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情帝王。
活该孤身一人。
却不想,江羡刚刚转身,想要走的时候,谢九渊便拉着江羡的手腕,让他被迫弯下腰,靠前。
锁骨上传来一阵温热的触感。
谢九渊轻附在江羡的锁骨下方,尽数饮下了锁骨中含着的酒。
微凉的薄唇,温热的呼吸。
他亲上来的那一瞬,江羡面上也露出了很明显的笑意。
谢九渊也不知怎就冲动饮下了这些酒。
靠近江羡的那一瞬间,他身上的香味,仿佛在勾人心魂一样,引着他在慢慢往前……
江羡偏头,这一回直接亲在了谢九渊的脖颈处。
“好喝吗?”开口时,嗓音微哑。
他语气和动作都异常的熟练。
联想到先前便有传闻说南梁太子有什么异术,如今也自然而然便觉得这个异术,就是这般魅惑人心。
想到这儿,谢九渊握着江羡手腕的力道都变得紧了许多。
“南梁太子对于接客一事,倒是熟练。”谢九渊声音很沉,甚至还泛着些许寒意。
江羡听出了一些话外意思,总归不是什么好意,说这话也必然是嘲讽他先前做这种事做惯了。
江羡倒也没讨好谢九渊,反倒开口说,“是呢,毕竟陛下也不是第一个,排着队求着我这样做的人,多了去了。”
“说起来,那些人还跟陛下很相似呢——”
可不就是相似吗,本来就是同一人。
谢九渊似乎并不惊讶江羡会知晓他的身份,只是听到后半句,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他的确想过会是这样,可此刻听江羡亲口承认,目光顿时多了一些不悦,“相似?”
“把朕当旁人的替身?”语调冷的不能再冷了。
江羡从谢九渊脖颈处移开,轻笑着与他对视,“既然是陛下安排的,总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一番好意,怎么能是替身呢?陛下花了万两银子,总归要好好服侍陛下。”
江羡还故意加重了最后服侍二字。
有理有据,寻不出任何漏洞可言。
毕竟也的确是谢九渊花了银子安排人把江羡给带上来。
说来也是可笑,一个即将被处死的人,还让谢九渊花了万两银子。
谢九渊声音微凉,“牙尖嘴利。”
江羡语气很轻,“嘴巴不利,但很甜,陛下要不要尝尝?”
房内似乎暗藏了一些「刀光剑影」
但并非是那种战场上的针锋相对,反而更像是……床上那种?
羡羡撩陛下,陛下冷硬回复,羡羡再撩,陛下无言以对。
锁骨盛酒,谢九渊尽数饮下。
那……倘若是,换一种法子再喂呢?
既然喝了锁骨酒,也就代表谢九渊并非是坐怀不乱的人。
江羡握着酒壶,直接自己饮下了一口。
而后直接倾身,靠近谢九渊,作势要喂他喝酒。
不成想这回刚刚靠近,就被谢九渊给点了一下某个穴位,江羡不得不将嘴巴里的酒给吞咽下去。
不知道点在哪个穴位了,这力道还挺疼的。
江羡眉心微微皱起,“陛下怎么一点都不懂得疼惜人?”
谢九渊低笑一声,难掩嘲讽,“一个即将被处死的敌国俘虏,让朕疼惜你一些?”
南梁同北冥百年前便水火不容,不管大战还是小战,几乎隔几年便会有。
要谢九渊疼惜一个敌国太子,于情于理都的确说不通。
江羡也很识相,知道什么时候该撩,什么时候该放轻语气跟陛下谈话。
“南梁太子已死,此时此刻在陛下面前的,是陛下花了万两在怡红楼买来的,江羡。”
“除了锁骨盛酒外,陛下倘若喜欢,还有其他法子能够让陛下欢喜……”
江羡一字一句说着,每句话都在有意无意的撩着谢九渊。
越说还靠的越近。
说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江羡和谢九渊之间,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了。
江羡唇齿间还残留着一些酒香味,温热的呼吸渐渐喷洒在谢九渊面上。
江羡低低一笑,语调婉转撩人,“陛下,要不要留下我这条命,就当是……寻欢作乐了?”
