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嬷嬷冷声道:“不如我去,郡主认得我,我说得上话。”
大管事对这老婆子不必太奉承,和和气气地说:“这里头不止太师府的规矩,还有一层瑞郡王府的规矩,请莫要为难我这个下人。”
巧的是,话音落,一曲终了,大管事立刻进门去,这一回总算有了回应,但依旧只是他自己出来,不见展家人的身影。
“便是穷亲戚上门,也该有几分客气,这家里怎么……”王府来的嬷嬷,实在忍不住开口,冷笑道,“娘子这十年在太师府,可不容易呐。”
上官清没说话,扶一扶鬓边的簪花,昂首进门来。
此时,瑜初和玉颜已从琴架前离开,来到亭子下闲坐。
桌上摆着茶水果品,七姜送上一杯茶,笑道:“天底下能听郡主弹奏的,没几个吧,我是交了好运的。”
瑜初嗔道:“天底下能让我教的,也只有你,可惜学生资质太差,太笨了。”
说话间,上官清到了亭子外,众人目光转向她,没有半分待客或是招待亲戚的热情,冷漠得仿佛见到了陌生人。
“妾身上官氏,拜见郡主。”上官清盈盈拜倒,身后的王府家仆也跟着行礼。
瑜初喝了茶,才悠悠道:“起来吧。“
上官清谢恩起身,站稳后就要往亭子里走,却被郡主身边的老嬷嬷拦下,冷声道:“娘子是什么身份,怎敢往亭子里走。”
“我……我只是……”上官清一时语塞。
来之前,她想了无数话对付云七姜,想在她面前狠狠得意一回,可碍着郡主,她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曾几何时,这太师府里,哪有什么地方是她去不得的,可如今,连个门前的小厮都敢在嘴角带着讥笑。
“我与你不相熟,而我与晋王妃却感情深厚,她这才走了几天,皇兄就另觅新欢,你说我乐意见你吗?”瑜初毫不客气地说,“下去吧,府里为你安排了住处,在你离开前,安生住着,不要来我跟前晃悠。”
上官清牙关紧咬,她在王府连半个主子都不是,又怎敢在郡主面前造次,而云七姜、展玉颜,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受辱,照她们的性情,难道不是连个路人受欺负,都会出手相助的吗?
此时,玉颜终于开口了:“沁和堂收拾好了,娘子好歹在我家十年,如今成了王爷的贵妾,遵照家里的规矩,给你备了些嫁妆,都在沁和堂摆放着,娘子回王府后,一并带回去吧。”
瑜初又道:“这家里她熟,沁和堂她自己去就好,玉颜你别走,我还想听一曲。”
不想七姜起身来,说道:“玉颜留下陪郡主,我去送,娘子好歹是客人,我们不能怠慢了。”
上官清看着云七姜走向自己,竟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七姜和气含笑:“娘子,我们走吧。”
上官清握紧拳头,转身向郡主告辞,而不等她抬起头,七姜就大大方方地走开了,她不得不跟上来,一直到了院门外。
七姜穿着轻便的家常裙衫,步履轻快,而上官清今日一袭美衣,虽不敢比肩王府女主子们的华丽,也着实有几分新嫁娘的隆重,长裙曳地,她提着裙摆走路很不方便,没多久就被七姜落下了。
七姜远远地停下脚步,等她慢慢走上来后,笑道:“娘子果然是去了王府,如今车马代步、奴婢环绕,路也走不利索了。”
“云七姜……”
“请叫我少夫人。”
“云七姜,你若再敢羞辱我,王爷不会放过你。”
“那你又何苦来自取其辱,是不是这么说来着,你念书比我多,这些道理都不懂吗?”
上官清慌张地往后看了眼,见嬷嬷们跟上来了,她又挺起背脊,端着架子道:“走吧。”
七姜却不客气,继续问:“为什么回来,你不是说,你不是展家的人?”
上官清瞪着她:“王爷命我回来,既然少夫人这么想知道,去王府问王爷就是了。”
七姜一笑:“我随口说说,谁稀罕知道呢?”
“你?”
“娘子,这边请。”七姜笑着说,“我真是的,这府里还有你不认得的路吗,比我们家下人都熟悉呢。”
第366章 她不安好心而来
“云七姜,你不要欺人太甚。”上官清气得脸色铁青,但还是怕被随行的几位听见,不得不压着声。
“几句玩笑话,怎么就欺人太甚?”七姜却大方地反问,“娘子还做姑娘时,咱们不都这么闹着玩的吗?”
