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迫尚公主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时辰将至,大宫女静水站在前列,百般纠结之下,还是壮着胆子轻轻扣了扣门,“公主殿下,该起床梳洗了。”
  声若蚊蝇,几不可闻。
  然后半晌之后,“咯吱”一声,门从内被打开了。
  安国公主着着寝衣,发丝散乱,她先是瞟了一眼天色,然后才抬手揉了揉眼睛,“怎么这么早?”
  静水福身行礼,一边让人将洗漱用具送入房内,“按照规矩,公主要寅时起床梳洗,卯时前去拜见陛下,与陛下一同用早膳,辰时再回宫梳洗,着婚服,等待驸马入宫迎亲,之后……”
  “停!”安国公主蹙着眉,嘀咕一声,“这么麻烦?”然后抬眼,很是真挚问道:“我能反悔么?”
  静水等一众宫人顿时呆若木鸡,完全没想到堂堂的安国公主竟能露出这般孩子气模样。
  好在安国公主本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但瞧见一众宫人如丧考妣的模样,顿时知晓他们是当真了。
  于是她难得愧疚几分,干脆利落往梳妆台一坐,“还都愣着做什么,不是待会还要同陛下用早膳么?”
  静水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为她梳洗打扮。
  因是出嫁前最后一次少女装扮,因而并未草草了事,等到妆成之后,安国公主临镜自照,只见镜中女子蛾眉轻扫,眉心一点梅花钿,粉面含春,清丽可人。
  衣裙也是以轻纱简便为主,一条薄纱罗制成的披帛绕在双臂之间。
  静水在一旁赞道:“公主果真天姿国色,貌若天仙。”
  安国公主只是微微勾着唇角,放下镜子,“不是还要与陛下一同用膳么?走吧。”
  因宫中并无太后皇后妃嫔,安国公主与小皇帝也素来不喜繁琐规矩,因而两人只是简简单单用着早膳。
  小皇帝望着她,感慨一句,“遥想昨日皇姐好似还陪着朕玩耍,一转眼,皇姐便要出嫁了。”
  安国公主该吃吃该喝喝,没半点感慨,“陛下倘若当真舍不得,现在收回成命还来得及。”
  小皇帝二话没说埋头吃饭。
  因同小皇帝吃饭省了不少时间,故而待到妆成,吉时还未到。
  安国公主也不着急,当着满屋子宫人的面,镇定自若从婚服之上的珍珠镶玉腰带中,抽出一条紫金软鞭。检查了一番,确认无恙,这才又重新装了回去。
  满屋子宫人面面相觑,每一个人敢吭声。
  倒是安国公主瞅了一眼天色,“驸马快到了吧?”
  她话音刚落,便听得宫门外唢呐齐奏,鞭炮齐鸣,瞬间打破了亭华宫的如水般的寂静。
  有小宫女兴冲冲奔进来,脸上满是喜色,急急道:“驸马迎亲来了!”


第26章 迎亲
  鞭炮足足响了三回; 驸马的迎亲队才终于到了亭华宫外。
  方镜辞身着红色婚服,玉冠束发,丰神俊朗,芝兰玉树; 在内侍的引领下; 踏进亭华宫主殿。
  安国公主身着同样鲜红的婚服端坐于堂上; 风姿绰约; 典雅大气。
  尽管时间仓促,但司衣房依旧尽了最大的努力,将原型简约轻便的婚服,做到简约而不失华美。以金丝线秀制展翅九凤,雍容大气; 美不胜收。
  而头顶凤冠也以简便轻巧为主,是乍一看样式简单,却用料皆不菲,以琥珀、玛瑙镶嵌,以金箔装饰,流光溢彩; 熠熠生辉。
  乍一瞧见,方镜辞也不过是片刻失神; 而后便镇定自若,拱手行君臣之礼,待到安国公主说免礼之后; 这才起身。
  他走到安国公主面前,却也不说话,只是望着她,眼底笑意好似要溢出来一般。
  安国公主微微歪着头; 头顶的凤冠随着她的动作,金丝编织的珠链发出清脆细微声,“我今日这身打扮很奇怪么?”
  方镜辞摇了摇头,“殿下风姿娴雅,雍容华贵,常人难以企及。”
  安国公主微微失笑,杏眸微抬,斜睨着他,“驸马才华横溢,夸人只会这般简单的字词吗?”
