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逆袭不要娇宠要上位-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轻轻颔首:“对,我的以安不会做傻事。”她望着外边大雪纷飞,天地间银装素裹,干干净净一片雪白,想了想又道:“扎亚国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看大昭国老皇帝骤然驾崩,嫡皇子与庶长皇子争夺皇位,扎亚国便想借机偷袭咬一口肉吃,谁知竟被大昭国打得屁滚尿流,就这还不知羞,还来我们大武国借兵,真是痴心妄想!”
  “大昭国的两位皇子看得明白,知道无论如何内斗皇位都是自家的,外敌偷袭却是误国之事,团结起来抵抗外敌才是正理。”万嬷嬷赞同道,忽的又为难道:“只是大姑娘还在扎亚国,若我国不肯借兵,不知扎亚国会怎么对我们大姑娘。”
  周家未分家,大房二房是在一起论序齿,大太太进门早有身孕晚,故二房的周玥岚行一,是为周家大姑娘。大房大太太生的姑娘周玥雅行二,在家时被称为二姑娘,就是如今的淑妃。
  大太太想到周玥岚便是一阵揪心,那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不可能舍得她受苦受难,但当亲儿子与堂侄女放在一起选择,大太太眼睛都不眨的一定选亲儿子。
  “人各有命,我也没办法。大太太惆怅道。
  此时朝堂之上,关于是否借兵扎亚国,朝臣们众说纷纭,吵闹不休。
  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紧皱眉头看着底下的臣子分成两派,一个个言语犀利、吹胡子瞪眼,势要吵个天翻地覆。
  一说:“扎亚国偷袭大昭国实属小人行径,若我国出兵相助,岂不是助长小人气焰?若以后扎亚国再想行不端之事,难道我国要次次相助?”
  随即有人反驳道:“此言差矣,虽说扎亚国此次偷袭不是君子所为,但现已被大昭国打得退无可退。况且,扎亚国已归附我朝七年,年年朝贡,是我大武国的附属国,如今附属国有难,若我国不出兵相助,岂不寒了附属国的心,只怕以后对其他附属国也不好辖理。”
  “皇上,不可借兵啊,助纣为孽会被万国耻笑。”
  “皇上三思啊,若不出兵,会失了附属国的忠心!”
  ……
  皇上表示头好疼,使个眼色给一旁的太监,那太监立刻领悟圣心,轻举拂尘喊道:“皇上头疾犯了,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众朝臣眼睁睁看着皇上捂着额头回了后殿,一时无奈至极,纷纷甩袖叹气!


第20章 赠农庄
  自那天‘腹鸣如鼓’事件后,周以安一连几天未回来。
  婉清每日里吃吃喝喝睡睡,日子过得悠闲,只是心里面的疑问经久不散,总喜欢坐在暖榻上揣着汤婆子发愣。
  避子汤被换了,大太太知道吗?她应该不知道,据看守后院正门的郭婶子说,大太太前段时间每日都要套马出门交际,应是急着为周以安定下亲事,这个节骨眼上,她不可能让周家有庶子女出生。
  越想越觉得费脑,婉清停下来歇歇心神,拿起炕桌上的针线筐,打算做两件贴身的小衣穿,可刚穿了针线,心思又跑到了那碗假避子汤上,不知是什么配方,有什么用途。
  另外,若真有了孩子怎么办?
  婉清并没想好要不要给周以安生孩子,如果生了,以后脱身定会更加艰难。
  “姑娘,可别皱眉头了,快成老太太了。”秋葵将一碟豌豆蒸糕放在圆桌上:“姑娘以前在锦绣园时,从没皱过眉头的,到了这里不过两三个月,眉心已添了许多小细纹,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您若有什么烦心事便说出来,我与春芜替姑娘想法子,您别天天闷在心里。”
  婉清伸手拂过额头,一时感慨万千,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将揣度人心当做了日常。她正了正身板,抛开想不通的烦扰,朗声笑道:“不想了,顺其自然,走一步是一步。”转头看向外面铺天盖地的雪花,提议道:“这么冷的天儿,吃点热的才好暖身子,不若晌午我们吃汤锅子,把门一关,我们三人一起吃一顿。”
  “好啊。”春芜眉开眼笑:“好久没吃汤锅子了,让小厨房多切几盘羊肉来,涮在锅里最是美味了。”
  “你个小馋猫,就知道吃。”秋葵忍不住打趣她:“这次你可要悠着点,千万别和上次一样吃撑了,害的我半夜没睡来给你揉肚子。”
  婉清看她们玩闹的开心,也凑趣道:“那便让厨房备一壶健胃消食的山楂陈皮水,如此就不怕吃撑了不消化。”
  “姑娘,您还惯着她。”
  屋子里燃着炭火盆,三个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长顺在角门处便听见几声清脆的银铃笑声,向来不苟言笑的他才勾起嘴角便耷拉下来,继续四平八稳的往前走,正迎头碰见老太太新送来的两位女使,长顺颇客气的点了下头。
  两位女使互相推搡着让对方开口,长顺一眼撇过去,两个女孩脸色一白,战战兢兢的低下头,可等长顺要往前走时,她们急了,一个女使慌忙拽住长顺的袖子,可怜巴巴的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去公子屋里伺候?”
