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主发疯后-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夫妻俩开始以为是弟弟惨死于精怪之手,心中有怨气,遂请了道士来替他做法事超度,想令他安息。”
  “可笑这王大夫妻以前吝啬,如今弟弟死了,倒不惜花费银子。”
  “道士做法之后,开始倒是安宁了几日,但自七天之后,家中狗突然夜半出事,被人开膛破腹,肠肚拉扯了出来,血洒了满地。”
  “那狗当时还未咽气,只是迭声惨嚎,直至天明方死。”
  柳氏听到这里,终于听不下去。
  她嫌这故事越发离奇血腥,担忧姚婉宁听后心神不宁,因此连忙起身,准备带着两个女儿离去。
  曹嬷嬷应声收拾东西,姚婉宁一向顺从惯了,也就乖巧的任由嬷嬷取了披氅替自己裹好。
  姚守宁倒是听得兴起,一面随母亲下楼,一面听那说书人接着道:
  “自那夜之后,王家的后院里便时常听到女子的娇笑声,在一声声的唤着‘郎君’。”
  紧接着说书人讲到王大夫妇也接连出事,死状奇惨无比。
  短短时日,王家便被人灭了满门。
  “恰在这个时候,另有一户人家,也有了一场艳遇,在山中救了一个胡姓的迷路女子——”
  故事说到这里,越发精彩纷呈,楼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就连倒茶的堂倌也提着水壶,听得入了迷,柳氏领了两个女儿、家仆下楼时,这原本伶俐的跑腿堂倌竟也像是忽略了没有注意到的样子。


第5章 问鬼神
  姚守宁也觉得有些遗憾。
  她出来走这一趟也不容易,若是母亲再耽误一时半会,她说不定还能多听一些。
  “守宁!”
  柳氏已经出了茶楼,才注意到小女儿没有跟上来,转头一看,见她磨磨蹭蹭的站在店门口,半只脚没有往外迈。
  她沉了脸,唤了一声。
  姚守宁叹了口气,出来之时,才听到那说书人道:
  “……骊县自此妖祸为患,百姓深受其害,不少人举家逃离。”
  “当地县尊对此格外头疼,因此发布重赏,想寻求高人除此妖患。”
  那说书人讲到关键时刻,语气逐渐激昂了些:
  “那悬赏发出数日,一直未有人敢将其揭下。”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时,突有一日,市井之间出现了一位喝得醉熏熏的闲人,盯着那告示看了半晌,也不知是不是借了酒劲,竟一把将那告示扯了下去!”
  “告示被揭,当即惊动县尊,最终查出此人踪影。”
  “揭了告示的人姓朱,已经年过三十,还未娶妻。”
  “话说这位姓朱的好汉身长八尺,长相那是威猛无比,能令小儿止哭,闲人莫敢惹。”
  “他为人最重情义,结交了数位异姓兄弟,成日喝酒取乐,在市井之间便如一个地痞,走街过市。平日许多商家见他重诺,也都乐意与他结交,送他一些买酒钱,受他庇护。”
  “如此一来,此人越发游手好闲,行走于街道之间,所以附近十里八乡没有好人家的女儿敢与他说亲,愁坏了家中的父母——”
  “这一日,姓朱的好汉醉酒之后揭了告示,还不知惹了大祸,昏昏沉沉便回了家中倒头就睡。”
  “梦中此人得遇一黄眉老者,自称仙人,说他命中有真龙之命,将来是要立下大功德,未来会飞升仙班之列,因此要授他一部斩妖除魔的仙家修行功法,正学到一半之时——”
  那落叶先生讲到这里,长叹了一声,似是十分遗憾的样子:
  “却被父母强行唤醒。”
  “啊——”
  听众们发出遗憾至极的叹息,姚守宁也不由伸手拉了拉挡了自己大半脸的斗蓬帽子。
  “原来那县尊已经查到了他的住处,并令他揭榜之后,即刻准备去收除妖孽,还骊县太平。”
  “父母早就已经吓得惶恐不安,那妖精格外凶狠,至此已经害了无数人的性命。”
  “可是这姓朱好汉仗着醉酒,已经揭下榜单,若有反悔,便会被刺字发配。”
  “正当情况危急之时,那好汉却想到梦中所得黄眉老仙的传授,突然接下了这桩差事!”