  “殿下丽质天成,仪态万千,任何夸赞的词语都难以企及殿下之美。”明明是令人汗颜的夸赞,自他口中说来,徐徐道来,不紧不慢,仿佛再正常不过的事实。
  安国公主敛眸一笑,粉面含春,仿佛不胜娇羞。
  但方镜辞握住的柔荑,干燥温热,坦然自若,并无半点娇羞之意。
  亭华宫的宫人先前碍于安国公主的威名,言谈举止都带有约束,但这会儿瞧着妩媚含羞的安国公主,不禁感慨一句:到底还是少女情怀,遂纷纷上前高声恭贺。
  方镜辞于恭贺声中紧握安国公主柔荑,两人相视一笑,情合意洽。
  负责礼仪时辰的礼官见时辰已至,前来催促,“殿下,驸马,该启程前往太庙祭拜了。”
  方镜辞笑得雅致如常,“殿下,请。”
  安国公主的手还在他掌心,闻言轻轻颔首。
  门外鞭炮声又起,未停歇的鼓乐声吹奏得越发卖力。晴空万里,碧蓝如洗,好似天地都换了喜色,与之同庆。
  两人一起出了门,乘凤辇到达崇安大殿前。下了凤辇,站于高高的台阶之上,一个婉约雍容,清丽无双,一个风姿卓绝,雅致天成,天造地设,真真一双璧人。
  皇帝站于一旁,温声含笑。
  百官于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臣站于台下,高声恭贺。
  安国公主与站在使臣之中的舜华太子目光相接,两人都含着浅浅笑意,而后点头致意。
  随后,嘈杂热闹的喜乐声暂停,礼官祝祷,而后崇安大殿之前的钟声响起,足足九声。钟声悠扬,响彻大地,宣彻大庆的安国公主自此出嫁。
  钟声响起之后,有上百名穿着礼服的童男童女开始齐声咏唱《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乘着盛大的礼乐声与咏唱声,安国公主与方镜辞在万众瞩目之下,携手再乘凤辇,与崇安大殿出发,途径长安大街、贺安大街,一路游行至太庙。待到祭拜先祖、敬告天下之后,再返回新建的公主府,拜堂成亲。
  安国公主大婚,举国欢庆,沿路无数百姓观礼。
  日光和熙,清风徐徐,两人同坐凤辇,于万千臣民的恭贺中,沿着长安大街一路南行。
  走过贺安大街之后,凤辇顶上的轻纱齐齐放下,将两人与外面隔绝开来,外面只能看见里面的人影,但瞧不见具体情形。
  即便这样,沿路还是有无数百姓观礼,恭贺声、祈福声,最后只汇聚成一句——
  “愿安国公主平安喜乐,顺遂无忧。”
  声势浩大,令人不忍忽视。
  安国公主与方镜辞对视一眼,着人将轻纱掀开。
  她身着凤冠吉服,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但眼角凌厉之势化解了几分娇柔,让她整个人如同收进刀鞘的利刃,锋芒敛尽,但不经意间外泄的一丝森冷,依旧让她英姿飒飒,气势如虹。
  人群不由得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仰首望着她,目光中有紧张,有敬畏,有狂热。
  唯独没有害怕。
  这是威名在外、威震四海、夜能防小儿啼哭的凶神,却也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守卫他们喜乐安居的大庆战神。
  是万千大庆臣民衷心信赖的安国公主。
  是大庆立于不败之地的神。
  万众瞩目之下,安国公主拱手、弯腰、行礼。
  她动作很慢,每一个人都亲眼看着她左手于上,右手覆之,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深深弯腰。
  礼轻,而意重。
  静默之后,而后狂喜。
  震天隆的欢呼声、恭贺声齐齐响起。
  随后又是一静。
  身侧传来轻微衣袖擦过之声,安国公主微微侧目,就见方镜辞站于她身侧。
  吉服玉冠,面若冠玉,温雅闲致,俊逸非凡。
  他同安国公主一般,于万民瞩目之中,行长揖礼。
  礼毕,万民齐呼。
  只不过与先前稍有不同——
  “愿公主驸马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福泽绵长,顺遂无忧。”
  两人重新坐于凤辇之中,耳畔还不断回响着万民齐呼。
  轻纱再次放下,隔绝出一方小天地。
  直到这时,安国公主才微微松了口气。
  “殿下英姿飒飒,容姿万千,百姓敬爱有加,连景之都被泽蒙庥。”说着,递来一方锦帕。
  安国公主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抬手接过。一打开,发现锦帕居然包着几块果脯,有梅干、桃干、杏仁……不一而足。
  她顿时眼睛一亮,脸上笑意真挚明媚,抬眼之间,满满的喜乐欣慰,“你怎么会想着带这个?”说着,捡了块梅干送进嘴里。
  方镜辞望着她,眼底微微含笑,“成亲典礼繁琐冗长,殿下清早用过早膳后,想必再无时间用膳。”
  安国公主倒是不怎么在意,“我在军中,也曾数日不进米粒,虽然饥饿难耐,尚且能忍受,只是这一时半会吃不到东西,又有何不能忍受的?”
