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辆拖拉机就卖给你们。”
赵柯、傅杭彼此对视,眼里都是跃跃欲试。
他们从来都不畏挑战。
一行人转到二手车库,除了刘厂长和孙副厂长。
孙副厂长问了车库主管后,给赵柯四人指道:“这辆四轮拖拉机是新收回来的,几乎报废,还没来得及拆开查看,傅知青拆开后,可以去那头找,那里都是还能使用的组件。”
“工具在这儿。”
找到这个型号的拖拉机相同的型号组装,和混进去再找回来,哪个要难一些,赵柯不太清楚,只能看向傅杭。
傅杭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便走上去观察拖拉机。
那么打一个家伙,都是铁疙瘩,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
林海洋和陈三儿对视一眼,一起走上前,“我们俩帮你。”
傅杭点头,探头去看方向盘下方的结构。
他没在意身上的白衬衫,孙副厂长注意到,叫了个车库内的工人,给他们三个拿三套工装来,
傅杭三人向他道谢,去换衣服。
车库内的工人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好奇地围过来,一听说这三个新手要拆装拖拉机,纷纷唱衰——
“新手要是都能拆装,我们这些工人不是白干那么多年?”
“他们估计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拆,更别说装了。”
“哈哈哈哈……认不认识那些工具都不一定。”
……
工人们一直认为,傅杭他们三人肯定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因为他们的话,面上都忐忑起来。
傅杭面不改色地走到工具架,时不时拿起一个打量,好像没听见工人们的风凉话。
林海洋和陈三儿看他如此,只能强制沉下心,尽量不去受别人影响。
孙副厂长随口给苏教授和赵柯介绍:“咱们国家农业机械部六五年组织全国联合设计与试制,这是我们厂生产的8。8kw的…40型小四轮拖拉机……”
赵柯听着他的介绍,目光不离傅杭。
傅杭已经给林海洋和陈三儿分工具,开始动手。
工人们一看他们率先动的地方,便道:“生手就是生手……”
林海洋顿时有些不敢下手。
陈三儿不听那些,傅杭让他拧哪儿,他就拧哪儿,不让他动他就等着。
林海洋怎么也不能输给陈三儿,他冬天学了不少机械知识,多观察之后,还能主动问傅杭接下来是不是要某一处。
傅杭心无旁骛,眼睛看着,时不时拿扳手比量,估尺寸,脑子则是飞快地运转着,一直在研究结构,记位置、部件、尺寸……
其他人看着,他始终不急不缓的,似乎胸有成竹。
有的地方焊接过,有的地方上锈了,一个人力气不够,就林海洋和陈三儿两人合力,能拆就拆,拆不了就这么放着。
慢慢的,车盖卸下来了,发动机、水箱、方向盘……一个一个全都拆下来。
他们拆卸得慢,那些工人还在上班,早就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看见他们还真拆开了,声音都小了。
刘厂长事忙,一个小时前就先离开了。
孙副厂长看着傅杭,问赵柯:“傅知青和林知青真的是第一次接触吗?一般生手,拆都无从下手。”
“傅知青和林知青都是城市下乡的知青,我们大队又没有小四轮拖拉机,没处去接触。”赵柯实话实说,“但两个知青都很好学,一直通过家人寄一些学习资料在学习。”
只是纸上谈兵。
能拆也不一定能装上,落几个零件儿就白扯。
不过拆到这一步,孙副厂长已经很欣赏了,“我还真有点儿期待他们能办到……”
苏教授带着相机,围着三人,拍了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三人用时两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彻底拆开这辆报废拖拉机。
赵柯给他们递水,“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傅杭接过水壶,大口喝了半壶水,摇头,“继续吧,别耽误时间。”
三个人转去找各个部件儿。
孙副厂长看一眼手表,距离中午下班还有一个小时。
赵柯回来,不好意思地问:“孙副厂长,苏教授,会不会耽误你们工作?”
苏教授道:“我今天没课。”
孙副厂长道:“赵同志不用担心,有工作我会离开一会儿的。”
而他说完,就有人来找,便暂时离开。
傅杭三个人忙活,别人都不能插手,苏教授和赵柯这个外行人也插不上手。
苏教授跟赵柯闲聊,问她:“你们在省城待几天?”
