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回到屋子里,从床头的暗格里抱出来一个小匣子,那小子赫然躺着一枚兵符,拿去来握在手心出了门。
“大伯,幼时在府中和哥哥们玩儿官兵捉匪是用的这块兵符当玩具,第一次进京的术后祖父让我必须要小心保管这枚兵符,说拿着他就像是哥哥们在身边一眼。”
“多年来我一直保存,这次回到西南才知这是调动的神焰军的另一块的兵符,现在将他交给大伯。”
庄良峥心头大震,他一直都知道调动神焰军有一正一副两块兵符,两块兵符同时出现可以调动所有的神焰军。
他现在有一块,却始终没有见过第二块的影子,他问过父亲,父亲说该要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
没有到居然在喜乐的手里。
谁能想到他的父亲会把如此重要的东西给一群孩子们当玩耍的物件儿,还随着喜乐带到了京都。
庄喜乐幽幽的想着,那是她不知,还整日的带着这兵符到处晃荡,还给她的姐姐们炫耀过。
现在想想,她都觉得自己胆子大。
到了来年开春,庄良峥才带着一大家子返回西南,他们要接着镇守西南,继续打理的葡蕃,去守护他们的父亲(祖父)为之奋力拼搏了一辈子的安稳平和。
这天下,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离开而变的不同,当枯枝抽了新芽,当嫩草从泥土里坡地而出,春的气息从天地间而来,笼罩四野。
景润十一年,四月。
春和景明,草长莺飞,虎啸村里的樱桃花,杏花,梨花,李花等开满了村子,远远的望去,整个村子都被这些充满希望和活力花所覆盖。
地里满是忙碌的人,庄喜乐带着孩子们走在田埂上,身后跟着一头不大的幼虎,机灵活泼,正调皮的伸着肉嘟嘟的爪子去抓在野花上飞舞的蛾子。
“惊山,你又调皮了。”
君绵绵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调皮的小虎叉着小妖,“你若是再这么调皮,我就不给你喝你最欢喝的羊乳了。”
惊山,刚从西南送来不久的小虎,模样和当年的惊鸟很是相像,几个孩子稀罕的不行,取了一个叫‘惊山’的名字。
庄喜乐无奈笑着摇头,没有母老虎带着小虎教授本事,这惊山迟早被养成二世主,不过,孩子们喜欢就养着吧。
田埂上迎面走来一男一女,庄喜乐笑着上前,“汪姐姐,觉得这村子如何?”
这次前往虎啸村,荣襄县主笑着说要随行,来了京都多年的她,依然喜欢田间地头的那份欢畅,依然觉得守着土地才能让自己的天高海阔。
“你家君侯爷耕种的本事一流,这个村里找就被他梳理的明明白白,简直一点子浪费的土地都没有,土质好,地里的庄稼也好,看着让人心里觉得欢喜。”
“这满村的看着让人觉得心里舒坦,等到挂了果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这时候小惊山一溜烟的顺着的路往前跑,几个孩子跟着追了出去,银铃般的笑声在百花当中响起,悦耳动听。
庄喜乐和荣襄县主并肩走在一起,听着那笑声嘴边不由的就翘了起来,“还得要感谢汪姐姐这多年来给的耕种法子和各样种子。”
“这两年葡蕃连年丰收,我大伯离京之前还交代我要好好的多谢你呢。”
那荣襄县主问着花香,侧首笑道:“还得多谢你大伯肯相信我这一介女流,若是没有他,也不能有我的今日是不是?”
她的夫君没有官职,她却是一品诰命夫人,这其中就是的因为安康郡王大胆才采用她的耕种之法从而丰收后,皇上给赏的。
村中有一处小院,此刻被各式各样的花围绕着,一溜烟跑回去的小惊山趴在地上祸害那些野花,伴随着的君绵绵几个孩子的欢笑声,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君元识从屋内走了出来,看着回来的庄喜乐笑着迎了上去,自然的牵起了庄喜乐的手,走到杏树下掀开遮挡的布,指着新搭建的秋千架子,“夫人,新搭的架子可还喜欢?”
