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五千兵力,皇上很圣明。不过以此兵力,你当如何?”
周以安看向老太太,坦言道:“孙儿不傻,不会身先士卒,若扎亚国想让我做前锋,我便想法子与他们周旋。祖母放心,孙儿只做击鼓助威之人,绝不冲锋陷阵,绝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周以安尽量将话说的轻松,想让祖母与母亲放心。
“你想是你想,战场之上怎能事事如意!”大太太气的摔了茶盏:“若你要去,便从你母亲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周以安猜到大太太会想尽各种办法阻拦,所以直接断了后路:“母亲,皇上已下了圣旨,给了我兵符,儿子今天早上去了兵营,此事已不可更改。”
“你!”大太太指着周以安气到发抖,然后拍着桌子放声痛哭:“我造的什么孽,竟养了你这么个不孝子。”
周以安心生愧疚,但他不能看着表姐去死。他带兵相助,虽有危险,但很大的概率能全身而退,此为利大于弊。至于本心,他从最初便是想救表姐于危难,只是一直顾虑周家上下才未拿定主意,如今周以安不后悔他的决定。
婉清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耳目闭塞,等大街小巷都是周以安带兵的传闻时,她才知道所有事情的源头竟是如此。
她从未想过,这一天会来的这么早。她曾细细筹谋过,努力攒足钱力物力人力,待时机成熟,是偷是抢是放火是诈死,无论哪一样,只要准备充分,再加上周以安谋划指挥,他们总能将表姐从虎狼窝里救出来,之后让表姐隐姓埋名,婉清再为她准备一大笔钱,一定能使她安安稳稳的度过下半生。
但现在,大武国若不出兵,扎亚国怀恨在心,谁都不敢保证这气会不会撒在表姐身上。所以周以安带兵前往相助,从救表姐这一个层面,婉清感激涕零。然而,婉清从未想过让周以安以命相搏,尽管这是周以安自身的想法,但她还是不能安心。
第22章 明珠蒙尘
钱家太太亲自登门来致歉,大太太称病不见,只让万嬷嬷过去打发。钱家太太知道自家做的不地道,毕竟周以安就算上了战场也不一定会没命,但她素来偏疼小女儿,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若周以安一去回不来,难道要她闺女举着牌位嫁过来,还是顶着‘望门寡’的名声再寻亲事,不管哪一项都是用钝刀子割她的心。
等了半晌只等来一个老嬷嬷来告罪,钱家太太便知把周家大太太得罪狠了,现下只得心怀歉意的告辞。两家向来交好,钱家太太不想交情因此事断了,便想着以后多来吃几次闭门羹,经年累月总能消除隔阂。
自周以安决定带兵出征,周府上空就弥漫一层阴霾,大太太急火攻心,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最后让人套了马车进宫找淑妃拿主意,但淑妃多年无宠,平日里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更别说开口去求皇上更改圣旨,最终母女两个无可奈何,只能搂着哭了半晌。
老太太不发一言,只让邹嬷嬷为周以安收拾行装,她独自一人去周家祠堂枯坐了一天。
周以安很愧疚,但他必须去。
婉清在天黑的时候见到了周以安,他脸色无常,看不出任何情绪,婉清陪着他吃了一顿鸦雀无声的晚饭,等他要去前面书房处理公务时,婉清终忍不住从暖塌上起身,踌躇着开口:“公子是要领兵相助扎亚国吗?”
周以安停下脚步,以为婉清是想出言挽留,便直接道:“对,圣旨已下,三日后启程。”话出口,又觉得太过于冷酷无情,叹口气,转身回到婉清身边,握着她的手坐下温言道:“你不要怕,我此次去,身后是兵强马壮的大武国,无论是扎亚国,亦或大昭国都会有所忌惮,我必能安然无恙的回来。”
望着婉清脸上的忧虑与担忧,周以安搂她在怀里,手掌轻轻拍抚她的肩膀:“我会告知祖母,若我回不来,就让她老人家代写一份切结书与你。西郊的那个农庄有五百亩良田,每年的出息不少,足够保你生活富足。里面的庄园我已吩咐人修缮,这之后你可先住着,等以后无论再嫁还是其他,都使得。”
婉清将脸庞埋进周以安的胸膛,这个男人他心里有天下,也装着与他相关的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想的妥帖周全,尽心尽力护佑她们安康喜乐,他是一个温润如玉、磊落如光的仁义君子。
泪水润湿了周以安胸口的衣衫,他心里突然生出无限柔情,轻声安慰道:“别怕,别怕。”
婉清心中酸涩,但事已成定局,再惆怅顾虑已无用,如今最要紧的是如何帮助周以安平安归来。婉清没有学习过兵法,又常年圈在闺阁,行军布阵、调兵遣将她都不行,她苦思自身能为周以安做些什么?
