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蛇人让李时珍在旁边等,自己开始在附近找了起来。不久,真的让他看到了石楠藤上盘着一条蕲蛇。
“你先别过来,我抓住后你再过来。”捕蛇人叮嘱他。
李时珍并不惧怕,站在不远处将捕蛇人的动作记下来,等到蛇被抓住后还大胆的上前观察,赞叹道: “果然和其他地方冒充的蛇长得不一样。”
【最后,他根据自己得到的第一手现场资料,在《本草纲目》里终于写清楚了这种蛇的产地、外观、特性、如何捕捉和如何制药等过程,非常的详细。】
【而当这里面列出来的动物、植物、矿物等等都具有这么细致的描述时,那《本草纲目》其实就在李时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已经悄悄的超越了医学的范畴——这不就是一本明朝的《博物百科全书》吗?!】
“博物?咸阳宫中有人在搜索这个词, 《左传·昭公元年》里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 博物君子也’。
然也。博通万物之意。在后世,此词定是有所引申。
一群人将“博物”这个词的含义结合上下文,倒也猜得七七八八。“只是没想到, “博物’在后世竟然也成为了一家。”诸子百家的“家”。
汉朝的董仲舒也在感慨。看来后世的百家争鸣,丝毫不逊色于春秋战国。
他倒是想要做到历史上的那个自己,让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董仲舒清楚的知道,自仙画出现后,这一点已经很难实现了。
他暗暗在心里想,但或许
可以让儒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家。
只要对帝王的统治有利,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做到的。
而且,也要再钻研一下儒家与“格物” “博物”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和后世一样,搞到对立面去。
和任何一个有志向的饱学之士一样,董仲舒现在只觉得有无数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只恨自己已经不再是壮年。
但是,当董仲舒看到天幕上的李时珍时,又燃起了斗志。
这位东璧先生尚能在自己五十的时候还走遍华夏,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又为何不行呢?和董仲舒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李时珍的决心和将之付诸于行动的大毅力,悄悄的勉励了一大批人。
【它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草药学,还包括了动物学、地理学、矿物学、化学、解剖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它记录了石油,记录了天气湿度与下雨的关系,记录了各地的地理和物种特征等等,所以李时珍在西方,往往被看待为一位博物学家,而不是医学家。】
【像是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就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几次引用《本草纲目》里的内容。】
长着大胡子的达尔文正在书桌前写着自己的著作。
他手拿着羽毛笔,下笔如有神的在纸上写道:
由于我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因而迈耶斯先生查阅了华夏古代百科全书,他发现金鱼最早是在宋朝于圈养中培育出来的……”①
【这本华豆古代百科全书,就是《本草纲目》。】
· …
“若有这样一本书,对朝廷也大有裨益。”李世民沉吟道。
详细的记载了每个地方的地理、动物植物和矿物,连每一种的特征和特性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这让李世民颇为心动。
他是马背上的皇帝,善于征战,也曾在民间长大。
但他不觉得自己对帝国疆域内的物产有这位李时珍了解得那么清楚。他尚且不能,像李治这样生长在深宫里的下一代大唐皇帝们就更不能了。
若是明君还好,但若是遇到昏庸无能之辈,说不得就会被底下的臣子们蒙蔽,干出什么蠢事来。所以《本草纲目》最触动李世民的其实是这一点。
这的确是一本《百科全书》!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大臣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说对帝王有用,这样的书籍对于他们管理六部也是有用的。
于是,大家纷纷出列: 陛下,大唐也急需这样的百科全书呐!只有在侧的翰林院学士们既喜又忧。
喜的是,又要修书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修书了,不仅是本职工作,而且可以长学问,还很容易名留青史。忧的是,这修书的活儿以后肯定不会少,工作是越来越繁重啊!
无独有偶。
汉朝的卫青也正在向汉武帝谏言: “陛下,这书籍对于兵事而言也极为重要!”
