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难以理解的是,格吉鲁带回来的大明永和伯的善意,不被人们接受。
郑长生的意思,他明白。
这次完全是一场误会,不过趁着这次的误会,永和伯郑长生要跟侗民言和。
和平的进行改土归流,避免将来朝廷解决侗民问题时候的流血事件的发生。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提议。
侗民一旦答应改土归流之后,郑长生就有理由把那个叫土豆的高产农作物,分发给侗民耕种。
他是相信自己孙子格吉鲁的话的。
这孩子,虽然跟他的父亲,在处理问题上比起来有点欠缺火候,可是最起码是个诚实的,宅心仁厚的孩子。
无论年纪有多大,可是在八十多岁的格家老祖宗的眼里,他格吉鲁,永远都是个孩子。
他是相信孙子是不会信口开河的。
另外他也是愿意相信郑长生的诚意的。
嗯,可是这么好的事情,由于阿旺家的搅和,眼看就要成为一锅夹生饭。
这着实是有点让人感觉郁闷。
他作为侗民的精神领袖,要一碗水端平啊。
不能给人们留下非议的口实。
思来想去的,格家老祖宗雪白的长眉一挑:“静一静,听老夫说一句话。”
额,随着格家的老祖宗开口。
大堂内的嗡嗡响声不见了,大家都凝神屏息纷纷看向他。
“格吉鲁带回来明朝朝廷的意思的话,老朽让你们讨论商议。
现在的情况呢,我也看到了。
支持和反对,几乎是各占一半。
反对的人的意思,无外乎是中原朝廷不可信。
当然了,这是基于和元朝蒙古人打交道来的经验。
但是现在我们要打交道的是中原汉人,不是元朝的蒙古人了。
老朽的意思是,无论大明的永和伯郑长生说的是真是假,我们要给他一个机会。
把他请过来,来到我们云龙侗当面说明。
如果,他只是缓兵之计,是迷惑我们的,那他肯定不敢来。
可是一旦他要是敢来的话,那朝廷的诚意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好说了。
朝廷可信不可信,就看他永和伯郑长生敢不敢来我们云龙侗了。
大家同意否?”
额,格家老祖宗一席话,正说到格吉鲁的心坎上。
不愧是老祖宗,处理事情就是有水准。
眼下的情况是,云龙侗十八寨的人,很明显的以自己家和阿旺家,分为两个派系。
刚才的情况已经争得是面红耳赤,有点似同水火的样子了。
这要是无节制地争论下去的话,闹不好,一个言语不合拔刀相见的可能都有。
老祖宗的话,给渐渐升温的气氛泼了一盆冷水。
使得双方都冷静下来。
侗民不能乱,尤其是不能起内乱。
这是准则,数百年来,侗民向来是团结的,从未有过内乱的发生。
要是在他的掌权期间,侗民们有了芥蒂,起了冲突,在见了血,他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阿旺的脸色变了又变,良久之后,他上前一步躬身道:“老祖宗言之在理,那就请大明的永和伯郑长生来一趟吧!”
阿旺虽然实力再怎么雄厚,可是他也不敢担负一个挑起冲突的罪名。
有了格家老祖宗定海神针的发话,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侗民十八寨的头人们,以及长老会的长老们,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于是格吉鲁手书一封,派人送到郑长生的面前。
在信里,格吉鲁把情况很他说明了。
阿旺家族的人不相信朝廷,欲邀请他前往云龙侗一会,当面说明情况,以安抚侗民的心。
现在的郑长生是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
不去的话,朝廷要想收复侗区,难免会刀兵相加,血流遍地。
这说到底死的还是华夏的炎黄子孙。
当然老朱是不会惧怕侗区十八寨区区数万人马的。
大明的兵锋现在正是鼎盛时期,如果侗民真的是不服软不屈服的话。
大军所到之处,敢抵挡者,皆会化为粉末。
这是郑长生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可是要是去的话,这明显又不在行程之内。
跟侗民起冲突,这本来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剿灭弥勒教。
处理边民和侗区民众的事情可以延后在处理,开疆拓土,改土归流这等大事,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永和伯爵能够决定的事情。
朝堂那么多大佬,还有睿智的老朱,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发话。
况且,这一去的话,吉凶难料。
万一因为自己的节外生枝,而影响了剿灭弥勒教的大事,那可真就是不美了。
可是他又不想放弃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
能够兵不血刃地收复一片大明的疆土,还想什么?