若换做别人,必然会松口答应。
可谢九渊到底不是一般人,无关乎是否心动,都会将情绪隐藏的极好,一直是理智占据上风。
江羡这番话落下之后,谢九渊神色未变,“这就是南梁太子求朕的诚意?”
江羡挑眉,“陛下还要我跪下么?”
说完,江羡又笑了声,“那……床上跪,行不行?”
谢九渊抬头望着他,江羡似乎丝毫不惧怕生死,即便跟他谈的时候,眼中依然是含着许多笑意。
押送到刑部,命令即刻把南梁的人处死。
倘若不是谢睿心血来潮去瞧一眼,他这条命,必定留不了。
哪怕如今,被送到青楼也并不代表他这条命就能留下,可江羡却并没有任何怕死的情绪流露出来。
或者说,他似乎没觉得自己会死。
谢九渊视线带着许多审视,仿佛想要窥探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一样。
他,究竟有什么异术?
魅惑人心的异术么?
江羡稍稍偏了下头,唇角微牵,“陛下要我么?嗯?”
到底要不要留下他这条命。
谢九渊在离开前都没有给江羡一个准确的答案。
或者说,已经有了答案,但并未跟江羡说。
毕竟是敌国的太子殿下,北冥的俘虏。
身份有别。
谢九渊走到门口的时候,江羡还喊住了他,“陛下花了万两,这就满意了吗?”
那也太容易满足了。
就喝了一口酒。
明晃晃的故意打趣,故意问的这话。
毕竟江羡说了会让他满意而归。
谢九渊甚至没有再给一个眼神,便离开了所在的厢房。
出门后,恰好撞见准备上楼的谢睿。
谢睿又差点脱口而出喊了皇兄,“皇……九爷,那个,底下姑娘都准备好了,要不要瞧瞧看有没有合眼缘的?”
“不必了。”谢九渊语气很淡,“回宫。”
谢睿:“诶?这就回去了吗?”
姑娘们都还没来得及看呢!
皇兄走了,谢睿也不好过多停留,跟着谢九渊一并下去准备回宫,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提前搂着烟儿温存了一会儿。
坐上马车后,张总管就守在外头,等着陛下的吩咐。
虽然不知道厢房内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但是跟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张总管多少能猜到一些陛下的心意。
“好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样进宫禀报。”
“是,陛下。”
张总管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问,“陛下,需要叮嘱怡红院的人该怎么做吗?”
陛下出来的时候身上有股很淡的酒味,送进去的酒必然喝了点。
陛下神色也并没有什么不悦,说明……好像谈的还行?
张总管问这个问题,是担心万一某一日北冥和南梁关系缓和了,会有点难办。
到底是南梁的太子,不管是敌国还是俘虏,让其在青楼接客,就等于直接切断了所有后路。
谢九渊眉心微不可察的皱起,“需要朕教她们怎么做么?”
张总管连忙低下头,“是,老奴这就去吩咐。”
怡红院的徐妈妈本来还满心欢喜的觉得往后可以赚双份的钱了,兴致勃勃的在琢磨明日的安排。
不成想,没一会儿,跟着睿王爷一起进来的那些人又折返回来。
“是王爷还有什么吩咐吗?”徐妈妈连忙上前询问。
前来禀报的人按照张总管的吩咐说,“送进来的那位好生注意着,把人看住了,不许任何人接触。”
徐妈妈心顿时凉了一半,“不……不是说,是送来接客的吗?”
怎么又要好生注意着了?
“怎么,项上人头是不想要了么?”
徐妈妈也不敢多言,赔笑说道,“没,没有,我肯定吩咐人好好看着,不会出什么意外的,爷放心。”
一行人回了宫。
除亲信外,并无有人知晓陛下出过宫。
除了陛下外,也并无有人知晓陛下和江羡在厢房内究竟谈了些什么。
张总管待在陛下身旁这么久,却很清晰的感觉到了陛下今日的不寻常。
回宫后就去了书房,处理奏折到大半夜。
回寝殿歇息的时候,还吩咐说沐浴的水不要太热。
这天气?凉水?
