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乘鸾-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店家早就惊动了,蒋青天在自家茶寮问案,这等扬名之事,岂会不允,当即应下。

    第24章 问案

    大堂迅速清了出来,只留了几张桌子,给官老爷们坐。



    第18节

    

那些士绅,身份高的还能分到条凳,像明晟这样的小辈,就只能站着了……

    幸好明微三人在雅座,倒是不用让出来。

    不然被发现,肯定逃不过一顿打……

    待蒋文峰、知府等人都进来,那位阿绾姑娘也带着两个侍女进来了。

    “店家,我家公子要进来喝杯茶,烦请腾个雅座出来。”她柔声细语。

    明湘瞪大眼,一把抓住明微的手腕,压低声音兴奋而急切地说:“七姐!你听到了吧?杨公子要过来!啊,我果然没有白来!”

    明微瞟了她一眼,轻描淡写:“你不如担心一下,万一人家看中我们的位置怎么办。”

    明湘飞快地扫了眼隔着竹帘子的大堂,打了个哆嗦。

    幸好这种事没有发生。

    那位阿绾姑娘,看中了对面的雅座。

    店家过去商榷,那边的客人很痛快地让了位。

    阿绾拍拍手,一行侍者鱼贯而入,手中或提或捧。

    对面竹帘撩起,侍者们擦桌、清扫,铺上绸布,换上锦凳。而后,自己拿了杯箸出来烫洗——竟连炉子、水壶都是自己带的。

    众人看得叹为观止,什么叫讲究,今儿算是见识到了。

    最后,阿绾亲自点燃熏香。

    “不愧是侯府公子,这派头真是开了眼界。”临桌的书生低声交谈。

    另一人却嗤笑一声:“穷讲究!”

    说话间,驷车的门打开了。

    先下车的是两个美貌侍女,她们恭敬地等在一旁。

    “啊!”明湘低叫一声,猛地抓紧明微的手腕。

    明微一分心:“……还没出来你叫什么?”

    “激动。”明湘兴奋得眼睛发亮。

    这一打岔,明微转头去看的时候,那杨公子已经下车了。

    她不大能认人,但分得出美丑。这位杨公子华服金冠,身段高挑,已是十分的风流。待他转过身来,她听到了明显的抽气声。

    “好……好看。”明湘喃喃自语。

    确实是好看,无论眉目还是轮廓,都精致完美。而眉心竟生了一点朱砂痣,将这张俊得过分的脸庞,点缀得越发不食人间烟火。更奇妙的是,这样的长相,半点不显阴柔。

    简而言之,这是个很好看的男人。

    明微低头喝茶。

    “七姐七姐,你看到了吗?”明湘已经兴奋过度了,迫切地需要跟别人分享。

    “看到了。”

    “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好看的人!我现在相信,裴贵妃为什么能宠冠后宫了,杨公子长得像姨母,裴贵妃肯定美若天仙!”

    明微的关注点却不在于此。

    她发现,这位杨公子看着白皙文弱,实际上步法特别稳。再看他身量、体态,基本可以确定,他习武。

    看来,博陵侯府倒不是完全宠着他。明成公主和博陵侯都是猛将,这也算是家传。

    随护擎起伞,侍者铺上毡毯。

    从驷车到茶寮,短短的一段路,他的鞋连半点尘土都没沾到。

    临桌传来低声嘲笑:“这么点路还擎伞,他以为他是女子吗?难怪脸白得跟敷了粉似的。”

    这次他的同伴没有制止他了,大概觉得他说的没错。

    勋贵们虽然世代享尽荣华,真要说到权柄,还是掌握在朝臣手里。他们这些书生,尽管眼下无权无势,却拥有进入这个体系的资格。他们确实不怎么怕得罪贵人。

    当然,表面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因此,杨公子进来时,在场的官员都站起来施礼。

    这位杨公子什么也没说,只点头还礼,便进了雅座。

    竹帘放了下来,隔绝了视线。

    许多人长出一口气,心思才回到蒋青天审案这件事上。

    蒋文峰在正中坐下,吩咐:“将人带上来。”

    “是。”

    米婆婆和她的外孙女被带上来,刚要跪下,蒋文峰抬手阻止:“你们一个老迈一个年幼,不必跪了,站着回话。”

    “谢青天大老爷!”米婆婆感激涕零。

    蒋文峰没有马上问她们话,而是转头看向东宁的官员们:“此案是何人所审?或者谁看过卷宗?”