虽然匈奴才是当今大患,但一个国家的兵事驻防和偶发的战争却也很关键。如果他在一场战役前就能够知道那个地方的特征和物产,那对于他制定作战计划也是极有帮助的。
汉武帝颔首:“朕知晓了。”之前看这些名医的时候,略有些憋屈。
比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就是想找人来写也写不出来,因为没有这个医术水平,只能往这个方面去努力。但《本草纲目》不一样,即使是现在大汉的医术没有后世明朝那么优秀,但其他的物种收集部分却是可以立刻派人着手去做的。
【我们在之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提到了李约瑟难题。而李约瑟本人也认为,明朝最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951年的时候,世界科学理事会评选60位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国有两位入选,一位是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的数学家祖冲之,一位就是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祖冲之和李时珍的头像出现在天幕上。
上面还附了详细的生卒年份和历史成就,并且还是中英法文三语版本。
【现在主流观点甚至认为,《本草纲目》在博物学、生物学上的成就与贡献是超过了医学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
“祖冲之是谁?”
不知道,仙画不是讲了,人家是数学家,算出了那什么圆……圆周率。“圆周率又是何物?干什么用的?”“那我怎么知道?说不定仙画之后会讲到,也是个大人物呢。”
也是。
4;
还有人眼尖的注意到了李时珍的生卒年份,不由得发出感慨: “是不是当大夫的,命都比较
长?
孙思邈一百多岁,李时珍快八十岁,张仲景和皇甫谧也都有将近七十岁。…这仙画里出现的这些名医就没有短命的,即使他们很多都生活在战乱的时代。
有人嗤笑道: 这做学问也要活得久才行,上了榜的本来就是做出了名堂来的,自然也活得久。短命的大夫多了去了。
倒也是。就说那县里面之前那位胡大夫……
聊着聊着就开始聊起八卦了。
但也有人将这事情记在了心上。比如一直想要长生的嬴政。比如对于自己死在弟弟赵光义之前的赵匡胤。
赵匡胤确定自己肯定不是被赵光义谋反杀害的,他了解他这个弟弟,没那胆子。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生病了,或者是发生了意外了,然后赵光义趁虚而入,摘了桃子。
那不管是生病还是发生意外,医生就显得很重要了。
既然仙画说寿命的长短与医疗水平也有关系,那就要大力的发展医政!他对自己的心腹近臣道, 医乃仁术,这医政、医学教育、药政还有惠民医局,你等在明天的朝会上都可以提一提,集思广益。”②
“还有军营之中,将士们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从军营起家的赵匡胤对自己的老本家是很在乎的,他知道军队的能量有多大,万万不敢轻慢。
该修的医书也要修。
臣子们称是。
也有臣子道: 不知道后世的医生是如何行医救人,可有针对平民百姓的药局和医堂?
想看!