深知云七姜从不在乎什么“面子”,可上官清在乎,她不想被王府的人回去嗤笑,此刻若不忍,回王府就成了笑话,便不再多说什么,撂下七姜,提裙前行。
恰一阵风过,吹起了上官清的阔袖,纤细的胳膊上赫然露出鞭痕,纵横交错、发紫发黑,已是旧伤了。
七姜眼底一震,看着上官清远去的背影,果然,她在王府过得不好,是晋王鞭打她,还是侧妃,又或是那位被她杀了的宠妾?
但见王府随行的嬷嬷要跟着上官清去,七姜一步拦下,冷声道:“各位护送娘子到太师府,实在辛苦了,但府里有府里的规矩,且奉旨伺候着郡主,不能多留你们,随我家管事去吧。”
那为首的嬷嬷,虽仗着王府的体面十分嚣张,可也不敢正经对一位有诰命在身的夫人放肆,唯有撇嘴笑了笑,行礼告辞,被大管事带走了。
如此,只剩下一个贴身伺候上官清的丫鬟,也不知是从王府何处挑来的,瘦瘦小小十二三岁年纪,能顶什么用。
七姜自然不会为难她,带着一同来到沁和堂,便见上官清孤零零地站在老太太的卧房外发呆。
和上一回不同,这次,老太太所有东西都被处理了,或是陆续送去别庄,或是散了扔了,偌大的卧房,里里外外,什么都不剩下了。
“你们就不怕外人知道了,戳你们的脊梁骨吗,老太太还活着呢,你们就拆她的家?”上官清转身怒视着七姜,“满嘴仁义道德的你们,连畜生都不如。”
七姜才不在意几句脏话,笃悠悠笑道:“的确是百善孝为先,但没听说过,不让给长辈搬家挪地方的,不过是平平常常的迁居,自家人,可不兴乱扣罪名的。”
上官清越过七姜,只见小丫头跟来,随行的几位嬷嬷都不见了,她怒道:“我的人呢。”
七姜说:“郡主在府里,不敢乱放人进来,让她们回去了,我们家那么多下人,一定会照顾好娘子,请娘子安心住下。”
但这一下,上官清放得开了,几步冲到七姜的面前,咬牙切齿地说:“别得意得太早,云七姜,你会有报应,我绝不会放过你。”
七姜却一把抓过她的胳膊,掀起衣袖,露出狰狞的鞭痕,她并没有嗤笑讥讽的意思,恰恰是痛心无奈,反问道:“娘子凭什么,就凭这些?”
上官清慌张地抽回手,这是那晚被晋王宠妾鞭打,在药物作用下迷迷糊糊不受控制的自己,本能抬手遮挡时留下的伤痕,不止这些,她身上还有好多好多的伤痕,那贱人留下的,还有……这几日被晋王留下的。
此时此刻,她的身体依旧很疼,处处是伤口,还有被撕碎扯烂的尊严,从里到外,她只剩下这口怨气了。
越回忆越痛苦,上官清眼神发直,带着偏执的疯狂和恨,说道:“拜你所赐,云七姜,这些伤痕,我会一寸一寸还给你。”
然而七姜不在乎,带着自己的人,转身就离开了。
院子里一时只剩下上官清和那小丫头,年纪小小的婢女怯声问:“娘子,咱们住哪个屋?”
才说完,门外十几个丫鬟鱼贯而入,手里捧着各色各样的瓜果点心,还有手巾、扇子等等日常所需之物,整整齐齐地放在上官清原先的屋子里。
她心怀警惕地进门来,这屋里虽非一切如故,但还能见到几分从前的影子,被活生生饿过两天,这几日也没怎么好好吃饭的她,眼见得满桌精致茶点,甚至还有她过去最爱吃的零嘴,本以为到了展家,会被恶意对待的事,完全没发生。
“好多吃的,还有新衣裳。”小丫头没见过世面,不禁说,“娘子,方才那位夫人虽然凶巴巴的,心眼可不坏。”
“闭嘴!”
“是……”
上官清紧紧咬着唇,用钻心的疼来强迫自己冷静,这算什么,这本就是她应得的,在展家当牛做马伺候老太太十年,还换不回几块点心吗?
