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一个。”
  在一旁观看全程的家中祖母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孙女可比儿子顶用多了,她倒是支持让孙女来接班!
  【“因病致贫”;在现代,可能特指大病重病,尤其是没社保没保险的情况下。但是在古代,那可就真的就是泛指了。】
  【生不起病,不敢生病!】
  【孙思邈的“医德论”就是在这时候提出来的,可想而知他在民间行走的时候肯定看过了很多类似的情况,所以才有此感慨,专门花费了一卷的时间来苦口婆心的说,咱们做医生的要讲究医德。】
  【同时,孙思邈还是一个对弱势群体非常有怜悯之心的人。】
  【他很看重妇女与儿童的身体健康,认为,妇女治病比男子治病要难上十倍,他也是第一个主张要将妇科和儿科独立设立的医生。】
  中年孙思邈背着药箱行走在官道上。
  这时候,迎面走来了一队出殡的人,正扛着棺材经过。孙思邈站在路边等他们先过去。
  但是他无意之中瞥了那一眼那棺材,眼神却凝固住了。那薄薄的棺木底部,好像滴下了一
  两滴血水。
  他赶紧上前去问正在恸哭的家属。
  一位老妪说: “道长,那是我苦命的女儿,刚生下孩子,自己却难产没有呼吸了!”多久之前的事情?“一两个时辰吧。”
  孙思邈一沉思: “或许,你的女儿还没有死,还能有救。如果你相信我的话,可以打开棺材让我看看。
  老妪半信半疑,但怀着一丝希望还是打开了棺木。
  孙思邈拿着金针,在那女尸的身上扎了几针,稍等片刻后,那女尸果真悠悠的睁开了眼睛。在场的人又惊又喜,朝孙思邈跪下了,大呼神仙。
  师父,你还能让人起死回生?弟子一脸震惊的问孙思邈。
  孙思邈扶额: “印象中是有这么个事,但绝对不是在棺材中,就是见一女子难产,正好被我遇到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传到了后世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哪有一过世就立刻放到棺材里的?
  不过,女子看病的确是艰难。”孙思邈对弟子感慨, 不仅是因为男女有别。还因为女子需要经历怀孕、生产,这些都是消耗自身精气的行为,所以她们的病往往也更加复杂难治。
  身为女子,大不易啊!他摇摇头。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妇人方”放在了很首要的位置,有整整三卷,搜集了540余种处方,灸法20多种。可见他诊治过的女性有很多很多例。】
  【宋朝正是在孙思邈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妇科和儿科。宋朝的医生陈自明就著有《妇人大全良方》;钱乙则是儿科圣手。而且宋朝的太医局中也有妇科,民间还有很多女医专门为妇人看病。】
  宫城里,女医在为妃嫔宫女看病。
  而在各大宅院里,同样有背着药箱的宋朝女医们出没。甚至在刚遭受了瘟疫的城池中,也能看到她们的身影。而药铺医馆门口,同样有不少的女性病患前来看病掌药。【这些都得益于孙思邈思想的影响。】
  【可惜的是,到了明朝,因为各种陈腐学说的兴起,妇女的地位更加卑微,全面倒退。说到这里就索性多说几句,据传,朱元璋当时就特别规定,妃嫔如果生病了,不得让医生近身查看诊治,只能通过口述等方式让医生
  来开药方。上行下效,占据了大量资源的宫妃尚且如此,就更别提民间的普通女性了。】③
  深宫之中。
  和刚才截然不同的氛围以及画面,连颜色都要深沉了几分。发须皆白的太医恭谨的候在殿外。
  有宫女从内室中出来,将自己主人的情况转告给太医: “娘娘觉得身上不太爽利,吃不下饭,然后头部有点昏沉。
  太医沉默了一下,斟酌着用词: “不太爽利是怎么个不太爽利法?可否请娘娘描述得更详细一点?另外,娘娘的舌头上是否有白色的舌苔?