【但是,和《洗冤集录》一样,受到时代与环境的影响,《本草纲目》里也有很多现在看上去很荒谬的错误。】
【比方,用渔网烧成灰,能治疗喉咙里的鱼骨,原理是因为渔网可以制服鱼,那自然也可以制服鱼骨。同理,用猫的毛烧成灰,可以治疗身上的疗疮,因为古人认为疗疮是被老鼠咬过后才生出来的。】
卡通小人又出现了。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它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的疑
惑。头顶飘过了一整行大大的问号:?2777
即使古人们不懂颜文字,但是也能第一眼就明白后世女子的迷惑不解到底有多深刻。东壁堂的气氛变得紧张了起来。
奇!书!网!w!w!w!。!q!i!s!u!w!a!n!g!。!c!c
大家都有些担心的看着已经上了年纪的李时珍,生怕他受到这些言论的刺激。
李时珍笑着摆摆手:“我等观前人医书,也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后世与现今相隔几百年,若是发现不了错误,我反倒要怀疑了。
怀疑他们的水平。
至于错误,现在知道了,改正就好了。
李时珍并没有那么在意。相反,他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如稚童一般单纯的求知欲,巴不得仙画能够多讲一点。
【还有,最让现代人觉得惊悚的,应该是《本草纲目》最后一部,也就是“人部”。李时珍觉得人是最贵重的,所以放在了最后。但也是这一部,让《本草纲目》在现代饱受诟病。】
【这里面包括的内容有人尿、人中黄、人牙、人粪、天灵盖……UP主真的很想问一句,李时珍老师,你是认真的吗?】
一张张截图,内容都极为耸动眼球。
史上最重口医书:《本草纲目》里,满目屎尿精血。惊!《本草纲目》原来是一本冷笑话大全。《本草纲目》如此重口味,看完都要恶心得吃不下饭。③
各朝代的百姓们也都皱起了眉头,大有不忍卒睹之意。
的确是有些恶心。
这粪便怎么能入药?荒唐!反正若是我,我宁可病死,也是不敢吃的。
“别说,上次有人从树上跌下来,不是一泡童子尿救了他?所以,大概应该也是有点作用的吧。';
不仅仅是百姓,就连大夫们也都在议论。
有人支持这些用药,有人极力反对,认为不过是哗众取宠。争论纷纷。
孙思邈在驿站里长立不语。
他在《千金方》里面其实也提到过类似的药方,不过他自己用得很少,非常谨慎。
不止是后世,即使是现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药方的。孙思邈现在也想要知
道,以后世的“现代医学”观念会如何的看待这些?
东壁堂中。
弟子愤愤不平: 师父,《本草纲目》中的人部就那么一点点,凭什么说全都是屎尿精血?!之前那么多辛辛苦苦收集的药材矿物,他们看不到吗?李时珍倒也不气:不急,听听后面怎么说。他觉得后世女子路小柒虽然之前也表示过疑惑不解,但总体还是肯定自己的。
果然——
【这些人真的有认认真真的看完《本草纲目》吗?实际上, ‘人部’在书里面的占比不足1%!】
【而且要较真的话,在现代医学里,其实也有用人尿和粪便制成的药物。像粪便微生物移植,也就FMT就是一种新兴的干预方法,用于治疗顽固性梭菌感染,也有粪便胶囊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衡。另外,从健康人群尿液中提取的尿激酶,可以用于制作抗血栓的药物。】④
某个拍摄于公厕的镜头里,墙上赫然挂着白色的尿液桶。
桶上面清晰的印着“XX制药厂”几个大字。
这些尿液桶最终被收集起来,然后送去了药厂的实验室。
穿着白大褂的医药研究者在干净无尘的环境中,用各种仪器研究着眼前提取出来的成分。
【当然了,这些都是经过无数检验,在干净无菌的现代化实验室里面被提取出来的。想想古代那环境,要直接用药,不单单是恶心的问题,造成细菌二次感染才是大问题!】
所有的人都看得很认真。
当看到一桶桶的尿液被送到制药厂之后,大家都有些被震撼到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东西真的能做药!
不过,再看看制药厂那不染纤尘,所有人都戴手套和戴口罩的样子,听仙画所说再看看现在的环境,大家也都明白了过来。
就算是能治病,现在也不能随便乱吃!李时珍和孙思邈等大夫都频频点头,若有所思。
【李时珍在‘人部’的开头就写了, 今于此部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也就是说,他也未必用过这些方子,只是前人有记载,所以他也就收录进来了。】
【这也说明了《本草纲目》和之前的几部医书在性质上的不同。】
【像《伤寒杂病论》和《千金要方》等等,往往都是出于自身的行医经验。而《本草纲目》呢,则是一本收录类的“百科全书”。所以其中的一些观点,即使他不认同,他也会予以收录。】
【这是李时珍的著书观点。】
【UP主觉得略略有些可惜。因为他并不是全书都秉持着同样的中立倾向,比如里面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