  “父母惊讶万分之时,他却像是换了个人般,突发惊人之语。”
  “只道自己前些年像是被猪油糊了心,尽干糊涂事,如今受仙人梦中指点,终于清醒。”
  “他年纪不小了,好男儿也该建功立业,因此发誓要斩妖除魔,以积累功德。”
  说书人讲到这里,语气有些激动,终于将此好汉身份揭露:
  “这位姓朱的好汉,正是本朝开国的太祖——”
  后面姚守宁已经走得远了,便听得含糊不清。
  马车内,柳氏伸手替姚婉宁整理了一下额前的碎发,难得流露出几分慈爱的样子。
  见到小女儿慢慢上前,不由瞪了她一眼:
  “还不快点上车。”
  姚守宁听得意犹未尽,又心中想要知道说书人口中的太祖后来做了什么事,如何利用那半部仙术扫荡骊县妖魔,也没有将柳氏的不快放在心上。
  她上车之后,马车便被下人随即驱离,姚婉宁乖巧的靠在嬷嬷怀中,见妹妹伸手托腮,一脸若有所思,不由有些好笑,轻轻的咳了两声。
  “怎么了?”
  柳氏一见她咳,顿时紧张无比,要吩咐下人拿熬制好的琵琶膏喂她吃。
  姚守宁也回过了神,脸上露出些担忧之色。
  “没事。”姚婉宁细声细气的回答,柳氏却像是没听到一般,自言自语:
  “是不是将才听了那些故事的原因,惊扰了心神?”
  女儿的病已经成为了她的心疾,她的脸上露出几分焦虑。
  “就是呛到了些,咳了两下而已。”
  她其实是看出来了,妹妹今日出门,说不准就是冲着这说书先生来的。
  但柳氏已经有些不快,姚守宁刚刚出来磨磨蹭蹭,恐怕会被母亲斥责。
  为了转移话题,姚婉宁不由偏头问道:
  “娘,刚刚那说书人讲的是太祖的故事吧?”
  大庆朝的史书记载之中,早前妖族祸乱人界,致使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出身骊县的太祖朱威受梦中神仙所托重任,凭借天授仙术,最终斩妖起义。
  他屠杀天妖一族,将妖族赶至荒芜人烟的野岭,将笼罩了人类世界数百年的妖祸之患一举扫除,还人类太平。
  太祖称帝之后,还设了镇魔司,专剿妖邪。
  如此一来,天下几乎再也没有听说过有精怪的影子,妖患逐渐消失无踪,至今已经六百多年的时间了。
  而当年太祖杀妖以称帝一说,则更像是记载于历史之中的神话传说。
  不再受妖祸之苦的人们,对于当年的这些历史,也是半信半疑。
  但坊间却有不少人喜好听这些传说,许多说书人也根据当年的历史,编撰出各种各样的太祖纪事,有些越讲越离谱,增添了许多诡秘故事,显得并不真实。
  城北望角茶楼之中所请的这位落叶先生,也是根据当年的史记,编造出来的又一个故事而已。
  “不过是三教九流的,为了愚弄百姓,胡言乱语而已,信不得真。”
  柳氏舍不得苛责这个病重的大女儿,便温言回了她一句。
  太祖当年的传奇事迹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的事,真伪早就无人能知。
  更何况根据柳氏以往读书经历,但凡这种声名赫赫的大人物,最终都会由史官编造一桩神奇非凡的事,以增加他们的传奇性。
  “古有汉皇斩龙成圣,你也看过书的。”
  柳氏脸色慈爱的将女儿揽入怀中,怜爱的摸了摸她消瘦的脸颊,早将姚守宁先前磨蹭不肯出门的那点事儿抛到了脑后。
  姚婉宁乖乖的点头,一面冲妹妹使了个‘安心’的眼色,顺从的被柳氏抱住,接着又问:
  “娘,这个世界上,真有神鬼精怪么?”


第6章 说来信
  “娘,这个世界上,真有神鬼精怪么?”
  姚婉宁的问题,让柳氏怔愣了片刻,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像是极度的反感夹杂着一丝怨恨,醒悟过神之后当即断然否认:
  “哪有那么多神啊怪的?”
  柳氏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一面应答她,一面瞪了姚守宁一眼,末了又觉得自己先前讲话的语气太硬,温柔的低头伸手去理姚婉宁垂在脸颊边的碎发:
  “我自出生至今,只听过乡野杂谈,却从来没见过有精怪出没害人,可见只是无稽之谈而已。”
  她性格严厉,唯独对这个自小就饱受病痛折磨的女儿却格外的有耐心,连说句重话都舍不得:
  “更何况若真有神明,你如此乖巧,又自小良善,神明又如何舍得这样折磨你?”