    一个穿知县服饰的官员站出来:“此案是下官所审。”

    蒋文峰道:“你将此案经过一一说来,如何查,如何审,都不要遗漏。”

    “是。”这位县令擦了擦额角的汗,开始陈述案件。

    这件毒杀案很简单。贺家是三树村的居民,祖孙三代六口人。平日一家和睦,也不曾与人结怨。

    那日早上,儿媳蒲氏打猪草迟了些,饿得栏中猪仔直叫。

    公公贺大看到,说了她几句。

    农家一般用两餐,有重活要干,则会给劳动力加一餐。

    下午公公干活回来休息,蒲氏已煮好汤面。

    公公吃下汤面,没多久就毒发身亡了。

    那县令辩解:“下官接到报案,命仵作验尸,确定是中毒。又查证了当时在场之人。蒲氏的婆婆去了临村,直到案发才归来。死者之子还在田间干活,两个孩子在屋里,大的看着小的。贺家无外人进出,只有蒲氏一人。下官绝对没有草菅人命!”

    “那蒲氏怎么说?邻人又怎么说?”

    “蒲氏自然不认,说自己没有下毒。邻人说她平日与家人处得和睦,少有争吵。但那日情景,邻人并没有瞧见。”

    蒋文峰接着问:“那么,毒又何来?可查过药铺?”

    县令额上的汗更多了:“下官……下官查了,并没有人见蒲氏买过药。但乡间多有毒物,蒲氏知道一些,也不奇怪。”

    “蒲氏所煮的汤面,你查过吗?”

    “也查了。面条是自家做的,水也没有问题,调料、炊具,全都干净。”

    “贺大回家之前,可有发生别的事?”

    “没有。”县令庆幸,他查证还算仔细,这些问题都答得出来,“贺大早上出去干活,与其子同行,入口之物相同。也没有被别的东西咬过,身上无外伤。”

    “蒲氏煮汤面,到贺大入口的过程呢?可有疏漏?”

    “蒲氏称,她一直在家中,并没有他人出入。”县令顿了一下,补充,“经下官反复盘问,她才说出,煮好汤面后,曾经放在窗台晾凉,自己回屋拿了双鞋垫。但贺大随即回来,这时间根本不够外人翻墙而入。”

    蒋文峰点点头,转头问米婆婆和那女童:“你们有什么可说的?”

    米婆婆根本不懂如何查案,只哭道:“我女儿不会做这种事的,求大人做主!”

    第25章 不成

    审案当然不能只看卷宗,还要提审犯人,询问证人,另外现场也需勘验。

    蒋文峰当即分批派出自己的下属,一去狱中提出蒲氏,一去三树村。

    众人无事,便交头接耳,讨论案情。

    明微听得临桌的书生谈论:“这案子审得很清楚啊!原先以为,是永平知县草菅人命,现下看来,可能实情就是如此。”

    “是啊!贺大从头到尾没接触过别的东西,只能是汤面有毒。没有别人在场,蒲氏如何自证?”

    “蒲氏往日再怎么与家人和睦,也不能证明她不会下毒。婆婆只说女儿不会做这种等,哪知道人心复杂!”

    “不过,还是有点奇怪。下毒怎么也会留下痕迹吧?蒲氏没去买药,这毒从何而来?”

    “永平知县不是说了吗?许是乡间毒物,有些花草带有剧毒,不一定需要去买。”

    知府听得众多议论,笑着和蒋文峰说话:“下官方才说过,看了卷宗,确实没有错处。根本找不到其他人,不是蒲氏做的,还会是谁呢?不知蒋大人有什么高见?若是大人也找不到,只能维持原判了。”

    知府的语气夹着几分收敛的得意。

    他知道,辖下十来个县,肯定有冤案存在。蒋文峰奉命巡察,叫他查出来不丢人。

    可是,按正常程序复核查出冤案,跟半路拦轿喊冤查出来,是不一样的。

    百姓半路拦轿喊冤,几乎是走投无路了。一则说明东宁官员不恤百姓,叫他们无处诉冤,二则显得东宁官员无能,竟然屈打成招。

    得知蒋文峰前来东宁,知府就怕出这个纰漏。

    别看青天大老爷名声好,其实官员们最怕这种同僚。

    为了名声,会撕人脸面。

    拦轿喊冤这事一出,知府就怕这位年纪不大的蒋青天义愤填膺,不给人台阶下。还好,他还是懂事的,叫这婆婆明日再去衙门。

    可惜那位杨公子好像看他不大顺眼,把他往坑里推。

    眼下这情形,他要是查不出问题来,蒋青天的脸面,怎么也要丢一丢了。

    跟自己丢脸比起来,知府当然选择让蒋文峰丢脸。

    今天要是蒋文峰丢了脸,他还有脸在东宁久待吗?

