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边儿也是,我儿子朋友吃了说好吃,叫他带点儿回去。”
  陆陆续续的声音响起,宋满冬这才知道,在自己去云南的时候,泡菜和酸豆角又在公社掀起来了一阵浪潮。
  头一年她做的时候,大队上的人普遍都换了酸豆角,也没把这东西放在心上。
  但今年,多数人换的是泡菜,酸溜溜的口感叫人一下子爱上了。
  而且这泡菜里加了糖,也算是奢侈品了,拿出来待客不丢面。
  大家也愿意拿出来。
  于是泡菜便先一步从河东大队传到了东风公社。
  河东大队的人觉得这是新鲜东西,可东风公社的许多人记忆却是一下子被唤醒了。
  曾经也有一个夏日,他们呷了一口酒,吃着这样的泡菜,亦或是在闷热的午后,打开坛子,崔爽清凉的泡菜叫他们精神一阵,畅快的不行。
  这泡菜是曾经在公社卖过的,他们可熟悉极了。
  当下便忍不住怂恿起来,发动自己在河东大队的亲朋好友,叫他们做泡菜来卖。
  只如此一来,当初举报陈家明的陈小婶儿,又被拉出来痛骂了一番。
  宋满冬了解过情况之后,便点了头,应下大家的请求,“不过要等上几日,我先找大队上把手续办了。”
  他们大队开食品厂不是说开就能开的,得去公社政府一趟,过了明路。
  宋满冬自己卖是不大可能得,虽说今年黑市的管控更松,而且隐隐有开放及时的消息传出来。
  但她可不会冒着风险去赌那些。
  如今她有河东大队这样坚强的后盾,何必去挑战那些事情呢?
  而且树大招风,公社食品厂有她的仇人,林厂长也看她不顺眼,若是她一个人来做,指不定会给她是什么板子呢。
  倒不如跟河东大队合作,他们在如何也得有顾虑。
  张大队长同她一拍即合,当即去了公社找到领导说明情况。
  东风公社的领导对河东大队的情况也熟悉,对宋满冬更熟悉,“要是你来,那我肯定放心。”
  怀安县离这里不愿,供销社里又经常摆着宋满冬做的吃食,加之宋县长的追求,这两年她可是出了大风头。
  不过在批条之前,他又避开张大队长问宋满冬,“其实我也想找你,只是最近迎接新县长没顾得上。”
  “宋同志,咱们公社的食品厂正好要缓解,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向?”
  这位领导直言道,“只要你去,厂长的位置肯定是你的。”
  一方面是因为宋满冬的能力,不管是鸡蛋糕还是什么糕,宋满冬只要做一两个,就能把食品厂给盘活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满冬跟宋县长的传闻,旁人听个新鲜事儿就过去了,但只有她们这些在政府里工作人的最清楚,宋满冬跟宋县长的关系有多亲密。
  这两年常常因为宋满冬帮着河东大队呢。
  如今宋县长高升,他们对宋满冬客气点儿也是应该的。
  宋满冬婉拒了。
  要是从前,或许她会考虑一下空降过去,打压唐忠路之类的,但现在她有了别的追求。
  比起做这种报仇的小事儿,她更想带着河东大队食品加工厂走到更高的位置,叫河东大队的人过上好日子。
  再说,到公社食品厂免不了勾心斗角,她如今可不想这么费劲儿了,指不定有哪个漏网之余,将她的心血毁的一干二净。
  还是到河东大队选些知根知底的人更叫她省心。
  出来后打听了公社食品厂的情况,宋满冬有些恍惚。
  公社食品厂前两年就有落败的迹象,而在她威胁厂长,不叫厂长将鸡蛋糕交给唐忠路之后,更加剧了这点。
  林厂长也是个狠人,知道跟东风公社食品厂无法交好之后,直接把他们食品厂的产品发了过来,抢占了原本的空间。
  第一食品厂的名头可不是虚的。
  除了宋满冬做的几样吃食,还有旁的师傅做的,摆在供销社的柜台上,直把人挑花了眼。
  哪里还会去看公社食品厂产出来的那些旧东西。
  也就偶尔几位老人还会揣着情怀去买,可供销社便从利益的角度考虑,下架的公社食品厂的东西。
  唐忠路原先还能将自家食品厂的东西推到省城、推到外地。
  可如今是一点儿也行不通了。
  旁人都更倾向于选择第一食品厂的东西,不管是从味道还是价格来说,都是最合适的,同样,也是最好卖的。
