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腾祥却道:“奴婢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怎会做出此等龌蹉事?”
  朱翊钧嗤笑一声:“就因为你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才会肆无忌惮欺压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太监呀。”
  “殿下,您这是相信他的话,却不信奴婢?”
  “是的呀,”朱翊钧露出理所当然的神情,“我才不信你呢。”
  “为何?”
  他是在不明白,皇上对他都是百般信任,为何这位皇太子,每次都要跟他作对。
  朱翊钧不置可否:“我看他顺眼。”
  “……”
  朱翊钧懒得跟他废话,伸出手晃了晃:“银票交出来,修桥修寺庙,我差人去办。”
  腾祥愣着没动,朱翊钧又说道:“怎么的?你觉得我也会私吞这两万两白银?”
  “奴婢不敢!”他脸上却没有丝毫“不敢”的畏惧神色。
  “别不敢呀!”朱翊钧扬了扬下巴,“说不定我就是这么想的。”
  “!!!”
  腾祥实在舍不得那两万两银子,本来,他拿了银票,再找个由头将这个太监打发个苦差,再寻他个不是,押到东厂,直接弄死一了百了。
  不曾想,又是这个皇太子,突然出现坏他的好事。
  他想,如果他不交出去,大不了闹到皇上那里去。
  那可不行,这位皇太子可是皇上心尖儿上的宝贝,闹到皇上那里可没他的好果子吃。
  腾祥没办法,哆哆嗦嗦从袖筒里摸出银票,双手举过头顶:“殿下。”
  朱翊钧却不身上,冯保替他接了。
  “你说得对,黄公公向来心善,在他的灵堂外,我也不想太苛责他的徒弟,你自己想想怎么和我父皇交代吧。”
  说完,朱翊钧起身就往外走。还未出门,又回过头来看向那小太监:“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太监不敢抬头:“回殿下,奴婢名叫孙海。”
  朱翊钧说:“孙海,从今天起,你来清宁宫伺候。”
  听到此话,小太监欣喜若狂,连忙磕头:“奴婢谢太子殿下恩典。”
  回去的路上,朱翊钧一直不说话,冯保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还生着气呢。
  “殿下,有什么气别憋在心里,说出来。”
  朱翊钧嘟了嘟嘴:“黄锦是个很好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坏的徒弟?”
  他刚才收拾腾祥的时候,像个小大人一样,颇有气势。现在却又露出小孩子的一面,怪可爱的。
  冯保说:“以前,黄公公还在司礼监的时候,他手底下这些人哪个不是老实本人。”“有的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很快就会暴露本性。”
  朱翊钧皱起眉头:“大伴,你在说谁?”
  “腾公公呀。”
  “我怎么觉得……”
  朱翊钧陷入沉思,不知不觉走上了另一条路。冯保在后面问:“殿下,这是要去哪儿?”
  朱翊钧一看,前面不远处就到了月华门:“去向父皇告状!”
  朱翊钧黏在隆庆面前一顿撒娇,把事情原委都说了一遍:“父皇,你说,他是不是要私吞黄锦的两万两白银?”
  隆庆把腾祥叫来,又问了一遍,腾祥咬死了自己没有私心,只是想完成师父的遗愿,还说现在银票交给了皇太子,相信太子一定会用这笔钱造福于民。
  隆庆搂着儿子,和稀泥:“误会!误会!腾祥朕还是了解的,忠心耿耿。”
  朱翊钧皱眉,嘟嘴,不说话。
  隆庆哄他:“你好不容易来看看父皇,也不露个笑脸,父皇也不高兴了。”
  朱翊钧笑不出来,他说:“宫里的门槛好高的,小的时候,黄锦时常抱我。我要是调皮,他怕皇爷爷罚我,总是替我说好话。”
  “还有那些言官……就那个海瑞,要不是黄锦,他早就被我皇爷爷砍了脑袋。”
  说到这里,朱翊钧看了眼跪在地上的腾祥,后半句话不用说出来,现在隆庆身边这群太监,只会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这一对比,高下立判。
  朱翊钧又把脑袋靠在隆庆肩头:“没有黄锦在身边伺候,皇爷爷一定不习惯。父皇,你说是吧。”
  说到最后,他声音中竟然带了些哽咽,这可把隆庆心疼坏了,拍拍他的肩膀:“钧儿说得对,黄锦是去侍奉皇爷爷去了,这是好事,别难过。”
  “嗯。”朱翊钧手臂搂着隆庆的脖子,“父皇说得对。既然他是去侍奉皇爷爷,那我们应该好好送他才是。父皇,让大伴去办他的丧事好不好?”
