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姜没敢接,直接用手抹了抹,但又觉得举止粗鲁,不禁低下头道:“娘,我会改,我会学得端庄得体。”
  大夫人道:“你在人前一向端庄,这就足够了,关起门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今早你衣衫不整地跑来膳厅,我乍一眼看是觉着不成体统,玉颜不让她母亲念叨你,我还帮着四夫人说了几句。但再想一想,还是觉着多虑了,我该明白,正因为你把一屋子人都当家人亲人,才会不讲究,是不是?”
  七姜安心了,顺势靠在了母亲怀里,说道:“我都没来得及告诉郡主,太子妃有身孕的好消息,她一直昏睡,后来没说两句,又睡过去了。”
  大夫人轻轻叹:“她还那么年轻,可见人生在世,无病无灾已是上天最大的赐予,姜儿,你也好、娘也好,咱们都是,能有好身体,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七姜用力点头,说道:“正是,您看郡主多要强的人,受了重伤也只能躺着听天由命,不只是郡主,那会儿怀迁被晋王暗杀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活着比什么都强。”


第612章 绝不姑息
  且说七姜进宫一趟,却没能与太子妃见上面,而眼下东宫调来了许多贵妃的人手,都是些积年的,曾经伺候贵妃产下皇子和公主的老嬷嬷,如今被派来照顾太子妃,从昨日开始,陈茵做任何事,都要得到她们的允许。
  此刻,听闻七姜没能来东宫,陈茵觉着可惜,只微微露在脸上,便有老嬷嬷在一旁提醒,说是孕妇要开开心心,腹中胎儿才会好,切莫为了小事费神。
  道理是不错,可至于耳提面命的吗,陈茵蹙眉望着她,那老嬷嬷倒不露怯,坚持道:“娘娘年纪小,奴婢伺候贵妃娘娘生了殿下和公主们,奴婢多懂一些。”
  陈茵冷声道:“瑜初郡主命悬一线,我为郡主担忧,是小事?”
  老嬷嬷垂着脑袋说:“您腹中可是朝廷与皇上的将来,太子妃娘娘,莫怪奴婢多嘴,奴婢是为了您好,贵妃娘娘既然托了……”
  “好了!”陈茵起身来,缓缓将烦躁压下,“去预备一下,我要到祥英殿向母妃请安。”
  老嬷嬷又说:“娘娘早已下令,免了您的晨昏定省,太妃娘娘那儿也禀告过了。”
  陈茵淡漠地走向殿门,唤来宫女吩咐:“告诉苏尚宫,我要去祥英殿。”
  这一边,太子从大殿退下,因父皇担心,本要去探望瑜初,听闻妻子去见了母亲,便顺路来接她。
  踏入祥英殿,宫人们也没多想,由着殿下径直往门里走,项景渊刚跨入门槛,就听见屏风后妻子的声音。
  陈茵正说道:“儿臣会照顾好自己,东宫不仅是儿臣与殿下的居所,亦是太子念书和处理国事的所在。那几位嬷嬷有了年纪,难免犯糊涂,若是冒犯了殿下,反倒令母妃与殿下生嫌隙,实在不值当。”
  母亲则说:“怀个孩子不容易,等你开始害喜,等你大腹便便,你就知道有细心且经验丰富的人在身边,该多可靠了。”
  陈茵坚持道:“母妃的心意儿臣感恩不已,也知道嬷嬷们有真本事,但她们不必在东宫常驻,儿臣若有需要,再宣她们不迟。”
  屏风里忽然静下了,项景渊犹豫片刻后,正打算先退出去,但听母亲问:“谁在外面?”
  如此,他不得不露面,扬起笑容乐悠悠地踱步进来,说道:“茵儿又先了一步,儿子正想来禀告您,那几个老嬷嬷在眼前,晃得我心烦意乱,昨晚父皇交代的事都忘了,好险今日没问,不然儿子就惨了。”
  贵妃不禁含怒:“这就要当父亲,反而糊涂了,怎么敢忘你父皇交代的事。”
  太子立定在妻子身边,向母亲作揖道:“儿子知道错了,可您也赶紧调走那几个老嬷嬷,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都要来掀我们的被子。”
  陈茵轻轻拉了丈夫的衣袖,递过眼色,要他别添油加醋,人家嬷嬷不过奉命行事,也没什么恶意。
  项景渊见她当着母亲的面不避讳这小动作,而他们的眼神交汇在母亲看来必定与“眉来眼去”一般无二,便一步跨到贵妃坐榻边,大大咧咧地坐下说:“您就收回成命吧,若是非要找那几个老嬷嬷来监管我与茵儿,不如我们搬来祥英殿住。”
  贵妃责备道:“坐没坐相,太子妃在这儿呢。”
  太子却一如从前和母亲说话的亲昵,满不在乎地说:“要不叫您儿媳妇也坐下?”