  柳氏说完,看着姚婉宁:
  “你说是不是?”
  那也未必!
  一旁姚守宁的心中,下意识的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妖怪才会害人呢。
  不过此时的柳氏已经表露了自己对此事的不信,姚守宁若要与她唱反调,必定会遭她训斥,回头说不定还会被关禁闭。
  她抿了抿唇,自是没胆再提。
  柳氏出身书香世家,读的是圣贤书,对于神鬼一说自然是不以为然的。
  但她对这样的传说不仅是不信,而是到了反感的地步,恐怕不单只是这样的原因。
  究竟是何缘由姚守宁也不大清楚,只隐约知道,这跟当年她的外祖父柳并舟有关系。
  时至今日,大庆朝虽说已经不再听闻有妖祸之乱,但镇魔司还在,并且手揽大权,哪怕已经不再剿杀妖怪,也成为了大庆朝人人畏惧的存在。
  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可能会给姚家惹来祸事。
  柳氏对于神鬼精怪一口否认,虽然没有外人听到,但已经算是犯了忌讳,像是失去了她平日一贯的谨慎。
  她一反应过来,顿时又瞪了小女儿一眼,嗔斥了一句:
  “都怪你!”
  “这怎么又怪我?”姚守宁莫名其妙被责备,自然有些不大服气。
  “若不是你要去那望角茶楼,也不至于让你姐姐听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姚守宁一听这话,自然反驳:
  “是娘要带姐姐看孙神医,我才在茶楼等候的。”
  她长相明艳,凤眼桃腮,哪怕衣着颜色老沉,也压不住的艳丽。
  柳氏怕医馆人多嘴杂,才答应将她留在茶楼等候,又提前请了衙差打招呼,最终放心带大女儿前去。
  按照正常情况,她这一去,至少要耽搁一两个时辰。
  落叶先生要是没有迟到,孙神医若是名符其实,柳氏一行回来时,今日的故事早就已经讲完,哪里又会让姚婉宁撞上呢?
  她此时摆明了要将被孙神医匆匆打发的不满发泄到自己身上,姚守宁自然有些不大服气。
  “若非你闹着要一起出门,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柳氏心中本来就不高兴,再听她辩解,更是气愤。
  说完这话,将头一别,吩咐自己的乳母曹氏:
  “转去北城门的驿站停一停。”
  柳氏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就止住了姚守宁接下来要说的话:
  “北城驿站?”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忘了先前母女俩的小争执,眼睛一亮,凑了上前问:
  “娘是想要打听表姐的消息?”
  她一惯就是这样的脾气,受不了莫名其妙的指责。
  哪怕说话的人是长辈,也并不会乖顺,总要顶上两句。
  但那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令柳氏心中气得牙痒痒的。
  这会儿她还在因母女争执而芥怀,小女儿已经心思旁移,更令柳氏心中无名火起。
  见姚守宁凑了过来,也不想理她。
  “娘——”
  姚守宁也拉得下脸,一改先前的振振有词,拉长了语调,双手抱挽着她的手臂。
  半个柔若无骨的身体都靠了上去,一面撒娇似的摇晃:
  “娘说嘛!”
  她眼见要满十六了,还没有定亲。
  因长相的缘故,柳氏拘她很紧。
  平时困在家中,比她大两岁的姐姐身体不好,时常需要静养,柳氏不允她去打扰姚婉宁太多,深怕耗了姚婉宁心神。
  称得上闺中密友的,就是还未过门的嫂子温献容了。
  不过因为婚期将近,温家也有意拘束女儿,近两年让她减少了许多外出的机会。
  如此一来,温献容陪她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姚守宁与贴身的丫环冬葵玩耍而已。
  但是半年前,柳氏却收到了妹妹的来信。
  姐妹俩的关系这些年很是疏远,小柳氏的来信令当时的姚家人很是意外的。
  柳并舟生有两女,长女嫁给姚翝,次女则是嫁给了大才子苏文房。
  苏文房抑郁不得志,小柳氏随他四处飘零,半年前来了书信,说是如今暂时留在了江宁,身体日渐不好,已经预感到大限将至。
  她生有一双子女,苏文房虽有才华,但却不知为何,仕途不顺,已经人至中年,却居无定所,事业无成。
  再加上苏文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