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郎应该就是那个探子了。
  虞滢应道:“我最后去瞧他的时候,身体已经恢复七八成了,现在应当已经好全了。”
  听到无事,莫叔才松了一口气,缓和片刻后,脸色忽然一正。
  后退一步,朝着虞滢一拱手:“多谢娘子相救。”
  虞滢忙道:“莫前辈莫要客气。”
  莫叔放下手:“这一声谢是定要的,那探子不是旁人,是我的儿子。”
  虞滢一愣,再看向伏危,他却是没有半点惊讶,显然也猜到了。
  也是,这个莫叔一看气势就不是什么小喽啰,由他亲自来查看探子的情况,与这探子的关系必然亲近。
  莫叔看向伏危,如实道:“我本让别人来玉县照看伏家,可阿朗自告奋勇来玉县。他才去不久我就收到了玉县发生时疫的消息,虽然急迫想知道他的情况,但玉县已封,我难以进城。”
  听到这里,虞滢奇怪道:“可是现在也没有生面孔来玉县,莫前辈来这里,不怕被发现?”
  莫叔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听这妇人的话,显然也是知道他们的身份。
  既已知道,那就应该知道悍匪的凶狠,那为何不见她脸上有半点的惧意?
  莫叔想到来到玉县时听到这回时疫能平安度过,除却衙门和大夫的功劳外,便是一个叫“余娘子”的妇人。
  调查过伏家情况的莫叔自然是知道伏危的妻子也信余,更有些医术在身,略一打听还真是。
  这妇人样貌不好,伏危腿脚不好,但都算是有胆识的聪明人,倒也挺配。
  “沈太守派人来玉县打听消息,知县也不知我是不是太守身边的人。”看向伏危:“我进城之后,便甩开了你们衙门的人,找到西巷口才知你们搬走了,只能去衙门跟踪你。”
  说到这,看向虞滢,问他:“你娘子,就是你在郡治时说给你治腿的人?”
  伏危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看向身旁的虞滢:“六娘的医术了得,或许比你的大夫要出色。”
  莫叔挑了挑眉,心里头虽然有所不认同,但毕竟不了解,也就没有说什么,只问道:“阿朗现在什么情况?”
  伏危便把先前那郎交代过的事情,且编出的身份给说了。
  话到最后,伏危提醒道:“不出六日,玉县便会恢复如常,知县也会派人去调查那人的底细,若无问题就会放出来。”
  莫叔沉思片刻,道:“我离开后会让人快马加鞭去安排妥当。”
  说到这,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严肃地看向伏危:“这事倒不是问题,问题是玉县发生时疫的事肯定会传出去,届时霍家父子恐或寻你麻烦。”
  虞滢闻言,担心地看向一旁的伏危。
  伏危笑了笑,从容不惧:“莫前辈与伏家,与我生父交好,恐怕不会见死不救的,是吧,莫叔?”
  最后一声“莫叔”,让莫叔一笑:“倒是识时务。”
  说罢,脸色逐渐严肃:“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不说阿朗的事情,就说我跟随你父亲出生入死那么多年,总不会看着伏大人的妻儿被仇人欺辱。”
  伏危脸上笑意更深,朝着莫叔拱手:“那就先谢过莫叔了。”
  几句话后,莫叔道:“我不能久留玉县,且现在玉县戒备得紧,只能等时疫带来的影响过去后,我才方便安排人来保护你们。”
  他继而看向伏危,斟酌一二才道:“与其担忧霍家对你与伏家不利,你何不辞去衙门幕僚一职,与你家人随我一同上山?”