这一边,瑜初和玉颜等回来七姜,见她脸色就知道心情不好,还以为是被上官清辱骂刺激了,没想到她说,看见了上官清的伤痕。
晋王府的事,瑜初略有耳闻,说道:“那个死了的,原先是晋王妃养的,用来对付侧妃和其他人,的确妖娆妩媚十分会讨晋王欢心,但也极度嚣张跋扈,不是善茬。那个家,对外粉饰太平,装得伉俪情深、夫妻和睦,实则晋王有些见不得人的癖好,王妃和侧妃都不愿伺候他,上官清过得什么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见七姜默默地喝茶,不知想什么,一时不言语,瑜初和玉颜便都静静看着她,反倒是她回过神来,看向二人问:“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了。”
瑜初问:“你在怜悯上官清?”
玉颜也道:“不如那件事就算了,横竖她在这府里找不出什么东西。”
七姜不屑地反问:“凭什么,又不是对付她,是对付晋王,至于她会不会被晋王弄死,是她自己的事,她不安好心而来,恨不得整个展家死在她手里,我怜悯她?”
玉颜和郡主面面相觑,瑜初问道:“那你一脸悲悯地发什么呆?”
七姜放下茶碗,说:“我在想,晋王的事情过后,上官清若还活着,将她安置到哪里去,她在这家里伺候老太太十年,是该有报偿的,那就养活她余生好了。”
此时,映春从门外进来,递给少夫人信函,说道:“是太子妃娘娘送来的,阁老府的人等着回话,请少夫人立时看信。”
七姜匆匆展开,果然是茵姐姐的书信,特地为她写的大字,看起来毫不费力。
瑜初问:“皇嫂说什么,要我帮你看信吗?”
七姜已然看明白,折叠信纸,轻声道:“太子妃娘娘问我们,七夕去不去逛灯会。”
第367章 云七姜,你的心未免太黑
听闻城南会在七夕夜燃放烟火,而宫中因张昭仪一事,今岁不办七夕宴,陈茵便怎么都坐不住了。
哪怕手心还隐隐发疼,什么规矩礼法都顾不得,毕竟真正成为太子妃后,她再也不会有机会逛夜市和姐妹们一起过节。
此刻,好不容易等来七姜的回信,瞧着是玉颜代笔,该是嫌七姜写字慢,怕自己等得着急。
只是啰啰嗦嗦一大篇问候她好不好的话,她着急地往下看,到最后这丫头才提了带不带她去逛七夕夜市,果然存心逗她。
“娘娘……”有宫女忽然闯进来,陈茵慌地收起信纸,人家也没在意,只是禀告,“贵妃娘娘的七夕赏赐下来了,夫人请您去前厅谢恩。”
贵妃自然不能亲临阁老府,陈茵被簇拥着来,接过赏赐后朝着皇城的方向拜一拜,礼毕撤去香案,宫里来的人被家眷款待,她便再次返回闺阁。
然而半路上,母亲追了过来,这是在屋外,陈夫人端得恭恭敬敬,说道:“这是娘娘大婚之前,最后一次在家中过七夕,难得姑娘姐妹们都在一起,老太太从贵妃娘娘那儿求来恩旨,允许我们在府中办家宴。”
陈茵不禁有些失望,但藏住了情绪,其实所谓的姐妹们,都是堂的表的,平日里几乎不往来,她那么多年都在宫里住着,还有什么姐妹情呢。
“娘娘与展家女眷交好,妾身寻思着,将她们也请来。”陈夫人有哄女儿高兴,说道,“娘娘若觉着合适,妾身这就去发请帖。”
陈茵忙道:“母亲忘了,瑞郡王府的瑜初郡主,正在太师府暂居,她们伺候郡主,还要应付家里家外的节礼,必定忙不过来,就免了吧。”
陈夫人点头道:“是是是,妾身竟忘了郡主还在太师府。”
陈茵说:“那我们的家宴……”
不料母亲高兴地说:“没有外客,大家就更自在了,如此也好。”
陈茵可是盼着与七姜她们逛夜市看烟火,偏偏家里要摆宴,还惊动了贵妃,这席不开也不成了,到时候贵妃必定还会下赏赐。
“辛苦母亲张罗,是该热闹些才好。”陈茵先敷衍了母亲,回到闺阁后,再次翻出七姜的信,撅着嘴闷了半晌。
但很快,心里就打定主意,不论如何都要去城南。
家中堂表姊妹与她不相熟,往后成了太子妃更要避嫌少些往来,她并不指望娘家为自己谋求什么,同样也不愿跟在他们身后收拾烂摊子。
从今往后,她是太子妃,要将百姓和国家放在首位,这才是她的使命。
她坚定地扬起笑容,说道:“娘,对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