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陈家明比她还着急。
  可她也确实不能再干等下去了。
  看研发车间忙碌的样子,一时半会儿想撞上人闲聊几句是不太可能了。
  她得先行动起来,至于之后的事情……
  等进研发车间再烦恼吧。
  宋满冬想到这儿,不由得垂眼一笑。
  她做事儿从来都是几手准备,追求稳妥,没想到会有这么冲动的时候。
  不过最差的结果也是失败离开食品厂,回到河东大队。
  这她还是能接受的。
  “下面请欣赏歌曲表演——《国际歌》!”
  宋满冬听见报幕,聚起精神朝台上看去。
  这是牛若真参演的节目。
  她这几天忙,牛若真也忙。
  听说下班一直在练歌,晚上回宿舍嗓子都是哑的。
  不过宋满冬只听过一回她哑着嗓子说话,其他的大多数时候,牛若真都跟游魂似的,飘回去就倒下了。
  一首歌听完,宋满冬跟着其他工人一块儿鼓掌。
  好不好听她是听不出来的,她在这方面实在是一窍不通。
  宋满冬又学小提琴,又学钢琴。
  许凤来盯着她练习,也能听出来哪个音弹错了。
  她是一点儿也听不出来。
  倒不是没努力过,她不服宋满冬,还偷偷捡了宋满盈丢掉的曲谱和书看过,又借了林芝的琴试过。
  然后便彻底死心了。
  那些音节在她耳朵里都一个样,只要不是跟锯木头一样的噪音,她是辨别不出好坏的。
  宋满冬远远的瞧见牛若真冲她挥手,也回了个笑,趁着牛若真还没过来,问陈家明,“你觉得她们唱的怎么样?”
  “啊?好听。”陈家明只憋出来两个字。
  宋满冬等了会儿,又问,“没别的了?比如书上说的什么音高音低的?和声什么的?”
  陈家明,“我又没学过这些,哪儿知道?”
  宋满冬又问,“那你再想想别的词?你不是看的那么认真?应该能回忆起哪几句唱的不错吧?”
  陈家明转过头,“我没听。”
  宋满冬:……
  她刚要说陈家明。
  陈家明真诚开口,“我刚刚是在想,只唱歌跳舞,是不是单调了点儿?”
  “还要做什么?”宋满冬也朝舞台上看去。
  陈家明琢磨着,“可以挂的横幅宣传一下咱们食品厂的东西吧。”
  “可是这表演在咱们食品厂……”宋满冬说着也思索起来,“如果在外面表演的话就可以了。”
  两人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陈家明先回神,“我就随便想想,咱们食品厂的东西,也不愁卖。”
  宋满冬却记下了这个想法,“虽然不愁卖,但也不会嫌卖的多。现在情况不好说,不过将来或许可以试试。”
  正说着,牛若真的声音传来,“满冬!”
  宋满冬心里一提。
  如她所料,牛若真跑到她面前,第一句便问,“我们刚刚唱的怎么样?”
  宋满冬干巴巴道,“很好。”
  牛若真歪头继续看她,“我们练了好几天的,教我们唱歌的老师说,都可以去外面参加文艺汇演了。”
  宋满冬认真称赞,“很厉害。”
  牛若真还在盯着她。
  宋满冬沉默片刻,飞速转动脑袋,“听起来很有力量。”
  牛若真噗嗤一笑,“行了,不为难你。”
  “我去后面洗个脸换个衣裳,等会儿咱们一起去吃点儿东西。”
  牛若真过来,陈家明便自觉的离开了。
  他跟其他的单身男工人不同,不爱朝女工人身边凑。
  宋满冬是个例外,他来找宋满冬可不是为了男女之事,脑袋里想的全是赚钱。
  黑市里卖东西的经验叫他进了食品厂,但陈家明心里却觉得远远不够。
  还应该能做点儿什么。
  但他是耐得住性子的人,虽然心里想法许多,在市场部却是老老实实的干着活。
  他从不偷懒,脑袋又活,如今在市场部里过的如鱼得水。
  宋满冬也没留他。
  像牛若真、张兴旺他们,大都喜欢热闹,前日结识的朋友介绍给今日遇见的,没几天身边便热热闹闹的一大团。
  她从来不做这事儿,更觉得这种朋友浪费时间。
  跟牛若真关系亲近起来,也知道她跟哪些女工玩儿的好,却是一次也没接触过。
  还好牛若真也没非要拉着她认识别人,不然这个朋友也要没了。
  宋满冬正想着,牛若真已经收拾妥当。
  带着三五个女工人朝后面走来,拉上宋满冬往宿舍跑。
  宋满冬方才听她说要吃点儿东西就有所猜测,见她们往宿舍里搬炉子,才肯定答案。
  国营饭店是过了饭点儿就不会做饭了,更别提晚上八九点,到哪儿准吃闭门羹。
  食品厂的食堂倒是开的久一些,可今日元旦,大家都放假,食堂的厨师也不例外。
  她们想吃就只能自己做。
  搬运的是走廊尽头公共厨房的小炉子。
  一人提着火炉,另一人夹着煤球。
  牛若真提着一袋红薯,走过两间宿舍,才想起来忘了件事儿,回头冲宋满冬挤出来个乖巧的笑,“满冬,待会儿在咱们宿舍吃成么?”