  对于这不熟悉之人的邀请,伏危保留戒备。
  “或许将来我还真会投靠莫叔,但时下我还是想继续待在这玉县。”
  见他没有彻底拒绝,莫叔继而道:“若是你哪天想通了,便可来寻我。”
  说罢,又看向虞滢:“娘子也是,女子为医者,甚是少见,能被人称赞,必然有一身本事,若哪日这玉县混不下去了,也可来牧云山寻我,必会重用。”
  虞滢笑道:“那我便先谢过莫叔了。”
  这对夫妻刚刚都还喊着莫前辈,一下子改口喊莫叔,没有半点的压力,果真是夫妻,连这点默契都十足。
  因还有儿子的要事,莫叔也不久留,离去前与伏危道:“阿朗便托你照拂一二了。”
  伏危点头:“我力所能及,必然不会让他在县衙吃苦头的。”
  有了他的话,莫叔这才准备离开。
  才准备离开,屋外忽然又来人,他连忙躲到了门后。
  屋外传来罗氏的声音:“二郎,六娘,暮食做好了,快出来吃饭。”
  母亲声音响起之时,伏危没有错过莫叔微愣的神色。
  伏危略一沉吟。
  这人与伏家的渊源肯定很深,与他的生父也不是寻常的上峰下属关系。
  虞滢也观察到了,她不动声色的回应道:“一会就来。”
  “那快些,不然菜就凉了。”罗氏嘱咐后,就转身走了。
  门外的母亲走开后,伏危对莫叔道:“等我们出去后,莫叔再离开吧。”
  莫叔心事重重的点了头。
  伏危和虞滢率先出屋,去前边用饭。
  莫叔翻墙离去前,还是躲到暗处观察了片刻那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目光从罗氏的身上移开,看向与伏危长相相似的成年男子,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意,观察了片刻后,随之转身离开。


第105章 一零五章
  暮食过后; 虞滢与伏危回到屋中时,已然没了莫叔的身影。
  没了旁人,虞滢才有空闲与伏危道:“那莫叔好似是牧云山悍匪的二把手。”
  伏危略微错愕地看向虞滢。
  他猜测这个“莫叔”在那牧云山位地位不低; 却没往二把手上面想。
  但随即一想,莫叔那一身从刀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骇人气势来看,说是二把手也很合理。
  须臾之后,伏危一笑:“若是二把手是好事,他言语之中表明了仇视武陵郡的太守,且对我生父也有敬重,往后不管是武陵郡; 还是明年大乱; 你我与伏家都有了活路。”
  伏危心中有算计; 倒也不用虞滢太过担心。
  片刻消食后; 虞滢才去沐浴。
  伏危出了屋外,看见正从外边进堂屋的母亲; 沉思一瞬; 开了口:“阿娘。”
  罗氏抬头看向他,天色有些暗了; 眼神有些不大好; 儿子的身影有些许的重影; 但不影响她看哭。
  “怎了?”
  伏危走了过去:“我想问阿娘一些事情。”
  罗氏有些讶异,毕竟二儿极少与她单独说话的,她回神后连忙点头:“那进我屋说吧。”
  母子二人入了屋中; 罗氏拉了张凳子给他坐; 自己则在床沿坐了下来:“二郎想问什么?”
  伏危斟酌一二后; 才问:“我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忽然听儿子提起亡夫,罗氏神色一阵恍惚:“你怎么忽然问起你父亲?”
  伏危:“我想了解他。”
  罗氏怔怔然的望向他; 只闷闷的道:“二郎,虽然你不了解你父亲,可他绝对不是会通敌的人。”
  伏危以前不了解,所知道都是片面的,不好去揣测生父的为人。
  可他的生父能让属下二十年都记挂着,便说明是个体恤下属的人。
  况且据他所知,在他生父为太守的时候,成婚差不多十载,也就母亲一个人,没有别的女人,这也说明他是个专一的人。
  隐约之间,伏危似乎对他的父亲有些了解了。
  罗氏望着儿子,说道:“你大兄长得最似你父亲,可你的性子与身形却与你父亲最相似的。”
  明明不是在身边长大的,也对父亲没有任何的印象,可这两点却出奇的像。
  听着母亲的话,伏危明白了为何自十五岁过后,养父对他为何时远时近了,是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已故上峰的影子。
  也明白为何他那么确定霍敏之就是他亲生的了。
  罗氏继而喃喃自语道:“他凡事亲力亲为,体恤百姓,洪涝时亲自带队去搜救百姓,几日都不曾阖眼,过家门也不入,一回来还大病了一场……他如此为民劳心又怎会通敌?”
  说到最后,罗氏眼眶红了,语声颤抖的道:“肯定有人容不下他,才会栽赃的。”
  不管过去多少年,罗氏都坚信着丈夫是清白的。
  对于母亲信任父亲这一点,倒是出乎了伏危的意料。
  相认的大半年里头,母亲从未与他提起过关于生父的任何事情,他认为母亲这父亲是有怨的。
  “阿娘为何没有与我说过这些事情?”伏危问。
  罗氏望着自己的儿子,幽幽的道:“那霍太守到底是你养父,生恩与养育之恩相比,哪比得了朝夕相处培养下来的深厚感情,你便是不说,我也知道其实你还未习惯与我们相处,只是你没有表现出来,我又如何让你信你从未谋面的父亲?”