    想到这里,知府瞧了眼垂着竹帘子的雅间。

    这位杨公子,身上挂了个皇城司提点的职位,不管是不是门面,他定然是圣上的心腹。

    他与蒋文峰有隙,真是件大好事。

    蒋文峰平淡说道:“本官现下不好妄下结论,须得提审过后再说。”

    “是是是,”知府极给面子,“您放开审。”

    他就不信,这样的案子,都能让蒋文峰给翻过来。



    第19节

    

且让他威风一时吧!

    众人几乎认定,这案子已经没什么好翻的了。米婆婆固然可怜,可是没有其他犯人,蒲氏如何脱罪?

    不多时,蒲氏带到,护卫连同卷宗一并拿了来。

    “娘!娘!”女童看到蒲氏,哭着扑上去。

    “燕娘,我的燕娘!”米婆婆伸出手,想要摸一摸女儿。

    蒲氏身穿囚衣,看到母亲和女儿,哭出声来:“娘!您来干什么?快些带秀儿回去!儿不孝,叫您受累了。”

    “不回去,娘不回去!娘知道你是冤枉的。燕娘啊,别担心,有青天大老爷在这里,一定还你个公道!”

    祖孙三代放声大哭,现场之凄惨不禁叫人跟着落泪。

    临桌的书生叹息:“这一家子真可怜,蒲氏瞧着也不像坏人。”

    “是不是坏人,哪里看得出来?”他的同伴道,“就算毒不是她下的,找不到真凶,有什么理由放她?唉!”

    赵书生倒是蒋文峰的铁杆支持者,断然道:“蒋大人一定能找出真凶,还她们一个公道!”

    祖孙三人抱头痛哭的时间里,蒋文峰一目十行地扫着卷宗,确定永平知县所言与之并无出入。

    “怎么样?蒋大人,”知府笑吟吟,“这案子判得没有问题吧?”

    蒋文峰淡淡一笑,向下属挥了挥手。

    下属上前,分开她们祖孙:“大人要问案了,你们到一旁等着。”

    蒲氏重新跪好。

    蒋文峰没有剑走偏锋,而是照着寻常问案的规矩,一一审来。

    他问得反复而细致,而蒲氏所答与卷宗一致。

    待他问完,众人失望了。

    照这样子,根本翻不了案啊!

    这时,明微目光一凝。

    只见蒋文峰袖中,逸出一道清灵之气,往蒲氏身上一绕,又飞快地溜回去。

    “灵……”她低喃。

    “七姐,你说什么?”明湘问。

    明微摇头:“没事。”

    她定睛看着堂中的蒋文峰。原来这位蒋大人身上的清灵之气,来自于一个“灵”,却不知道这个灵与他有何渊源。

    不知这个灵与蒋文峰说了什么,他眉头皱了皱,开始默默地喝茶。

    等不到下文,人群不免骚动。

    知府又问:“蒋大人,您怎么说?”

    还未答话,雅座已传出阿绾姑娘的声音:“蒋大人,我家公子累了,若是这案子没什么问题,就赶紧散了吧,该进城了。”

    蒋文峰温言道:“让公子久候了。只是人命不可轻忽,三树村还没有消息,劳公子再等一会儿。”

    里面安静了片刻,阿绾的声音再次传出:“好。公子希望您不要辜负青天之名,千万别强行翻案,反倒放过了犯人。若案子属实,不成也没什么丢人的。”

    蒋文峰好脾气地向那边拱了拱手:“多谢公子提醒。”

    临桌的书生听得这话,已经恼了,压着声音愤慨说道:“蒋大人翻不了案,对他有什么好处?何至于此!”

    “是啊!圣上为何要让他一个纨绔随行?根本就是给蒋大人拖后腿!在京城花天酒地还不够么?”

    “我倒希望这案子真的另有隐情了,不然,只怕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