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你郑叔又管不到我们锦衣三千营。”
没想到,他话音刚落,汪凯把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道:“放屁,我叔是郑长生,正管你们锦衣三千营。”
郑小刀一头黑线:“。。。。。。”
噗呲,笑了一半,郑小刀强行忍住。
怎么看这家伙也比少爷大几岁吧?。。。。。。
第642章 一事相求
郑长生是在被窝里被叫起来的,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也除了郑小刀有资格这么做。
而且,即便是被郑小刀从被窝里叫起来,他还一点火气都没有。
这源于割舍不断的同族血脉。
试问,在整个锦衣三千营,没人敢把郑长生从被窝里叫起来。
就连郑小斧也不行,其实也不是他不行,而是他太重上下尊卑,不好,也不敢去打扰郑长生。
可是郑小刀就不同了,这家伙大大咧咧的,直接就闯进后账了。
也幸好这个时候,郑长生和格云朵没有做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出来。
睡的迷迷糊糊的郑长生,本来想发火来者。
可是一看是郑小刀这货,顿时火气全消。
这货好像从来不顾及什么,只要是有紧急的事情,他就直眉愣眼的往里闯,郑长生都习惯了。
“少爷,您赶紧起来看看去吧。有个家伙自称是汪广洋的儿子,闯了咱们的警戒线。”
郑长生翻身坐起,把被子给格云朵盖好,披上衣服拉着郑小刀来到前帐。
“什么情况,老王的儿子干嘛要闯咱们的警戒线,你难道就没有警告?”
“少爷,你可不知道,这家伙豪横的很。。。。。。”
郑小刀忍着笑,把汪凯的事情说了一遍。
郑长生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下想笑的冲动。
“好吧,那咱们就见见大侄子。”
。。。。。。
。。。。。。
郑长生赶到关押汪凯的营帐的时候,老远就听见这家伙跟看守他的锦衣卫山呼海哨的还在吹嘘呢。
“跟你说,我爹跟郑伯爷那是过命的交情。
我这次就是专门为了他老人家跑山庄一趟的,估计你们还不知道,郑伯爷高堂老母有冬日咳的毛病吧?
我爹就知道,这是郑伯爷亲口说的。
这不,我家的猎户打了上好的火狐狸皮,我爹听说了第一时间就派我去取回,给老夫人做一件狐裘,肯定保暖,就不会再着凉咳嗽了。”
这家伙说的还真没错,自己是跟汪广洋说过这件事情。
郑长生听到这里,感觉还是心里暖暖的。
老汪这个人怎么说呢,在他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本历史的轨迹。
汪广洋本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可是随着自己这只小蝴蝶翅膀的煽动,依然是变了样子。
里面又传出声音:“唉,我说哥们,茶水呢?这都老半天了,有你们这样的待客之道吗?
我要是跟我郑叔告你们一状的话,小心你的饭碗不保。”
这家伙跟看守掰扯上了。
还真是一个活宝,,也不看看你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看看你做了什么事情。
老汪是个不错的人,可是生的儿子怎么就这么没六呢?
郑长生驻足,咳嗽了一声,才挑开营帐门帘走了进去。
他没有见过老汪的儿子,自然汪凯也是没见过他的。
两不相识之下,误会就产生了。
汪凯正跟看守掰扯待客之道的事情呢,一抬头,看见进来一个年轻人。
他就有点不耐烦,冲着郑长生道:“唉,你,这小子,赶紧给本少爷上茶,有你们这样的吗?晾人家半天了,连口热水都不给,这贼冷的天,可真冻死小爷了。”
额,看守都傻眼了,这狗日的到底认识不认识伯爷啊?
明明郑伯爷就站在他面前,还他娘的。。。。。。
郑长生被这家伙差点气乐了,不过并没有摆明身份。
就连随后进来的郑小刀想要开口喝止,他都及时的拦住了。
“小子,愣着干什么?赶紧给本少爷上茶啊!”