  伏危沉默了下来,但半晌过后,他看向自己的亲生母亲,语声轻缓:“曾经是不习惯,现在也说不得有多深厚的感情,但现在阿娘,大兄大嫂,伏安伏宁,还有六娘,于我而言便是至亲。”
  语气温和,却也很认真。
  罗氏一愣,看着儿子严肃的神色,心下有些动容。
  动容过后,她忽然反应了过来,问道:“二郎你怎忽然问起你父亲,可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
  伏危看向母亲。
  说实话,可能唯有从母亲这里才能了解那个“莫叔”,对牧云山的那些人也能有初步的了解。
  本不想让母亲知道父亲旧部之事,可显然母亲始终对父亲的事情尚有心结。
  略一衡量,伏危选择把“莫叔”的事说了。
  “母亲可知父亲被问罪之时,手下可有将士受命在外办差?”
  罗氏用袖子抹了抹眼尾的湿润,正色道:“可是有自称是你父亲旧部的人找来了?”
  伏危点了头,把在郡治遇上牧云山的悍匪如实告知。
  “那个中年男人自称姓莫,让我唤他莫叔。”
  听到“莫叔”这个称呼的时候,罗氏心头觉得熟悉,不禁皱眉思索。
  伏危继续道:“那人身形与大兄一样健壮,国字脸,丹凤眼。”
  这特征有些笼统,但罗氏似乎想起了什么,蓦然从床上站起。
  伏危眉稍一挑:“阿娘可是想起是谁了?”
  罗氏看向伏危,道:“那人要是没骗你,真姓莫,丹凤眼,国字脸,身形还高大,像是你父亲的结拜弟兄!”
  罗氏惊了一瞬后,又缓缓坐下,边回想边奇怪道:“但又不对呀,当时你莫叔受命在外是没错,可当时有消息传回,说他与八百将士被贼人埋伏,全军覆没埋葬在了雪山之下,这消息没过多久,伏家就被问罪抄家了。”
  伏危眉宇浅蹙,想起钱幕僚所言,他说过当时那牧云寨的悍匪还不足五百人。
  要是被埋伏了,死伤在所难免,剩下不足五百人也不足为奇。
  也可能是因雪山阻碍,所以消息才会有误,那些存活下来的人,也有可能都不同程度受了伤。
  而且发生了埋伏之事后,恰逢伏家出事,赶不回来好似也说得过去。
  至于为何这么久没有找伏家……
  伏危猜测是霍太守有意抹去了伏家的踪迹,或是涂改了流放之处。
  伏危沉吟半晌,站起道:“我尚且记得那人的长相,现在去把他的画像绘来给阿娘辨认。”
  罗氏也想知道是不是故人,忙催促他:“你且去,我在这等着。”
  伏危点了头,转身出了屋子。
  虞滢从浴间回来,便见伏危在书桌前认真的绘着画,连她进来了都没有发现,她也就好奇地凑了过去。
  看见伏危似乎在画人像,看着那熟悉的短须,虞滢道:“你在画那个莫叔?”
  虽然比不得后世的精细,可却是特征明显,让她一眼就能看出是莫叔。
  伏危“嗯”了一声:“我去问过阿娘了,那莫叔有可能与伏家关系渊博。”
  闻言,虞滢眉心微颦。
  百来万字的书下来,几乎是群像,而且还是断断续续的看的,再者她也不会特意去记内容,能记得开篇内容和大体内容已然不错了。
  再者有一些信息她根本就是一眼而过,或不去看,所以她不记得这莫叔除了是那悍匪的二把手和伏危生父旧部外,还有什么身份。
  “我把画像绘出来,可供阿娘辨认。”
  伏危依着记忆把莫叔画了出来。
  虞滢瞧着这画像,便知伏危是有功底的,他不仅会制连弩,还会枪法,还有一个聪明的脑子,现在还会绘画,到底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伏危放下了笔,等墨水干后拿起,与她说:“我去询问阿娘,你也一并过来。”
  虞滢为难道:“我过去,恐会不合适吧?”
  伏危:“若是往后阿娘猜到谁人害的伏家,恐会情绪失控,我不好劝慰,你帮劝着些,莫让她再哭瞎眼了。”
  罗氏的双眼才治好,累不得,也哭不得太久。
  伏危这么说,虞滢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