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云直上九万里-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一大清早,赵鸢穿好官服,顶着两只黑眼圈,怒火朝天走向后院。
  衙门的男丁都睡在后院,她在院门口犹豫了一瞬,仍是直接闯了进去。
  胡十三郎正在院中练棍,看到赵鸢两眼冒火朝自己走来,怕伤着她被碰瓷,立马一个花手将木棍收在身后,“你你你知道这什么地方吗?这是你能来的吗?”
  “你是不是偷我东西了?”
  赵鸢给胡十三郎心中留下了奸诈腹黑的印象,胡十三郎恐她有诈,眼珠转了几圈,定住道:“你血口喷人!”
  “若是你偷的,我给你三天时限,三日后你若没有归还,此事就报官处置!”
  赵鸢大部分时候是温和的,此刻她的言辞若乱砍下来的刀锋,胡十三郎不由重视起来:“你丢什么东西了?”
  不知是哪一位先贤有与众不同的癖好,喜欢收藏女人,兼之妇女的衣物也成了其拿来炫耀的藏品,自那以后,妇女的“自尊”开始寄生于教条的笔墨之下,寄生旁人狭隘的眼中,寄生那些长长的舌头里,甚至寄生在衣饰脂粉上。
  也许之后,它还会寄生于更多的地方,只是不论寄生何处,反正不会寄生在妇女自己的心中。
  而女人的贴身衣物本与男人的短裤是同样的作用,但男人的短裤可以满接乱挂,女人的只能收纳柜中,同样的,一个只穿短裤满街乱跑的男人,会被叫做疯子,而不穿外衫的女子上街,都会被骂骚货。
  女子私隐就连拿出来说,都似犯了触怒神佛的大罪一般。
  赵鸢实在难以启齿,她拳头紧握,恶狠狠瞪向胡十三郎:“什么都没丢!”
  赵鸢气急败坏地跑开,李凭云同六子一前一后从房里出来,六子一边系腰带,一边斥责:“惹赵大人生气,想不想活了?”
  胡十三郎一脸委屈:“你们冤枉人!”
  李凭云瞅着胡十三郎这张大黑熊一样的脸,憋了半晌,道:“别做这幅表情,不适合你。”
  赵鸢越想越是害怕,这事可不止是盗取裲裆这么简单,而是有人破开了她的门锁,随时都可能闯进她的住所。她还没走到明堂,背脊已经被冷汗打湿。
  王道林从明堂门口绕出来,将她拦住:“赵主簿,司徒县令找你。”
  赵鸢对着院中衣冠镜正好衣冠,道:“我这就前去。”
  王道林忧虑道:“赵大人,司徒县令知道了咱们去瓜农村里调查一事,我担心他借此事为难你。”
  赵鸢道:“多谢王主簿提醒,你别担心,这事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将你供出去。”
  “赵主簿,你误会了,我是。。。担心你。”
  赵鸢叹气道:“该来的总会来的,大不了挨一顿骂就是了。”
  司徒县令害怕自己一把年纪,因为和赵鸢扯上风言风语丢了官帽,特地在凉亭里见她。
  赵鸢躬身行罢礼,司徒县令让她先坐下来,她却不肯起身,“大人,下官有罪!”
  这招叫先发制人,从李凭云那里偷师到的。
  事情完全没有按照司徒县令的预想发展,他将头顶稀疏的白发捋了捋,和蔼中不乏一丝油腻:“赵主簿,年轻人犯错是理所应当的,你别怕。。。”
  “大人,下官若早知道从农民手里买地的是您的亲戚,就不会执着此案了。”
  司徒县令找她,无非是想从她这里探听她对此事的了解程度,与其让他猜忌,她不如自己送出些料。
  “赵主簿啊,你误会我了!”司徒县令开始做戏。
  赵鸢忍不住抬头看过去,只见他一手捂额,嘴角抽搐。
  难怪李凭云演技那般出神入化,原来是有珠玉在此。
  要赵鸢学他们这样大喜大怒,尚有困难,她只能按照自己本身特色来——装傻。
  “啊?”
  “本官这辈子为了太和县百姓鞠躬尽瘁,百姓送的腊肉都不敢收,不知本官做了什么事,竟让你质疑本官的清廉。。。”
  不论是瓜农的控诉,还是从六子和李凭云那里打探的消息,收走农民土地的人确实是司徒县令的亲戚,她只差没去查司徒家的族谱了。
  面对老戏骨司徒县令,赵鸢打算利用性别优势——装哭。
  试问一个一只脚入土的老头子,如何去为难一个梨花带雨的小姑娘?