赵柯道:“三五天吧,看采购顺不顺利。”
苏教授邀请道:“要不要到大学讲一讲你们建设农村的心得?”
建设农村的人千千万万,她现在做这点儿事儿,就去讲心得,太空了。
赵柯摇头,婉拒了。
苏教授没强求,又道:“报社收到不少给你们的信,临走之前记得取,以后再有来信,报社会邮寄过去。”
赵柯并不太意外,答应下来。
“信很多,你打算一一回吗?”
赵柯问:“您是有什么建议吗?”
苏教授建议她向《群众日报》投稿,“你也可以写一些文章投过去,对你的前途有好处。”
赵柯若有所思。
拖拉机厂中午下班时间到,孙副厂长又返回来。
傅杭他们这一个小时,全都花在翻找上,还没开始装。
但孙副厂长大致瞅了一眼他们找到的部件儿,基本都对。
“先放着,咱们去食堂吃个饭,下午再弄。”
傅杭三人走回来,全都一身油污,身上也都是柴油味儿。
一行人往食堂走。
傅杭关心地问赵柯:“柴油味儿这么重,有没有不舒服?”
赵柯不在意道:“已经习惯了。”
傅杭看她脸色正常,这才靠近她走。
中午吃完饭,傅杭他们便回到二手车库继续忙活。
拖拉机厂有些员工听到风声,趁着午休过来看热闹,议论纷纷。
工人给拿了椅子,苏教授站不住,坐下了。
赵柯没坐,她给揽活,他们三个一刻不停,她怎么好意思坐。
组装比拆卸耗时更久,期间孙副厂长离开两次又回来瞧了瞧。
最后一次回来的时候,还有刘厂长和厂委其他几个干部,看着已经成型的拖拉机,感叹不已。
等到最后一步装完,傅杭三人退开。
车库里之前不信他们能组装上的工人们面面相觑。
“竟然真的装上了!”
“骗人的吧?肯定不是第一次。”
“咱从头看到尾,就是生手,不熟悉拖拉机,动作都不熟练……”
“那……可能着不了呢?”
甭管着不着得了,第一次就能装上,相当有本事。
刘厂长起了爱才之心:“傅知青有没有兴趣留在厂里?”
赵柯立马露出“怎么抢她头号劳力”的警惕眼神,却没有出声挡人前途。
傅杭看一眼赵柯,道:“谢谢您的赏识,我有留在赵村儿的理由。”
赵柯眼睛弯下来。
刘厂长可惜地看了傅杭几眼,便道:“试试吧。”
小四轮车要手摇启动,陈三儿手握着摇杆不自觉地颤抖,对了两三下,才找准口,插进去,大力摇动。
“吭、吭、吭……吭吭吭……”
工人们震惊:“竟然真的着了!”
林海洋高兴地跳起来。
刘厂长等厂委领导看向彼此,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孙副厂长问:“找个工人试驾一下?”
赵柯主动申请:“我试试。”
众人有些迟疑,她行吗?
陈三儿担忧地出声:“赵主任……”
孙副厂长问:“赵同志,你开过吗?安全要紧。”
“没开过拖拉机。”不过她以前会开车,“应该不难吧。”
拖拉机厂众人:“……”
又是第一次?
赵柯直接走了过去,抓着方向盘一步跨上去,低头研究了一下离合、油门、档杆,便坐好。
傅杭没拦她。
而本来站在近处的刘厂长等人下意识地退远一些。
赵柯挂档,双手握着方向盘,脚下轻踩。
拖拉机吭哧两声儿,向前缓缓移动。
众人:“!!!”
竟然真动了!赵村儿大队究竟是什么地方!
苏教授走到前面,举起相机,对着开拖拉机的赵柯拍下一张照片。
赵柯只开了十来米,便停下拖拉机,跳下来的时候,简直是神采飞扬。
她走到刘厂长他们面前,炯炯有神地望着他们,满眼期待。
刘厂长发话:“既然答应,肯定兑现。”
赚了!赚了!
