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人点头:“可不是吗,站哪一边都是站,不如跟着皇上走,拆就拆了呗。”
这边礼亲王厌恶极了内侍官念不完的奏折,那些平民百姓的贱命与他什么相干,他还急着参奏展家父子。
“王爷……”但见霍行深他爹,悄悄走到了礼亲王的身后,低声道,“今日形式,不容您占上风,原本您和展敬忠并无明面上的冲突,皇上对您也无可拿捏之处,我们若挑明了与他们不对付,岂不是送上门好让皇上向您发难。”
“什么意思?”礼亲王很是恼怒,“我早已打点好了一切,不必你多嘴。”
“听说尚书右丞他……”
然而中书令的话未说完,内侍官先念完了皇帝指定的两段折子,一停下,七姜便大声恳求,盼着朝廷能废除皇城夜市的旧制度,还百姓们谋生的自由。
这一边中书令没拦住他的“主子”,礼亲王已然开口,带着轻蔑和嘲讽的口吻说:“你小小年纪,如何懂得皇朝历史,哪里知道这京城里的渊源,夜市的长明灯,乃是先帝为其子二殿下所点燃,是为二殿下英魂归故里指路的明灯,至于夜市,自然是为百姓谋福,多一分营生不好吗?”
七姜没有直接应话,先请示皇帝:“万岁,臣妇可否与礼亲王辩论几句?”
皇帝已然看戏的悠哉,点头道:“只管畅所欲言,朝堂本就是议事所在,兼听则明,什么都说得才是。”
七姜谢恩后,才看向这边的人,淡淡地问:“王爷,在您看来,二殿下的英魂回来了吗?”
“你……”礼亲王一时语塞,脑筋飞转,他虽跋扈并非痴傻,这小娘子话里有话,他怎么能听不出来。
七姜见这位有所察觉,也不在意,继续大方镇定地说:“不论是朝堂上的诸位大人,还是未上朝的文武官员,以及皇亲国戚,所有的人都明白,所谓的长街明灯,是为了安抚先帝丧子之痛,朝臣们乃至百姓们,都对先帝无比敬爱,在无法安抚先帝的伤痛时,认可了这招魂回故里的说法,只求先帝能有半分宽慰。”
朝臣中一阵骚动,小娘子这话说的漂亮,既不否定先帝的作为,还捧高了所有人的心意,更重要的是,她说了所有人都不敢说的话,所谓英魂归故里的指明灯,其实就是个哄人的幌子。
七姜继续说道:“二殿下的英魂若愿归故里,早在夜市亮灯前,就已经回到故土、回到先帝的身边,但若二殿下不愿归来,那只有一种可能,便是他在外庇佑百姓,继续守护国土。”
这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众人意识到小娘子有备而来,礼亲王气得脸色发红,他再怎么糊涂,也不至于来反驳这几句话。
七姜说道:“正如礼亲王所言,夜市使得城中百姓多了一分营生,那是先帝的心意,当年京中头一回有了彻夜不歇的集市,百姓们图新鲜热闹,以及对二殿下的怀念,夜市里着实兴旺热闹过几年。时过境迁,眼前的现实是,京中虽四季分明,但冬季较为漫长,漫长的冬季里,这些摊主们除了每夜挨冻受苦,赚不到一个铜板,靠着夏日所赚的银两,一家人堪堪果腹,若遇病灾,全家人都难过年关。”
第590章 三日后出发
这些事并不新鲜,上至皇帝下至文武,谁能不知道京中发生了些什么,只是一字一句在这金銮殿上说出来,还是听得人内心震撼,毕竟是盛世繁华下枉死的性命,若不是先帝留下这一切,早就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攻击当今之治。
但这么多年了,不仅无人在乎那些受苦的百姓,更多的人,宁愿看这一根刺扎在皇帝的心间,宁愿先帝留下的枷锁,永远困在皇帝的身上。
一拖再多,皇帝开不了口,大臣们不愿开口,于是一年又一年,有人冻死病死,直到今年,皇帝吃到了那鲜美的馄饨,听见到民怨。
但事情依旧复杂无比,贵妃不惜私下与展敬忠商议,不惜绕一个大圈子,以展怀迁的性命前程为条件,等着云七姜这小娘子去闹。
可年轻人偏不愿受委屈,他们要堂堂正正地解决这件事,于是皇帝给了七姜这个正大光明的机会,却又将她一个小妇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七姜镇定地说道:“臣妇认为,先帝与二殿下皆爱民如子,他们必定不愿为了一份悼念而令百姓受苦,二殿下英灵或归来或在外庇佑百姓守护国土,那都早已经注定了,若……”
“那二殿下突然想回来了呢?”礼亲王猛地打断了七姜的话,冷声道,“照你的话来说,二殿下的英魂若尚未归来,那偶尔有一天,他想要回来,城门前的长明灯却早已灭了,那谁来为英魂领路?”