  “不成体统。”
  “想来也是,我和茵儿搬来祥英殿住,父皇他……”
  陈茵听着脑袋发嗡,赶紧阻拦:“殿下,您、您过来吧。”
  项景渊看看媳妇儿,再看看娘亲,被贵妃狠狠戳了一下脑袋,才赶紧回到妻子身边,两口子毕恭毕敬地站好,他正经道:“母妃,儿臣一定照顾好太子妃,让她安心自在地养胎,千万别派人看管她约束她。”
  贵妃无奈地摇头:“事情是小事,但我没想到,太子妃会大大方方来找我商量,换做别人,却是能做文章的,既然在你心里,我这个婆婆值得尊重和信赖,我也该信任你。”
  陈茵十分欢喜,福身道:“儿臣一定照顾好自己。”
  项景渊一起谢恩后,便说要去探望瑜初,贵妃说道:“她托云七姜传话,若是不行了,就送出宫,她不想死在宫里。”
  殿内气氛,一时严肃了,太子冷声道:“九弟今早来求我……”
  贵妃怒道:“他顶好老实些。”
  “您放心,儿子绝不会心软姑息,若不是瑜初,我与茵儿此刻……”太子解释着,一面看向妻子,牵了陈茵的手,郑重地对母亲道,“我会比父皇的心肠更硬,绝不辜负您一生的心血。”


第613章 该改口了
  看着两个孩子牵起的手,贵妃含笑一叹,轻轻挥手道:“跪安吧,太子妃要保重身体,连云七姜那般横冲直撞的,如今都十分谨慎小心,你总不能不如她。”
  陈茵欠身应诺,便随丈夫一同退下,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贵妃又长长舒了口气,她近来,总有功成身退的释怀。
  这两天,皇帝宿在祥英殿,睡得比过去二十年的任何一夜都安稳,皇城门前的长明灯熄灭,他心里的郁结也跟着消失了。
  儿子和丈夫都越来越好,这突然如释重负后的空虚,委实叫贵妃迷茫了几日,似乎一夕之间,她没什么事可做了。
  但小公主那么一闹,瑜初这生死未卜的,贵妃脑袋里松了的弦再次绷紧。
  她的孙儿就要来到人世,往后不仅要继续守护她的丈夫和儿子们,这世上又多了值得她用一生来守护的人。
  是日正午,大夫人和七姜、玉颜一同用饭,提起贵妃的事,也说了这番话。
  俩年轻孩子互看了一眼,七姜勉强笑了笑:“娘,我可不打算把一辈子都献给怀迁,我是喜欢他才想要在一起,才愿意留在京城。成亲以来做的那些事,是为他更是为我自己,我做不到娘娘那样,什么都想着皇上和太子。”
  大夫人嗔笑:“可没有人要你这么做,自己瞎着急。”
  玉颜则说:“嫂嫂,其实贵妃娘娘并非特例,我所认识的女眷,大多如此,只是贵妃娘娘做到了极致,自然身在其位,娘娘眼中所见,非我等常人能想象的。”
  七姜笑着问:“那你将来成了何家主母,也会像娘娘那般,把一生都献给司空府,献给世恒哥哥?”
  大夫人也正经问道:“玉颜,你有没有想过,总这么大一家子在一处,并非真正的好事,子子孙孙越来越繁盛,不如早些分了的好。”
  玉颜紧张起来,问:“大伯母,您是说,要我进门后,主持分家?”
  大夫人点头:“其实这事儿,母亲私下与我念叨好几回了,家族人口越来越多,换谁做主母都辛苦,但我那大嫂嫂要强,上头还有贵妃,突然说散了,外人可不管你们家里到底什么情形,先一顿嘲讽,她可受不了这委屈。”
  七姜嘀咕:“那玉颜将来要分家,外人该嘲笑还是会嘲笑,难道大舅母就受得了?”
  玉颜笑着说:“那就不是大舅母的事,是我的事了。”
  七姜故意挑刺:“你怎么还不改口呢,订了婚也不改口吗,还大舅母大舅母的。”
  玉颜不知如何回答,憋得脸红,大夫人嗔怪七姜就爱欺负人,接着说道:“自然不能一进门就要分家,我和老太太商量的是,等玉颜有了孩子,长房长孙后继有人,何家香火旺盛,那时候再提分家,就没什么不合适了。”
  七姜说:“娘,这还没嫁呢,您都想那么远的事了,别吓着玉颜。”
  玉颜毕竟是在太师府当正经小姐养大的姑娘,有着她的内敛和分寸,此刻心里又害羞又紧张,但大伯母的意思她明白,大家族做事岂能只顾眼前,往往都要有三五年的考量。
  七姜凑过来问:“你不高兴了?”
