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盐人见他们穿着破旧,脸上挂着忐忑而带着点谄媚的笑容,心中怜悯,知无不言:
  “你们去盐官那里登记,可以领到工具。煮盐就是累,然后价格也不高,朝廷规定的统一价,而且煮好的盐只能卖到这里,不允许私自贩卖,否则就要被处以重刑。”
  “他们这些盐官盐吏,虽然也有所克扣,但总的来说不敢做得太过。”
  “利润虽微薄,但好歹有个进项不是?”
  询问的人不停的弯腰:“多谢小哥。”
  心中打定主意,等会儿就去找盐官也领一副工具。
  【盐铁专卖的政策立刻给大汉的国库带来了巨额收入。打匈奴也不用担心没钱了。】
  ……
  自盐铁专营提出来之后,汉朝往后的朝代基本都是这样操作的。
  因此帝王和君主们很是感激管子和桑弘羊,想了个好办法呀!
  明朝。
  张居正感慨道:“世人皆道他为乱国酷吏,但我却认为他是兴利之臣。”
  他的案头上常年摆着桑弘羊的《盐铁论》,每看一次,都能够有新的感悟。
  张学颜是张居正的追随者,两人的观点自然相同。
  他道:“可见即使过了几百年上千年,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后世之人依然能给出公正的评价。”
  张居正默然。
  半晌之后才对张学颜道:“子愚,我们要做的事情和昔日桑弘羊何其相似,都要得罪一大批人。”
  但变法革新,迫在眉睫。
  张学颜站起身,深深的躬身到地:“大人,卑职早已做好准备,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愿随大人一起闯一闯。”
  汉朝。
  桑弘羊没想到自己还真的登上了仙画,一时之间眉开眼笑。
  他的同僚们,落下弘、赵过、卫青、霍去病等等都被仙画提起过,没想到现在轮到了他自己。
  这才能明白那种飘飘欲仙的感受。
  周围的臣子们都上前来道贺,甚至连刘彻都高兴给他赏了金银。
  “桑弘羊,你这次的确是做得极好!”
  现在不仅是盐铁专营,海边的大盐场也进入到了正轨,这些都是桑弘羊的功劳。
  刘彻很满意,又得意于自己的识人有方。
  ……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把铸币权收归国有。是的,那会儿的钱,和咱们现在不同,是个郡国甚至是地方豪强都能造,而且造出来的货币吧还轻重不同,各有规格,也是挺奇葩。】
  【汉武帝刚上任,不,刚登基的时候就想拿这个开刀,搞了三种官方样式的货币。】
  汉朝,一王爷府上。
  管事手上托着一个漆盘,匆匆走向室内。
  “王爷,这就是朝廷新出的钱样。”
  托盘上摆放着三种不同的钱。
  “最左边这个叫做皮币,据称是用上林苑的白鹿皮制成,用于诸侯王觐见陛下时的贺礼。”
  “中间这个是三铢钱,半两钱取消了,现在改为这个。”
  “还有这种,叫白金,是用少府库存的银和锡做成的,有几种面值……”
  王爷揉了揉太阳穴:“怎么搞得这么麻烦!样式如此之多,”
  管事介绍完之后问:“那咱们……”
  王爷指了指白金:“咱们铸这个吧,价值更大。”
  【汉武帝推出的这套币制成效很一般,品类复杂不利于平时使用,所以过了两三年后就□□横行。他没办法,就让桑弘羊开始打假。】
  【桑弘羊作为咱们历史上数得着的经济学家,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立刻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还是豪强府上。
  管事依然匆匆前来:“恩主,恩主,大事不好了。”
  主家问:“出了何事,如此惊慌?”
  “那桑弘羊建议陛下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不仅如此,郡国内的所有旧钱都要运到长安去销毁。以后,所有的钱都由上林苑的水衡都尉负责,统一铸五铢钱。”
  “并且,所有的原料都不允许再私自持有!如有私铸,便是大罪!”