七姜淡淡一笑:“王爷如此虔心忠诚,如此爱戴二殿下,不如就由您去点灯守着皇城门,不分四季晴雨,万一哪天二殿下的英魂要回来,就能为他领路了。”
礼亲王大怒:“放肆!”
他转而向皇帝禀告:“皇上,大殿之上,朝廷重地,岂容一个无知妇人大放厥词,实在不成体统、斯文扫地。”
七姜来之前就想好了,不论礼亲王或是旁的什么大臣如何撩架挑衅她,她都不正面应对,凡事先请示皇上,当庭吵架可不是什么光彩好看的事。
于是大大方方地望着上首,完全不理会礼亲王的怒气,而皇帝也厌烦了礼亲王的傲慢,指了内侍道:“将最后三页,念给诸卿听一听。”
三页乍一听,想来长篇累牍惹人厌烦,但实则七姜字迹宽大,三页也没多少内容,但是所言所述,是如何安顿那些暂时没有新营生打算的人家,给出了适合他们也不给朝廷添麻烦的办法。
众臣听罢,殿上安静了,皇帝便道:“这些年,诸卿议事,常常化简为繁,一件事来来去去议论不完,于国于民,皆非好事。朕有些年,没见过展云氏这般啰嗦的奏折,诚然每日批阅无数奏折,若人人都如此,朕和内阁大臣们都看瞎了眼,但你们的奏折可以简单,事情不能不仔细办,不要给朕扔一本奏折,就不去想后续的事。”
“皇上恕罪!”
见众臣纷纷跪下,七姜也赶忙跪下,但又忍不住偷偷抬头,刚好撞上太子,被殿下用眼神逼着迅速低下脑袋。
上首继续传来皇帝的话语:“尔等位列朝班,就是要与朕分忧,急国之所急,忧民之所忧,但愿往后,也多一些展云氏这般,真真为民谋福的事情拿来议论。”
“是……”
“传旨,今日起,免文武百官四季节庆问候的奏折,朕不愿再批了,你们也不必提心吊胆再怕遗漏了什么日子。”
“臣领旨。”
七姜听得直皱眉头,这哪儿跟哪儿啊,怎么牵扯到这件事上头去了?
皇帝忽然又道:“展云氏所奏,待御史官查证属实后,即刻撤去夜市,太子前去太庙,向先帝禀告。”
项景渊转身领旨,道了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紧跟着大殿内山呼万岁,七姜耳朵嗡嗡之响,下意识地领旨谢恩,皇帝没再问她的话,也没有人为难她,就在她以为自己能全身而退离开金銮殿时,皇帝提到了边境的摩擦。
“宣展怀迁上殿。”内侍官忽然高声唱喝,如此一道道门传出去,七姜的心随着声音越来越远,几乎被提到了心口。
怎么,贵妃和父亲的意思,难道不是只要结开皇帝的心结,就不用再去开疆辟土,不用再一次次证明当今比先帝强大,不是就不打仗了吗?
等在宫门外的展怀迁接到旨意,立时整理仪容,昂首阔步地上殿来。
七姜早已退到了边上,外祖父和舅舅们将她护在了身后。
众人揣摩着皇帝的意思,不知是战是和,但眼下留在朝堂上的,主战为多,毕竟展敬忠带着他的几个心腹,早就远离京城。
皇帝道:“眼下边境起纷争,为了避免他国误伤我朝百姓,为了阻止他国借故侵犯我朝边境,展怀迁,朕命你前往边境,一来守护我朝百姓,二来劝说两国以和为贵,三日后出发。”
第591章 惩罚
仗是不打了,皇帝这话七姜听得明白,可为什么是展怀迁去劝和,怎么他还是要走?
听得圣谕,展怀迁很自然要领旨,就在张口的一瞬,他意识到自己终究要远行,不禁转身看向七姜,夫妻对视,姜儿的眼底有迷茫,更有怒气。
“展怀迁?”皇帝唤他的名字。
“臣领旨,吾皇万万岁……”展怀迁深深叩拜,他的躯体和意识并不能达成一致,身为臣子受君臣教诲二十余载,哪怕此刻心里想着要争取,身体手脚还是本能地顺从了。
但见礼亲王跨前一步,刚要开口,皇帝却先起身,对阶下之人视而不见,淡淡地吩咐了一句:“退朝吧。”
“退朝!”