婉清静静的倚在周以安的怀里,渐渐收了眼泪,在心里思索权衡了良久,仰起头,尽量将思路理清才道:“我曾看游记奇志记载,扎亚国在大武国的东南方,四季温度都高于我们京都,公子三日后出发,正是要穿棉衣毛裘的时候,但到了扎亚国,只怕要穿春衣薄衫,公子这些可带了?”
周以安像是第一天认识婉清,看着婉清的眼神变得愕然,只缓缓点头。
婉清没有注意,只思量着还有哪些需要提醒,她尽量将所知全部说出:“而大昭国又在扎亚国的南边,类推可知,两国交壤之处必是常年暑热。暑热之处除了焦阳炙热,很可能蚊虫肆虐,易生疟疾,大公子记得带驱蚊治疟的药草。另外公子与兵将同吃同住,人多气杂,要时刻防范时疫,可请大夫开出方子来,多抓一些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周以安的神色从愕然到震惊,只觉得他似乎一点儿也不了解眼前这个人,而且婉清所说,皆是关键要害。他生于武将之家,从小便听着兵马战事长大,自然知道时疫疟疾对领兵打仗是致命的影响。
“再有,公子出发时粮草充分,但战事从无定期,若时间拉长,公子带兵在扎亚国与大昭国交壤之处,距离京都甚远,皇上想要给补给也会困难重重,公子可有想过其他对策?”婉清咬着唇角思考,又自嘲的笑了笑,才道:“我是深闺女子,见识不足,想法估计会荒谬,公子权当一听。
婉清不怕周以安嘲笑她想法离谱,只想知无不言:“公子可以在途经扎亚国的时候,留意商贾集市,若真有个万一,也可想法自救。另外,为着方便,公子可找在大武国、扎亚国与大昭国经商的人问一问,他们长年行走,定有一定的经验与人脉。”
周以安自心底生出许多敬意,婉清的见识绝非寻常女子,同时也很奇怪:“你怎么会懂这些?”
婉清垂下眼眸,含糊道:“我爱看一些杂书,看得多了就记住了。”事实上,她只是想多知道一些,好为营救表姐做准备。
周以安没说什么,但他第二天送来一架屏风,屏风上绣的是气势磅礴的大漠落日图。
春芜一看见就兴奋的喊:“姑娘,这是您绣的那副,我记得。”
婉清使了几个眼色都没拦住这个傻姑娘,只得端着茶盏装作低头品茶来躲避周以安的目光,毕竟养在将军府的姑娘靠卖绣品攒银子并不光彩。
周以安笑了:“这架屏风是去年我偶然得到,一直摆在我书房里,我觉得颇为独特壮丽,很适合你,没想到竟是你绣的,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他不追究,婉清自不会主动交代,原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知到了晚上,周以安让长顺送来了两箱绸缎、一箱毛皮及一千两银票。
原来他什么都明白,只是顾忌她的尊严没有戳破。
周以安将婉清的话听进去了,备了厚礼去拜访在大武国、扎亚国与大昭国三国往来经商的人,这些商贾见周以安肯折节下士,便将心得经验全部倾囊相授,周以安收货颇丰,内心大定。
他不禁感叹:婉清于他为妾,犹如明珠蒙尘!
