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来自擦哈尔部,打算乔装成运送粮草的苦力,混进蓟镇刺探情报。长城这么长,不可能处处都能做到坚不可摧,总有相对薄弱之处。等戚继光巡视别处的时候,他们便可乘机大规模进犯。
  戚继光却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察哈尔部战力大不如前,以往几十年,风头被俺答盖过,就他们那点能耐,只敢偷偷摸摸毁坏长城,骚扰大明,何时敢大规模进犯了?
  继续审讯才得知,察哈尔部的图们汗与董狐狸勾结,谋划联合进犯。
  “董狐狸?”
  这名字听着怪有趣的,朱翊钧还以为和那个什么白莲教有关,又是叛逃关外,十分狡猾的汉人,姓董,又得了“狐狸”的外号。
  戚继光向他解释:“并非如此,董狐狸乃是蒙语发音,蒙古朵颜卫首领。其父革兰台就曾多次,请求加贡使者,讨赏赐,被拒,至塞下掳掠,海西女真诸部,突入辽东、辽西境。”
  “后来他的长子承袭都督职,第五子,也就是董狐狸受封指挥佥事,兄弟俩多次进犯大明,他的兄长在隆庆元年战死。但董狐狸十分狡诈,好几次,我们差点逮到他,却又被他逃了。”
  朱翊钧皱起眉头:“咱们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
  戚继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这朵颜卫,天天跟咱们作对,还给他封都督、封指挥佥事,还要给赏赐。”
  “……”
  戚继光心道:“这不是你家祖上为了摆阔,彰显大国风范,搞出来的事情吗?”
  朱翊钧问:“那接下来该如何?”
  戚继光道:“臣一向主张主动出击。”
  朱翊钧皱眉:“可是咱们抓了这几个蒙古奸细,董狐狸那边肯定会有所紧觉。”
  “他们是两个部落谋划进犯,不可能轻易罢休。咱们按兵不动,过些时日,待他们放松警惕,再放出消息,迷惑他们,诱他们来,再一举歼灭。”
  这个想法着实够大胆,够刺激,听得朱翊钧一下子兴奋起来:“具体说说。”
  戚继光向他抱拳:“到时,还请陛下下一道谕旨,召臣回京述职。”
  这个容易,朱翊钧当即同意。
  朱翊钧本打算在蓟镇呆个十天半个月,再往辽东,巡视一下李成梁的工作。
  现在得知即将会有战事,他便不打算走了。
  戚继光一听,一个头两个大。皇上怀着什么心思,他一猜便知。朱翊钧来的第二日,他就与张居正通过信了,张阁老在心中反复叮嘱,万不可让圣上涉险。
  戚继光左右为难,朱翊钧赖着不走,他有点后悔对皇上说了那番话,只能希望蒙古人就此作罢,不要再来了。
  可朱翊钧毕竟是皇帝,他又不敢有所欺瞒,到时问起来,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朱翊钧在总兵府住了两日,这天早上,他在屋里给张居正写信,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
  他吩咐冯保:“大伴,你去瞧瞧。”
  冯保打开门:“外面没人。”
  外面有锦衣卫,有人早就被发现了。
  朱翊钧却说:“院子外面。”
  这是个独立小院,在总兵府深处,安静别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戚继光专程命人收拾出来,给朱翊钧住。
  冯保又走到院外,这才看到,小径上,王世琦在那里踱步。
  “原来是王将军。”
  王世琦咬了咬牙,走到冯保跟前,躬身抱拳:“末将特来向陛下请罪!”
  朱翊钧的声音从院内传来:“你进来吧。”
  王世琦进屋,又说起前日城外之事:“末将多有冒犯,还请陛下赐罪。”
  “朕不爱给人治罪,尤其不喜欢因为这些小事给人治罪。”
  “谢陛下!”
  朱翊钧看着他,一脸英气的小伙子,与他爹长得并不太像:“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


第210章 王世琦一愣,问道……
  王世琦一愣,问道:“不知陛下说的是什么好消息。”
  朱翊钧笑道:“你爹升官了,现在是刑部左侍郎。”
  “……”
  王世琦脸上并未见得有几分喜悦,似乎父亲升官,对他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喜事。
  他脸上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变化都没能逃过朱翊钧的眼睛:“怎么,你不高兴?”