  可当她情绪酝酿到位,发现自己实在挤不出眼泪,只好低下头,慢慢道:“司徒大人,您误会下官了,只是现在买卖双方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下官实在不知听谁的,家父曾教诲下官,有不懂之处,一定要多向别人请教,下官查到了这一步,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才向您求助的。”
  人的天性之一是好为人师,司徒这等老油条尤其是,他听赵鸢是来请教自己的,怀疑消了大半。而她刚刚又无意提到了她的老爹赵太傅,这给司徒提了个醒,对方是太傅千金,若在他衙门里出了事,他难逃干系。
  倘若她是在衙门外出个什么事,就好办多了。。。陇右道里这么多世族,没有一家愿意让她插手土地的事。
  司徒心生一计:“赵主簿,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查案子本就要投进去十二分精力,衙门每天一堆琐事托着你,叫你无法深入到百姓当中去,真正了解他们的诉求。现在李县丞回来了,衙门里的事就交给他去办,你呢,就带着本官的令牌,以本官的名义,深入民间,专心彻查此案!”
  这回换赵鸢看不懂了,他叫自己以县令之名去查案,就不怕查到他自己头上么?
  “赵主簿,这是你头一回独立办案,说实话,本官也不放心你一个人去,就让王道林在你身边,给你打下手,有不懂的,尽可以问他。”
  司徒心眼多,话也多,赵鸢离开亭子,已是午时。她没有去食肆,而是走向自己院中。
  若闯她闺房偷她衣物的是衙门中人,能行窃的时间只有中午,守株待兔不失为抓贼的手段。
  于是赵鸢藏在院子对面的古松后面,双眼紧盯着自己的院子,没多久,一个身影晃着手里的钥匙,从她院中走出来。
  赵鸢看清楚那人,惊诧不已,她气急败坏地冲出去:“六子,亏我这么信任你,你竟对我做出这种事!”
  “吓死个人了,赵大人,你还真有做贼的天赋啊。”
  “你私闯我的院子,被我亲眼目睹,有无偷我东西,招还是不招?”
  “招个屁!我大中午一口饭都没吃,过来给你换锁,你不分青红皂白把我当贼,赵大人,真是寒心啊。”
  “换锁?”
  “胡十三郎说你院里进贼了,我就想给你换个贼撬不开的锁,找不到你人,我怕那贼又来,就趁这会儿时间给你换了,打算下午告诉你,赵。。。”六子金盆洗手已有三年,被人误会做贼,实在来气,他冷笑道:“难不成赵大人房间藏了什么东西,值得我冒着丧命的风险重出江湖么?”
  赵鸢半信半疑,六子逼着她回院子里,将他新装的锁试了一遍,赵鸢发现自己真误会了六子,于是中午大方出手,请他大吃一顿才解决了此事。
  衙门的伙食不比猪食好吃,六子一顿吃了四只鸡的腿,他拍拍肚子,打了个哈欠,问:“赵大人,你到底丢啥东西了?是不是自己弄错了?”
  赵鸢道,“也不是贵重东西,身外之物,不足挂齿。”
  六子的嫌疑已经完全排除,而胡十三郎、李凭云、王道林,甚至是司徒县令都在嫌疑人名单中。
  胡十三郎仍是嫌犯之首,所以这次出外勤探案,赵鸢不打算带着胡十三郎,而是从司徒县令那里求来了六子。
  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出外勤是一桩美差,可当六子听说司徒县令只拨了五个铜板,又要被赵鸢一路说教,便不想前去了。
  为了不和赵鸢一起出外勤,他使了狠招,去找伎馆的胡女给自己画了一脸水痘,借病不走。
  李凭云夜里从明堂回来,本是来催六子还钱,推开门看到六子一脸水痘,他后退一步,“你把银子扔过来即可,人别过来。”
  六子厚脸皮跑过来,“假的!糊弄司徒和赵大人的,银子的事再通融几天呗。”
  李凭云一听他脸上的水痘是假的,便大步走进屋,他拎起六子的枕头,从里面倒出几枚碎银子。
  “你不可能知道我把钱藏在这里的!你。。。”
  李凭云挑眉讽刺:“这有何难猜?”
  六子立马联想到赵鸢屋中失窃一事:“你是不是进赵大人屋偷钱了?”
