿漉苔藓覆盖在边沿的裂口。
  四下光线很暗,她能摸到石碑上有形同文字的凿痕,却看不清上面究竟写着什么,直到下一次闪电。
  一瞬的电光闪过,她果然迅速在若干文字中一眼认出了“冯嫣”两个字。
  冯嫣将手收了回来。
  一想到这块石碑在这个地方立了九千年甚至更久,她就感觉好像有人在她心底深处冷不防地吹了一口凉气。
  没过多久,幽都山开始下雨。
  魏行贞站在冯嫣的身旁,将她笼在自己的结界之下。冯嫣目光低垂,在石碑前看了许久,想了许久,她渐渐觉得累了。
  环视这寂静得只剩雨声的四野,冯嫣在近旁一处沾满雨水的草地上直接躺了下来,魏行贞跟着站去了她的身旁。
  冯嫣向着天空伸出五指。
  “行贞,把它收掉吧。”
  于是冯嫣头顶的那一半结界很快消融,雨水哗啦啦啦,全部落在她的身上。
  过了一会儿,魏行贞干脆把自己头上的那一半也抹去了。
  他一向讨厌幽都山连绵不绝的阴雨,但此刻和冯嫣一起在雨里躺卧,似乎也不错。
  雨水将两人打湿。
  “为什么这里永远都是夜晚呢?”冯嫣忽然侧目。
  “不知道。”魏行贞回答。
  “太阳一次都没有升起来过吗?”
  “我没有见到过。”
  冯嫣有些不解地皱起了眉头,过会儿又松开了。
  她稍稍往魏行贞那边靠了一点儿,把头压在他的手臂上。
  “我小时候,第一次在岱宗山上看见蜉蝣,看见它们成群地在湖泊上‘婚飞’。我姑婆告诉我,那些金色的小虫子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出现,通常是在午后,每次只能活几个时辰,临近傍晚的时候,它们大都已经在湖水里产下了虫卵,接二连三地坠入水中,死去了。”
  “嗯。”魏行贞轻声应和。
  “我当时就在想,那在这些虫子眼里,天地就是永恒不变的吧。”
  “嗯。”魏行贞又应了一声,他侧目看向冯嫣,她此刻的表情非常安和,但雨水又沿着她的眼眶往两侧滑落,看起来像是在落泪。
  尽管知道那只是雨水,但他还是伸出手,将冯嫣脸颊上的水迹抹去。
  冯嫣顺势抬起头来,翻身望着魏行贞,“那,会不会是我们都活得不够久,所以才看不出十二域的变化?”
  “还不够久吗。”魏行贞稍稍侧头,“那到底要多少年?”
  “十万年?百万年?”冯嫣的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慢,她停顿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似的低喃,“……或者,更久?”
  “那看不到就看不到吧。”魏行贞又躺平望天,“中土一昼夜一轮回的日落月升,我都还没有瞧够。”
  “也是啊……”冯嫣也若有所思地望着天上的雨。
  已经浸湿的衣衫紧紧贴在她的皮肤上,让她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无数个熟悉的夏日雨夜。
  这是这里的雨,比岱宗山的更清冷,
  魏行贞望着冯嫣因为出神地想着什么儿略显恍惚的脸,不由得撑着脑袋,侧卧着望向她。
  “阿嫣不冷吗。”
  “冷啊。”冯嫣仰起脸,望着魏行贞,“来抱抱我吧。”
  ……
  洛阳,正午。
  遮天蔽日的榕枝似乎瞬间将洛阳的城墙推到了宫门处,此时除了皇帝的宫殿,城中几乎再没有能够让日光直射的地方。
  这枝繁叶茂的青葱之景,直让人怀疑眼下究竟是什么季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