  “好,都依你。”
  隆庆看向冯保:“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们都下去。”
  周围伺候的太监宫女依次退出雍肃殿,陈洪还立在那里,隆庆说道:“你也出去。”
  陈洪有些惊讶,皇上平时有什么事从来不避讳他,今日去连他也屏退下去。
  “是。”
  陈洪最后一个退出去,还顺带着合上殿门。
  “钧儿,”隆庆拉着儿子的手,“朕问你,张先生和大伴,你跟谁最亲近?”
  朱翊钧说道:“张先生和大伴都亲近。”
  隆庆说道:“只能选一个呢?”
  朱翊钧摇头,他不选。
  隆庆又道:“必须选一个。”
  朱翊钧迟疑片刻,大殿里安静下来,隆庆也没有说话,大有今日朱翊钧若不做出选择,这事儿就过不去了。
  朱翊钧没办法,只能二选其一:“大……大伴。”
  他虽然喜欢张先生,常常惦念着他,前几日,张先生染了风寒,他还派人去给张先生送了药。
  但冯保才是从他记事起,日日夜夜陪在身边的那个人,他对大伴的依赖,胜过任何一个人。
  隆庆这才说道:“司礼监虽然是太监,但比起大臣,他们始终听命于皇帝。”
  “比起大臣,他们和咱们才是一条心。”
  “……”


第120章 “咱们的老祖宗,……
  “咱们的老祖宗,宣德皇帝设立内书堂,让太监读书,就是想用他们来牵制内阁。”
  说到内阁,隆庆又叹一口气:“若是高先生能回来就好了。”
  朱翊钧歪着脑袋想了想,又把刚才的问题给他抛了回去:“高先生与陈洪、滕祥比起来,父皇和谁更亲近?”
  隆庆摸摸他的头,笑道:“父皇和你最亲。”
  “嗯~”要想糊弄朱翊钧可不容易,“是高先生和陈洪、藤祥之间,父皇必须选一个。”
  隆庆又叹一口气:“不一样。”
  朱翊钧问:“什么不一样?”
  隆庆说:“高先生与他们都不一样,在父皇最艰难的那段时期,是他一直在朕的身边陪伴朕,鼓励朕。”
  朱翊钧忽然就笑了起来:“父皇,你看。大臣和太监,都只不过是一种身份罢了。皇帝可以选择信任大臣,也可以选择亲近太监。但我想,有一个前提。”
  隆庆问道:“什么前提?”
  “前提是,这个人值得被信任和亲近。”
  隆庆一把将儿子揽进怀里:“钧儿说得对。”
  “……”
  没过几日,朱翊钧还在上课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戚继光已经返京,正在乾清宫面圣。
  张居正正在给他讲《礼记…月令篇》:“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朱翊钧的心已经飞走了。
  下课之后,朱翊钧第一时间拉着张居正往门外走:“张先生,快快!”
  张居正问:“去哪儿?”
  “乾清宫。”
  “去乾清宫做什么?”
  朱翊钧说:“看戚继光将军呀。”
  “……”
  张居正心说,看个戚继光,我用得着去乾清宫看吗?
  朱翊钧不知道他们私底下交情颇深,只想去看看那位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抗倭名将。
  张居正说道:“文渊阁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臣处理,殿……”
  他想说“殿下你也别去了”,朱翊钧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噢,好!先生回去吧,我自己去。”
  “……”
  朱翊钧已经到了清宁宫门口,又转身往回走。
  冯保问他:“怎么了殿下,不看戚将军了?”
  “看!”朱翊钧说,“我想带上我的木棍。”
  “木棍?”冯保不解,“带木棍做什么?”
  朱翊钧说:“找他切磋一下。”“!!!”
  朱翊钧推了一把王安:“你去拿。”
  “诶!”
  王安赶紧去取了棍子来,朱翊钧已经到了乾清宫前的广场上,正靠在最下面那层汉白玉台基与台阶之间的夹角处。
  王安问道:“殿下……”
  朱翊钧一把捂住他的嘴:“嘘!”