  长顺扯回袖子,慢条斯理的抚平上面的褶皱:“公子自有定论。”
  “可我们是老太太送过来的。”另一个女使急声道:“如今却连公子的面都没见过,书房也不让我们进去,这算怎么回事?”
  “公子忙。”长顺一个字也不肯多说,直直的穿过他们往前走。
  两个女使委屈极了,她们从庄子里百十号女孩里选出来到公子屋里当差,是为了给家人挣体面的,但到了这里,才发现她们高兴的太早了,公子屋里人才济济,论规矩论才情她们连三等女使都比不上,只盼望着能去公子屋里当差镀层金,以后就算出去了,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长顺站定后准备叩门,屋里春芜正追着秋葵嬉闹,两个人你追我赶到了门口,乍一看见长顺的冰块脸,脚步一顿差点摞一块儿摔倒,好不容易站直了,立刻噤若寒蝉,头快低到地上了。
  长顺吸气,他这么可怕?
  “怎么了?”婉清听着两人的笑声戛然而止,追出来问道,看见长顺站在门口,心下了然,忙替春芜和秋葵解围:“是公子有事吗?进来说。”
  长顺拱手应了,春芜和秋葵松了口气,俩人后怕的拍拍胸口,又相视一笑,跟着婉清往内室走。
  长顺只站在屏风外,沉声说明来意:“大公子差小人过来给姑娘送一件东西。”他将一叠契书递给春芜,让其代交给婉清:“公子在西郊有处私产,是个农庄,公子说这农庄地方偏,没多少人关注,给姑娘做产业正合适。这处农庄共有田地五百亩,佃户一百零八户,合计人口四百三十二,他们的身契和地契都放在这契书里,姑娘看看。”
  婉清呆住了,拿着契书,心里乱成一团。
  长顺看了眼春芜,接着道:“公子说,恐姑娘日后不好管理,特将春芜一家子从另一处庄子上调来,以后就在姑娘庄子上做管事,身契也在其中,姑娘可还有其他吩咐?”
  春芜眼睛圆睁,情不自禁“啊”一声,被秋葵一胳膊肘撞回神,忙低下头装乖巧,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这下好了,兄长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为姑娘做事了。
  “我,我。”婉清心乱如麻,竟不知要说点什么,只磕磕巴巴道:“我没有。”
  长顺行礼退下,春芜高兴的转圈,激动的拍手:“太好了,以后我们全家都是姑娘的人了。姑娘,您高兴吗?我太开心了,我今天晌午不仅要吃羊肉,还要喝鱼汤,要喝两碗。”
  “好,都吃。你去箱笼里拿五两银子给小厨房,让他们帮忙置办齐整。”婉清含笑道,心里却是惊涛波浪。
  老太太房里,邹嬷嬷正喂老太太喝药,轻声道:“公子这几日一直在宫里住,天寒地冻的,不知道晚上睡的香不香。”
  “他打的主意我知道。”老太太艰难的咽下苦涩的药汁,摆了摆手表示不喝了:“他呀,是要一意孤行了。对了,那两个丫头你怎么安排的?”
  “老奴只让她们好好在公子屋里当差,其他的没有说什么。老太太放心,那两个女孩胆子小也老实,兴不起风浪,以后好打发。”
  老太太缓缓点头,温声道:“你做的对,以防万一先备着,将来自有她们的造化。当然最好是用不到,等这事过去,给她们一笔丰厚的嫁妆,不耽误她们的终生。”
  “老太太心慈。”万嬷嬷将药婉递给小丫头,拿了蜜饯来,哄着老太太吃了一颗,才说道:“不过公子倒是对婉清姑娘不一般,若婉清姑娘有了身孕,那我们?”
