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沉璧-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娇……”
  沉璧的眼眸微颤了下,目光落在他胸前的蟒纹上,半晌又默默移开,看向了周围。
  盛常瞧见她看向自己,心里不免也有些激动,轻声唤道:“公主殿下……”
  然而,沉璧始终没有反应,也没有开口说话。
  往日流光溢彩的眼眸,仿佛失去所有光彩,无声地望着外面的院落。
  李景成察觉出不对,踉跄着将她抱起来。
  然而,坐了一夜的双腿早已僵硬,根本不听使唤,险些带着怀里的人摔倒在地。
  盛常连忙上前扶住他,一边喊着外面的小厮进来。
  东宫。
  几位太医再次被唤来,纷纷跪在榻前,给榻上帐内的人看诊。
  李景成衣袍未换,白着脸站在榻前,一时间竟显得有几分手足无措。
  半晌,几位太医面面相觑,小声商议着。
  到了最后,依旧是年纪最大的老太医走上前,对李景成道:“恭喜殿下,此人体内剧毒已解,接下来只需好好将养,不日便能痊愈。”
  “不过,许是之前受到的刺激太大,出现了失语之症,脑中记忆也可能受损。”
  盛常看着李景成的脸色,在旁边问道:“请问大人,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老太医捋着胡子,犹豫道:“这并不好说,还是得再服药看看……”
  李景成走到榻边坐下,对太医道:“几位辛苦。盛常,重赏。”
  “是。”
  “多谢殿下!”
  盛常领着太医退了下去,也带走了屋内的太监侍女,只剩下李景成坐在榻边。
  他挑起了帐帘,见榻上的人睁着眼睛,正双眼无神地望着帐顶。
  心里漫上一阵担忧,他轻声道:“娇娇,你还记得哥哥吗?”
  沉璧没说话,双眸缓缓转动,目光落在他的脸上。
  李景成想去握她的手,刚一碰到,却被蓦然躲开了。
  他愣住了,见她盯着自己的衣袖,低头一看,他身上的衣袍早就被雪水浸湿,衣袖还滴着水,刚才正好滴在沉璧手上。
  李景成无奈站起身,准备回去换身衣服,对她嘱咐道:“我一会儿回来,你若是困了,就先睡一会儿。”
  说着,他习惯性地想去摸摸她的头,在伸出手之后,却又停住了。
  看着榻上的人已经闭上眼睛,没有再看他,李景成收回手,默默站在床榻前。
  半晌,他才转身出了门。
  听着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外面低语的声音传进来,很快,又被再次隔绝在外。
  房门被彻底关上的一瞬间,榻上的人忽然睁开了眼睛。
  琉璃般的眼眸里,只剩下一片清冷。


第54章 书房
  沉璧醒来的第三日; 东楚皇帝突然病倒了,由太子监国理政。
  朝堂一片哗然,明白皇帝是年纪大了; 此次监国理政后; 怕是很难再回朝堂。
  于是转眼间,朝堂的风向就变了,不少大臣已经开始表明心意,提前效忠于新主。
  只有少数清直之臣; 不愿依附党派,对于这位玩弄权谋的太子殿下; 不禁扼腕叹息,感叹大楚社稷,已经是危在旦夕。
  然而,李景成依旧稳如泰山,朝堂之上; 接手政务朝政,安抚臣子,声称盼望父皇早日康健; 回宫之后,却让人加重了皇帝汤药里的东西。
  而老皇帝病倒后; 还以为是自己大限将至; 立好遗诏之后; 没几日就病得神志不清; 缠绵在病榻之上。
  转眼间; 大楚的朝堂几乎已经换了新主。
  这几日; 李景成忙得脚不沾地。
  除了每日上朝、处理政事之外,下朝之后; 书房里成堆的奏折都在等着批改,他每日还要去老皇帝榻前,尽尽孝心、装装孝子,累得身心俱疲。
  可是无论多累,每晚回到东宫之后,他都会去沉璧的院里坐上一会儿。
  沉璧自从醒来之后,就很喜欢睡觉,太医说是因为身体虚弱,需要多多休息,才能尽快回复。
  所以,每晚他去的时候,沉璧几乎都在房里睡着,他也不忍心吵醒,就在旁边默默坐上一会儿。