  宫女忙道: 劳太医在此等候,我再进去问一下娘娘。宫女匆匆而去。
  太医在背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洛阳唐宫。
  武则天怫然不悦:后世居然迂腐至此!越活越回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她身边的太平公主也不悦之极,出言讽刺道: “只有内心自卑懦弱的男人,才会将自己的女人锁起来,不让别人看到她。
  身为帝王,却如此小肚鸡肠,如此狭隘!让人看不起。北宋的赵匡胤很高兴。
  他倒不在乎什么女性权益,也根本没有想过女人看不了病的这个问题,但是仙画表扬大宋了,这说明宋朝还是有些地方做得不错的。
  乐呵呵的。
  但一想,这做得不错的地方,也是他那好弟弟的子嗣做出来的,嘴角一时之间又往下耷拉了。哼哼,赵匡胤在心中发狠,他和他的儿孙们只会做得更好!
  男人莫名的攀比心和胜负欲忽然就上来了。
  但可能,这次用对地方了。
  而在大明的宫殿中,朱元璋气得跳脚,差点要吐血。
  仙画是没什么好说的了吗?!连他的妃嫔们怎么治病的都要拿出来讲一讲?
  朱元璋觉得仙画对自己对老朱家肯定是有偏见,这几期听下来,几乎就没听她说过什么好话。
  马皇后赶紧劝他: 别看了,别看了,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她的心情平静得很。
  身为皇后,在看病的时候倒不用遵守这么多规矩,但是有时候一想,却也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适。凭什么女人连看个病都这么的麻烦呢?
  以前在民间的时候,可没有那么些条条框框。朱元璋气呼呼的:朕还偏就要看!
  路小柒若是能知道朱元璋的心理活动,她可能会叫冤。
  她对明朝真没什么偏见,但是谁让她讲的是科学思维,这会儿又正好讲到妇女权益上了呢?明朝正好在这两点上都撞枪口上了,比如下面这段,其实于整体视频内容来说是可放可不放的,放了后可能还觉得冗长杂乱,但路小柒出于私心,最终还是决定放上去了——
  【而且,裹小脚的变态审美从宋朝开始,却鼎盛于明朝,只为了走路时候因为疼痛而产生的特殊体态,就用布条来禁锢脚掌的正常生产,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压迫到了一个畸形的程度。】
  路小柒找到了解放后的一段老影像资料,当时的妇联正在组织给一些裹了小脚的女性放脚。
  “可以拍吗?”
  一位大概二十多岁的女子坐在镜头前,将自己的脚伸了出来:“拍吧,我愿给那些没有胆子来放脚的姐妹们做一个榜样。
  长长的布条被解开。
  女子猛地瑟缩了一下,但依然勇敢的把自己的脚给伸了出来。
  她的脚部俨然已经变得畸形,中间原本应该正常生长的部分被常年外力的压迫全都挤在了一起,形成了高高的弓形。
  在去掉绣花鞋的修饰之后,显得畸形而丑陋。她的脚趾全部挤在了一起,早就分辨不出正常的构造,还因为感染而出现了坏疽。脚间的褶皱清洗困难,甚至化了脓。
  医生仔细查看: 中间的部分需要用手术将卷曲的地方放开。
  女子含泪,眼里却带着高兴: 能做就好,谢谢医生。我不怕痛的。
  医生叹口气: 你这样还算是好的,我有遇到因为缠足,血管坏死导致必须要截掉下肢的!还有各种并发症,身材矮小,发育不良,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裹脚的时候痛吗?
  她深深的看了镜头一眼: “痛啊,怎么不痛?不单单是裹脚的时候痛,之后的每一天,站在地上的每一刻,都在痛。
  随着她的话,镜头一转,阴森
  的音乐响起来。四五岁的小女孩被父母长辈按在椅子上,发出绝望的凄厉哭声。
  其他小孩子可以自由玩闹,她却只能安静如木偶的坐在椅子上,偶尔扶着墙走两步,忍受从脚底传来的钻心刺痛。
  慢慢的,她长大了。她的笑容越来越麻木,眼里的光彩也越来越黯淡。
  在那双脚出现在天幕上的时候,一片哗然。
  人群之中甚至还响起了干呕之声。
  太可怕了!这是人的脚?!
  刘彻身边的酷吏张汤有些茫然: “这是他们针对女子想出来的一种酷刑?但为何针对的却是女童?