  李凭云手掌晃了晃那几枚细碎的银子,留给六子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让六子琢磨了一夜。
  而赵鸢得知六子得了水痘,又开始操心起明日出外勤无人驱马。王道林和她一起离开明堂,将她送回庭院前,宽慰道:“赵主簿,你是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只管坐在轿子里指使别人,而不是为这些琐事发愁。”
  赵鸢也不知为何,听到这话并不觉得喜悦,她淡淡说:“我倒是不怕自己骑马受累,只是王主簿身子骨弱,怕你被颠坏了。”
  “赵主簿可真是可爱,”王道林眯眼笑了几声,“马车我已安排好了,明天一大早就在衙门西门等着我们,今夜赵主簿就睡个安稳觉,明天得早起赶路,赵主簿可千万别晚了。”
  赵鸢在国子监时,曾因迟到被罚站过,此后与人有约,只敢早到不敢晚到。
  天未亮她便起了身,因要行路,为图方便于是男装打扮。出了县衙西门,一辆马车停在门口,却不见车夫。
  赵鸢合理认为车夫正在打盹儿,便有礼询问道:“车内可有人在?”
  无人回应。
  清晨寒凉,她见没有外人,便缩起脖子抱住自己,自言自语道:“这鬼天气,和李大人的脾气一样。”
  “是么?”
  是谁在说话?
  赵鸢呆若木鸡,愣着看向马车帘子被拨开,里面露出一个人来。
  “李大人?你要外出么?真巧了,下官今日也要外出。”
  “王主簿误拿了六子的衣服,被传染了水花,不能前来,司徒让我陪赵大人出外勤。”
  “这水花传染也太快了些,李大人有无被传染?”
  “目前没有。”
  李凭云打了个哈欠,从马车里爬出来,坐到车沿,“赵大人,上车,早去早回。”
  “咱们不等车夫么?”
  “嗯,有道理。”李凭云深思道,“可惜没有车夫,只能有劳赵大人亲自赶马了。”
  赵鸢分辨不出来李凭云是在说笑还是认真,她只能一率当做认真的来对待,“李大人,下官头一回驾马,若是路上出了意外,让你受伤,你多担待。”
  李凭云立削薄的眼皮一抬,眼窝深陷,“赵大人,不如你试试看。”


第30章 清官难做1
  这趟不长不短的旅程,最终还是由李凭云担起了马夫的职责。
  马车一路颠来颠去,赵鸢感觉隔夜饭在肚子里波涛汹涌,遂得出结论:李凭云不适合驾马。
  他们要去调查的村子地广人稀,村子几步就能走完,李凭云把马停在荒地里,啃草的羊群看到来了这么一大家伙,立马成群跑去另一个田里。躺在草堆上睡觉的老农立马跳起来,挥鞭赶走羊群:“滚蛋!滚蛋!别在我家地里撒野!”
  老农曾参与过大邺与西域九十八场战争中,一把年纪了,依然保持着当年军中的精气神,有一把浑厚的嗓音。他这一嗓子,惊起无数在午后打盹儿的飞鸦,乌鸦发出呱呱叫声,如同对老农的回应。
  老农不加修饰的叫喊和乌鸦凄厉的啼鸣声交融在一起,在这蛮天荒地之间催生出要杀出一条出路的力量。
  李凭云望着老农道:“士人常说曲高和寡,这老农与乌鸦之间,何尝不算知己呢。”
  也许旁人不会知道李凭云在说什么,可赵鸢明白。
  因为她和李凭云读过同样的书,考过同样的科举,同样被下放到太和县,他们历经过凤凰台上的繁华,也身处过同一片荒芜,她懂不懂李凭云,不由她来决定,亦不由李凭云来决定,而是由天命而定。
  “李大人可有知己?”
  李凭云状元名声在外,游枭雅士争相结交,他若想要一个知音,立马会冒出一大批和他志趣相投之人。
  李凭云垂眸淡道:“从前没有。”
  赵鸢生怕自己色令智昏,于是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对李凭云表示出任何阿谀奉承来。
  她正直道:“曲高和寡,未必是件好事。道德经云,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一只田鼠溜到李凭云脚下,李凭云最怕此物,他怕踩到这物,单脚向前跳了一步。
  “滚!”他厌恶道。
  赵鸢震惊不已。
  “李大人,若我所言不妥,您可以与我明辨,何故口出狂言?”
  “我指你脚下的东西。”
  赵鸢低头一看,一只田鼠正在吃她的鞋子。
  她的脚趾瞬间无礼,背脊僵硬,“李大人,眼下如何是好?”
  “将它踢开!”
  “下官遵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