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七抬眸,果然望见城门的高楼檐角上有石兽,她转过身想拉冯嫣来看看那是否就是“嘲风”兽,然而冯嫣此时也望着车窗之外,表情寂郁,显然在想什么心事。
冯小七坐回姐姐身边,“阿姐在想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冯嫣摇了摇头。
方才与妹妹说起嘲风,又让她无端想起了贺夔。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同时想起这两人了,然而直到今日,冯嫣才忽然意识到,贺夔与杜嘲风两个人在名字上就有些渊源。
大荒东经中有载: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
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黄帝得了夔兽,就用它的皮做成了鼓,又用雷兽的骨制成鼓槌,鼓声巨大能传五百里,威震天下——这故事冥冥中好像一语成谶,贺公的故事不就是陛下威慑天下的一记重捶么?
这“鼓声”在冯嫣耳边响彻了十几年,又何止声闻五百里。
“通行!”
车外传来城门守卫的一声高呼,马车又再次行进起来。
冯嫣回过神来,忽然发现视野之中的魏行贞不见了——可是就此刻宁静安和的感受而言,魏行贞肯定与她相离不远。
她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望着前方不远的若干马上背影,想要去找魏行贞的踪迹。
“阿嫣在找什么?”
魏行贞的声音随着一阵马蹄的轻响,从她的后方传来。
冯嫣回过头,就见魏行贞打马而来。
——原来,他一直跟在马车的斜后方吗。
冯嫣轻轻摇头,她垂下眼眸,什么也没有说,然后重新放下了车帘。
……
岱宗山延绵数百里,无数险峰奇景。
近百人的队伍在蜿蜒曲折的官道上缓缓行进,这支队伍中将近一半的组成人员是礼官,他们扛着大吕黄钟,举着两人高的雉尾羽扇,迈着庄严的步伐向前。
在他们前方大约一二里的地方,有专门负责开道的侦查官先行探路,肃清路障。
冯小七一直望着窗外,太久没有出城,一切在她眼中都显得新鲜生动。
“什么气味……”冯嫣略略颦眉。
“嗯?”冯小七闭上眼睛闻了一会儿,风中似乎有浅浅的灼烧味道,“好像什么东西烧着了……不会是山火吧!”
走在队伍前头的杜嘲风显然也闻到了这股不寻常的味道。
他下令队伍停止前进,在原地静静等待。
不一会儿,前方果然有侦查官快马回程。
“前面怎么回事?”杜嘲风问道。
“有山民占道祭祀!”侦查官大声答道,“下官已经派人清理现场了,天师正常行进就是,不会耽误。”
马车中的冯嫣也听见了这回答,她再次揭开车帘,“这个时候是在祭祀什么?向谁祭祀?”
侦查官翻身下马,几步走到冯嫣车前,躬身道,“回公子,是附近山民在祭祀这一带的坛仙,说今日是坛仙生辰,所以——”
“坛仙。”冯嫣笑了一声,“我还第一次听说有‘坛仙’敢到岱宗山上来——他们说了这坛仙本尊是什么吗?”
“回公子,据山民说……是一位得道多年的狐门大仙。”
去甚本来一直坐在马车前头看热闹,听到这里表情突然拧巴,好像有人把什么臭不可闻的东西丢到了他的跟前。
“啥……啥仙?”
“狐仙。”侦查官表情严肃地对去甚道,“听说近来这位大仙出手,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所以信徒渐多,香火甚旺。”
第七十七章 三言尊者
“我还没见过民间的坛仙祭祀呢……”冯嫣低声笑道,“这次难得遇上了,不要驱逐吧。”
马背上的杜嘲风哧了一声,“你是想去看看么。”
“嗯。”
杜嘲风哈哈一笑,“行啊,那就去看看!”
几人停下了礼官的队伍,仅仅牵出冯嫣所在的这辆马车向前独行。
车内,冯小七如堕云中,“阿姐,什么是坛仙?”
“小七听过四大门吗?”
冯小七摇了摇头。
“没听过这个名字也情有可原,不过四大门的故事你肯定有耳闻,他们是民间百姓遵奉的野神,”冯嫣说着,伸手在车中的软塌上写下四个字,“有胡门、黄门、白门和常门。”
“胡……就是狐狸?”