  “别的宿舍都是住四个人,大家东西一放就有点儿挤了。”
  走在前面的两个女工人也回过头,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
  宋满冬无奈,“我要是不同意,还会看着你们提着东西往里走?”
  她是不喜欢跟人交往,可牛若真她们也不是天天做这种事儿,偶尔一次,她还不至于反对。
  更何况,她接下来要做的事儿,还要仰仗这些女工人呢。
  “那就好。”牛若真松了口气,又催着人朝前走,“赶紧赶紧,冷死了。”
  她说着先冲到前面掏出钥匙开门。
  门只开了一半,牛若真挤进去,正要叫其他人进来。
  “等下。”宋满冬又叫住了她们,“先把炉子点起来,再拿进去吧。”
  “不然生火的时候容易起烟。”
  “噢噢。”拎着炉子的女工放下手里的东西。
  牛若真一拍脑袋,“把这个事儿给忘了。”
  “生火我也不会啊?去借个煤球算了。”
  宋满冬刚想说她会,听见后半句,先问道,“哪里借?”
  “楼下的老工人好几个屋子里都烧了煤炉。”牛若真说着拿起火钳朝下面走。
  宋满冬跟几个陌生女工人大眼瞪小眼。
  早知道她们去了。
  几人不约而同的想着。
  半晌,宋满冬主动推开了门,“咱们先进去吧。”
  牛若真回来的很快,把烧的通红的煤球放在下面,又往上放了两个黑煤球,才跟宋满冬仔细说起来,“冬天屋里生了火会暖和不少。
  请人在前面窗户上开个洞,再插个烟囱,晚上睡觉也不用担心。要是有相熟的男工人,找他们帮忙更省钱了。
  烧了火平时能烤个袜子什么的,还能趁着睡觉烧壶热水。”
  “这都是老工人们告诉我的。”
  她话一说,宋满冬还没开口,其他几个女工人便附和起来,“真好啊。”
  “我也想在宿舍烧炉子,现在晚上睡觉都要半天才能把被窝暖热。”
  牛若真是早早想过的,但很快就放弃了,“一个炉子六十块,每天还要烧煤球,就算白天灭了,只烧晚上,也最起码要烧两个!那烧的哪儿是煤,是咱们的钱。”
  从前她在家里的时候,煤炉日日烧着,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自己开始赚钱算账,才发觉自家去年冬天实在奢侈。
  宋满冬暗自点着头,便是她现在还揣着几百块,也不舍得烧的。
  新来的女工人不少都是下面公社大队考上来的,比牛若真算的还仔细。
  七嘴八舌的议论过,就歇了生煤炉的心思。
  也有人想着,“不过等过几年咱们攒了钱,跟那些老工人一样,手里钱多,就能生得起炉子罢?”
  另一位女工人笑道,“怎么只惦记着生炉子?你不结婚?不生小孩儿?不用管家里的弟兄姊妹啊?”
  “也是。”其他女工人相继叹气。
  牛若真是独生子女,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听见这话还不解,可她在大队上住过几个月,当下也只能跟着叹声。
  怀安县到下面大队上,基本上都是多胎家庭,越穷苦的人家反而声的越多。
  她结识的女工里,还有人下面四五个弟弟妹妹在家里呢。
  说等这个月工资发了,就得立马把钱拿回来,把弟弟拖欠了半年的学费给交上。
  牛若真觉得可惜,却又说不出阻拦的话,大队上就是是这样,大的拉扯小的。
  她想着偷偷看了眼宋满冬。
  宋满冬比她平静多了,这种情况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
  眼下,她正用刀切着红薯,切好后,用筷子插着放在火上烤。
  红薯块头大,想这么直接烤熟,得烤到明天早上。
  牛若真看的久了,宋满冬也有所察觉,给她递了几个红薯片。
  开口把话题转走了,“咱们的工资应该快发了吧?”