不过如今出征在即,多说无用,所思所想只能等回来再办。
第23章 张弛有度方得长久
周以安领兵出征当日,大太太出城相送,回来当晚发了低烧,将养了七八日方好。老太太每日里吃斋念佛,总要在祠堂里呆一两个时辰。婉清开始绣屏风,大件的东西耗费时间长,她绣着心静。
婉清依旧住在无逸轩的后罩房里,周以安曾提过让她搬到后院住,婉清拒绝了,在这里住着,春芜和秋葵出入将军府比在后院容易,便于婉清对绣坊和农庄的管理。
周以安走后,长安跟去伺候,留下的长顺将书院布局略作调整,他以身作则先从书房旁边的耳房搬出去,住进了最前面的倒座里,又遣了六个魁梧的婆子住耳房,让她们两人一班分三班倒,一天十二个时辰把守在通往后罩房的角门处,禁止任何外男入内,他若有事禀告婉清,也是站在角门处请春芜等人代为通传。后罩房里的女使全部交给秋葵管理,有顶撞不听的,秋葵再去倒座里寻他,他来训斥处罚。
自此,无逸轩一分为二,以周以安的书房为界限,前面的倒座里住着以长顺为首的小厮们,后面后罩房里住着婉清和十几位女使,一应女使听从秋葵吩咐,自是全部来伺候婉清的起居。
春芜吃着小厨房新做的牛乳红枣蒸糕:“想不到长顺看着面冷,实际却心细妥帖,他这样,全是为了姑娘您的名声着想,这下咱们虽然没有回后院,大公子不在,也不会有人说我们的闲话。”
“定是大公子吩咐的,大公子心里有我们姑娘,自然事事为姑娘考虑。”秋葵夺走春芜面前的盘子:“别吃了,你这段时间越来越胖了。”
春芜不依:“冬天养膘防寒,你懂不懂?我到了春日便能瘦,你快还给我,牛乳红枣蒸糕趁热才好吃,一会儿要凉了,快让我吃完它。”
秋葵将牛乳红枣蒸糕递给守门的小丫头,揪着眼巴巴看着的春芜回内室,皱着眉头说教:“少食多福,我是为你好。”
春芜可怜巴巴的找婉清告状:“姑娘,您看,秋葵近来越发爱训人了。”她偷偷朝秋葵吐舌头,小声嘀咕道:“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火烧的也太旺了。”
秋葵脸色有些讪讪。原先在锦绣园时,她是姑娘身边的一等女使,院里院外无论女使还是粗使婆子,事事都要找她拿主意,她有体面有威风。来到无逸轩之后,虽说大公子也派来十个人供姑娘差遣,但长顺才是整个院子的管事,她底气不足,总觉得差了几分意思。如今无逸轩一分为二,长顺将后罩房的女使交给她管理,她独揽大权,不免有几分飘飘然,现在被自小一起长大的春芜点明,她尴尬十分,结结巴巴道:“我,我不训你了,你随便吃吧。”
婉清拉着春芜的手,让她坐在熏笼旁边取暖,倒了一盏牛乳茶给她喝:“能吃是福,但要适可而止,快到晚饭的时辰了,你吃一盘子蒸糕,晚饭还吃不吃?这茶兑了足量的牛乳,比蒸糕奶味儿足,你多喝两杯。”
等春芜欢喜的接过去,婉清让秋葵过来,含笑道:“春芜小孩子心性,你别在意。你这几日做的很好,事事有章程,处置女使婆子也是有理有据,院子里井条有序,你的辛苦我看得见。只有一条,你要记得,张弛有度方得长久。”
秋葵面色羞红:“我知道了。”这几天她太严厉了。
“姑娘,咱晚上吃什么?”春芜喝完牛乳茶更饿了,歪着小脑袋琢磨晚饭:“我想吃炙羊肉,又想吃汤锅子,秋葵,你帮姑娘选一个?”这是主动示好了。
秋葵一下笑了:“你想吃,却让我替姑娘选,你这小心思,真是昭然若揭。不过,我也想吃炙羊肉,那姑娘,我们晚上吃炙羊肉吧!”
看她们两个叽叽喳喳说着话,婉清笑着点头,收了针线,便想站起身活动下腿脚,起身的那一刻忽觉得腰身酸痛,应是坐的时间太长了,她暗暗想着明日起要多动动。
然而,第二天一早,婉清的小日子来了,她后腰更加酸软,只想懒懒的窝在暖榻上不动弹。
这天,大太太让人温了一壶热酒,自酌自饮,脸色泛红,心里难受。她早猜到了老太太送女使的用意,也知避子汤被邹嬷嬷换了配方。前段时间,她日日害怕婉清真有了身孕,周以安平安回来不好议亲。今日得知婉清换洗了,她则开始担心,若真有个万一怎么办?一时间十分矛盾!
老太太在祠堂里听完邹嬷嬷的禀告,久久未语,只盯着祠堂里的数十块牌位,忽的,沧桑浑浊的眼睛里滴下一滴热泪,年迈的老人身形晃了晃,哀声道:“是我错了!”
邹嬷嬷跪在老太太一侧,搀扶着老太太的身子劝道:“老太太您苦苦支撑周家数十年,教养子孙,把控全局,保全家几十年荣耀不衰,是周家的功臣。”
老太太声音里是无尽的懊悔:“可也是我,开了周家无庶子女的先例,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