  王安点点头,放低了声音:“殿下,你躲在这里做什么?”
  朱翊钧说:“埋伏。”
  冯保扶额。
  皇太子在乾清宫埋伏戚继光,这要是传出去可够炸裂的。
  朱翊钧兴致很高,但个头稍微矮了点,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宫里的情况,只得让太监帮他看。
  冯保退得远远地,说:“大伴上了年纪,怕被误伤。”
  朱翊钧说:“你瞧着吧,我要把戚将军打趴下!”
  冯保心说:“我还是看看你多久被戚将军打趴下,并且第一时间出来请他手下留情吧。”
  王安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从汉白玉栏杆往里张望,看到引路的太监身后跟着一个高个子官员,着绯色常服,补子绘的是狮子,乃正二品以上武官。
  “出来了!出来了!”
  朱翊钧虽然身高暂时还不够,但听力够好,努力从灌进耳朵里的风声分辨出由远及近那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待那脚步声走到近前,他忽的翻身越过栏杆,跳到了台阶上,也不多言,手中木棍一扫,攻向戚继光的下路,后者一跃而起,避过他的第一招,紧接着木棍携着劲风又扫了过来,第二招,第三招……
  二人从台阶打到下面的广场上,戚继光只是闪避,并不还手。
  眼前这孩子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头戴翼善冠,着一件墨绿色补服,身形太快,看不清面目,但戚继光无意间一低头,恰巧对上孩子那双大眼睛,清澈明亮,狡黠又灵动。
  就算是抗倭名将也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的棍法练得相当不错,虽力量有所不足,但能靠着飘逸的身法,迅捷的招式弥补,竟是让他想起了俞大猷的棍法,有几分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冯保本以为,过不了几招,朱翊钧就会在戚继光面前败下阵来,毕竟他太小了,缺乏实战经验,平时与陆绎、刘守有比试,他们都让着他,不敢真伤了太子。
  但此刻看起来,戚继光一开始留力,只一味的闪避,被小家伙密不透风的棍法逼得连退数步,也渐渐地认真起来。
  他们这边打得实在精彩,把乾清宫周围的太监、宫女、锦衣卫全都吸引了过来。不一会儿,隆庆也从大殿内走了出来,居高临下的站着,看儿子与戚继光过招。
  往来数百招之后,朱翊钧体力不支,想要速战速决,棍法大开大合,也不管防守,只全力的进攻,双足一蹬,身体腾空,手中木棍向前一送,手掌在木棍一段使出所有气力拍出一掌,直抵戚继光胸口。
  戚继光竟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挺起胸膛,硬生生接下他这一棍。
  木棍抵上他胸口的一刹那,像是抵住了坚硬的磐石,所有力道全都反弹了回去。
  朱翊钧只觉得从手腕到前臂一麻,身体从半空中落下来,手却没有松开木棍。
  那不是什么名贵的兵器,只是李良钦送给他的一根再普通不过的棍子。朱翊钧日复一日的拿它练了好几年,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泽——都已经包浆了。
  李良钦说过,习武之人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自己的武器,只要兵刃在手,就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看他落下来,隆庆吓坏了,地砖这么硬,摔着他的小心肝如何是好,看向戚继光的眼神甚至带了几分责备。
  周围的太监也吓了个半死,赶紧上前要去扶朱翊钧,小家伙却自己稳稳落了地。
  他轻功好得很,不需要被人搀扶。
  朱翊钧一个眼神,太监们的手又赶紧缩了回去,乖乖退到一旁。
  朱翊钧拿着木棍向戚继光一抱拳:“戚将军好功夫,今日是我输了。”
  戚继光赶紧躬身向他行礼:“太子殿下过谦了,小小年纪竟有这等武艺,就算是戚家军的将士,也没有几人能胜过殿下。”
  这话朱翊钧听得受用:“那我能加入戚家军吗?”
  “这……”戚继光也不拐弯抹角,“恐怕不能。”
  “为何?”
  戚继光笑道:“殿下的棍法精妙、凌厉,却处处透着仁慈,缺少杀机。殿下正位东宫,该是谋定大局,又怎能像普通军士那般,上阵厮杀。”
  朱翊钧却笑道:“戚将军虽杀敌无数,却也是心怀仁慈。”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我读过你的《纪效新书》,里面讲了许多练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