  听完全部之后,宋满冬感慨了也就将这件事搁下了。
  她还有旁的要忙的事情。
  只是觉得曾经叫河东大队的人头疼的食品厂,瞧起来竟然如此渺小。
  从公社过了明路,宋满冬便召集人手,开始做泡菜。
  泡菜调味由她动手,切菜就得仰仗其他人了,不然她一人可做不错来。
  宋满冬优先挑选的事刀工好的人。
  几轮比试后,宋满冬调了人留下,这才仔细去记下人名。
  最叫她意外的是其中一人——枣花。
  宋满冬对她印象挺深的。
  当年柿饼交给了王喜娟和平男,而她俩也不负众望,这两年都成功的撑了下来。
  唯独枣花,宋满冬觉得她优柔寡断,心思摇摆不定,没有对她投医过多关注。
  可今日再看她,竟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她不会以旧时的眼光来看枣花,而是重新打量起这个乖顺的姑娘。
  泡菜顺利入缸,宋满冬也在这段时日观察着大家。
  顺便剔除掉了几个自己觉得不合适的人。
  她瞧着枣花越看越顺眼,回来后便向方宛她们仔细打听了,这次啊知道枣花是被姚娉婷拽着去学习的。
  这姑娘不声不响的,学起来竟是不属于平男和王喜娟,唯独叫人遗憾的事当初她书没读完,不然说不定能读个高中呢。
  也不知是姚娉婷哪里说动了枣花。
  结了婚生了孩子的枣花,竟是在家里硬气了起来,当家做主了。
  宋满冬听完这些,更对枣花刮目相看。
  待最后一坛子泡菜做好。
  她便开始准备起了再次招人。
  这回就是为了准备出红薯之后的红薯干了。
  红薯干之后她还有旁的打算,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做四个月,做到过年。
  至于工资,今年也是提前说好了,先按工分结,等年底看情况,若是收益还行,明年就按钱结。
  九月初,大队上的人便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轮招工人数众多,也不能像宋满冬上次那样随着她的想法挑选了。
  宋满冬点名了几个队长,又叫方宛和王希娜她们一块儿来帮忙,出了正式的书面文件,才开始筛选。
  而这几个队长里,便有枣花和平男。
  王喜娟若是来,应该也在的,不过她怀了孕,如今正大着肚子,也就不方便过来了。
  叫她遗憾的不行。
  宋满冬宽慰了她。
  她们今年只是试试水,若是顺利的话,明年还会再扩招的。
  会像怀安县食品厂那样,不停的招人,叫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事情起初进行的还算顺利。
  河东大队的人如今也都不似从前那样乱成一团了。
  但没想到问题反过来出在了知青这里。
  宋满冬正盯着大家从洗手、挽袖子到切菜,忽的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
  跟着枣花鞭炮拉进来,“宋知青,新来的知青闹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
  宋满冬想了想,“你帮我盯着这边。”
  又叫来试工的人继续,才快步朝发生嘈杂的地方走去。
  从前她最怕麻烦了,遇见这事侍寝都多的远远地,没想到现在竟是要的出面来处理了。
  宋满冬想着,倒没太烦心。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情况,不出问题才奇怪。
  唯独没有算到的事知青这边。
  如今已经是下乡活动的第四年,而头一年下乡的知青还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大家也不似一开始那么单纯的以为下乡是件好事儿了。
  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的“流放”。
  糟糕的条件,没有期限的时间,叫她们心底都惶惶不定,也不会天真的想着干点儿什么大事儿了。
  按理来说,她们应该安安分分的跟着前面的人干活吃饭就行。
  怎么会闹起来呢?
