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曹老太爷喜欢陶宇轩的精湛木雕绝技,更喜欢陶宇轩为人正直坦荡,因为陶宇轩还放出话来,说此生只娶一妻,绝对不会纳妾,虽然陶家和曹家不是门当户对,但还是把自己家最小最疼爱的闺女嫁给了陶家,不求她荣华富贵,只求平安一世。
没想到闺女进了陶家以后,却随陶宇轩飘摇在外。一走就是十二年。
如今终于回来,夫婿和儿子却没了。
曹家更加感叹因为陶宇轩的突然离世,把木雕绝技也失传了。
京城里面的达官贵人听说陶家回来了,同时也听说,因为陶宇轩突然离世,陶家木雕绝技也失传了,大家都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不久,陶家便在京城购置了一处四进的宅子,又添置了一些家具,买了一些下人,便搬了进去。
陶老太爷住最里面的一处院子,其次分别是陶夫人的和陶家大少爷的院子,最外面的是陶家三姐妹的院子。
陶老太爷年事已高,陶夫人体弱多病,陶家,便是陶大少爷管事。
陶家大少爷也不辜负陶家的期望,很快用积储置办了一些店铺,不久,便开起了一个布庄,一个粮店,以此为生。
陶大少爷做生意舍得花钱雇人,高薪请了最专业的缝纫师傅在店里给人做衣服。
粮店也是,请的是经营粮食生意几十年的老掌柜来当家。
陶大少爷勤勤恳恳,每天骑着高头大马去店铺里面看账本,亲自教店里的伙计怎么经营,怎么待客。
店里上上下下,每个人都对陶家大少爷服服帖帖,钦佩不已。
这一天,陶桃从店铺里回到家里,屏退了所有下人,正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
现在,她已经帮陶家报了仇,虽然这不是原主要求的任务,但是原主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原来不是病故,而是被谋害,陶桃又帮她报了仇,她特别满意。
陶桃还带着一家人离开了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回到了陶家繁华的京城。
陶家也不必要再躲躲藏藏,因为在陶桃的授意之下,陶家木雕绝技失传的消息早已经很快传遍了京城。
甚至还有人故意上门来一探究竟,都被陶桃这个大少爷巧妙的让他们确信了传闻中的真实性。
身怀绝技的传奇人物陶宇轩突然病故,从此,曾经一度被京城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陶家木雕绝技失传,陶家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贩人家。
192。木匠家的女儿
192。木匠家的女儿
之前和陶宇轩交好的朋友,来陶家探访一次,就再没有了来往。
一个月后,陶家在京城算是安居乐业,开始过起了平静的日子。
作为陶家大少爷的陶桃,如今女扮男装,以陶家义子陶子成的身份在陶家掌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
陶桃在三棵树村的时候,就深居简出,很少露面,就是三棵树村的人,都极少有人见过她,附近村镇的人更没有人见过她,更何况到了京城,离那三棵树村千里之外,她又换了男装,她便彻彻底底的变成了陶家的义子陶子成。
当然,陶家人是知道她的身份的。
没有外人的时候,有一次,二妹说漏了嘴,把陶桃叫成了大姐,陶桃立时翻下脸来当着两个妹妹呵斥了陶杏一番。
“二妹是嫌我死得不够快吗?我死了无所谓,还要连带着陶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也陪葬吗?”