  王世琦摇摇头:“没有,只是……”
  他伏下身给朱翊钧磕了个头:“末将有一事相求。”
  朱翊钧笑道:“巧了,朕也有一事交代你。”
  王世琦诚惶诚恐道:“全凭陛下差遣。”
  朱翊钧道:“还是你先说吧。”
  王世琦扭捏了一下,才说道:“恳请陛下,不要和父亲提起末将在蓟镇的事?”
  朱翊钧听明白了:“你也是偷跑出来的。”
  王世琦点点头:“是。”
  “王宗沐不知道你在蓟镇?”
  “知道,不过他反对我从军。”
  朱翊钧又问:“他为何反对?”
  王世琦回道:“他想让我读书,考功名,可我想上阵杀敌,十八岁那年就从家里偷偷跑到了蓟镇。”
  “我就知道,”朱翊钧看着他,坏笑,“你就是凭关系进的戚家军。”
  “……”
  “陛下说得是,”王世琦勇敢承认,“末将的确是凭关系进的戚家军,但却是凭自己的本事留下来。”
  戚继光和王宗沐相识,王宗沐的儿子偷偷跑来了,戚继光早就与他通过信。
  自己生的崽子自己管不了,那就只能委托戚继光,帮忙好好教导一番,让他吃些苦头,他自己就回去了。
  谁知道这一晃四年过去了,王世琦在军营里干得有声有色,从士兵升了校尉。
  王宗沐拿他没办法,但也不愿妥协,父子俩就这么僵持住了。
  上次练兵,他和戚继光身边几位副将被安排在关外,负责攻打长城各处,所以朱翊钧并未见过他。
  王世琦等着听是什么事,朱翊钧却没有了下文,站起身走到他跟前:“到院子里来,让朕瞧瞧,你究竟有多大本事。”
  朱翊钧毕竟是瞒着大臣,偷跑出来的,皇上此时应该在乾清宫养病,而不是在蓟镇巡边。
  他本想叮嘱王世琦切不可将他他的行踪告诉王宗沐,现在看来,这父子之间素无往来,他也不必有所顾虑。
  王世琦跟着朱翊钧来到院子里,还以为朱翊钧要让他耍一套枪法来瞧瞧,正走神之际,忽的有什么东西朝着他面门袭来,定睛一看,竟是一根手臂粗的铁棍。
  王世琦急退数步,堪堪躲避开去。刚才他进屋里面圣,长枪靠在院子里,此时手往后一抓,慌忙拿起来顺势往前一挡,接住了朱翊钧劈下的又一棍。
  朱翊钧收回铁棍,攻他下盘,王世琦纵身躲避。他明明使的一杆长枪,却是让朱翊钧抢了先机,逼得他连连后退。
  况且,对方尊为天子,他岂敢还手。可朱翊钧步步紧逼,又让他不得不还手。
  生在进退危难之际,朱翊钧手中铁棍竟是抵住他的左肩,势大力沉的往前一推,王世琦趔趄两步,险些摔倒。
  朱翊钧嘲讽道:“这就是你的本事?”
  王世琦提着枪有点不服,又不敢反驳。
  朱翊钧却道:“你放开了打,若有半分留力,朕就……”
  他想了想说道:“朕就派人把你送回京师,让你好好读书,准备科举。”
  “……”
  王世琦握进长枪:“若有冒犯,末将打完再向陛下请罪!”
  说完他就冲上去了。
  刘守有从院外进来,正好看到王世琦与朱翊钧切磋,小伙子枪法不错,却又不是埋头猛干,进退有度,聪明又机警。
  刘守有挪到陆绎身旁,小声道:“这小子的枪长一大截,咱家陛下吃亏呀。”
  陆绎摇头:“势均力敌才看兵刃长短。”
  “那倒也是,”刘守有同意他的说法,“小王将军最多还能撑十招,十、九、八……四、三……”
  刚数到“三”的时候,王世琦长□□出,朱翊钧飞掠而且,足尖在枪头上轻轻一点,顺着枪杆疾步上前。
  王世琦慌忙撤枪,朱翊钧再次施展轻功,已经来到王世琦跟前,借力一踢,王世琦长枪脱手,探手去抓,朱翊钧手中铁棍却已经抵上他的胸口。
  “你输了。”
  王世琦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武艺精湛,末将输得心服口服。”
  他比朱翊钧年长八岁,虽然一开始,顾忌他天子身份,束手束脚,但后来,他也感受到朱翊钧功夫了得,越打越认真,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他并不是奉承,的确输得心服口服。
  朱翊钧收了铁棍,笑道:“你也不错,以后去考个武举。”
  王世琦却道:“已经考过了。”
  “噢!”朱翊钧乐不可支,“果真是武举人,倒是王宗沐这个做父亲的不懂事了,应该成全你才是。”
  王世琦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乡试我也考过了。”
  这倒是让朱翊钧颇为吃惊,而后恍然大悟:“难怪……我要是你爹,绑也要绑你去参加进士科。”
  勇猛如戚继光,官至总兵官,不也要听命于谭纶这个总督。所以说,当年在浙江,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个个都是悍将,却还是惧怕胡宗宪这个三甲吊车尾的进士。
  武将做到头,也得被文官管着。
  朱翊钧说不走,还真就不走了。戚继光忙着招募新兵,他还真去凑了个热闹。
  朱翊钧混在人群里,自来熟的和前后排队的人闲聊:“这位兄台,何方人士?”