  偶尔也会赶上沉璧清醒的时候,只是,她还是坐在床榻上,垂着眼眸不看他,更不开口说话。
  时间长了,李景成心里越发着急。
  他又将太医唤来,可是太医看过后,也瞧不出有什么问题,只说慢慢将养,早晚会好的。
  这话落在耳中,李景成总觉得不对,似乎是哪里出了问题,可一时也无计可施。
  只能让融冰继续照顾着,寸步不离地守着沉璧。
  这一日,李景成刚下朝,他没有直接回书房,而是去了沉璧的院子。
  他坐在榻边,看着榻上的人捧着药碗,一张小脸白涔涔的,小口喝着汤药,依旧是一声不响。
  蓦然间,李景成伸出手,接过她手里的药碗。
  瞧见她愣住了,抬起眼眸看向自己,李景成舀起一勺药,轻轻吹了吹,递到她唇边。
  “哥哥喂你,不烫的。”
  然而,沉璧却没有动。
  李景成叹气道:“娇娇,你捧着碗累,听话。”
  沉璧看着漆黑的汤药,依旧一动也不动,就是不肯张口。
  站在后面的融冰瞧见了,半晌走上前,打破尴尬道:“殿下,还是奴婢来吧,这点小事,就不劳烦您了。”
  说着,融冰接过药碗,舀起一勺药,递到沉璧唇边。
  沉璧看了半晌,竟然默默张开嘴,喝下了药。
  李景成移开目光,心里蓦然有些不舒服。
  他和融冰嘱咐几句,也没再多留,起身出了房门。
  出门的时候,他脸上明显带了几分不悦,将门外的盛常吓了一跳,
  盛常见到他走出来,立即上前道:“殿下,西域的那位来了,已经到书房了。”
  李景成“嗯”了一声,大步朝院子外面走去,脚步没有半分犹豫。
  盛常跟在后面,不禁觉得有些奇怪。
  以往这位爷来这里,都像是魔怔了,绝对不肯轻易离开。
  怎么这一次,不仅没有一步三回头,还走得这么飞快?
  不对劲呀?
  盛常心里疑惑,但也不敢问,只能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生怕触到霉头,朝着一起朝书房的方向走去。
  书房离这里并不算远,没一会儿,二人就到了书房门口。
  刚一进门,李景成就看见门口的屏风上,正倒映着里面的人影。
  这人翘着二郎腿,坐在窗边的窗下,手里似乎拿着什么把玩。
  书房的门被盛常从外面关上,李景成走进去,看见那人穿着一身赤色骑装,青丝披散着束在身后,红绳串着银饰挂在耳后的小辫子上。
  他手里把玩着一个茶杯,听见脚步声,笑眯眯地看过来。
  “你来了。”
  这人开口的时候,依旧带着几分西域的口音。
  李景成皱起眉头,走到书案后面,不满道:“大白日的,你就敢到这里来?”
  尉迟淮支着脑袋,看着走到书案后的李景成:“我听说,东楚的皇帝病倒了,如今是太子殿下监国,自然没什么怕的。”
  李景成冷哼一声,合上了几本敞开的奏折,扔在旁边:“你是从西域过来的,还是边境?”
  “自然是边境。”
  李景成在书案后坐下,抬眸看向他:“边境情况如何,下了北境几座城了?”
  尉迟淮笑着道:“早就数不清了,用你们的话来说,北境已经是囊中之物。”
  李景成皱起眉头:“你别大意。这些年,玉家军在季尧手里,可不比在塞北王手里差半分。”
  “是啊,要不然你们也不能和他打了十年,打到最后,还是送去公主,求着人家和亲?”
  见李景成的脸色顿时沉下去,尉迟淮笑了笑,话锋一转:“不过,如今季尧已死,玉家军再厉害,也是群龙无首、强弩之末了。”
  话音落下,李景成却没有开口,半晌,他才道了句:
  “你确定,季尧真的死了吗?”
  尉迟淮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道:“人是我亲手杀的,殿下这话,可就是不信任我了。”
  “并非不信你,而是季尧此人,一向诡计多端,狡猾得很。”
  李景成看向尉迟淮,眼里带了几分戏谑:“当年,你们西域大王子也是与他对阵过的,那个时候,你们西域输得有多惨,还用本宫说吗?”
  听见自己的话,又被还了回来,尉迟淮脸上的笑容一滞,只好道:
  “王子殿下本就不擅长用兵,当年那一仗,若不是太子殿下相助,他怎么能杀了塞北的白浩将军,得到大王的赏识呢?”
