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有一根也行。
颜雪怀把弹弓子收好,这根棍子,就只能扛着了。
“多少钱?”颜雪怀问道。
孙胜看她一眼:“二十两。”
颜雪怀差点跳起来,二十两?
“孙叔,我这样一个弱小可怜的小姑娘,您就不能少宰一点?”
孙胜面无表情:“二十两是这根棍子的钱,那弹弓子算是白搭的。”
颜雪怀软磨硬泡,费了不少口水,孙胜烦了,最后给她便宜了三两银子。
颜雪怀心满意足,三两银子,就是三名伙计的一个月薪水啊。
从孙胜家里出来,一步门里一步门内,颜雪怀扛着她的棍子正准备打道回府,忽然她听到一声猫叫,寻声看去,就看到两个男人正拖着一个半大孩子往前面走,一只猫受到惊吓,尖叫一声窜到旁边的墙头上。
颜雪怀吃了一惊,忙把已经探出去的身子缩进孙胜家的门洞里。
又等了一会儿,听不到动静,这才重又探头去看,那三个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颜雪怀转身进院,孙胜正要出来插门,看到她又回来了,问道:“一经售出,不退不换!”
颜雪怀竖起食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顺手把大门关上。
孙胜皱眉:“小丫头,我这里不管饭,快走快走!”
“我家开饭馆子的,我能赖您一顿饭吗?”颜雪怀笑嘻嘻地说道。
孙胜翻翻眼皮:“那你这是干嘛?”
“孙叔,这巷子里除了您家以外,还住着几家人?”颜雪怀问道。
“你自己不会去看吗?”孙胜冷声说道。
“我就是不方便去看,所以才问您的,您就说说吧,这会儿您也没有别的事,我就当日行一善,陪您说话不收钱。”颜雪怀拽过一张破凳子,老实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孙胜和她也算是很熟了,否则颜雪怀也不会厚着脸皮来问他。
孙胜见她没有要走的意思,只好说道:“这条巷子里原本是有五家,后来我把旁边的这两个家的院子全都买下来当仓库了,所以现在就只有三家。”
孙胜现在所在的这个院子,是巷子里的第三家,按孙胜所说,第二家和第四家也全都是他的,唯有巷子口的那一家,连同巷子里最里面的第五家,是其他人家的宅子。
“你问这个做什么?你家要买宅子?这里的宅子不是用来住人的,全都是做生意用的,你家不合适。”孙胜说道。
“孙叔,最里面的那家住的是什么人,也是做生意的?做的什么生意?”颜雪怀问道。
第一二四章 婆子
“那家啊,你等着,我问问。”
孙胜说得,便走到墙头边上,冲着墙头那边喊了一声:“孩他娘,过来!”
孙胜连喊三声,墙头那边才有回声,一个脑袋出现在墙头上,接着,那脑袋的主人便从墙头翻了过来。
颜雪怀看得有点呆,因为是做仓库用的,所以孙胜家的墙头并不低,而那个翻墙过来的人,却是不费吹灰之力。
且,这是一个中年妇人,梳着圆髻,圆髻上插了一朵红绒花。
“咦,哪家的小姑娘,长得可真俊”,妇人说着话,便走到颜雪怀面前,上上下下打量着她,“几岁了?订亲了吗?”
颜雪怀摇头:“没。”
“哎哟,巧了,婶子我这里有好几个不错的小伙子,你……”婆子一屁股坐在颜雪怀旁边,拍着大腿就要继续说。
孙胜连忙说道:“停停停,打住,这是来咱家订货的,她家开饭馆子的,让你过来不是说亲,是问你件事。”
“不说亲啊”,婆子有点失望,晃着脚问道,“啥事?”
“最里面的那家住的什么人,你知道吗?”孙胜问道。
婆子笑道:“这左邻右舍能有我不知道的事?”
说着,又转向颜雪怀:“小姑娘,这是你要打听的?对了,你几岁了?”