  说到工资,大家又开心起来,“听说一般是下月的第二个工作日发。这个月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有人关心道,“咱们十号才来,也会给发么?”
  牛若真肯定道,“发的。”
  “我跟其他老工人打听过,食品厂是不会压工资的。应该是明天统计一下上个月的考勤情况,就给咱们发了。”
  “也是。”
  “厂里有钱。”
  又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炉子是厂里准备的公用煤炉,她们自然不能拎回去烧一晚上,趁着晚上没人用,带回来烤两个小时便足够了。
  也因着这时间,火放开了烧,火苗蹿的极高,红薯高高的架在上面,没一会儿就烤好了。
  切片烤的红薯不如整个一起烤那么绵软,但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儿。
  在做的又都是牙口极好的青年人,反倒是喜欢上了这种韧韧的感觉。
  牛若真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大瓷缸,往里面磕了三个鸡蛋,加上红糖,煮好后一人分了几口。
  喝的热乎乎的,红薯又吃到尽兴,才各自散开。
  煤炉归还到走廊公共厨房。
  再回来时屋子里热气还没散开,牛若真脱了外套坐在床边也不觉得冷,便忍不住感慨,“真好啊。”
  宋满冬倒了热水洗脚,看她今天没累昏头,才说起来自己的打算,“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准备在宿舍做点儿吃的,可能会打扰到你。”
  “我到时候会买个煤炉放在宿舍里,所以想着,你要是愿意的话,晚上炉子也烧着,煤球的钱咱们一人一半。”
  “炉子的钱不用你出,白天也不用你出。”
  “真的么?”牛若真惊喜的跳了起来,脑袋撞到了上铺的床。
  她顾不上疼痛,捂着脑袋继续问宋满冬,“可是这样我会不会太占便宜?一个炉子至少四五十块呢,还要做烟囱和给玻璃上开口。”
  “炉子是我本来就要用的。”宋满冬摇摇头,这些她都仔细想过,不管宿舍住不住别人,她都得用。
  公共厨房对她来说还是有点儿不太方便。
  牛若真囊中羞涩,又怕冷,很难不对这个提议动心。
  毕竟她上个月工资至十块出头,还要给自己筹备冬天的衣物鞋靴,平日里也要吃喝,根本拿不出买炉子的钱。
  只是她读过书,要面子,扭捏了一阵,又对着宋满冬问东问西。
  听说宋满冬是打算做点儿东西早上吃,还觉得宋满冬这是在照顾自己,两眼汪汪。
  “不算是早饭……”宋满冬没法跟她解释,又不好说自己是打算投石问路。
  想看看能不能借此引起厂里的注意,将她提拔到研发车间去。
  这还是她从陈家明的工作变动中得来的灵感。
  食品厂说是对外招收工人,但其实其他岗位也是缺人的,只要合适,便能转过去。
  不对牛若真说,一是因为她并非行事张扬之人,要是到处说自己想进研发车间,又没进,免不了遭人奚落。
  二来她又觉得两人交情尚浅,她不信任牛若真的口风,这要是传到师傅们的耳朵里,难免会觉得她是投机取巧之人。
  宋满冬隐约能感觉得出,洪师傅喜欢的是陆许山这种憨厚老实的人。
  宋满冬只对牛若真道,“等回头我做了你就知道了。”
  牛若真到底还是跟她协商好了生火的事情,不过她对着宋满冬保证,“等我有钱了,就跟你把炉子钱平分回来。”
  这话说的底气十足。
  炉子钱虽然多,她恐怕要攒几个月。
  但她的情况比起其他女工的情况好太多了。
  家里不用她寄钱回去,偶尔还会给她一些贴补。
  不然她也不会有买煤炉底气。
  为了这,发工资后,牛若真又仔细的规划了一遍自己的钱。
  忍痛拒绝了跟其他女工一起看电影、逛百货商店的邀约,从废品站买了几十斤书,打定主意在攒够煤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