还没等她说话,君绵绵几个孩子一窝蜂的跑了过去,“好漂亮的秋千,我要去坐。”
“不行,我是姐姐,我先来。”
“不要,你要让着我,哥哥们推我。”
“君绵绵,你是不是想要挨揍。。。。。。”
庄喜乐满头黑线,“一群没眼力见儿的,没听到这是你们爹给我做的?”
回答她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哈哈哈。。。。。推高一点。。。。。”
“你够了,该我了。。。。。。。”
------题外话------
啊啊啊啊啊~~~
到这里正文就真的完结了,今天早上看后台才晓得最近好多的亲亲投了许多推荐票,月票。。。
在此,作者君要表达最真诚的谢意,谢谢亲亲们支持~
正文虽然完结,但心里还在琢磨要不要写个番外,文里,作者最喜欢的角色是西康郡王,其实心里很想写一写郡王年轻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担心没有亲亲们的喜欢,毕竟亲亲们的喜欢才是我写文的动力。
或者亲亲们有没有想看的番外呢,留言呀~
第01章 风华正茂恰年少(一)
启润八年,春风习习,暖阳高照。
京都望平街上一座占地极大的府邸今日极为热闹,庄老爷的二儿子今日百日,大宴宾客。
庄老爷乐呵呵的招呼着的宾客,庄夫人抱着刚满百日孩儿接受众人的道喜。
前来恭贺的客人无不笑着恭贺,嘴里说着讨喜的话,什么‘天庭饱满,福寿绵延’之类的吉祥话层出不穷。
彼时,有一衣衫褴褛的老和尚杵着佛杖站在城门外抬头看天,满足的仰天长笑。
“你来了,来了好啊~”
跟着他一起来的小和尚歪着头看天,却什么都没看出来,那老和尚笑完后住杵着佛杖大步进了城门。
当他走到庄府的时候,宾客们已经入了席,席间,说笑声,推杯换盏声不断。
“大和尚,您走这边,这边准备了素斋。”
门房看到老和尚来还是热情的开了口,他家老爷乐善好施,府中这样的大喜事自然更是慷慨,出了一大早就发送了喜馍馍外,还为了那些想上门讨杯喜酒喝的人准备了席面,就安放在偏院。
素斋也准备了一桌。
那老和尚摆了摆手,“素斋要吃,吃之前看下贵府的小公子。”
门房为难了,小公子多矜贵,哪里能随意抱出来给一个的老和尚看?
端看这个和尚一身脏兮兮破破烂烂的,万一要是过气了什么病气,如何使得。
“阿弥陀佛,老和尚与那小公子有缘,还请通禀一身。”
他这个一声佛号一喊,门房顿时便觉得头脑清明,顿时就觉得这个人必定是得到高僧,交代了一声连忙转身朝里跑。
正在吃酒的庄老爷一听说,便笑着起身,坐着的人笑道:“给点银钱打发了就是,你理他作甚。”
这年头招摇撞骗的多得很,宾客们都认为那和尚也差不离。
庄老爷信佛,自然是要去看看的,让妻子抱着幼子就跟着出去了一趟。
那老和尚见一夫人抱着一个孩子出来,又笑了两声,上前喊了一声佛号才看向那怀里已经睡着了的孩子。
“哈哈哈,多日不见,你现在可好啊?”
原本睡着的孩子忽然睁开了眼睛,侧首看着老和尚顿时高兴的笑出了声,那场面当真是十分神奇。
“西南距此山高水长,艰险重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盼你福泽早日降临。”
老和尚说完留下一串佛珠,转身大笑着离开。
“大师。。。。。。”
庄老爷不明所以,想要问个清楚明白,但那老和尚出门后很快就走近了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侧首看着还笑着的幼子,压下心中的疑惑,转身带着妻子回到了席面上。
他不知道的是,那个老和尚此刻真坐在不远处的屋檐下低头吃饭,小和尚趁着有空庄家的偏院用了斋饭,还用化缘的钵给装了满满一碗带出来。
“师傅认识那小孩儿?”
老和尚停下了嘴,忽然又笑了,“那是天生的武将,文武全才,西南的百姓就快有福了。”
西南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年了,总算等来了他们的守护神。
小和尚觉得老和尚肯定又是满口胡说,那么小个小孩儿能看出来什么?