“对,”冯嫣点头,“胡是狐狸,黄是黄鼠狼,白是刺猬,常是长虫。”
冯小七轻轻击掌,“啊……那我确实听过!黄皮子么,会跑到村子里和人讨封的那种!”
“在四大门之中,又分两类,一是家仙,二是坛仙。家仙往往会与人同住,百姓若是在家里发现了家仙的痕迹,就要供奉起来,因为人们相信,这四大门可保人‘柴尽烧’、‘米尽吃’。
“坛仙的功力就要比家仙更上一层,他们声称自己能治病、除祟,甚至为人卜明前途,给出预言指示。”
听到给人治病,冯小七本能地皱起了眉,“这……靠谱么?”
冯嫣一笑,摇了摇头。
“四大门之所以要做这些,是为了给自己积攒功德,然而有些家仙坛仙实在愚钝,他们的小脑袋瓜想不明白‘功德’是什么,只是见人治病救人能积攒功德,就纷纷效仿……可他们不懂治病,往往先以法术散播灾疫,再借着自己的香头来给人治病,这一来二去,往往功德没积攒下来,背的业障反倒越来越多。”
冯小七噗哧笑了一声——这听起来怎么怪可怜的。
“我记得从前尾闾山附近的小山头上,有很多坛仙的香案……但还从来没听过哪个坛仙敢上岱宗山的。”
“这又是为什么?”
“两个原因,”冯嫣莞尔,“一是这些仙家最怕达官显宦,见到了就要退避三舍——因为人生下来就比牲畜要多五百年道行,能位极人臣者,身上道行更深。四大门即便有法力,也属于浑噩邪道,所谓邪不侵正,所以官家一至,他们就显不了灵了。”
冯小七有些明白过来,“我刚还想说呢,怎么这种事我从来没见过……”
“第二,出入岱宗山的,往往不是一般的达官显宦——你想,平日里住在这一带的,都是像杜天师这样的人物。即便是颇有道行的大妖到这里来也须有几分忌惮,何况是这些才得了些许点化的四大门?”
“难怪阿姐想去看,既然它敢在岱宗山上设坛,想必是有些本事了!”
冯嫣笑了笑。
她从前听家里的仆妇谈及过几位坛仙香头上的盛况,一直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只是过去从来没有机会亲眼一见罢了。
今日突然撞上这样的事,冯嫣很是惊喜。
“话说……”冯小七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果,有一只四大门特别聪明,这经年累月的,真的积攒了足够的功德,它真的能成仙吗?”
冯嫣还是摇了摇头。
冯小七脸上又浮现出茫然,“这又是为什么。”
“刚才也说到了,人是万物灵长,一出生就比旁的生灵要多五百年道行,可小七想想,平日里我们认识的人之中,可有一个修仙去的么?”
冯小七颦眉想了想,“……一下好像,还想不到。”
“是了,因为从古至今,都鲜有能位列仙班之人。生死有命,天寿难改,或许确实有那么一些人机缘巧合之下得遇仙缘,但这绝不是寻常人能‘修’得的。人尚且如此,这些家仙坛仙就更难了。”
冯嫣轻声道,“他们或许比寻常的狐鼠要多活上三年五载,然而终究是攒不够功德,也得不了仙道的。”
“竟是如此……”
“这个道理往往修为越高者体会越深。所以你看,文臣之中或有一二老者渴求长生,但在平妖署司天台,就极少有人会被‘得道成仙’这样的胡言所蛊惑。”
冯嫣看向小七,“小七也是,往后或许也会有人骗你世上有长生之术,不要信。”
冯小七突然想起自己灵识的事,不由得叹了一声。
她整个人往后仰卧,有些泄气地靠在了马车的软垫上。
“我这儿还八字没有一撇呢。”冯小七望着车顶,轻声道,“不过我记住了,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以后我一个都不信——嗯?阿姐你又笑什么?”
冯嫣望着窗外,眼中带笑,“可能……也有些是可以相信的吧?”
“哎……?”她靠到冯嫣身边,“难道阿姐以前灵验过?”
“是啊,”冯嫣撑着下颌,轻声道,“我以前听人说,岱宗山上有一位‘三言尊者’,若是林间旅人有幸遇见、认出,又能在开口的三句话之内,许下自己愿望,尊者就会满足人的心愿。”
“阿姐遇到了?”