  这里的原料指的是银、铜、锡等。
  王爷疲惫的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看了看天边,长安的方向,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接受。
  【桑弘羊的币制改革和盐铁专营都非常的成功,大汉的国库也逐渐的丰盈起来,可以给打匈奴、治理西北西南提供大量的资金。就算是司马迁这样不喜欢桑弘羊的人,在《史记》里也不得不说,“运筹则桑弘羊”。】
  【但是!】
  【有没有发现,他的这两条主要的政策,其实都是和地方豪强和高门大户抢生意抢钱?】
  【普通老百姓谁能做得起盐铁生意?谁能自己去铸币甚至敢铸□□?】
  【就这样,桑弘羊将一大批人得罪得死死的,这也为他之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他的命运的转折点,同样是“盐铁之议”。】
  ……
  刘彻和桑弘羊同时在心里咯噔了一声。
  等等……这听上去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啊。!


第180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三)
  刘彻对桑弘羊还是很满意的。
  他们从年少时期就相识;桑弘羊是自己的伴读。但,以刘彻的性格来说,如果只是一段始于多年前的情谊还不至于让他如此看重一个人——关键还是;桑弘羊本人实在是很能干。
  他还记得;他在打算对其委以重任的时候,和他夜谈一整晚。
  桑弘羊对自己阐述了他的财政理念;和施政观点;要统一货币、打击越来越放肆的地方豪强;并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让大汉变得国富民强,能让国库拿出足够的银两让陛下能驱逐匈奴;治理边关!”
  短短几年;他做到了。
  这也让他一跃成为了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
  刘彻当然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仁厚的君主,但他觉得自己和桑弘羊应该能有个善终;而不像是已经死在了刑场上的主父偃那般。
  但,现在仙画这意思是什么?
  什么叫做“为他之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桑弘羊原本狂喜的心也瞬间冷却了下来;意识到,糟糕,自己似乎好像是不得善终啊……
  刘彻略带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或许这其中是有什么误会……”
  桑弘羊诚惶诚恐:“陛下;一定是微臣后续有什么事没做好。”
  怎么能是陛下的错呢?一定是自己的错!
  君臣两人在这里以某种微妙的心情唏嘘了几句,然后这才继续把焦点转移到仙画上面。
  而在大汉其他的地方,那些原本掌握了盐铁之权的豪绅府上,却响起了不断的笑声。
  “去;斟酒来!今日当浮一大白!”
  “看来;连老天爷都看不惯此人!”
  桑弘羊没有好下场,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更让他们感到高兴呢?
  试想,他们原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赚得盆满钵满;却因为此人的手段,而只能乖乖的吐出利润最大的营生,去谋那些小利,想想就气!
  民间。
  老百姓们却在感叹:“还是现在的五铢钱好用,以前的钱用起来也太麻烦了。”
  “而且以前的三铢钱根本就不行,轻飘飘的,还不知道是用什么铸成的,上次我去买东西,掌柜的都不收。”
  “盐也是,现在的盐可比以前好多了!”
  白花花的,杂质极少,虽然和仙画里面出现过的还比不了,但是也比之前的好太多了!
  “听说海边的晒盐场,每日能产出好多哩。那些渔民,最近的日子可好过不少。”
  “说是那边缺工匠,官府还在到处招募。”
  “不知每月几钱?”
