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婵夏在边上听得犯了瞌睡,她虽也经常赞美人,但却比孙勇这个马屁精含蓄多了。
孙勇把知县这吹得天花乱坠,什么青天在世,百官楷模,滔滔不绝。
鼓吹完知县,又变着花样的夸孙氏一族宗脉团结,家里亲眷有困难皆是携手共度,若不是灵棚还在,这看着口气倒像是误入了表彰大会。
孙勇马屁拍的没完没了,婵夏屡屡看天——青天白日,咋就不下一道惊雷劈下来,砸死这个胡说八道的呢。
一个身着丧服的五六岁的小童跑过来,撞到了婵夏身上,跌坐在地,香囊也撞了出来。
这种香囊好多小孩都会携带,里面装满了蚌壳粉,用来吸汗,保持皮肤干爽,防生痱。
婵夏捡起香囊,看了眼上面精致的绣工,还给了那小童。
“赶紧把孩子领走,莫要耽误大人办差!”孙勇忙让人把孩子抱走,满脸堆笑对知县解释。
“这是我孙子,让大人见笑了。”
孙勇又是好通夸,夸够了领着众人去了丧居查看。
途经灵棚,婵夏着意停下多看了几眼,孙家请了不少道士做道场,祭品摆满了卓。
知县见婵夏看灵棚,便停下问道。
“可有发现?”
………………………………
第11章 关系不一般
“大人,我随家父查验,见多了道场仪式,可这孙家的道场做的格外大呢,怕是要花不少银钱吧?”
众人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还真是。
寻常人家大多都不设道场,就算有,也仅以猪头、羊头等供奉,以此象征整只。
这孙家道场供奉了整头牛,看体型还不是小牛,是身形强健的公牛。
格外隆重。
“官爷有所不知,家兄只有这么一个子嗣,可怜我那大侄英年早逝,死得又是那般凄惨。。。”孙勇擦擦眼角。
“我这做叔父的也不能为他做什么,葬礼办得隆重些,也好助他早登极乐。。。”
眼泪决堤湿了衣袖,见人伤心闻者落泪,只有婵夏眯着眼,越过那一整头牛,视线落在灵堂里的一个女眷身上。
那是。。。?!
婵夏看的,是位身着细麻大功丧服的小娘子,看着二十出头。
“那位小娘子,可是孙掌柜的儿媳?”婵夏提起儿媳俩字时,着意加了重音,听着意味深长。
大功丧服是五服内为堂兄弟或是出嫁姐妹和姑母所穿丧服,未出五服即为亲。
孙勇正在那抹眼角,被这突兀的一句问到了,下意识地颔首,不解地看向婵夏。
他也不知婵夏到底是干什么的。
见她跟在知县身边,未穿衙役服,穿的朴实无华,看着像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但知县大人对他另眼相看。。。
孙勇不敢怠慢,忙回道:“正是小民的长媳。我侄儿孙虎未曾娶妻,小民便让自家儿媳过来帮忙招待女眷,我那儿媳还年轻,如有不周,还望小公子及时提点。”
婵夏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孙勇,看得孙勇一阵头皮发麻。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小公子,看人的眼神好犀利。。。
“孙掌柜刚说的不错,你们孙家还真是。。。家庭齐一和睦,很是不错。”
孙勇额头隐约有汗珠浸出,干笑了两声,岔过这个话题,领着一行人进了死者生前住的院子。
婵夏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站在院外打量。
孙家是二进院,院子分内外两重,死者日常起居都在住宅,外宅设书斋用作读书。
窗边种了好些竹子,茂密的竹子随风轻展,抖出一片忧郁的绿纱。
曾经,有个少年或许就坐在窗前,就着摇曳的烛火看着外面翠竹,想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如今,翠竹依旧在,少年却躺在冰冷的棺木里,那些本该属于他的璀璨年华,终究被穷凶极恶的歹人所害。。。
“儿啊!我苦命的儿!你还那么年轻怎么就这么做了,老天爷你不长眼啊,为什么让我这糟老婆子苟活于世,啊!”
