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那之后的几天,朝廷与皇室除了为太子大婚忙得不可开交,对晋王和外藩使臣的事再不提起,皇帝没有追责甚至没有调查,愈发显得那一晚斥责的旨意很古怪。
各种各样的猜忌和不平,在一片忙碌底下暗潮汹涌,不知是对晋王的不满越来越强烈,还是对皇帝的处置态度反感到了极限,展怀迁私下对七姜说,觉着要有大事发生。
不论如何,秋风一阵阵起,暑热终于退场的那天,正是太子生辰,弱冠之龄,将行大婚之礼。
是日,七姜早早起身,从容地梳头、上妆、穿戴诰命服,是被封了诰命以来,最隆重齐全的一次。
但因展怀迁官阶尚不高,七姜的诰命品级自然也跟着普普通通,故而诰命服虽庄重但不华丽,单单瞧着还行,可当大夫人一袭盛装出现在太师府,七姜彻底被比下去,也真正见识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尊贵。
虽然早就听太医向宫里禀告,太师夫人身体已无碍,但展敬忠并不敢想,妻子今日会露面。
惊喜之余,见翎儿与七姜说说笑笑,又觉着自己想太多了,翎儿怕只是心疼儿媳妇,担心孩子在大场合露怯,又怎么会是为了他的体面。
再说,之后男臣女眷分列,他们夫妻本就不会在一起。
提起这话,当七姜随众来到皇宫,与所有人一起等候在大殿外,母亲便以一品诰命夫人之尊,站在最最前头,她这个小小副将军家的夫人,和娘亲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连司空府的几位少夫人她都看不见。
再往后,几乎就没什么人了,事实上品阶低的官员和家眷并没有资格在今日出现,七姜能来,只因为她是太师府嫡长媳。
众人来得太早,还有大把的时间,七姜百无聊赖地等着,但见苏尚宫带着人款款而来。
苏尚宫今日一袭喜色宫服,衬得她神采奕奕,果然是满心为太子和太子妃高兴的。
她到了跟前,和气地说道:“少夫人,娘娘有旨,请随奴婢来。”
第386章 我嫁了心爱的人
众目睽睽下,七姜被带到了队伍的前排,途中还越过了另一侧的瑜初。
瑜初常说她这个郡主不值钱,七姜总觉得那是自嘲,今日这阵仗下,单是长公主、公主、亲王府的郡主们就数不过来,她这个郡王府的郡主,一入皇室还真微不足道,排在了很后面。
“夫人,娘娘说,少夫人是太子妃挚友,今日是太子妃的大日子,一会儿太子妃礼成后立于高阶上,娘娘希望太子妃能一眼就看见她喜欢的人,好让她安心。”苏尚宫对大夫人恭敬地说,“虽不合规矩,但娘娘更盼着太子妃能在今天留下诸多美好的回忆。”
大夫人欠身:“谨遵娘娘懿旨。”
这样的场合下,不必客气不必谦虚,七姜自然更没资格开口说什么,照着苏尚宫的安排,站在了母亲的身旁。
自然,不合规矩的事,少不得遭人侧目,更因七姜占了一个位置,导致后面的人不得不挪一处,小小的骚动后很快静下来,但七姜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不善目光。
她偷偷看了眼母亲,母亲丝毫不受影响,她没有因此高兴或紧张,仿佛稀松平常的一件事,谁也影响不了她。
一年前的这会儿,七姜还在地里挥着竹竿,驱赶那些偷即将成熟的谷子吃的雀鸟,偶尔运气好逮着几只,就兴冲冲地跑回家给爹娘哥嫂开荤,哪怕雀鸟瘦小不够塞牙缝的,可那股子肉香,她此刻还能想起来。
可一年后,她竟然穿着诰命服,站在一众贵妇人的前排,等待太子和太子妃的大婚。
怎敢想,爬上面前的台阶,便是皇上升座的金銮殿,从前只在说书人口中听到的三个字,如今就在她眼前。
七姜渐渐放松下来,她愿意相信这是老天的安排,或许真有命格一说,但老天把她送来这里后,接下来的一辈子就该自己过,身后那些正瞪着她的女眷们,巴不得她出丑露怯,偏不。
深深呼吸后,七姜飞速跳动的心终于缓和下来,此时此刻唯一值得她激动的,便是当茵姐姐与太子并肩站在高台上。
此刻,阁老府闺房中,何夫人因两边双亲健在,且儿女双全还有了孙子,有幸与其他皇室女眷一同前来,为太子妃梳妆。
最后隆重谨慎地为太子妃戴上凤冠,众人行礼恭贺罢,便依序退了出去。
何夫人到门外,热情地与陈夫人道:“一会儿就该行礼了,届时不过是说些体面的话,咱们都是有闺女的,知道你心里不舍。娘娘吩咐过,不必太拘泥规矩,只盼着太子妃今日不留下任何遗憾,您进去说说话,当娘的再叮嘱几句吧。”
何夫人乃贵妃胞妹,说话比其他几位皇室女眷还管用,陈夫人便不再客气,谢过后,赶着吉时前进门来。