  ——和之前的“民煮官收”不一样的事,现在走的是官营大盐场模式,和没有仙画出现的历史时空相比,终归有了一些不同……
  【盐铁之议,发生在汉武帝死后,汉昭帝时期。】
  【霍光和桑弘羊都是汉武
  帝的托孤大臣,
  但是呢,
  两个人之间的理念完全不同,这一次一次的吧就形成了新旧两方势力。汉昭帝呢,明显更亲近霍光。】
  【霍光觉得呢,先帝死之前发布了《轮台诏》,说要休养生息,而现在民间对盐铁专营一事怨气沸腾,那这个东西是不是还要继续搞下去?】
  【针对这个议题,他们就召开了一次大型的辩论会,为时五个月。】
  【辩论有三方,一方是以霍光为代表的反方,觉得不要搞下去了,要还利于民。一方是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正方,觉得还得继续搞下去。第三方呢,是从民间挑选出来的贤良文学大概六十多个人。】
  【贤良文学呢,其实是汉代取士的一个科目,简单理解为已经在朝廷挂上号的地方名士吧,他们在一些朝廷事务上,也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就这样,在始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81年的时候,盐铁之议辩论大赛开幕了。】
  【别说,这形式还挺文明的哈。】
  来自于各郡国的马车纷纷抵达长安,一位位贤良文学从马车上走下来,入住朝廷准备的驿馆。
  他们集聚在一起交换着自己的意见,并迅速的评估利弊。
  “某当然是支持霍大将军。”
  “老朽也是,如今之政轻本重末,搞得民间民不聊生,自然要纠正过来。”
  一番谈论下来,支持桑弘羊的竟然寥寥无几。
  二月,盐铁会议正式拉开了序幕。
  “诸公,本次盐铁会议主要讨论,盐、铁和酒日后是为官营,还是要恢复到文帝时期的政策,让利于民,修养生息?”丞相田千秋宣布会议开始。
  汉昭帝只在开幕的时候出席了,之后偶尔旁听,唯有桑弘羊以及御史、丞相等忠诚和这些贤良文学们每次都必到。
  霍光亲临的次数也不多,他和桑弘羊各坐一席,面对面,但两人之间之间似乎势如水火,剑拔弩张。
  辩论的重心放在了桑弘羊和贤良文学两方。
  后来有统计,桑弘羊总共发言一百一十四次,而其他如御史等人只发言十几次,可谓舌战群雄。
  【这场长达五个月的辩论,精彩极了,一开始还只是讨论盐铁酒要不要专营,而发展到后面简直成为了总结汉武帝一代政治得失的会议。】
  【从经济政策到军事收获,再到外交关系,还有治国理念甚至古今关系,等等等等。】
  【变成了,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要不要延续?要不要恢复成文帝时期的政策?】……
  汉武帝和桑弘羊都有些如释重负。
  还好,还好,不是死在朕手上,而且朕应该临死还都挺信任他,也算是君臣相得,有了善终——刘彻。
  还好,还好,并不是陛下猜疑然后杀了我,反倒我活得还比陛下要久——桑弘羊。
  不过,刘彻又生出一些不爽。
  怎么回事?居然到儿子那一辈,还要来总结朕的得失?
  而且还要恢复成先帝时期的政策,这简直……简直是对朕的全盘否定!
  朕难道不算是千古一帝,武功卓著吗?
  刘彻生出了一些些火气。
  也不知道继位的是自己哪个儿子?
  “霍光啊……”
  刘彻琢磨着仙画的用词。
  霍光和桑弘羊有理念分歧,但似乎也是忠于了自己的遗诏和晚年的理念,应该也是个人才,可以用!
  桑弘羊感动过后,倒是有些凝重,看起来自己和这霍光之后似乎很不对付啊!
  唐朝。
  李世民也在和群臣讨论西汉的这一对著名君臣。
  “按照仙画的说法,盐铁之议本质上其实是阶层之争。桑弘羊触动了地方豪绅的利益,肯定会遭到大规模的反击。”
  “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尚且能压下这些争议。但他不在了,自然反扑就开始了。”
  臣子们的讨论他都听到了耳里,并且表示同意。
  他对身边的李治说:“可到了晚年,汉武帝却未必还支持桑弘羊的理念。”
  李治有些惊讶:“您的意思是……”
  李世民轻声道:“汉武帝下《轮台诏》,认为自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觉得需要轻徭役,休养生息。那时候,其实他就有了退却之意。”
  天上的雄鹰,依然会有老的时候。
  “这几位托孤大臣,除了霍光和桑弘羊之外,其余的或没有实权,或本就懦弱。所以矛盾就集中在了霍光和桑弘羊之间。”
  李治恍然大悟:“汉武帝本想要两人互相制衡,避免一家独大。”
  实际上,桑弘羊在汉武帝晚年时已经圣宠大不如前,他被任命为托孤大臣,恐怕更多是因为汉武帝不放心霍光。
  李世民悠然叹一声:“可惜,最后还是走到了两虎相斗的局面。”
  似乎没有人可以抵挡权力的诱惑……
  【桑弘羊认为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没什么问题。】
  【而这里面,贤良文学完全站在了桑弘羊的反面。他们对之前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那是全盘的否定,认为如果继续下去,这就是祸国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