“婶子,我十四了,我娘想把我多留几年,暂时还不想给我说亲。”颜雪怀老老实实地说道。
“你娘这个想法可不对,改天我要和你娘好好说说,闺女就是再好也不能总留在家里,留来留去留成仇,你家的饭馆子在哪儿,改天我去坐坐。”
颜雪怀哭笑不得,我的天呐,她以前还真不知道,孙胜的老婆是个人才啊。
“婶子,您先告诉我,那户人家是干什么的,您放心,改天您来我家,我让我娘亲自下厨,给您炒几个拿手菜。”
婆子眉开眼笑:“瞧瞧,这小丫头,可真会说话,婶子和你投缘,一眼就看中你了,你放心,婶子一准儿给你说个好婆家。”
颜雪怀低头揉着衣角,害羞得不敢抬头,婆子见她这样,终于心满意足:“你问那户人家啊,唉,那不是正经人。”
孙胜皱眉,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正经人,他们怎么你了?”
婆子呸了一声,骂道:“不要脸的,当着小姑娘胡说什么啊。我是说啊,那户人家不是做正经生意的,他家整天关着门,可我隔着墙头,常能听到吵闹的声音,有一次我爬到墙头上去看,你们猜我看到啥了,我看到一个男的正在磨刀,磨的不是菜刀,是大刀片。”
孙胜也吃了一惊:“这事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婆子白他一眼:“你也没问呐。”
颜雪怀没有要问的事了,她对那婆子说道:“婶子,今天给您添麻烦了,改天您一定来我家铺子里坐坐。”
从孙胜家里出来,颜雪怀没有停留,扛着她的大棍子便回会昌街。
那个被两个男人拖着的半大孩子,如果她没有看错,那孩子是董小白。
不过,毕竟只是匆匆一瞥,她不能肯定,现在她要回去问问,董小白有没有和董万千在一起。
虽然这姐弟两个时常会找找小麻烦,但是颜雪怀和他们也没有深仇大恨,再说,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最看不惯的,就是欺负小孩子的事。
董小白只有十一二岁吧,虽然猫狗都嫌,可也就是个小孩子而已。
颜雪怀步履匆匆回到会昌街,远远的,她就看到董记烧烤那紧闭的大门。
虽然这个时辰不是饭食,可是除非是真的有事,否则开食铺的不会关上大门。
何况,董记烧烤不仅是大门紧闭,而且还上了锁。
她记得出来的时候,董记的大门还是开着的。
她想起董记最近的确不太对劲,陆二叔不知去了哪里,后来董家姐弟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长在这里了,颜雪怀最后一次看到他们,还是前几天的事。
颜雪怀进了李食记,刚好看到吕英儿,便问道:“董记怎么上锁了?”
吕英儿说道:“还说呢,也不知他们都是些什么人,那会儿有人吹口哨,然后他家铺子里的伙计就从里面冲了出来,我刚好出来擦桌子,吓了一跳,那些伙计们跑出半条街又折回来,想来是忘了锁门,后来锁上门便又跑了,跑得很快,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颜雪怀想起街上大婶说的事,便问道:“有人来咱们铺子里找人吗?”
“找人?没有啊。”吕英儿说道。
颜雪怀点点头,果然和她猜想的一样,那人就是来散布谣言的,想来是除了李食记以外,其他铺子全都去过了。
“大壮,你和我出去一趟。”颜雪怀说道。
大壮正在后院劈柴,闻言扔下斧子就跟着颜雪怀走了。
颜雪怀带着大壮,直奔同福客栈,董家姐弟就住在那里。
刚刚走到十字路口,颜雪怀就看到了那个叫珍珠的少年。
她心里一动,晏七说过,珍珠是留下来给她用的,还让她给珍珠找点事做。
无论晏七是怎么想的,现在他不在新京,珍珠确实可以借来一用。
至于怎么用,颜雪怀还没有想好。
她冲珍珠点点头,便走进了同福客栈。
同福客栈的掌柜,连同几个伙计,隔三差五就来李食记买盖浇饭,彼此都很熟。
颜雪怀没费力气就打听出来,陆二叔的确不在,已经走了几日,他走以后,董家姐弟就满新京去玩,每天都要玩到很晚才回来,今天董万千回来过,是回来叫人,原本守在客栈里的几个人,全都被她叫走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这就和吕英儿说的对上了,董万千叫走了客栈里的人,又到董记去叫人,然后便带上这些人走了。
看来,她没有看错,那个被人拖走的小孩,就是董小白。