凄厉的哭声从远及近,声声凄厉,催人断肠。
婵夏回神,看向远处。
中年妇人在人的搀扶下朝着她哭喊而来。
婵夏差点没认出来,这就是昨日清晨见过的王氏。
才一宿而已,王氏就像是苍老了几岁似的,眼睛哭的肿似核桃,声音沙哑,走了几步踉跄着朝前倒去,她身边的妇人忙扶着她。
“嫂子,知县大人带人亲自过来了,一定能查出是谁害了虎子,你节哀,一会见了大人莫要失态。。。”扶着王氏的妇人劝道。
王氏强忍悲伤,跟着人进了院,与婵夏擦肩而过。
白发人送黑发人,婵夏一阵难过,她就见不得这种场面。
她前世看过无数凶案现场,验尸时她总能保持冷静,不带有任何情绪起伏,无论尸身损毁多严重,她都能面不改色的查验完毕。
人死后尸身于她来说便是活计是差事,冷静面对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可每次见到死者亲人,浓郁的悲恸都让她感到沉重,心口像是压了块石头,不免悲痛。
昨日清晨,王氏还是衣着光鲜的妇人,满腔悲愤的敲鼓鸣冤,今日就成了万念俱灰的模样。
接受亲人不在是漫长的过程,王氏今日的难过,不过是漫长余生的一个缩影,还会有更多思念儿子的苦痛等着她。
“阿夏,你怎么不进去?”巡检司出来,正婵夏对着竹子发呆。
“我酝酿一下情绪,大人你怎么也出来了?”
“哎,王氏哭得凄厉,我于心不忍。。。”巡检司因赵义之事,对婵夏印象很好、
趁着这个机会问道,“我听你刚跟孙掌柜说的话,好像话里有话?”
“孙勇跟他儿媳。。。关系不一般。”
“哈?!!!”巡检司大惊失色,这是咋看出来的?!
“孙勇腰间系了个符袋,你注意了没?”
不同于官员随身携带的官符,孙勇带的是辟邪用的符咒。
“那符袋上的绣工,与刚小童的香囊绣工是同一手法,针脚一模一样。”
“额,仅凭这就说人家。。。不妥吧?一家人,儿媳帮公爹做些针线活也很正常吧?”
女子针线活的好坏,直接决定她在婆家的地位,寻常百姓一家老小的针线活都是儿媳来做,区区一个符袋,又能代表什么呢?
“公爹符袋上的绳丝线的结扣,与儿媳身上的彩绦打法一致,这种打法颇为新颖,我只在这家看过,刚孙勇娘子扶着王氏过来,我又看了她的,与那俩人不同。”
贴身物品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打理,什么关系不言而喻。
“我与孙勇对话,提起他儿媳时,他眉毛紧缩嘴唇歪斜,内心极度恐慌焦虑,这不该是正常反应,不信一会找个人问下,昨日孙勇娘子一定没与孙勇住在一起。”
刚好过来个杂役,婵夏把人叫住,随便几句便问出来了。
前两日孙勇娘子康氏与孙勇起了口角,康氏这两日都宿在王氏这,正逢王氏家出了大事儿,便没回去。
孙勇腰上的绳结便是儿媳亲手系上的。
巡检司倒吸一口气:“还以为这孙家兄弟恭举家和睦,想不到竟是这般。。。呸!不过奸出妇人口,她不告咱们也只能当没这回事。。。眼下还是查孙虎死因要紧。”
到阿夏之前所说,巡检司压低声音好奇问道:“阿夏,你说害孙虎的人是熟人,这会孙家亲友皆在此,这里面会不会有真凶?”
自从听完婵夏那番话后,巡检司看这里每一个人都像是可疑的。
………………………………
第12章 真凶就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里有没有真凶,一验便知。”婵夏抚弄了下翠竹叶。
“我方才看了眼,现场已做过清理,看不出任何痕迹,怕是白来一趟。。。”
“雁过尚且留声,现场岂能无痕?”这句是督主挂在嘴边的,也是婵夏的信条。
她倒要看看这“齐一和睦”的孙家,还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读书人书斋讲究“雅室何须大”,不求豪华占地大,只求雅致。
孙虎的这件书斋便是如此。
室内仅有一桌一椅一盏灯,再就是满满几架书,地方不大,地上裁剪的别出心裁的小盆景素而不寂,一看就是用心读书之人的房间。
地上的血迹全都被擦了去,屋内桌椅摆放整齐,乍一看就像是普通书斋,很难想象这里曾发生过那么可怕的命案。
婵夏进门溜达了两圈,视线锁定某处,眼眯了起来。
她知道死者头部是用何物敲击成那样了。
这屋里,少了一个重要物件,而那个物件,很有可能成为破案关键。
婵夏看着墙上的字画,落款正是孙虎。
“这字。。。”
一屋子霎时安静,集体看向她。
婵夏挨个扫过众人,把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着重看了其中两人后,又把视线挪到纸上。
“字写得真好,笔势雄健,一看便是饱读诗书,学问渊博。”
王氏的表情从期望变成失望,捂着嘴哭声从指间传来。
“我儿死的冤啊,还望大人为我儿查明真相。。。”
知县忙看向婵夏,深深的谴责,查案夸什么死者?