大明的军兵浴血奋战这么多年,依旧祖国尚未一统。
要是自己能够把侗区收复回来的话。
那对于围攻盘踞在云南的蒙元残余势力,将是一个绝妙的助攻机会。
还有,吴冕的作乱,弥勒教的作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之,收复侗区绝对是一个不二良方。
侗区位于三省交界,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一旦朝廷的大军背靠侗区,在对他们用兵的话,这就是无敌的存在了呀!
没有侗区从背后偷袭,大明兵锋不在担心腹背受敌,那将是一往无前啊!
考虑再三,郑长生还是决定要去。
去是要去,可是怎么去是单枪匹马的去,还是带着防卫部队去?
这让郑长生有点为难。
大帐内,所有与会者,都反对永和伯郑长生冒险。
但是看郑长生心意已决,是无法挽回了。
他们决定拔寨起兵,护送郑长生前往侗区。
郑长生微微笑了笑:“各位兄弟的心情我能理解,上次格吉鲁就能能有胆量,来我大营商谈。
本伯怎么能让人家笑话,胆小如鼠呢?
况且,本伯是去和谈的,带着大军拳王成何体统,倒显得我大明小气了!”
第532章 关于和谈
格云朵这两顿饭深深的迷上了炸薯条,蘸上番茄酱。
当成零嘴儿吃,吃的停不下来。
汉人的美食她不是没吃过,可是这土豆蛋子做成的美食,在此之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一旦味蕾打开,就为之着迷。
当郑长生说要去她们格家的云台三寨拜访的时候,她还有点不太情愿。
要是离开了就再也吃不到这么美味的薯条了。
薯条配上炸鸡腿再加上一大杯冰果饮,在这炎炎的夏日里,简直就是绝配。
也不知道明朝的汉人,怎么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一大缸的山泉水,据说是加入了硝石以后,很快的就能够结出冰来。
额,一起的一切,简直是太神奇了。
不过,格云豹的心情可跟格云朵的不同。
他在明军大营里呆的是心惊胆战的。
大伯格吉鲁走的时候,把格云朵交给他了。
他的心头现在是千钧巨石压着,没有一刻是轻松的。
我的个傻妹妹呀,这多好的脱身机会啊!
可是你却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你还不乐意离开。
格云豹都想像小时候一样,小丫头格云朵不听话就抓住打屁股。
“朵朵,太没礼貌了,永和伯要去我们云台三寨做客,我们作为东道主,怎么能不一起陪同呢?”
格云豹说话的语气有些迫不及待的,虽然已经极尽委婉了,可是看起来却像是赶紧脱身,离开虎口的样子!
郑长生心中不禁哑然。
还是格云豹懂事儿,这个傻丫头,怎么就那么没心没肺呢。
他之所以当着格家兄妹的面说起格吉鲁的邀约的事情,就是想要格云朵这丫头陪同一起。
现在郑长生已经瞄准了格云朵了。
这丫头无论如何也要一起。
格家的小祖宗啊这是。
别的不说,就但看云龙侗十八寨的总寨主,为了她,都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孤身犯险的进入戒备森严的明军大营。
这为了闺女格吉鲁都已经拿命在拼了。
其实当时格吉鲁带过来上万的人马,真的要是铁了心的要攻打郑长生,那谁胜谁负真的不好说。
但是当郑长生摆开阵势,直言相邀格吉鲁过来谈话的时候,他直接把人马都拦阻了回去,只带了一个人进入明军大营。
这还不是为了格云朵?
要说不是为了宝贝闺女,这根本就说不通?