董万千带着弟弟出去玩,这是把弟弟给弄丢了。
颜雪怀实在想像不出,哪路的拐子会把青云岭的小当家给拐了,这是有多不长眼啊。
不,也有可能不是拐子,而是董家的对头。
颜雪怀叹了口气,叮嘱那伙计,若是董万千回来,就让她到李食记走一趟。
第一二五章 义气
颜雪怀回到李食记,就把有人在会昌街上散布谣言的事,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李绮娘。
这种事与其瞒来瞒去,还不如说出来,一起商量对策。
颜雪怀对李绮娘的感情其实很复杂,这当中有小部分是来自原主自有的记忆,那是女儿与母亲之间的亲情连接,但是这种连接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就比如原主对颜二老爷也是有感情的,可是这份感情却在颜雪怀大病痊愈之后便荡然无存。
颜雪怀认为,除却原主留下的占比不多的亲情,她对李绮娘更多的是义气。
没错,就是义气。
李绮娘为她拼命,对她处处维护,颜雪怀觉得,她如果不讲义气,那她就不配为人了。
这辈子,只要她有一口气在,她就要陪着李绮娘,守着李绮娘,承欢膝下,让李绮娘做个幸福快乐的母亲。
无论颜雪怀对家族对亲情看得如何淡漠,此时此刻,她对李绮娘的感激之情是真的。
她也是真心实意,把自己和李绮娘视为一体,何况李绮娘从来不会给她拖后腿。
现在那散布谣言的背后之人,明里是对付她,可实际上却是把她和李绮娘一起算计。
李绮娘一听就急了:“颜家,除了颜家没有别人。”
颜雪怀轻笑:“这家人的脑子是让驴踢了吧,他们毁了我的名声,难道颜雪娇和颜雪平就能变成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了?”
虽然李绮娘和颜昭石已经和离,但是在外人看来,颜雪怀还是颜家的女儿,颜雪怀的名声毁了,那便是颜家女儿没了名声,连带着颜雪娇和颜雪平都会闺誉受损,就连颜家老少爷们也同样成为世人笑柄。
所以这个馊点子如果真是颜家人的手笔,若不是先天弱智还真想不出来。
李绮娘叹了口气:“都是娘当年识人不清,若是娘没有嫁进颜家这个烂泥塘子,也就不会拖累你了。”
颜雪怀笑道:“娘啊,您若是没有嫁进颜家,那您生出来的也就不是我了。”
李绮娘原本很生气,被闺女这么一说,也是哭笑不得。
颜雪怀见了,便又哄她:“娘啊,谢谢您把我生得这么漂亮,这么聪明,娘您真棒!”
李绮娘心中的戾气在女儿的欢声笑语里不知不觉便淡去了。
看着女儿的笑脸,李绮娘心想,从今天开始她就严防死守,若是那散布谣言的畜牲还敢再来,她一定不会放过他。
颜雪怀和李绮娘说完这件事,便又去看对门的董记。
董记的大门依然锁着,看不到伙计,也看不到董家姐弟。
颜雪怀寻思着,实在不行就报官吧,会昌街是由五城司的中城司管辖,灯市街那一片好像不归他们管,就是不知道五城司里有没有跨区执法这一说。
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但愿郝冲还在跟着五城司的人一起巡街。
颜雪怀便打发大壮出去找五城司的人,大壮初来乍到,不知道五城司的人平时在哪儿,颜雪怀便说了几处地方,又叮嘱他,若是这几处没人,就到中城司的小衙门口去找人。
大壮去得快,回来得也快,只是却没有带来五城司的人。
“少东家,我问了,今天宫里有事,人手不够,五城司的人全都调过去了。”
现在没有皇宫,所谓宫里,就是福王府。
当然,福王一家子已经搬出来了,现在住在福王府的,就是小皇帝和太皇太后、太后。
也不知出了什么事,从旧京带的御林军不够用,还要调用五城司的人。
颜雪怀没有多想,这种事对于她这小老百姓,就是听个乐子而已,和她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既然五城司的人不在,那也就不能报官了。
颜雪怀想了想,对大壮和大牛说:“去捡几块石头,再扛上我刚拿回来的大棍子。”
颜雪怀和李绮娘说她去逛街,主仆三人揣着石头,扛着棍子,便出了会昌街。
刚刚走出会昌街,便看到坐在单伯摊子上的珍珠。
颜雪怀冲着珍珠点点头,珍珠便悄无声息地跟在了他们身后。
没走几步,便看到远远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