“应该……遇到了吧。”冯嫣笑了笑,“但总之,我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小七好奇问道,“阿姐当时许了什么愿?”
冯嫣笑着摇了摇头,“……嗯,也不是什么厉害的愿望,只是第二天就应验了,所以觉得很神奇。”
“啊……到底是什么愿望啊,”小七的胃口完全被吊了起来,“阿姐告诉我嘛!”
“不能说,”冯嫣笑着将食指放在了嘴前,“这是‘三言尊者’的规矩,愿望不论达成与否,都不可与外人道也。”
……
马车往前走了大约一里,空气中的烟灰气味越来越重,道边偶尔能见完全烧化了的红烛,草丛间散落着黄色的纸符。
越往前走,杜嘲风脸色越沉肃——这妖气极为精纯,因此显得相当浅淡。
这绝不是什么寻常坛仙。
冯嫣也同样觉察到了这妖气的特殊,然而与杜嘲风不同的是,她能够能感受到某种天真热烈、又带着几分狡黠和不快的情绪,正源源不断地从前方传来。
这当然……不是人类会有的情感。
这妖气虽然因其颜色、气息的浅淡而变得难以令人觉察,然而在冯嫣这里却正好相反——这席卷山野的喜怒,冲散了道路上所有“人”的气息。
冯嫣有些期待地靠在了窗沿上。
第七十八章 理门
马车行至一个岔道口,停了下来。
车的左手边是继续向前的山道,地面上能看到许多香灰被推平的痕迹,土路上留着许多深深浅浅的拖拽新痕,应该是之前占道祭祀的山民留下的。
车的右边是一条高坡,尽头是一块平坦的土地,青紫色的烟从那儿袅袅飘升,那是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所焚的供香。
高坡的土路也从那里开始变成石阶,石阶向上攀延,冯嫣顺势而望,只见郁郁葱葱的绿林之上,一座山庙在山的更高处若隐若现。
冯嫣意味深长地望着远处的山庙,“这儿什么时候有庙了……”
侦查官回头道,“回公子,庙确实是一直都有,但都荒了好些年了。平日里没有人往上头走,更没有香火,所以不太起眼。”
“这样啊。”冯嫣望向那人,“香火是什么时候起来的?”
“大约也就这半月之间吧。”侦查官遥手一指,“公子您看。”
不远处的坡道上放着许多圆木桩,九根圆木垒成三角,稳稳地堆叠在路边。
“那些都是这坛仙开口之后,附近山民自发送来的。”
冯嫣更加意外,“有人在岱宗山上修建新庙,你们也不管?”
侦查官苦笑一声,“公子有所不知,虽然我们现在确实是进山了,但这一带严格来说不能算岱宗山的地界。”
“为什么?”
“这……”侦查官望了近旁的杜嘲风一眼,一时没有吱声。
杜嘲风笑道,“都是老黄历了,阿嫣还记得你十岁那年路遇囚队的事么?”
“嗯,我记得是天抚十一年的秋天。”冯嫣轻声道,“当时修缮祭台的人手不足,所以陛下解送了一批囚犯上山,以役抵罚。”
“对,不过当时缺的不仅仅是人手,更要命的是云贵那边的石料和木材迟迟运送不来。”杜嘲风答道,“陛下当年定下的竣工死期是立冬,眼看工期紧张,再不起梁筑基就来不及了,所以就——”
见杜嘲风没了下文,冯小七忍不住接道,“就……?”
杜嘲风两手一摊,“——就地取材了。”
此话一出,连冯嫣都怔住了,“在、在岱宗山?”
“当然不可能在岱宗山了,”杜嘲风笑道,“毕竟这里是大周千古福地,禁止伐木,禁止耕作……但陛下那年重新划定了岱宗山的边界,把外围的一圈给划出去了。”
冯嫣至此,完全明白了过来。
她忍不住叹了一声,“竟然……”
侦查官看了看杜天师,又看了看冯嫣,“所以现在这块地方就,比较尴尬……一方面它不算洛邑,另一方面也不算岱宗山,两头么,都管不着,也管不了。”
这谁敢管?
从前这一带的事务均是由司天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