  他很不能理解。
  就算他被人称为酷吏,但他可没有针对几岁女童来做刑罚的爱好。武则天怒极反笑,连拍几下桌子: “荒唐,荒唐!荒唐!”女子竟然被作践至此。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对看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悚然。
  赵匡胤敏锐的捕捉到了仙画中说的这东西竟然是起源于宋朝,连连摇头,但下一秒就反应过来,这就是机会啊!
  来人,给朕下旨,大宋上下,不允许出现此等为女性缠足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刻重罚!
  这一局,他赢!
  就连在缠足已经开始出现或者是已经开始盛行的一些朝代,也有人惊愕连连。
  某个钟爱三寸金莲,并且写诗赞叹的文士直接吐了一地——他喜欢小脚没错,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解开那些布条后,里面的形状与构造竟然是这个样子!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雄风正一点点的消逝。
  某个明朝的家庭内,妇人正颤抖着手拿起剪子将自己女儿刚裹上的布条剪开,和女儿哭成一团:“我们不缠足了,不缠足了。”
  太可怕了!
  一家之主的男人也在一边叹气,但却并没有阻止。谁在看到了那么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知道这会危害女儿健康之后,还能一意孤行呢?
  如果能的话,那也不能称之为人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男性患病可能只需要考虑钱够不够的问题,但是女性患病却要面临更多的因素,对病情难以启齿、遮遮掩掩,甚至根本找不到愿意为女人看病的医生!
  】
  【生了病之后,小病靠熬,大病就只能在家绝望的等死,这是那时候大多数女性的真实遭遇!甚至是包括家中其实有余钱去看病的女人!】
  【“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这句话就是明朝传下来的。】④【有这样想法的医者,根本不配看孙思邈的医书!】
  孙思邈面沉如水: 如此之徒,的确不配行医!
  行医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性别之分,也不能有贵贱贫穷之分。这是他一直以来就倡导的。
  而生活在明朝的李时珍对此感受更深。
  他对友人回忆了一桩往事: “当年我行医至华阳县,当地有一位寡妇,身上生了脓疮,但是因男女有别,拒绝就医,最后竟然生生的痛死了。这件事情还被当地的县志给记录下来,称呼其为节妇’。”⑤
  他苦笑摇头: 此事于我触动颇大,但后来见多了,却仿佛也视为了常理。如今一想,惭愧之极!惭愧至极呀!
  【女人,占据了世间一半的人口。从遗传学上来说,母亲健康与否,对下一代的影响极大,只有健康的女人才能诞下健康的孩子,让民族得以存续。】
  【伟人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路小柒顿了一下,声音变冷:
  【这般裹小脚、让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阻碍女人正常看病的封建朝代,也折射出他们本身的守旧与固执以及内心的软弱不堪,压抑久了到了后期往往社会畸形、风气颓败,还是早死早超生来得更好!】


第60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一)
  金陵城的宫城内,传来一阵阵的喧哗声。
  听说,陛下直接被仙画给气昏过去了。
  太医瑟瑟发抖,从太医院赶过去的时候腿发软,差点摔倒了地上。
  不怪他害怕,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可是将给朱标治病的医生们全都砍了,说他们是庸医。①这陛下现在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估计也活不成了。不仅活不成,家人说不定还要给自己陪葬。
  太医一脸悲愤,心中满是绝望。他恨恨的想,这次的事情要是安全过去了,自己就辞官,一定要辞
  官!
  回乡开个小医馆不好么?最起码不用担心随时有掉脑袋的风险。
  这破太医谁爱当谁当去!
  他抬头看了看仙画,对逍遥自在,对皇室不搭不理的皇甫谧、孙思邈等人羡慕不已。还是前辈们有远见。
  而收到的消息的燕王朱棣和秦王朱横等都纷纷的赶到了宫中。这要是太子刚死,父皇又挂了,这场面可就刺激大发了。
  一时之间,金陵城中风雨飘摇。
  好在,太医在给朱元璋把脉之后,松了一口气,宣布: “陛下不过是气急攻心,一时闭过了气,稍后自然会醒来。
  一众人等这才放下了心——真放心还是假放心那就不得而知了。此乃后话。
  【除了呼吁要呵护妇女儿童之外,孙思邈还是一个动物权利保护者。】【他从来不用动物入药。】②苍老的声音传来: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