勾起王氏的伤心事,哭得他脑袋嗡嗡作响。
婵夏只当看不到知县的疯狂谴责,转头问王氏:
“你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都讲给我听,越详细越好。”
“昨日卯时,我晨起路过虎子院,见屋门虚掩着,叫他两声没人应,我推门进来就见虎子倒在那里——”
王氏用手指着知县站着的位置,知县脸上胖肉抖了两下,嗖地挪到边上,只觉似乎有阴气作祟后背发凉。
“他就仰面倒在地上,人都僵了。。。”
“案发前一晚,你们可有听到书斋有异响?”
“不曾,那日说来也怪,我睡得格外沉,什么也没听到。”
王氏哭得说不下去,站在她边上的妇人忙扶她。
“嫂子节哀,人死不能复生啊!知县大人英明神武如青天在世,一定能捉到流寇替虎子报仇!”
“你是谁?”婵夏明知故问。
妇人堆笑:“我是孙勇家的康氏。”
“康娘子的手是怎么了?”
众人看过去,只见康氏右手虎口有指甲盖大小的新伤。
“切菜时不小心划到的。”康氏心虚的挪开眼。
婵夏没有继续问下去,只在屋里转来转去。
大燕仵作验尸全都是在知县或是知府的指挥下,她这般自己查案的还是独一份。
知县站在一旁只觉尴尬,不说点什么好像很奇怪似的,随口问了几个婵夏听起来很傻的问题。
诸如孙义几时回来,有没有给孙义送信。。。全都是与本案无关的,完美避开了一个好知县该有的职业水准。
王氏只顾伤心哭泣,孙勇夫妇小心翼翼地回答着知县的提问,孙勇趁大人问康氏时,小声问边上的师爷,得知婵夏不过是个小小仵作,神色又缓和下来。
“夫人,你仔细看看这房内,可有少了什么物件?”婵夏问王氏。
“我儿书斋从不放金银玉石,这屋内并无值钱物件,就我儿身上的玉佩被夺了去。”
“不,还少了一个重要物件,香炉。”
王氏醍醐灌顶,对,香炉没了。
“书生可无金银不可无香,啜茗焚香,令意思爽畅,然后读书,如此雅致的书斋,怎会少了香炉?”
焚香是文人雅习,不仅安神醒脑,一炷香烧完便可知时间,妙处甚多。
“那伙贼人真是可恶,连个破香炉都不放过!”孙勇咬牙道。
“别把什么过错都推到流寇身上,流寇顶着如此大的风险闯民宅,放着主宅的金银细软不去偷抢,非跑到书斋跟个书生过不去,费那么大力气把人谋害,就为偷个香炉?”
婵夏一番话铿锵有力,孙虎不出声了,双唇紧闭,神态略显慌乱。
“我之前验尸时,便疑惑死者头部是用什么重物敲击,头部创口有钝器痕迹,也有利器痕迹,来到现场才发现,就是香炉。”
香炉多为铜器所制,有一定重量,底部平整,盖子却会铸成各种吉祥形状,真凶双手握着香炉从下往上来回敲击死者头部,死者头部便同时出现利器和钝器敲击的痕迹。
婵夏说完,只等着知县发号施令。
奈何此人不是一般的迟钝,她都说得如此明显了,知县还憨憨的等她说下文,一副不开窍的迟钝样。
“那香炉有一定重量,凶手不会抱着香炉逃跑,必定丢弃在这附近。”婵夏心里鄙夷肥官,他这种智商,在督主面前活不过俩时辰。
“搜查全院!”知县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忙命衙役寻找。
不一会,衙役抱着个鎏金錾花铜熏香炉进来了,这是在井底发现的。
表面作过鎏金处理,盖钮为一端坐的狮子,左脚踩一绣球,活灵活现,整体颇有重量。
与婵夏想的一模一样。
王氏痛哭出声,她知儿子不喜身外之物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