郑长生现在就是想要拉着格云朵一起回到格家的云台三寨。
哪怕就是自己一个人,只要格云朵在身边,他的那手袖里乾坤藏针术如果要是制住格云朵用以要挟格吉鲁,换取一个脱身的机会还是有的。
他也不是一点都不做准备的,虽然他不赞同明军大营全部出动,但是,三百火枪手携带上震天雷和火油弹,要是出其不意的打击之下,也够格吉鲁喝一壶的了。
既要显示自己的诚意,还要确保自己有退身之道,这是郑长生所考虑的。
身为老朱信任的人,把剿灭弥勒教这么重大的任务教给你了,你一点都不顾惜自己的安危。
这是辜负老朱的信任,这是拿几千名锦衣卫的性命在开玩笑。
还是那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既然郑长生身在这个位置,他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来当儿戏的。
格云朵满心的欢喜,随着堂兄格云豹的话,一下子冷却了下来。
额,哥哥说的对哦。
郑长生这家伙,不但不怪罪自己冒险来刺杀他,还跟父亲谈妥了侗民们改土归流的事情。
虽然她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是听起来郑长生是对侗民们是没有恶意的。
父亲那么睿智的人,他老人家都赞许郑长生的说法,那就一定是没错的。
现在父亲邀请他到自己家做客,做进一步的商谈,自己是应该陪着去的。
虽然跟郑长生相处的时间不长,也尽管一开始这家伙拿臭袜子和短刀以划破自己的脸来威胁自己,但是,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
格云朵现在想来虽然有点生气,但是她也知道,郑长生当时只不过是吓唬自己一下而已。
事情过去了,事情也说开了,大家只不过是一场误会而已。
她也是没有放在心上的。
嗯,好吧,那就陪着他回去吧。
不过嘛!走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喜欢吃的炸薯条,要带回去一些,还有炸鸡腿,还有冰果饮。
额,貌似冰果饮是先做的,这有点麻烦了呢?
要是人家以后想要在喝这么美味的冰果饮了的话,那可怎么办呀?
在她的面前这一切都是不可能解决的,可是到了郑长生的面前这一切似乎又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
只要有原材料,一切都不是问题。
于是在郑长生前往云龙侗商谈的队伍中,有满满的一大车的土豆,还有制作好的罐装的番茄酱。
至于炸鸡腿,到时候可以把方法告诉这个贪吃的傻丫头,偌大的侗区,总不能连供应小公主吃的鸡腿都没有吧?
还有,郑长生咬咬牙,给格云朵装了一车的硝石。
说实话,硝石是火药的必备原料。
这也就是郑长生所带领的是火器营,硝石、硫磺、木炭这是准备好的。
以供不时之需。
这里面有郑长生赌博的成分在里面。
他就赌侗民们不懂得火药的制作方法。
如果他们要是懂的火药的制作方法的话,这么一车的硝石制作的火药,足以把整个云台三寨都炸平了。
硝石是国家的控制产品,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
不过为了小丫头的口腹之欲,制作冰果饮,郑长生也是拼了。
这个拼了二字,也满满的充斥着赌博的成分在里面。
他就是赌,格云朵这丫头不会把制作冰晶的硝石给外人。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永远也成不了什么事情。
有些事情,看不到最后结果的时候,这就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做决策,做分析,甚至是有赌的成分在里面。
郑长生一出明军的大营,阿旺就得到消息了。
他真的是不希望汉人和格吉鲁和谈成功的。
这么多年了,他们家族的实力终于有超过格家的一天了,眼看着格家已经摇摇欲坠,在自己的手里予取予求了。
现在这个时候,和汉人王朝大明商谈成功的话,那以后明朝的汉人们肯定只认格家。
他们阿家算哪一根葱?明朝会吃他们的那一套吗?
这明显有点想多了。
换位思考的话,大明皇帝的使者是和他商谈的改土归流,还会认格家的这一壶吗?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他想要取代格家,想要成为这侗区山山水水的掌控者。
几代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