“娘娘……”屋子里静悄悄的,隐约能听见前院的喜乐,这一声“娘娘”听得陈茵心头一颤,透过凤冠下的珠帘,见是母亲朝自己走来。
“母亲不必多礼,哪怕就此刻。”陈茵阻止了要跪下的娘亲,一开口便热泪盈眶,“娘,请您答应我。”
陈夫人含泪站住了,用力平复心情后,才哽咽道:“娘娘今日入宫后,还望不要挂念我们夫妻,要多多保重身体,不论您在宫里遇上什么事,陈家上下都会站在您身后,请娘娘不要顾虑。”
陈茵也冷静了下来,微微笑道:“母亲莫要不舍,往后您想我了,请随时进宫来。其实这么多年,我长这么大,一大半的日子都在宫里过,从刚开始好玩新鲜,到后来日日盼着您来接我回家,我小时候甚至想过,您是不是不喜欢我,亲生女儿不在身边,您就不想念吗?”
“娘娘,不是这样的。”
“母亲我知道,此刻并不是责怪您,而是想说,娘就当和从前一样,我不过是住在了宫里,千万不要担心我。”陈茵道,“也请转告父亲和祖父,我不会成为第二个姑姑,我们陈家,必定会有一位真正母仪天下的皇后,请他们尽力扶持太子,为东宫保驾护航。”
“娘娘……”
“母亲,我不曾怨过您,只是作为女儿,也想像其他姑娘一样,在母亲怀里撒娇。”陈茵说道,“奈何您嫁了这样的人家,我投生了这样的门户,既然逃不过宿命,那就该做到最好。娘,您做得很好,家里家外这么多年,孝敬祖父祖母,照顾父亲和我们兄妹,您实在辛苦了。”
陈夫人听得泪如雨下,然而外头有动静传来,是吉时到了,太子妃要去正厅受家人的拜贺,太子已在太庙行罢弱冠礼,就要来迎亲了。
她匆忙擦去眼泪,扬起笑容道:“这辈子能有你这样的女儿,我什么都值了,茵儿,嫁了你心爱的男子,娘为你高兴。”
陈茵也笑了:“是啊,娘,我嫁了心爱的人。”
很快,吉时到了,太子妃被拥簇至正厅,接受祖父和家人们的叩拜。
陈阁老看着孙女,恍然记起当年女儿出嫁时的模样,奈何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女儿满心的愧疚和思念涌上心头,最终含泪道一声:“请娘娘保重。”
京城里,太子一行从太庙归来,展怀迁随驾守护,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过百姓夹道的长街,太子命人卷起帘子,在马车上接受百姓的祝福。
展怀迁警惕地观察四周,要防备的不只是晋王,有太多太多的人,预备在今日生事。
虽然在此之前,平日里不安分的那些,全都被盯上了,可难保有人藏得深,展怀迁今日无心为太子祝福,所求只有一切顺利,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眼看太子暴露在视线中,展怀迁浑身紧绷、蓄势待发,万一有危险,他必须第一时间冲到太子身边。
好在,前段日子的准备,没有辜负他们的辛苦,太子一行顺利来到阁老府,王公大臣早已在此等候,陈家老小在门前跪了一地,恭迎太子。
项景渊下车来,接受众人的叩拜,高贵从容地说:“本宫前来迎娶太子妃,陈阁老不必多礼,从今往后,您也是本宫的祖父了。”
陈阁老再叩首:“老臣不敢当。”
边上礼官道:“阁老,莫要耽误吉时,您请起吧。”
第387章 你不教不行
繁琐的规矩礼仪下,陈茵见到项景渊迎亲,并没有时间和机会来感慨些什么,一切都在礼官和女官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待她上轿离家,穿过京城街巷,虽能听见百姓夹道欢呼,但看不见外面的光景,直到听见礼炮声响,才知道她到了皇城下。
轿子进入皇城,在大殿外停下,外头吟唱着礼乐颂歌,陈茵握紧手中的笏板,待轿帘打起,便稳稳地起身。
然而这一次,从外面伸来的,再不是女官白白胖胖的手,而是纤长漂亮、筋骨分明,带着些习武练剑留下的伤痕,是陈茵再熟悉不过的手。
她的手,比脑中反应更快地就递了过去,被温暖而有力地牵着,顺利走出轿子,微微抬头,雄威的大殿坐落高台之上,阶下站满了王公大臣与内外命妇,一会儿她与太子至大殿行礼,得道皇帝的恩赐与祝福后,就要在殿前接受众人的叩拜。
从今日起,她真正成为了太子妃,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子。
“茵儿,我们走吧。”项景渊在此刻,轻轻唤了她的闺名,更是道,“有我在,别慌。”
陈茵脑袋上顶着沉重的凤冠,扭头看人本是很吃力,但她还是想好好看一眼自己的丈夫,这个在她眼里容冠天下、满腹学识,更心系江山百姓的男子,终于成了她的丈夫。
“景渊哥哥,我们到底是成亲了。”
“傻话,不得等长大了才成亲吗?”