也不知道是不是张总管的错觉,又或者是大晚上听错了。
守在殿外,迷迷糊糊间,好像听到殿内传来了一些沉重的喘息声。
听着像是陛下的声音。
第124章 日有所思,梦到羡羡,青楼试探陛下心意
有了张总管临走之前的叮嘱,江羡在怡红院的日子倒也清闲安逸。
徐妈妈也不敢叫他接客,生怕自己头上的脑袋留不住。
可到底是怡红院,里头姑娘那么多,一个个都蠢蠢欲动的。
即便得不到江羡青睐,能够伺候一回这般模样的男子,值。
徐妈妈拦了几次没拦住,最后也就任由姑娘们去了。
江羡知晓自己身边的都是宫里的派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故意为之。
几日过去。
怡红院的事情也传到了宫内。
张总管亲自将怡红院之事的信件交给了陛下,未经他人手。
“陛下,这是怡红院那边传来的消息。”
谢九渊刚下早朝,桌上都是待处理的奏折。
可那封信放在一旁之后,谢九渊甚至没了心思去看这些朝中琐事。
停顿片刻。
谢九渊将信封打开,看着信中写着的密密麻麻的文字。
张总管守在一旁,默默注意到了陛下的不一样的情绪。
往常即便是边疆紧急来信,陛下也都是处理了手上公务后再打开看的。
嗯……
陛下还真是关心南梁太子的事。
说是事无巨细的盯着,还真是事无巨细。
第一日:
卯时:起床洗漱,小翠姑娘送水,南梁太子接。
辰时:莲儿姑娘送早膳,并同南梁太子一起用膳。
未时:怡红院还未开门接客,莲儿心儿媛儿姑娘同南梁太子下棋,相谈甚欢。
接下来的几日都和第一日相差无几,只不过几个姑娘名字变了而已。
怡红院那么多姑娘,轮着「伺候」江羡是么?
几乎每一日的记录,上面都有四个字是没变的。
相、谈、甚、欢、
谢九渊眸色变得冰冷了几分,直接冷笑了一声,将本子丢在一侧。
相谈甚欢?
究竟有多欢?
用魅惑人心的异术,让怡红院的姑娘么都心心念念于他么?
谢九渊脸色实在是过于不好,甚至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到,他是为了江羡才会情绪不好。
张总管吓的顿时低下了头。
天老爷,这南梁太子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陛下这样生气?
谢九渊看着桌上呈上来的堆积成山的奏折,顿时觉得乏味得很。
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先前在怡红院的那一幕。
锁骨盛酒。
他也这般对待其他女子么?
“张德胜,备车。”
“陛下这是要出宫?”
张总管也不敢多嘴,只是委婉提及了陛下的安排,“陛下,晚些时候秦将军以及几位重臣都要来同陛下禀报事务,那老奴吩咐人去通知明日再来回禀?”
谢九渊握着毛笔的动作微顿,“不必了。”
片刻的冲动失神,很快便回归了理智。
区区一个敌国俘虏,还能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本事?
谢九渊一整日都几乎是面无表情,导致秦将军等人来回禀的时候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说了什么错话。
“除南梁太子外,其余人都已处死,南梁大军有撤退之意,许是不想再继续打下去。”
“撤到何处了?”谢九渊语气很沉。
“回陛下,已有几十公里,初步断定,南梁大军是准备回城。”
“也不知南梁究竟是何意,怎就忽然撤了回去。”
北冥南梁之战,分不出谁胜谁败。
虽说南梁太子被俘,但北冥将士的处境也并不好。
南梁、
南梁太子、
谢九渊此刻听到任何和南梁有关的字眼,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在怡红院的一幕幕。
仿佛被下了迷魂药一样。
谢九渊眉心紧皱着,不愿再继续多谈,“撤回大军修整,避免军中将士对战处于下风。”
“撤……撤回?”
秦将军一众人听到陛下说出这话一个个都惊了。
前几日陛下的态度还是要南梁灭国,全部处死。
谢九渊抬头,双眸隐隐泛着寒意,“怎么,秦将军还有其他见解?”
“陛下此举是体谅军中将士,臣并无其他异议。”
谢九渊伸手揉了下眉心,语气宛然有些不耐烦,“无事的话便退下。”
“是,陛下,臣等告退。”
张总管跟在陛下这么多年,自然是清楚陛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