这个插曲很快就被的庄老爷抛诸脑后,一大家子责任都在他的肩上,他可没功夫多想那太多的事。
时间转瞬十六年,天润二十四年,朝野动荡不安,边陲时常遭受滋扰,局势并不明朗。
这一日,是发榜的日子,礼部南院的墙上被一面大红色的红绸遮盖,红绸下便是这一届新科学子名单,寒窗苦读十载,所有的荣辱皆系在这面墙上。
一大早就从面八方赶来的人将墙面的前一圈围的水泄不通。
太阳从东面冉冉升起,礼部大门大开,去报喜的人一身喜庆的红衣,身旁的是全副的仪仗,只要揭榜,礼官唱响前三鼎甲,他们就出从这里出发,一路敲响鼓锣声,前往报喜。
“吉时到,揭榜~”
人群顿时一阵推搡,谁都想靠前看的近一些。
那遮盖墙壁的红绸缓缓揭开,墙上用黄纸书写着那些已经鱼跃龙门的名字。
“黄甲金榜,一甲第一名,状元:京都庄氏学子庄豫南~”
“黄甲金榜,一甲第二名,榜眼:京都君氏君长盛~”
“黄甲金榜,一甲第三名,探花:苍溪县桂花村学子连文山~”
随着礼官的唱响三鼎甲人群里爆发出阵阵叫好声,有几个小厮模样的欢天喜地的从人群里退了出来,撒开脚丫子飞快的往回奔。
“咚咚咚咚!!!!”
报喜的队伍出发了,朝着三个不同的地方而去。
“老爷、夫人,大喜,大喜啊,二公子考中了,一甲第一名,是状元,二公子考中状元啦~”
庄府满府皆惊,庄老爷快步从屋子里出来,差一点歪了脚,再一次确认清楚后立马让人准备红封,悬挂炮仗。
祖宗显灵,庄府又要办宴席啦!
全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喜气洋洋。
府中的演武场里,京都京都城的绝对主角,新鲜出炉的状元郎身着一身短打,在演武场里将手里的长枪舞动的虎虎生威,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力道十足。
端看那样,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此人怕不是中的武状元。
“哎哟,我的二弟,你怎么还在这里练武,你中啦,现在都是状元啦,快换身衣裳跟着去前院听喜啊。”
庄府的长子庄豫东一脸的着急,身旁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子,正大声喊道:“二哥,你现在是状元啦,宣旨的人已经在路上了,你别舞枪啦~”
结果,场中的人愣是将一套招式给舞完了才收了枪,拿过小厮递过来的帕子胡乱的擦了脸,嘴唇得意的翘起,“大哥,三弟。”
庄豫东上前拉着他就走,“哎哟,你还不慌不忙的,快去换衣裳,都给你准备好了,穿的利落些。”
“你可是新科状元,除了宣旨和报喜的人,那城里的媒人都出动了,也不知道咱家门栏结不结实。”
最小的庄豫北乐呵呵的跟在身后,“大哥放心,咱家的门栏可结实啦~”
当宣旨和报喜队伍浩浩荡荡的到了庄府大门口,小厮上前点燃用竹竿挑着长长的一挂炮仗,在噼里啪啦的炮仗声结束后,恰好赶到庄家三兄弟出现在了门口,在还未散去炮仗烟儿中,那身影,说不不出的意气风发。
------题外话------
西康郡王的番外开始啦~
第02章 风华正茂恰年少(二)
庄府儿郎高中,庄老爷喜上眉梢,正门大开,宴请八方好友。
在祭拜先祖后,想着二小子明日还要进宫面前皇上,心里就止不住的激动。
饭后,微醺的他看着眼前的三个儿子,大儿子相貌上乘,性子敦厚持重,对兄弟有爱,让人老怀大慰;
二儿子面目俊朗,体态风流,如今还成了状元,让他倍感荣耀;
三儿子虽年岁不大,却活泼机灵,等过些年又是一个风流少年。
“都是我庄府的好儿郎,以后你们兄弟三人定要相互扶持,唇齿相依。”
“老大,你是兄长,往后你要尽全力扶着你的两个弟弟往前走;老二,眼看你就有了功名,这往后光耀门楣的担子就落在你头上了,莫要辜负你这么多年来没日没夜的寒窗苦读。”
“咱们庄府这么多年,就数今日最风光。”
庄老爷好一阵长吁短叹,感叹着自己哪怕现在就没了,也能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