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辛子期是赞同的。
  女患者很少亲自来医馆,乡下是因为去不起,城里是碍于不能抛头露面。
  但她们中很多人,确实或多或少都有季妧所说的这种症状。
  “而且你也看到了,全方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就是一种基础调养的药物,不会给人体带来多少副作用。
  不过售药的时候还是要提醒患者,不管是服用八珍丸,还是自己抓药回去熬制,一定要做到辨证施治,辨证施补。
  如果不能辨明自己病因和症状,最好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若是自己胡乱用药……再保险的药也是有危险性的。”
  辛子期点头,表示记下。
  季妧示意他接着看第二张方子。
  这张上面写着“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用于腰膝酸软、肾阴亏损、骨蒸潮热、早泄遗精。
  典型征象——阳痿男……
  辛子期看到这,突然呛咳起来。
  季妧自动把脸皮加厚了几层。
  “这张方子主要是开给男性的。男人嘛,最沮丧的事情莫过于那啥……你懂得。”
  辛子期“……”这个问题他该说自己懂还是不懂。
  关山蹙眉看着突然不自在的两人,恰巧季妧也瞟了他一眼。
  两人视线撞了个正着,季妧立马心虚的移开。
  不过很快又移了回来。
  “那个,要不你先去东屋歇会儿,我和辛大夫有事要谈。”
  辛子期也蓦然意识到,季妧夫君还在,当着他的面谈这个确实不太好。
  不过背着谈似乎也不太好……
  关山眉峰压低了些,但到底没说什么,转身进了堂屋。
  他一走,季妧就毫无顾忌了。
  毕竟那啥那啥的,讲起来太费劲。
  “男人一旦早泄和阳痿,他们就觉着是肾虚,然后就想法子补肾壮阳。
  六味地黄丸就是专门补肾的。
  这么跟你说吧,男人过了四十,只要不是那种白胖白胖一动就喘的阳虚体质,这个药就可以常吃,权当养生。”
  六味地黄丸,见载于宋朝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后世各医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减裁化,经临床反复验证,才成了中医补肾的经典之方。
  “但有一点要强调——它并无壮阳的功效。
  要知道,肾虚又分三种,一是肾阳虚,二是肾阴虚,还有一种是肾气虚。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在于滋阴补肾。
  等这个药推出后,多数病人碍于面子不敢就医,或许会买回家自己调治。假设他们服用后,不但不见疗效,病症还越发严重……原因想必你也清楚。
  病人的肾虚症状若是阳虚所致,那么用它来调治就是背道而驰,所以最好是在大夫的指导下用药。”
  辛子期这会儿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目光该往哪里安放了。
  他一方面在心里告诫自己,医学之道,不该如此忸怩拘泥。
  偏偏又克制不住……
  从医这么久,还没有过如此尴尬的时候。


第340章 随时恭候
  从医这么久,辛子期还从没有过这么尴尬的时候。
  但一番挣扎过后,终归是医者的求知欲占了上风。
  “肾虚的症状不止以上那两种,还有白发脱发、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健忘等症状。
  这些症状也不止男人有,女眷、老人、甚至是小儿身上都有可能出现。
  那么这味药是否同样适用?”