  宋满冬这么想着,挑开帘子,走近了屋里。
  看见里面的情况便是一愣。
  方宛站在前头,王希娜捂着脸躲在方宛身后。
  赵胜男离开之后,王希娜消沉了一阵,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发誓要考到比赵胜男更好的学校。
  她振作起来,又是不属于赵胜男那样的强人,做事也是在前头冲锋陷阵,怎么会躲在方宛身后?
  宋满冬又看了方宛古怪的脸色,才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你来的正好!”说话的女知青冲到了宋满冬前面,“招工的条件是你说的对不对?”
  宋满冬点着头。
  女知青义愤填膺道,“你们这些老知青抱团欺负我们!”
  “要不平等对待,要不然你们食品厂就别办了。”
  “抱团?”宋满冬觉得这词有点儿新鲜。
  这食品厂她唯一提前招进来的就是王希娜,要王希娜帮她看账。
  算账的事情教给别人她可不放心。
  至于其他人,方宛她们都有正式的工作,可不用来这边抢活。
  方宛抬升道,“她跟方新红条件差不多,我叫方新红留下了。”
  宋满冬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决定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了?”女知青不满,“凭什么我俩一样就得她留下我走?”
  “你们这不公平!”
  宋满冬这会儿算是明白王希娜为什么躲在后面了。
  恐怕是从这个知青身上桥进了从警的自己。
  但她这个选择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你比方新红优秀,留下的自然是你。”宋满冬解释道,“而你们一样,我选择留下她,是因为方新红已经在河东大队待了一年,她已经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农民应当具有的品质。
  而且我们对她的情况知根知底。”
  “到了明年,若是你跟新来的知青一起竞争,我们应该会选你。”
  宋满冬没有把话说满,若是这位女知青的脾气不改,明年恐怕也很难进来。


第122章 
  ◎红薯片。◎
  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第一食品厂工作时,学到的东西良多。
  食品厂如何发家、壮大,这些宋满冬都清清楚楚。
  许多规则如今也能套用在河东大队的食品厂上。
  如招人的标准; 第一批工人必须得精心挑选,恰恰是因为规模小,所以才要定高标准。
  她同其他几个小组的组长提前定过要求; 招进来的人务必以老实本分为主; 勤快麻利佐之; 不能徇私作假。
  这时候选址在河东大队的优势之一便凸显出来; 她不必担心被人糊弄,还能借此筛选一下组长。
  又如另给知青名额; 一是因为这些知青们却是有用; 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她们。
  但决不能将她们跟放在河东大队的人放在同一等级。
  宋满冬不动声色的扫过今天在场的其他几位知青,她对这些她们的要求不高,并不指望她们站出来阻拦、规劝这位出风头的女知青; 不盲目跟风惹事就行。
  所以在解释时,也说的十分直白。
  只是女知青跟没听懂一样,不依不饶,“你在质疑我的人格?觉得我进工厂会惹事儿?”
  这个性子吧……
  宋满冬心底叹气; 是九成九会惹事啊。
  她忍不住又看了眼王希娜; 这种略有点儿本事的知青; 才真的叫人头疼。
  多看了两眼缩在方宛身后的人; 宋满冬心情才平复下来,“我们不选择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不合适。”
  “如果我们工厂规模同县里一般大; 那我肯定会将你招进来的; 可现在不过是个刚起步的小作坊; 我只需要一些普通的工人。”
  “你头脑灵活,又勇敢正直,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知青皱了皱眉,隐约觉得哪里不太对,但她这横冲直撞的脑袋,一时间也想不过来。
  仍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哼了一声,扭头离开了。
  宋满冬这才看向方新红,“你也回去吧,明天早上八点过来上工就行。”
  又对其他知青表示遗憾,送她们离开,这才看向方宛和王希娜。
  方宛松了口气,走过来小声说,“我还怕她真的闹起来呢,这个任娇可能惹事儿了。
  非说她是高中生,不应该下地,吵着要张大队长给她安排高中生应该做的活。一会儿要做大队会计,一会儿要做大队部干事的……”
  这可是大队,谁来了也得先种地,不种地就没饭吃。
  宋满冬的目光落在她身后,“王希娜。”
  王希娜立马摇头,“我可跟她不一样!”
  “没说这个。”宋满冬给她分配了个任务,“你去找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