陶杏立刻惊恐的道:“子成大哥,请饶恕杏儿,杏儿一时疏忽口误。”
“我叮嘱过你们无数次了,我是大少爷陶子成,无论人前人后,我都是,你们的大姐陶桃,早在胡府失踪,你们就当她死了,就是祖父和母亲,人前人后,我只是他们的成儿。”
“子成大哥,杏儿错了,杏儿时刻铭记大哥今日的教诲,以后,你永远是杏儿的大哥。”
“回房禁足一个月,好好反省,抄写一万遍,子成大哥大少爷这几个字,不仅仅要把这几个字写在纸上,还要刻在心里、脑海里、意识里。”
见陶杏含泪领命而去,陶桃长舒了一口气。
她看看其他两位妹妹。
“刚才我这话,不仅是对你们的二姐说的,也是对你们俩说的,你们俩给我记住了,谁要是再口误说错了话,给我禁足半年。”
啊!禁足半年哪!这也太狠了。
“陶嫣不敢!子成大哥。”
“陶红不敢!子成大哥。”
从此,三个妹妹对陶桃都特别敬畏。
不过,陶桃还是要担起家长的责任来。
谁叫陶家真正的家长,一个老实木讷,一个懦弱无能。
陶桃只能担起教育三个妹妹的担子。
她教她们习武。
陶家没有男丁,她们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在陶桃这个现代人的意识里面,女人不比男人弱。
这个时代,娘家不得力,女子嫁到婆家被欺负,或者没有地位,陶家虽然没有男人撑着,但是陶家的女儿,要靠自己,把以后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首先,从体能上,就不能被男人欺负了。
同时,陶桃还请了先生到家里教她们读书识字,请绣娘教她们女红,请曹家懂礼仪的嬷嬷教她们礼仪,还有琴棋书画,也得样样精通。
而且陶桃还不定时抽查她们学习的情况,有惩罚有奖励,非常严格。
生意上,陶桃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之所以天天跑到店铺里去,不是不放心店铺大掌柜,只是想跑到店铺楼上,找一个靠窗户的地方,坐在哪里,一书在手,喝着茶水,时不时看着窗外街上的人来来往往。
她在看啥?
看男人走路,还有他们的行为举止。
她要做一个男人,就得尽职尽责,把这个男人做好,举手投足不能娘炮,也不能直男。
这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
女人有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男人也有千姿百态。
只要有心,人生处处皆学问啊!
陶桃躺在床上,想着以后怎么做,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如今祖父和母亲放心的把家都交给了陶桃来主事。
陶老太爷和陶夫人竟然不知道陶宇轩留下了巨额财产。
所以从三棵树村回京的时候,陶桃把那些金子都收进了她的随身空间。
本来靠着陶宇轩留下来的那些钱,足够他们陶家几辈子吃穿不愁了。
但是陶桃知道,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呀!
一个人如果太闲了,没有目标,没有奋斗,没有努力,人就成了一个废人。
人得有干劲儿,有希望,有奔头,才有精气神。
所以陶桃才开了两个店铺。
一个布庄一个粮店。
人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几件事,所以做这方面的生意,怎么着也不会赔钱吧!
几个月经营下来,还真的是有营利。
这在外人看来,这也算是有一份正经营生的正经人家了。
陶桃觉得,这也算是把任务完成了一半了吧!
对了,给三个妹妹找到好归宿,才算是完成任务,她才可以离开了。
无论是回京城,买宅子,买店铺,做生意,都是为三个妹妹能够有一个好归宿做铺垫。
长姐如母,真是操碎了老母的心。
最小的两个妹妹,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她们还小,可以慢慢的来,但是二妹陶杏已经十四岁,已经到了议亲的时候。
之前陶夫人托曹家两位嫂嫂给帮忙物色了几个京城的公子哥。
如今陶家根基不稳,大家都在观望。
儿女嫁娶,关键的是门当户对。
陶家出身低微,陶夫人娘家有点助力,但是现在陶家连一个男丁都没有,幸好还认了一个义子,还算是勉强可以把陶家延续下去。
听说陶家之前因为木雕绝技,赚得了家财万贯,但是突然举家出外十二载,如今陶宇轩也没了,那万贯家财还有没有也不不得而知。
结亲,就是要强强联手,要么能够借到人脉,要么就是能够借到财力。
陶家在京城只有曹府这么一门亲戚,人脉是借不到多少,财力也不知道深浅。
所以陶家二小姐要议亲的消息传出去,却没有一家合适的人家来上门议亲。
同时,大家也疑惑,不是从大到小,先给陶家大少爷议亲吗?