  她语调轻慢,只是说出事实,并无嫌恶不耐之意。
  方镜辞却垂下眼睫,像是轻声说了句什么,但因外面鼓乐与欢呼之声不停歇,安国公主没有听清。
  她微微凑近一章 ,正待问询,辇车突地一晃,她整个人一下子扑到方镜辞身上,锦帕上的果脯纷纷掉落于地。
  事发突然,方镜辞被唬了一跳,连忙将她扶起,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殿下,可有受伤?”
  安国公主摇了摇头,瞟了一眼地上的果脯,轻抬眉眼:“居然连这会儿时间都等不及了么?”语意微冷。
  随着她话音刚落,外面顿时传来一声断喝:“什么人?胆敢阻拦安国公主与驸马都尉的迎亲队伍?”
  城楼之上,小皇帝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九旒平天冠。迎亲队伍早已走出长安大街,夹道百姓欢声雀跃犹在耳边。
  他颇为感慨,“皇姐盛名在外,大庆百姓也无不为她欢庆。”
  顾鸿生与翟康来等大臣随侍在侧,闻言也只是恭声道:“此乃陛下之福,大庆社稷之福。”
  老生常谈的话,小皇帝都听腻了。
  摆了摆手,他便要起驾回宫。
  谁知刚一转身,眼角余光不经意往下一瞥,顿时瞅见一个藕荷色身影。
  城楼之下百姓数不胜数,他其实并不能确认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仙女。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数日来于梦中出现,魂牵梦绕,经久不忘。
  守在毕府的人回报,这几日都不曾有人到毕府道谢或是道歉。小皇帝怅然所思,倘若不是安国公主大婚,想必他定能颓废度日不知几时。
  是以此时仅仅只是瞥见那一抹藕荷色,心底便徒然生出一股宁愿错认、也不愿错过的势头。
  不顾众位大臣还跟在身后,他疾步匆匆下了城楼。
  于公公慌忙跟在身后,焦急万分呼喊着:“陛下,陛下!”
  赵琦充耳不闻,只顾着往城楼之外,去寻找入梦不知几回的仙女。
  顾鸿生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皇帝急匆匆下了城楼,也纷纷跟在其后。
  于公公阻拦不成,眼见着小皇帝就要身着龙袍出了城楼,情急之下高声令喝守城楼军,“拦住陛下!”
  守城楼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敢贸然去拦,却也不能不顾,于是纷纷纠结当场。但好在这一声及时唤回了赵琦犹存的理智,他顿住脚步,怒目回瞪,“于炀,你要造反吗?”
  在场众人皆震惊。
  只闻“扑通”一声,于炀跪倒在地,双手扶地,额头死死抵着地面:“陛下,今日安国公主大婚,您待会还得前往公主府,给公主殿下送贺礼,您忘了么?”小皇帝倾心一位不知名女子,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是在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宣扬,有损皇家颜面事小,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则事大。
  安国公主出阁前,曾在政合殿前特地叮嘱于他——“我大婚之时,不带武器,势微力弱,想来必定难以太平。陛下身边,还要劳烦你多多看护,以免他走错了路。”
  于炀深知此时厉害关系,慷慨陈词安国公主大婚一事,想以此提醒小皇帝切勿失了体面。
  尽管所思之人可能近在咫尺,但于公公口中的“安国公主大婚”还是堪堪唤回了他将将远去的理智。
  但终究心念切切,赵琦抬眸穿过城门,往城楼之外看去。
  尽管安国公主迎亲队伍已经远去,城楼之上不见皇帝,但守在城楼之下、盼望瞻仰天颜的百姓犹在。
  大庆自安国公主披甲上阵以来,收复燕云失地,抵退四海敌军,平息四方战乱,所做之功劳,早已不亚于太、祖太宗开国定、邦之功德。
  也因此之故,大庆百姓对于永安帝,也是爱戴有加。
  只是,此时他已经很接近城门了,只要走出去,在人群中,或许便能找到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仙女。
  只是,或许。
  即便他眼力再好,在万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