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作者:天予昭晖

文案
土德星君下凡历劫,本来给自己挑了个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间出了点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没当上,当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孙。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来还没下过一场雪。
民间谣言四起,说这是朝廷腐败,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斩了钦天监官员祭天!
就在这个时候,裕王府邸传来消息,王妃诞下皇孙,与此同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
嘉靖帝龙颜大悦,称小皇孙是给大明带来祥瑞之人,命接入内廷,亲自教养。
次年,一直被打压的裕王却接连得到嘉靖帝重用,民间又有传言:皇孙太受皇上宠爱,裕王是父凭子贵。

皇孙年仅三岁,天资聪颖,冰雪可爱,皇上命翰林院学士张居正为从学师傅,教导皇孙读书。
小皇孙双手托着下巴:“张先生,你长得真好看呀,像我娘亲。”
张居正:“……”

小皇孙顽皮,不爱学习,只爱吃喝玩乐,嘉靖帝大发雷霆,要严惩他身边的人。
夜里,贴身太监冯保伺候小皇孙就寝,绞尽脑汁给他讲道理:“从前有个王朝,祖宗打下百年基业,可小皇帝太贪玩,几十年不上朝,没多久就亡国了!”
小皇孙瞪圆了眼睛:“哪个小皇帝这么不听话,打他屁股!”
冯保:“……”
不就是你这个未来的小皇帝!!!

当晚小皇孙做了个梦,有个自称神仙的人告诉他,他是掌管土地的天神,有扭转气候,广育万物的能力,是改变大明王朝命运的唯一希望……
次日一早,小皇孙先吃了一大碗鸡丝粥,一屉小笼包和一盘春卷,抹抹嘴走进书房,拍着胸脯大喊:“大明的未来,靠我了!”

阅读指南:
1、男主是幼年时期的万历帝,张居正重生,冯保穿书,加上抗倭名将戚继光,大家齐心协力,共创大明王朝(作者想象中的)盛世。
2、穿书,架空,全是私设,不是历史同人,和历史无关,历史爱好者慎入。
3、剧情需要,许多人物的年龄和命运有较大出入。
4、幼崽期很长,具体长度参考《七皇子的团宠日常》那个文,风格大致相同。

内容标签: 历史衍生 甜文 穿书 爽文 基建 轻松
主角:朱翊钧
一句话简介:人人都宠小皇孙
立意: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作品荣誉
掌管土地、广育万物的土德星君意外穿成幼年时期的万历帝,及万千宠爱于一身,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突然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里神仙告诉他:再过几十年,大明就要亡国了。小团子左手张居正,右手戚继光,身后还有个掌握未来科技的大伴:“是亡是兴,我说了算!”本文基调轻松,语言诙谐,着重描绘男主的团宠日常。活泼可爱的小团子,享受着来自帝王独一份的宠爱,用纯真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用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