郑长生回头看了一眼郑小刀:“去,弄茶去。”
啊?
郑小刀真搞不懂少爷想要干什么了。
可是又不能违抗命令,只得气鼓鼓的转身出去。
他此刻恨不得一脚把汪凯踢飞咯。
奶奶个腿儿的……
时间不大,茶上来了。
汪凯翘起二郎腿,很有排面的样子,端起茶盏,小啜了一口。
一脸享受的闭上了眼:“嗯,好茶,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这茶应该是我郑叔的。”
郑长生在旁边坐着,笑而不语好半天了,老汪的这个宝贝儿子,还真他娘的有点料。
极品雨前龙井都能品的出来,早知道不懂茶的人是不会尝出优劣的。
“算你识货,这是我家伯爷的珍藏。”
郑小刀看他把茶喝到嘴里,就感觉心疼的慌。
这多好的茶啊,给这家伙喝,可惜了了。
少爷也真是的,整个军营就他一人喝茶,想随便找点茶叶糊弄过去都不成。
汪凯看郑小刀有点不满意,他就有点得意洋洋:“我说,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我就喝了点我郑叔的茶,你心疼个什么劲儿。
真是的,摆一副臭脸给谁看?”
郑小刀真的要按捺不住了,手紧紧的握成拳状,如果不是郑长生在场,他都能按住这厮暴打一顿。
否则真不能消除他胸中的怒火。
郑长生冲他使了个眼色,让他出去。
好吧,虽然郑小刀不明白少爷要干什么,可是他知道少爷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郑小刀一转身,气鼓鼓的一挑大帐门帘,走了出去。
现在营帐中只剩下郑长生和汪凯二人。
汪凯转头很不屑的道:“瞧瞧,不识抬举。
你应该是管事的吧?
赶紧给我郑叔说说,放我们回去,家里可还等着呢。
你要是能帮哥们我这个忙,他日必有重谢!”
郑长生故作为难的叹了口气道:“这个时间点,伯爷累了一天了,正在休息,不好打搅。
这样吧,我可以替伯爷做主,送你们离开。”
汪凯将信将疑的看着郑长生:“兄弟,真的假的?
说的有模有样的,你在锦衣三千营中是什么官职?”
“我是伯爷身边的人,没什么官职,就是伺候伯爷端茶倒水的听吆喝跑腿的。”
汪凯脸上现出惊喜:“啊呀呀,失敬失敬!
就说嘛,看你也不像是军伍之人。
也怪不得,刚才那军汉那么听你的,感情是伯爷身边的人。”
“你把火狐皮给我吧,回去给你父亲说一下就行了。”
汪凯有些犹豫:“这行吗?我连伯爷的面都没见着就把东西交给你了,回去父亲问话,恐不好作答。”
郑长生微微一笑:“这样吧,我替伯爷这封信给你父亲,他见信就不会为难你了。”
汪凯点点头:“好吧,就是不能亲自交到伯爷手里,不能一暏虎威,有点遗憾!”
“呵呵,汪公子,以伯爷和你父亲的关系,想见,回京之后还不是随时都可以啊!”
一个恭维的高帽摔了过去。
果然,被郑长生一捧,这小子又得意起来:“可不是咋滴!在京师还真就没有我办不了的事情,莫说是见郑伯爷了,就是皇宫大内,我也是迈腿就进。”
“哦,原来汪公子这么大能量啊,真是钦佩之至啊!
说来也是巧了,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汪公子能办否?”
第643章 大智若愚
汪凯真傻吗?他难道就一点没有看出郑长生吗?
怎么可能呢,出身于权贵家庭,耳闻目濡之下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时候大智若愚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技巧,深藏不露才是真正的他。
在京师权贵子弟圈子中,谁不知道汪大傻子的名声?