赵柯和林海洋、陈三儿傻乐。
傅杭看着赵柯笑。
赵柯又一通好话,给傅杭三人争取几天学习。
刘厂长对傅杭爱才,夸赞连连,答应得爽快,挽留之意溢于言表。
他们临走前,掏了钱,比两千五百块又多添了一千块。
太赚了!
赵柯拿得一点儿不心疼。
回去的路上,赵柯小蜜蜂一样围着傅杭转,夸个不停——
“那些铁疙瘩,我都记不住,傅知青你竟然都记住了。”
“拖拉机动起来的时候,我心都燃起来了!”
“傅知青,你太给咱们大队长脸了……”
傅杭带着笑意的目光跟着她左右走。
赵柯提起他们在拖拉机厂的学习,叮嘱:“时间有限,你们仨千万要使劲儿学,能挖多少本事到手一定别客气,尤其是你,陈三儿,机会难得。”
陈三儿重重地点头。
赵柯转向傅杭,微微清嗓,郑重提醒:“傅知青,建设农村是很有意义的,你得坚定立场,别被糖衣炮弹拐走了。”
傅杭:“拐不走。”
赵柯拍拍他的手臂,“有觉悟。”
苏教授看着他们,并未打扰。
他们二人,不走岔路,不出意外,前途广阔。
第118章
第二天; 四个人拆伙,傅杭三人去拖拉机厂学习,赵柯跟赵瑞去看种子。
赵瑞是农学院的学生,直接领着赵柯去找系主任。
有人好办事儿; 赵柯这点儿小名头; 也好用。
双方寒暄几句; 道明来意; 系主任就给她推荐了黄豆和玉米种子,说到稻种; 滔滔不绝。
“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解决咱们国家老百姓的温饱。前年推广了新品种; 在南边儿试验两年; 产量都很高。咱们这边一年一茬; 也在找适配本地、产量高的新品种,今年咱们省增加了试验田指标,你们大队所在的片区没有划试验田,但可以主动申请; 有减免政策; 赵同志有兴趣吗?”
“有!”
赵柯眼睛锃亮。
只要有便宜,来者不拒。
“我们大队愿意申请。”
系主任便告诉她去省农业部办。
赵柯和赵瑞乘车转到农业部,需要填的资料比较多,还得有公社和大队的盖章。
赵柯习惯性地打好关系,借到电话,联系了公社。
公社盖章送来; 最快也得两三天; 而且种子也不能立即发下来。
段书记在电话里对赵柯说:“材料带回来盖章; 到时候公社帮你们大队办; 来得及春耕。”
赵柯道谢; 挂断电话后,直接在这儿填,有问题就能跟干事问清楚,填好拿走,省得到时候出纰漏耽误时间。
那干事跟她聊得不错,又想起个事儿,告诉她:“今年首都要办一个全国性质的专业养猪培训,这是第一届,咱们省名额有限,养猪场达到规格就可以报名,你们大队养了多少头猪啊?”
“三十三头。”
干事点头道:“够资格,你们要报吗?”
“报!”
干事又拿给她一张报名表,“填集体就行,把你们公社和大队的名字写上,部门领导会选出名单,到时候通知你们。”
“好。”
赵柯按照她说得填好,递还给她,道谢:“要不是你跟我说,我肯定不知道,太谢谢你了。”
这种名额相当紧缺,一般都不会大张旗鼓地发出去,先到先得,然后等到培训开始,报纸报道一下,才知道有这回事儿,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会知道。
未免有贿赂的嫌疑,赵柯只能接连口头道谢。
干事笑道:“赶巧赵同志你们今天来了,晚了报名期就过了。”
“看来我运气确实好,来得巧,接待我们的同志也热心肠。”
下午,赵柯和赵瑞去定了黄豆和玉米种子,今天的事儿便暂时了了。
傍晚,傅杭三人回来。
傅杭问赵柯:“怎么样?今天顺利吗?”
赵柯道:“何止是顺利,还有意外收获。”
林海洋好奇,“什么意外收获?”
“可以申请水稻试验田,省里提供种子,秋收后交够稻米就行。”赵柯心情很好,“还有,我到农业部听说,国家组织了一个专业的养猪培训,我报了名。”
“那可太好了!”
林海洋瞥傅杭一眼,故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