  “河南洛阳。”
  朱翊钧又问:“为何大老远来这边镇投军?”
  对方回道:“帮东家运送粮草来此地,正好遇到戚家军募兵,来碰碰运气。”
  普通百姓愿意从军的不多,但戚家军不一样。他们在东南抗倭,早已名声在外,训练严苛、装备精良,赏罚分明,连伙食都比别的地方的兵更好。
  朱翊钧发现,周围好些人都是外地来的。
  那河南大哥伸着脖子往前张望,颇为担忧的问:“也不知道中不中。”
  朱翊钧说:“中!”
  果然,就如王世琦所说,招募新兵第一轮就是看面相。好几个人朱翊钧看着还行,却被刷下来了。
  等轮到他的时候,人家一看,他生得这般眉目俊朗,面若冠玉,只一眼,就说不符合标准,让他走。
  朱翊钧眼神示意,王安上前,往对方手里塞银子:“将军通融通融,我家公子慕名而来,一心盼着投入戚将军麾下……”
  他话未说完,人家就把银子塞了回来,怒道:“赶紧走!”
  “……”
  冯保笑道:“都说不行了,陛下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什么话?”朱翊钧不服气,“他能凭关系进戚家军,我怎么不行?”
  朱翊钧在大街上逛了一圈,看那些南来北往的商人运送粮草,又道茶馆里坐下听书。说书人在台上讲得口沫横飞,高潮的迭起。
  他支个耳朵听旁边那桌两个生意人商量,把荒废依旧的屯田重新开垦出来。又说宣府、大同那边也有大量荒地,准备隔日启程,过去瞧瞧。
  朱翊钧听得颇为满意,边镇逐渐繁荣,对于镇守边关,抗击北元大有益处。
  玩够了,他回到总兵府,直接去见戚继光,先问小王子和董狐狸那边有什么行动。
  戚继光回道:“暂时还没有动静。”
  朱翊钧点点头:“我猜也是。”
  戚继光试探着问道:“陛下打算何日返京?”
  朱翊钧摆了摆手:“不急。”
  “我想着,戚将军近来要训练新兵,不知我能否也去体验一下,与他们同吃同住,一同操练。”
  “不可!”戚继光惊道,“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与下等士卒同吃同住。”
  朱翊钧说:“没关系,我不介意。”
  戚继光心道:“我介意,你不回京就算了,还来给我添乱。”
  朱翊钧看出了他的顾虑:“戚将军但说无妨。”
  戚继光说道:“新兵入伍,大多散漫不懂规矩。教官训练严格,对那些难以管束的士兵,打骂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不识得陛下,若有冒犯,岂非罪该万死。”
  朱翊钧听劝:“那算了吧。”
  他就这么呆着也没意思:“那我去看看我那废物表哥。”
  这个戚继光倒是同意了:“臣明日过去练兵,正好伴驾。”
  戚继光身为总兵官,却仍是坚持亲自操练士兵,光这一点,全国就没有几个总兵官能做到。
  第二日,他们骑马去的,沿着长城跑了好远的路,来到另一处军营。
  沿途,戚继光向朱翊钧介绍:“臣初到蓟镇,来回巡视多处长城边防。”
  “经过慎重考虑,向朝廷上疏,请求建立三千座空心台。”
  朱翊钧点头:“我知道这件事情,当时我父皇也批准了。”
  戚继光却道:“那时,朝廷正值困难之际,批下来的银两只够修建一千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