  李景成沉声道:“本宫不是为了帮他,白浩若不死,塞北不会被轻易拿下。”
  尉迟淮笑得有几分阴森:“是啊,白浩将军可是难得的用兵奇才,我们大王得知他身死的时候,还感叹过可惜呢。”
  李景成移开目光:“你们大王眼光不错,你能得到他赏识,本事也不小。”
  尉迟淮垂下眼眸,无声地望向窗外:“大王已经老了,若不是王子殿下肯提携我,我也不会有今日。”
  他目光沉了下去,一时没再开口。
  窗外,一道身影站在原地,脚下如生了根般,半晌都没动。
  寒风凛冽,吹乱了那人耳边的碎发,抬头时,脸色已经惨白一片。
  殿内的声音,明明就落在耳边,却似乎听不清楚。
  脚步艰难地挪动着,一时之间神志不清,径直朝着院子门口走去。
  忽然,身后传来了声音:
  “良娣娘娘,您怎么在这里?”
  身影顿时僵在原地,她转过身,看见盛常走下台阶,朝她走过来。
  一看见良娣的脸,盛常顿时惊呼道:
  “娘娘,您怎么哭了?”
  她慌乱地擦了下脸,声音沙哑:“没有,是风吹的。”
  她看向后面的书房,问道:“殿下在书房里吗?”
  盛常点点头:“是,殿下在里面议事,娘娘可有事?刚才老奴走神了,都没看到您进来。”
  良娣摇摇头:“没有,我先回去了。”
  见良娣转身离开,脚步颇为凌乱,像是失魂落魄一般,盛常觉得有些不对,一时间也没拦着。
  日头升到半空,又逐渐落下去。
  许久,书房的大门才被人打开。
  尉迟淮从里面走出来,一抬头,看见盛常站在门口,他笑着走上前,揽住盛常的脖子,边走边问道:
  “公公,我向你打听个人。”
  盛常也不敢挣扎,只好陪笑道:“您说您说。”
  尉迟淮压低声音:“我听说,你们东宫里面,最近多了个娘娘,可有此事?”
  盛常连忙道:“您这话说的,殿下只有良娣娘娘一位妃妾,哪儿有旁人?”
  尉迟淮依旧笑着,凑近他耳边道:“老东西,别装了,我把人带来的,还能不知道?”
  盛常瞬间一愣,只好道:“这、这老奴也不清楚……”
  尉迟淮见也问不出来,只好松开他,大摇大摆下了台阶:“不说算了,下次再来问你!”
  盛常急忙喊道:“大人,您稍等一下,老奴带您出去啊!”
  尉迟淮摆摆手,头也不回地出了大门。
  看着尉迟淮的身影消失在门口,盛常松了口气,转身走进书房里。
  屋内,李景成坐在书案后面,正闭目养神,修长的手按着额角,神色颇为疲惫。
  盛常走上前,轻声道:“殿下,刚才良娣娘娘来了,知道有客人在,就先回去了。”
  听见这话,李景成抬起头:“她有事?”
  盛常道:“这、老奴就不知道了,娘娘也没有说,老奴看着娘娘……像是有些伤心的模样。”
  “伤心?”
  见李景成皱起眉,盛常解释道:“您这几日朝政忙碌,闲时也都在那边,许久没去见娘娘了,想来娘娘一时伤心,也是正常的。”
  李景成闭上眼睛,眼前蓦然浮现出那张脸。
  好像,确实许多日没见到了。
  他站起身,终是说道:“去看看吧。”
  “是。”


第55章 面具
  日头落了下去; 余晖洒在窗前,院子里寂寥无声。
  良娣坐在窗前,低头看着手里的东西; 正一遍遍地抚摸着。
  忽然; 耳边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在做什么?”
  良娣一惊,手微微抖了下,东西顿时掉在地上。
  李景成俯下身,捡了起来。
  是一个朱雀的面具; 看上去有些陈旧了。
  他皱起眉头:“你拿着它作甚?”
  良娣抬起头,眼眸里燃起的光芒; 在看清身后的人时,瞬间熄灭了。
  她没有起身行礼,轻声道:“我……妾身喜欢这个。”
  李景成看着她的眼眸,将面具放在妆奁桌上,手抚上了她的脸。
  “是那年七夕; 我们去庙会买的那个?”
  听见这话,良娣不知想到了什么,笑着道:“对; 当时妾身很喜欢,殿下就买下了; 亲手给妾身戴上的。”
  她仰起头; 眼眸里泛着微光; 似乎落在他的脸上; 又似乎看的人不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