  “她是个心明眼明的,肚子里有计算,不必我们操心。”老太太将身子陷在软枕里,含糊道:“人的命不是天注定的,以后的,以后再说吧。”


第21章 周以安领兵出征
  大太太久在深宅,不抵钱侍郎在朝为官耳聪目明,当她还困恼于嘴上有泡、面容有碍无法出门说定亲事时,钱太太却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小女儿择了一门门第权贵皆不及周家的亲事,可见其匆忙。
  大太太得知这个消息时,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凉了半截,万嬷嬷吓得心都不跳了,立马上前扶起大太太,大太太看着她,嘴张开半天才说出话:“去,去把大公子找回来!”
  没等万嬷嬷应了,大太太便心急火燎的往老太太院里跑,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声一片,顾不得脸面体统,提着裙摆急如风火的奔跑,吓呆了一院子的女使。
  万嬷嬷在后面担心的追:“大太太,慢一点。”
  “老太太,以安出事了。”大太太刚到老太太的院子,便扯着嗓子哭喊:“老太太,你快想想法子吧。”
  老太太的心骤然漏跳一拍,端着茶盏的手不自觉的抖动,但她毕竟经得事多,能沉得住气,便压着内心的焦灼,沉声道:“你慢点说,说详细点。”
  “是钱家另寻了亲事,明明我们家就要请媒婆下聘了,钱家这个时候出尔反尔。”大太太不敢想,不敢说,只能哑声问道:“老太太,您说,这是为什么啊?”
  老太太放下茶盏:“你已经猜到了,又何必自欺欺人。”
  大太太潸然泪下:“难道以安真的要带兵打仗?但他还没有成亲,他还是个孩子啊!”又看着老太太,苦苦哀求道:“老太太,母亲,我们去求皇上,求皇上看在周家世代忠良的份上,换个人去吧!”
  “等以安回来,你先问问他。”老太太叹气:“若他不想去,我就是豁了性命也要请皇上换人,只怕他是自己请命。”
  大太太一颗心如同掉进了冰窟窿,捂着帕子失声痛哭。
  周以安被府里的小厮叫回府时,便已经猜到母亲得了消息,他深呼口气,直奔老太太的院里,还没到门口,大太太已经慌忙的跑到他面前,拽着他的袖子急声问:“你给娘一个准话,你不出征对不对?对不对?”
  “母亲,您别着急,我们进去说。”周以安搀着母亲进屋里,扶着她在乌木椅上坐稳,拱手向祖母问了好,然后撩起衣摆双膝跪于地上,声音低沉:“我昨天已经向皇上请命,自请带兵相助扎亚国。”
  “你疯了吗?”大太太脸色煞白,双腿发软站不起身,只拍着桌子怒声斥道:“你知道不知道,扎亚国此举不占道理?他们现在借兵,是想要我们当马前卒,粮草武器供给不会先紧着我们用,战场之上若无粮草兵器,便是去送命。况且,你叔父曾砍了扎亚国前太子的项上人头,他们与我们周家有血仇啊,你去不是送命吗?”
  “我知道。”周以安定声说道:“但若我不去,朝堂无人会去,堂姐必死,我不能不去。堂姐为家为国已在扎亚国忍辱负重七年,我作为周家的男儿,不能相替实属无奈,但如今,我既然能选,便不会再置堂姐于危难而不顾。”
  大太太痛心疾首:“她的命是命,你的命就不是命吗?你不顾忌自己,也要为爹娘和祖母着想,也要为周家满门着想,若你出事,我们该怎么办,你有没有想过?”
  老太太不发一言,只端坐在暖塌上,双眸沉沉注视着周以安。
  周以安沉稳应答:“儿子想过,这前前后后我早已思虑过许久。首先,我国与扎亚国是君主国,我带兵相助是雪中送炭,他们未必会在战事中迫害于我。其次,大昭国正统未定,两位皇子皆心系皇位,不会恋战,只要我带兵过去壮壮扎亚国的威势,大昭国不会穷追猛打,必定见好就收,自去争斗皇位。”
  老太太听到这里才出言:“皇上打算派兵多少?”
  大太太顾不得哭,连忙朝周以安看去,却见儿子抿了下唇,她心扑通扑通乱跳,听见周以安说道:“五千。”大太太一时连哭都忘了:“只有五千?这是让你去送死啊!”
  “我想也不会多。”老太太声如闷钟:“扎亚国小人行为,皇上不会为他们与大昭国为敌,但不派兵又不行,所以便做做面子,只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