第1章 二合一,开文加更
  嘉靖三十八年,腊月二十三,小年。
  入冬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河道冰封,草木凋零,可京城及周围数个省却没有飘落一片雪花。
  眼看就要到年关,北方的旱情仍在持续,可以预见,来年蝗虫肆虐,大规模饥荒不可避免,这是老天爷要收人了。
  嘉靖帝命钦天监推演天象、他笃信道教,斋蘸法事也没少做,按照身边道士所说,每日留在玉熙宫斋戒祈雪。
  折腾了半月,还是没下雪。
  民间百姓怨声载道,传言四起:
  “朝廷挥霍无度,以致国库亏空。”
  “贪官横行,民不聊生。”
  “一冬无雪,这是上天的惩罚啊!”
  “……”
  这些话很快传到嘉靖帝耳朵里,他有些坐不住,把钦天监监正高勉叫来问话。
  “古往今来,可有三年不下雪的盛世王朝?”
  “没有。”
  嘉靖帝神色一凛:“想好再答。”
  帝王需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编也要编一个。
  但高勉没有妥协,他仍旧坚持:“没有。”
  帝王耐心挥了挥手:“拖出去,廷杖五十。”
  两名太监立刻进来将人架出去,脱光了他的上衣。
  没有人能在冰天雪地经得住五十廷杖——皇上的意思是往死里打。
  正要动刑之时,忽然有一名太监仰起头来小声嘀咕一句:“下雪了?下雪了!!!”
  吼完他就连滚带爬跪在大殿门口磕头,生怕慢一步,被别人抢了这机会:“奴婢给皇上报喜,天降瑞雪!”
  所有人抬头,天空零星飘来几点雪花,还没等落地,就化成了水,被凛冽的寒风一吹,踪影全无。
  这点降雪量并不足以解决眼下的旱情,旁边一个太监踹了他一脚:“疯了吧你,一边跪着去。”
  正在此时,远处又跑来个太监,跪在玉阶之下:“皇上大喜,皇上大喜!”
  “裕王妃诞子,老天爷为大明朝喜降皇孙!”
  太监话音刚落,大殿外,零星的雪花突然密集,眨眼间,鹅毛大雪簌簌落下,片刻工夫天地间就覆盖上一层银白。
  老天爷不但喜降皇孙,还喜降了一场及时雪。
  宫殿里里外外,所有官员、太监、侍卫齐刷刷跪下来磕头:“恭贺皇上,喜得皇孙,天降瑞雪,双喜临门。”
  “天佑大明朝!”
  嘉靖帝走到殿门口,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这是朕的第一个皇孙,生
  下来就为大明带来一场瑞雪,是个好兆头。”
  他挥了挥衣袖,吩咐一旁的太监:“除了按祖制赏赐金银器物之外,裕王府伺候的太监、都人(宫女)、乳母也从宫中选派。”
  “慢着。”太监欲要退下,又被嘉靖帝叫住:“传朕口谕,小皇孙百岁,朕要在宫中设宴,宴请文武百官。”
  “遵旨。”
  嘉靖帝转身准备回到殿内,瞥眼看见跪在风雪中的高勉,沉吟一声:“为小皇孙积福,今日免去你的皮肉之苦,罚俸一年,回去好好反省。”
  高勉扣头谢恩,他今日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走进玉熙宫,没想到皇孙的降生带来一场瑞雪,也救了他一命。
  下雪了,嘉靖帝数日来的忧虑总算放下。处理完政事,也到了他的修仙时间:“今日小年,你们也早些回去罢。”
  “……”
  大雪一连下了五日,不多不少,正好解了京城和周边数省的旱情。
  嘉靖帝龙颜大悦,又遣人往裕王府送了不少珍宝丝绸,不仅给小皇孙,连王妃也沾了光。
  转眼已是次年四月,百姓担心的蝗灾和饥荒都没有发生,相反,冬小麦迎来丰收,这功劳自然又记在了小皇孙的名下。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嘉靖帝兑现承诺,在宫中大设筵席,宴请百官,庆贺皇孙百岁。
  此举让众人十分意外,嘉靖帝笃信道士进言“二龙不得相见”,把唯二活到成年的两个儿子赶出宫去放养,能不见则不见。
  有了孙子,他却破例在宫中为小皇孙摆起了百岁宴。
  不多时,嘉靖帝让人将小皇孙抱上来。
  乳母抱着孩子走上大殿,三个月大的孩子,却一点也不怯场,大眼睛转来转去,四处张望,看什么都很新奇。
  在座各位大臣家中都有儿女,看见了小皇孙,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潢贵胄,龙子龙孙。
  这孩子生得实在漂亮,白嫩的脸蛋儿透着一抹浅粉,眸似明星,眉如墨画,身穿一件大红对襟短衫,上面秀满了吉祥图样,衬得小家伙皮肤更是白皙透亮,像颗雪团子似的。
  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双澄澈明亮的大眼睛,天真无邪又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别提多招人喜欢。
  嘉靖帝招了招手:“来,到皇爷爷这里来。”
  他的御用太监黄锦立刻去把孩子抱了过来。
  爷孙俩初次见面,小皇孙仰起头,两个人互相打量。