  “自然可以,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他的病症属于肾阴虚的范畴,都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调制。”
  事实上在现代,六味地黄丸已经是很多慢性病的保养药了,诸如结核、肝炎、甲亢、糖尿病等。不论男女,只要有阴虚症状时都可以服用,包括小儿发育迟缓或者成人用脑过度。
  《明医杂著》曾有言“补阴之药,自少至老,不可缺也。”
  六味地黄丸作为滋阴补肾界的鼻祖,在现代都家喻户晓,可想而知它的市场会有多大。
  “而且你也看到了,总共六味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这三味为补;茯苓、泽泻、牡丹皮,这三味为泻。三补三泻,药性可谓相当平和了。”
  之所以如此平和,是因为这个药最初是用来治疗婴幼儿的,不过季妧不打算详谈背景。
  “还有别的疑问吗?没有的话,咱们看下一个。”
  辛子期摇头,总算松了口气。
  剩下两张,一张是治疗小儿积滞内热胸腹胀的“一捻金”。
  它具有通里泻热、益气生津、消食导滞和祛痰通便的功效,可以将患儿体内的积滞和内热一扫而光,使脾胃和肺脏等组织得到畅通,喘咳痰多之症也都能彻底解决。
  最后一张是清热良方“银翘解毒丸”。
  主要用于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为主的风热感冒。
  成分是连翘,金银花,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生甘草。
  所谓“久无金屋藏娇念,幸有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可谓后世家庭必备的常用中成药,很多人感冒后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它。
  它的原方名其实是银翘散,是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创的经典处方。
  最初是用来治疗热病引起的瘟疫的,所以整个药性偏凉,因此适合风热感冒服用。若是受寒引起的感冒,则不适用。
  没错,感冒也有风寒和风热之分,前者因寒而起,后者因热而发。
  如果风寒感冒错用了清热的银翘解毒丸,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倒会让感冒愈发严重。
  但当下,很多医者对这两者并没有很明确的区分,以至于常常采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病,这种错误的方式,结果自然是火上加油。
  所以在服用银翘解毒丸之前,一定要判断清楚,患者的感冒究竟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
  此外它还有一个副业,那就是治疗风热湿邪导致的儿童手足口病。
  至于怎么区分风寒和风热,以及什么是手足口病,季妧少不了又得废一番口舌。
  辛子期擅长骨筋,其他科虽然也通,但尚谈不上精,因而季妧解说的时候他记的格外用心。
  待全部消化完成,久久无言。
  心里十二万分的惋惜,无缘得见季妧那高人师傅一面。
  同时又十二万分的庆幸,他能得遇季妧。
  这四张方子,每种药的成分、配比、制法,典型征象、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人群,全都罗列的清清楚楚。
  价值几何,根本无法估算。
  即便比不上麻醉药的惊骇,也足以让人眼红了。
  他沉吟许久,才斟酌开口。
  “这四张方子我可以收下,但制药坊的分成比例必须得改。你先听我说,设备坊还按照原来不变,但制药坊我只拿三成。你若是不愿,那这方子我也不能要。你若是同意,便安排个人手过来管理制药坊。”
  季妧观他神色,知他心意已决,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
  辛子期自动退了一步,她心里也做了决定——日后只参与制药坊的管理和运营,至于设备坊,除了查账,不会参与具体事务。
  可是人选……
  “等我找到合适的人再通知你。”
  “随时恭候。”
  辛子期放下心中包袱,将那四张方子折叠好,谨慎放于心口处。
  季妧问“听平安说,你打算把一德堂搬回邺阳?”
  “平安他……”辛子期摇头微叹,“罢了,其实是有这个打算,但还没有最终决定。”
  季妧却觉得,济世堂总部既在邺阳,辛子期回邺阳那是早晚的事。
  去邺阳虽更有利于制药坊和设备坊的业务拓展,但在济世堂眼皮子底下,只怕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得被盯上,甚至再次被针对。
  对此,辛子期倒是不见忧色。
  “我之前是否跟你提起过,我结识了一位贵人?潘知县的小公子不小心划破了肚子,就是我经手治疗的。因为用了局麻药,缝针时他没怎么感觉到疼,是以特别信赖我。他养伤这段时间,也一直是我在负责。”
  原来是这样。
  辛子期成了知县的座上宾,那白家再是横,也不得不顾及几分。
  不过她怎么记得,上回她带季明方去一德堂,辛子期说的是结识了一位京中的贵人?难道记错了?