虽然陶家大少爷只是个义子,但是在那个时代,无论是义子,养子,都跟家里的亲生子女一样的对待。
这件事情,也是陶夫人最头疼的事。
大女儿为了给陶家报仇,掩盖身份,不得不牺牲自己,让自己失踪,然后变成了一个陶家的义子。
193。木匠家的女儿
193。木匠家的女儿
陶桃的身份,如果被人知晓,便是弥天大罪,同时也暴露了她失踪的真相,全家人都会跟着受到灭顶之灾。
虽然陶桃跟祖父和母亲保证,她一辈子不婚,那也就意味着,她要为这个家牺牲她一辈子的幸福。
作为母亲,自己最得力最珍爱你女儿,没有了幸福,这是她的最痛啊!
所以对外,陶夫人都说,大少爷的婚事,事关重大,得慢慢的,慢慢的来。
就算是这样,陶家二小姐的婚事还是受到了阻力。
在陶家看来门当户对的,都在犹豫不决,来求娶的,却是不合适的。
把陶夫人愁得唉声叹气。
陶桃道:“母亲打住吧!杏儿还小,再过个三四年,她也才十八岁,急什么?我保证,三四年之内,一定会给杏儿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让他入赘到陶府,让杏儿一辈子留在母亲身边伺候母亲。”
陶夫人大惊,“入赘一个如意郎君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人”
陶桃知道,这个时代,但凡有点能耐的人,都不愿意入赘。
有辱祖宗,还被世人轻看。
所以,想要找一个如意郎君入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不能因为找上门女婿,就让陶杏委屈吧!
但是陶桃就是想要做成这么一件不容易的事。
梧桐自有凤凰来栖。
所以陶桃对陶杏严格得近乎苛刻。
她让陶杏读书识字,这个没有问题,之前陶宇轩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专门请先生到府上教学。
这方面,陶桃也不要求陶杏能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要她能够识断字不是睁眼瞎就行了。
女红,陶桃的要求是,基本上能够拿得出手,反正也不靠这个吃饭,但是也不能让别人小瞧了去。因为这个代表着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也是一个女人的本分。
许多时候,作为女人,家里的针头线脑都是必备的,也是一个女人的本分,自己的丈夫衣服那个地方有什么毛病,作为妻子,随手就能够把事情给解决了,而不是时时处处依赖下人。
礼仪,却是一定要会的,这个时代的人重视礼仪,这也是一个人身份和修养的标志。
陶杏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她无论学习什么,都学得很认真很努力。
陶桃不仅让陶杏学这些,还让她习武,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吃苦,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姐,突然让她在身体上各种各样的磨练,开始的时候,陶杏都在站桩的时候直接晕过去。
陶桃一点也不怜惜,让她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练。
陶桃还教她骑马,让她去店铺里面跟着那些伙计一起干活。
有一次,陶桃教陶杏骑马,陶杏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晚上,陶桃去给陶杏送治外伤的膏药,听到陶杏在屋里哭。
陶桃一掀门帘走了进去。
她屏退了所有的人,亲自给陶杏上了药膏。
“杏儿,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太冷酷,太不近人情了”
“大哥,我没有。我哭,只是觉得自己太不成器了,为什么这么笨,学什么都不会。”
“你怎么会笨呢?如果你是一个笨的,我又何必费心费力的培养你”
“这世间的事,如果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学会,也就没那么多的争斗了,自己一会就会,自己什么都能行,还需要去争抢别人的吗?”
“可是大哥,你怎么什么都会,我也不见你什么时候学的呀!”
“傻丫头,谁学东西的时候,还满世界去宣扬呀?不都是学有所成,别人才能看到的吗?”
“大哥,我怎么觉得学什么都好难啊!可是大哥你,仅仅大我两岁,好像无所不能。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就是勤学苦练呗!杏儿,你知道我为什么对你这么狠吗?就因为我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你是陶家未来的接班人,是陶家的顶梁柱,你的责任有多大,你付出的代价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