“殿下,妾身何其有幸。”
“太子妃娘娘,我们走吧。”
身披龙凤的一对人,携手缓缓走上台阶,七姜此刻要躬身行礼,不能抬头看。
可她实在忍不住,想着也许所有人都低着脑袋,不会发现她抬头,可脑袋才轻轻一晃,就听见母亲的话“姜儿,不要动”。
七姜脸上一红,不敢再动弹,唯有在心里遗憾,没能亲眼看茵姐姐走过这一段路。
大殿内,皇帝高坐上首,贵妃与太妃坐于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在礼官的唱颂下,太子与太子妃行礼叩拜,接着皇帝颁旨、恩赏,并赐下祝福,所有的事都在规矩之上、礼仪之上,不能有半分个人的情绪,唯有大气和体面。
礼成后,太子带着太子妃走出大殿,并肩立于高台接受群臣叩拜。
密密麻麻的人群里,陈茵一时半刻连自家人都看不见,可是目光一转,竟在外命妇的前排见到了七姜。
七姜也终于能大大方方抬头,仰望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明晃晃的阳光下,笑容便是她最真挚的祝福。
倘若七姜站在远处,陈茵根本无法在人群里找到她,可站在这里,低头就能看见。
然而以她所知的宫规礼仪,七姜的诰封,哪怕她是太师嫡长媳,也没资格站在前排,偏偏周遭也没什么人觉得不合适,难道是贵妃默许的?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阶下众人齐齐叩拜,恭贺东宫新喜,震天响的呼声,一下下震颤着人心,陈茵抓紧了手中的笏板,努力镇定从容地接受祝福。
这之后,还要赶着吉时再次前往太庙,祭告列祖列宗,王公大臣除去随行前往太庙的,便暂时退出皇城,待晚宴时再次进宫。
大部队浩浩荡荡离去,展怀迁依旧随行护驾,大夫人带着七姜,静候长公主、公主、郡主们先行离去,待要带着七姜出宫,苏尚宫又匆匆找来,是贵妃请她们到祥英殿休息,免去来来回回的舟车劳顿。
大夫人欠身道:“今日诸位长公主、公主皆回宫来,宫内女眷众多,请苏尚宫代为向娘娘禀告,妾身委实不敢叨扰,待晚宴时,再向娘娘请安谢恩。”
苏尚宫说:“夫人不必客气,娘娘有交代,您若要离宫,自然由着您自己安排才好。”
大夫人带着七姜谢恩后,不愿耽误其他诰命夫人久等,便速速离去了。
皇城外,车马来来往往,一切井然有序,司空府女眷已先一步离开,七姜跟随母亲出来,就刚好是太师府的车马到了。
“这么多的人进进出出,半点不见乱的。”七姜佩服不已,感慨道,“娘,我头一回觉着,规矩大些也不是坏事,您看这要是没规矩,早就乱了。”
大夫人却严肃地看着她,问道:“姜儿,太子妃娘娘入殿前,你是不是想抬头看她一眼?”
七姜立时紧张起来,怯怯地望着母亲。
大夫人道:“是不是觉得,所有人都低着头,因此你抬起头也不会被发现?”
七姜怯怯地点头,小声道:“娘,是我错了。”
大夫人说:“好在你还老实,我问你,你没有否认抵赖。”
七姜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