  嘉靖帝仔细端详孩子,又看向裕王,怎么看都觉得不像,这眉眼倒是更像自己。
  小皇孙的目光却落在他的胡子上,歪着脑袋,觉得十分有趣,看着看着,就咧开嘴笑了起来。又伸出小胳膊在空中晃了晃,身体前倾,一副求抱抱的模样。
  “哈哈哈哈哈哈哈!”帝王开怀大笑,小皇孙的举动着实取悦了他。
  他一把将孩子抱过来,摸摸他的小胳膊小腿,又捏捏他的小屁股。
  “长得倒是结实。”
  小皇孙靠坐在皇爷爷怀里,很快就被龙袍上栩栩如生的龙爪吸引了注意。
  嘉靖帝向黄锦一挥手:“去,把朕准备的东西拿上来。”
  黄锦呈上托盘,众人好奇看去,嘉靖帝从托盘中拿起一个项圈,那项圈上坠着一枚赤金累丝流云百福长命锁,小巧精致,工艺繁复。
  嘉靖帝正要把长命锁挂在孙儿的脖子上,一低头,小家伙捻起他一缕胡须绕在指尖,仔细研究片刻,凑上前小嘴一张,竟是要把皇爷爷的胡子往嘴里塞。
  嘉靖帝拿着长命锁的手顿在半空,并不着急给小皇孙戴上,而是低头审视怀里的孩子,脸上看不出喜怒。
  宴席上,诸位大臣大气都不敢喘,全在心里为小皇孙捏了把汗。
  “父皇,”胆小的裕王护子心切,生怕儿子惹怒帝王,“皇孙尚幼……”
  “闭嘴!”裕王话未说完,便招来了嘉靖帝一声呵斥,“朕没让你说话。”
  “……”
  安静的大殿内忽然响起孩童稚嫩的笑声,咿咿呀呀的充满童趣,格外悦耳。
  笑着笑着,小皇孙脑袋一歪,一头扎进了嘉靖帝怀里,哄得皇爷爷开怀不已。
  他把长命锁挂在孙儿脖子上,小家伙立刻失去了对头发的兴趣,拿起长命锁凑到嘴边,张嘴就要啃。
  嘉靖帝握住他的小手,张了张嘴,话未出口,眉头先皱了起来,他想起个事来。
  “朱载垕,”嘉靖帝看向裕王,面对孙儿的慈爱一瞬收敛,留给儿子的只剩威严,“可有给皇孙起名?”
  裕王诚惶诚恐的跪下:“回父皇,还……还不曾!”
  帝王生性多忌,心思深沉,对后宫妃嫔和子女亦是如此。他从不掩饰对朱载垕这个儿子的厌恶,别说父爱,甚至未曾给过他一点好脸色。
  两位皇兄先后薨逝,论资排辈,太子之位本该轮到三皇子朱载垕。可十年多过去了,嘉靖帝非但没有再立太子,甚至警告朝臣“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
  裕王谨小慎微,不敢擅自给儿子起名,生怕用了不该用的字,触碰到他爹某根敏感的神经。以他的
  地位,很难保儿子周全,甚至整个裕王府都得遭殃。
  嘉靖帝看一眼裕王那副怯懦的样子,更是来气,正要训斥两句,一只小手却攥着他的衣襟,小家伙正抬起头看着他。
  帝王的心一下就软了,挠了挠孩子下巴:“你这是在帮你爹求情?”
  小皇孙怕痒,低着头,努力用他肉嘟嘟的双下巴,夹着皇爷爷的手,不让动。
  他越不让动,嘉靖帝便越要挠他,小家伙被逗得咯咯直笑,嘴里咿咿呀呀的,像是在抗议,又像是撒娇。
  嘉靖帝被儿子撩起的那点不快很快就烟消云散。
  小皇孙的百岁宴,大喜的日子,训儿子晦气,还是给孙子赐名要紧。
  按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祖训,后世子孙起名,都得严格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到小皇孙这一辈是“金”字。
  嘉靖帝沉吟片刻,说道:“圣王制驭天下,犹制器者之转钧也。朕今日为皇长孙赐名‘钧’字,朱翊钧。”
  小皇孙忽然在他腿上蹦跶两下,挥舞着小胳膊,仿佛是在对自己名字的回应。
  嘉靖帝问他:“喜欢这个名字吗?”
  “啊呜~”
  “以后就叫你小钧儿。”
  “呼哈~”
  爷孙俩一个问一个答,尽管听不懂彼此在说什么,但也不妨碍他们聊得开心。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官员心中无不“咯噔”一下,严嵩父子更是忍不住交换了一个眼神。
  嘉靖帝亲情淡漠,对儿子就跟对仇人一样,却给他的皇长孙起了个意义非凡的名字。
  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犹如制作陶器时使用的转轮——这是把大明王朝的兴盛与未来,都寄托在了这个孩子身上,望他以后做个有道明君。
  这可了不得,百官心中忍不住揣测,皇上是不是在暗示他们,要立裕王为储君,将来才好把皇位传给孙子?
  小皇孙还有个四叔,景王朱载圳,是嘉靖帝的第四子,只比裕王小25天。
  虽然和裕王一样,景王也是刚成年就出宫去了,但他的母妃尚在,偶尔还能进宫一趟,给母妃请安。他的老师是内阁首辅严嵩。裕王妃母家贫寒,而他的王妃是兵马指挥使的女儿。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处境比裕王更好,父皇对自己也更偏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小侄子一比,他那叫什么偏爱,只是不那么讨厌罢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