内侍官高声唱喝,群臣行礼叩拜、山呼万岁,太子随圣驾而去,就在大臣们纷纷要站起来时,皇帝身边的大总管折回来,客客气气地对七姜说:“温言夫人,皇上召见您。”
七姜不置可否,外祖父在一旁道:“孙媳年幼无知,若在御前言行无状,还请公公多提点。”
大总管恭敬地笑道:“不能够,温言夫人最是识大体的。”
说着,便转身领路,七姜看了看外祖父,又看向一旁的展怀迁,不知为何心里生气,眼看着丈夫走向自己,她反而一赌气跟着大总管跑了。
展怀迁没能和妻子说上话,二舅舅安抚他道:“放心吧,今日的事,皇上就是利用姜儿开个口,不会为难她。倒是你,好生准备,劝和一事若顺利,世恒和玉颜的婚事,兴许你还能赶得上。”
的确,若是一切顺利,他能赶回来送妹妹出嫁,可若不顺利,谁也无法预料边境上会发生什么冲突,莫说玉颜的婚事,他怕是连七姜分娩都赶不回来。
而此刻,七姜跟着大总管,一路到了内廷,叫她意外的是,贵妃带着太子妃娘娘正等在宫门前,然而她们还不能见皇帝,反倒是自己这个外命妇被宣来觐见。
“娘娘万福。”七姜行礼,目光犹豫地看向婆媳俩,更向陈茵求助,盼着她能不能一起进去。
“去吧,莫让皇上久等。”贵妃神情淡漠,看不出喜怒,她似乎仍旧不怎么喜欢云七姜,她不喜欢不照着自己意愿办事的人,可偏偏今次的事,又不得不算他们小两口的功劳。
七姜辞过贵妃与茵姐姐,规规矩矩进殿,跨过门槛就要叩拜,却听皇帝说:“你外祖父说你有了身孕不是,年纪轻轻要保重身体,今日免礼。”
七姜看了看身旁的大总管,见人家点头,她才放心地谢恩,好在大总管并不退下,稍稍松了口气。
哪怕皇帝的年纪足以当她的爹,可自己是外命妇,就不该单独和皇帝在内廷相见,眼下总算不是太糟糕,门里有大总管,门外有贵妃和太子妃,殿门也大方的敞开着。
“这些日子,里里外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朕大概都想明白了。”
皇帝坐于桌案后,手里已经拿起折子要批,而七姜那一本厚厚的奏折则送去誊抄,他要让大臣们传阅。
这会儿看着七姜,想象她这两日笨拙地一笔一划写下那啰嗦的折子,皇帝不禁笑了。
“叫你来,没什么事,是想谢谢你。”
七姜一慌,自问如何担得起“谢”字,总觉着是反话,吓得她到底还是跪下了。
她并没有真正天不怕地不怕,面前的人可是皇帝,她还要活命的,于是一开口,竟不由得结巴起来,再不如方才大殿上怼礼亲王时的利索干脆,说道:“皇上,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最好的,其他的、其他的……”
皇帝笑了,摇了摇头说:“不知你为何愿意卷入这麻烦,小小妇人连京城都还没熟悉,就来掺和朝廷大事。自然,太子妃看重你,将来你会成为她的臂膀,就当是你的一次历练。”
七姜叩首:“臣妇惶恐。”
皇帝道:“正因为你将来要辅佐太子妃,不得不让你明白皇权真正的威严。”
七姜抬起头,她有些听不明白这句话。
皇帝渐渐有些严肃,说道:“朝中有比展怀迁更适合去劝和的,但朕派他去,是故意要你们夫妻分离一段日子,是对你们藐视皇权的惩罚。”
“皇……”
“退下吧。”
七姜起身,见皇帝已低头看折子,仿佛所有的事都翻篇了,可她好不甘心,凭什么“惩罚”,他们夫妻做错什么了?
皇帝听不见动静,抬头奇怪:“为何还不退下?”
七姜心里一团火,脑子一热就没能克制住,说道:“皇上,贵妃娘娘真的很在乎您,请您一定要善待她。”
一旁的大总管紧紧皱起眉头,小心翼翼地等待皇帝的怒气,却等来了皇帝的笑声,他的心顿时落回肚子里。
皇帝竟然回答:“朕知道了,多谢你。”
这下连七姜都被吓着了,其实一张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