  嗯,应该是记错了。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四类药,分别针对男人、女人、小孩、普罗大众,几乎涵盖全了。虽然比不得麻醉药的价值,但他们比麻醉药更具有普适性,使用率更高,也就意味着利润不会小。
  我之所以这个时候拿出来,除了因为一德堂要搬回邺阳,还有就是麻醉药的研发和临床验证耗时又耗钱,光靠护手霜的利润难以支撑,而医疗设备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
  索性咱们迂回一下,先用这四类药开路,既能积聚资金,打响名气,又不至于太惹眼。”
  所谓的不惹眼,其实也只是相对麻醉药而言。
  一旦投入市场,药效证实,有了口碑,其他医馆想不注意都难。
  矛盾的是,他们既然开办了制药坊,生产的药自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
  但獐死于麝,鹿死于角,没有靠山,一切都是白搭。
  季妧原本还有些犹豫,想着先让辛子期制药和试药,之后再绸缪一下推出的时机。
  听辛子期结交了潘知县后,便有了些底。
  为了再多一道保险,辛子期提了个建议——让潘嘉道暗中参上一股。
  也许当下他们的设备坊和制药坊还不值一提,可情况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制药业和医疗设备业有多暴利,经过季妧的描述他已经十分清楚。
  但也有个弊端,万一某天潘嘉道的胃口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那一成的利润……
  季妧显然也想到了这点。
  这就是为难之处。
  除非一辈子呆在乡下地方,否则,想吃肉,想做点事,还是要与狼共舞。
  辛子期又道“咱们先不必杞人忧天,我看潘知县未必是那种人,下回去潘府,我找机会试探一下。”
  季妧点头,这样也好。
  “对了那个轮椅,其实还可以稍微再改进……”
  季妧针对轮椅的座位宽度、靠背高度、扶手高度、以及其他辅助件,提了些建议。比如在扶手上安装臂托,或者方便患者吃饭的辅助桌等,以满足特殊患者的需要。
  “还有,舒适度最重要。轮椅久坐会产生不适,可以垫上棉垫。不过这又将是一笔投入,眼下资金有限,可以放到以后再试行。或者定为给采购商的福利,只要他们一次性采购一定数量的轮椅,我们就加送棉垫。”
  该说的说完,想到答应给关山治伤的事,季妧微顿了顿,道“另外还有件私事要拜托你……”
  辛子期一一记下,又问了些别的,才告辞离开。
  季妧看着马车消失,伸了个懒腰——这一天终于过去了。


第341章 不要他了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沉到西天。
  季妧刚跨进院门,谢寡妇就走过来,恨铁不成钢的戳她额头。
  “你咋就不长心眼?现在都是人家娘子了,还和别的男人聊这么久,让你男人心里咋想?”
  季妧浑不在意“辛大夫又不是别人,放心吧,关山不会瞎想的。”
  谢寡妇还要再说,瞥到关山从堂屋出来,又把话咽了回去。
  季妧问“怎么出来了?”
  关山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这什么意思?不像是生气,古古怪怪的。
  谢寡妇道“旺婶子和高婶子进新房,给你们重新铺被褥去了。”
  季妧疑惑“不是铺过了吗?”
  谢寡妇暗暗瞪她“这次不一样,铺完你们就可以……就可以洞房了。”
  季妧愣了足有十好几秒,除了干笑还是干笑。
  “啊,对……对,对,还要洞房,我都忘了这回事了,我们这就进去,这就进去……”
  季妧想着,她和关山进去后,谢寡妇她们便该走了,那洞房的事自然也就无需糊弄。
  不料刚迈步就被谢寡妇扯了回来。
  “天还没黑透……时候没到,再等等,你别急。”
  季妧那叫一个囧,她急什么呀,她真不急。
  说的好像她多那啥似的,尤其当着关山的面……
  偷偷扭头去看关山,发现他在看别处,季妧微微松了口气。
  谢寡妇盯着她穿喜服的样子,面露感慨。
  “出嫁一回,你也没能坐上轿子……”
  她听说那些大户人家办喜事,男方家中敲锣打鼓、张灯结彩,用猪羊祭祀天地后,就抬着花轿去迎亲。
  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大红灯笼开路,沿途鞭炮不断,乐师吹吹打打,气氛热热闹闹。
  到了新娘子家,一道门一道坎,新郎官想把新娘子接走,且没那么容易。
  等新娘子坐上花轿,鼓乐齐鸣,鞭炮齐放,大大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