  玉颜摇头:“长辈们的心思愿意告诉我,我心里有底才好,司空府是大家族,嫂嫂,我虽然羡慕你和二哥哥这样,但我做不到你这样,我终究还是会变成大舅母那样的家主母,不说把一生献给世恒或是何家,但……”
  七姜无奈地点头:“我懂,我都懂。”
  大夫人放下筷子,用丝帕轻拭嘴角后,说道:“还有一件事,姜儿说得对,该改口了,往后你和怀迁再见玉颜,都要改口称嫂嫂,玉颜,你也要随世恒改口,叫我姑母。”
  七姜不服气地问:“在家也是吗?”
  大夫人嗔笑:“不然呢,姜儿,这里到底是京城。”


第614章 大舅哥成了小叔子
  “是……”七姜乖巧地答应下,母亲难得下一些不容反驳的命令,她也不敢多嘴。
  只是这事儿,她站在展怀迁的立场去想,自家妹妹嫁了人,他本是大舅哥的尊贵,但如今要顺着司空府来,大舅哥成了小叔子,他一点便宜没占上。
  饭后姑嫂二人往园子里散步消食,七姜忍不住嘀咕几句:“我年纪比你们小,怎么称呼都成,你哥就委屈了,大哥还是大哥,二哥却成了小叔子,这怎么算嘛。”
  玉颜本是不在乎的,长辈们怎么定下他们就怎么称呼,没想到七姜如此在意,这会儿听来,原来是替二哥抱不平。
  “倘若二哥哥真在乎,我就和世恒商量,回太师府就随我称呼,哥哥还是哥哥,该当妹夫的也别委屈。”玉颜笑道,“但大伯母她们显然商量好了,咱们只能私底下喊。”
  “偷偷摸摸,不稀罕。”七姜摸了摸肚子,她的腰腹渐渐显出来,不害喜时胃口比从前在家干活时还大,方才不小心多吃了几口,这会儿顶得慌。
  “眼下等郡主大安了,我们再商量其他的事,我心里很不安。”玉颜说,“昨晚我娘都念叨,幸好不是你在太子妃身边,可她又说,郡主怪可怜见的,咱们不该提‘幸好’二字。”
  七姜脸上的笑容也散了,叹道:“再等一等,熬过这几日就有指望,可我不愿耷拉着脸,家里人热热闹闹地给你准备婚事,为我安胎养身体,没得看我脸色。”
  玉颜摸了摸七姜的手,温柔地说:“郡主一定会大安,过几日我们去王府私宅,收拾一下郡主的闺房,好让她舒舒服服地回家养伤。”
  正说着话,专管外宅的几位老妈妈带着丫鬟找来,玉颜和七姜便在亭子里坐了,好听她们禀告各处的事。
  七姜还记得春天时,与太子妃在水田里插秧的情形,一眨眼,惜园庄稼的收成都上来了。
  往年这些银子都是惜园自己收着,今年大夫人回了家,下人们照旧送去,大夫人却说往后归拢到家里的总账,让她们来找少夫人和大小姐处置。
  “知道了,园子里的赏银,之后我会亲自去派,让他们等一等。”玉颜看过账目,顺手递给七姜,吩咐道,“大夫人暂时不会再去惜园,那里原先伺候的人手,都调回家里来,留下看管园子的就好,但不要动大夫人的东西,等我和少夫人去看过再说。”
  “是。”管家妈妈们一一应诺,陆续将一些事都禀告后,便要退下。
  但有一人转过身,想起什么,又回来向少夫人和大小姐说道:“城东的宅子空了,上回有强盗闯进去,打坏不少东西,说是要动工修缮,您看何时开工合适。”
  “少夫人有了身孕,家里不宜动土,那宅子也没人住,不必……”玉颜说着,顿了一顿,问道,“她已经走了?”
  管事会意,垂眸道:“早就送走了,不知去了何处,这事儿只有二公子知道。”
  玉颜看向一旁的七姜,她正翻阅着账本,但果然还是听进去的,淡淡地说:“把那宅子锁了,等我生了孩子再动工修缮,家里的房屋不能破损,不成样子。”
  待管事们都退下,姑嫂俩才互相看了眼,七姜苦笑:“别多想,我不会怜悯她,更不会觉得你二哥心狠。”
  玉颜应道:“或许,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