可是也正是因为他的“乐善好施”,有时候甚至是欠账也要请客吃饭充冤大头,他的父亲的日子好过多了。
之前胡惟庸和汪广洋两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状态。
老朱在李善长致士的时候,特意咨询过他,问他之后谁可接任宰相一职。
这也可见汪广洋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了,虽然没有当成宰相,可是最起码他在老朱心目中是宰相的人选之一啊。
胡惟庸倒台后,老朱听从郑长生的分权建议,直接撤销了宰相一职。
这可苦了汪广洋了,挖空心思的跟胡惟庸斗,散尽家财的笼络人心,眼看着就要看见曙光了,可是老朱一招釜底抽薪,全他娘的没了。
到手的宰相没有了,老朱又把他闲置起来了,苦闷的汪广洋自杀的心都有。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汪广洋在赋闲在家的这段时间里,可算是尝尽了。
是以,他在得到老朱重新启用他的旨意的时候,眼泪汪汪,仰天大哭。
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初他落魄的时候看不起他的人,非议他的人,在他重获帝心后,一个个都吓得瑟瑟发抖。
不过,这些人似乎有点想多了。
现在的老汪可不是当出跟胡惟庸斗得时候了,人家现在两袖清风,一心扑在雨花特区的建设上。
从一片废荒地开始,到现在的楼瓦雪片,俨然成了帝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这真的是少不了他的功劳。
雨花特区是起来了,可是老汪也把人得罪的差不多了。
虽然老汪混不在意,但是汪凯不能不为老爹着想啊。
在京师这一亩三分地上,有两大皇帝信任的宠臣。
一个是永和伯郑长生,另一个就是他老爹汪广洋。
郑长生如日中天,年纪又轻,只要是不出问题,将来恐怕是两朝元老,甚至是三朝元老都有可能啊。
毕竟现在郑长生可是担任皇太孙师呢啊。
可是他老爹呢?
眼看头发、胡子都白了,再受皇帝恩宠又能有几年的好时光?
这要是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致士以后,没有权势了,那结果是什么他还真不敢想了。
是以,替他老爹擦屁股,疯狂的不惜自损形象的笼络京师权贵子弟。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二世祖,他们往往都是家中比较得宠的。
这些人的老爹跟着皇上南征北战厮杀了大半辈子了,到了国泰民安享富贵的时候了,想起来亏欠老婆孩子太多。
于是就有补偿的心思在里面,别人不能说的话儿子和老子可以说啊。
宠爱孩子是每一个当爹的都会做的事情,父子之间是最亲密无间的。
而汪凯结交笼络了这些人,就相当于是笼络了这些人的老爹。
也可以说,这是在给他老爹铺路,也是在为他以后铺路。
最起码不能把人给得罪死了,他老爹有时候不顾什么,一心效忠皇上。
在他看来那就是死心眼子一根筋。
万一将来老爹致士之后,回到原籍,那朝中被他得罪过的人,要想收拾他们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
谁知道老爹明里暗里得罪了多少人?
这是一个未知数,要是人家现在不说,一直隐忍着,就等到“秋后算账“,那他们以后的日子可有的是凄惨的时候。
所以,汪凯这小子你别看他表面上装的嘻嘻哈哈的,跟二傻子似的,其实精明着呢,心里明镜似的。
郑长生一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就心里有个预判了。
虽然他跟郑长生没有见过面,但是光是听他老爹的讲述,他心里也有一面镜子的。
其实,他在跟郑小刀起冲突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这是永和伯郑长生的锦衣三千营。
能够装配燧发枪的部队,还是锦衣卫,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是怎么回事了。
可是他依旧是跟郑小刀起了冲突,他知道郑长生的军纪森严,不得伤害无辜的百姓,这是首要的。
他们是不会对自己真下杀手的。
他一门心思的激怒郑小刀,然后再傻不拉叽的说出“郑长生是我叔”的滑稽之言。
就是为了能够面见郑长生,在郑长生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郑长生有多“红火”,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他不知道不要紧啊,只要别人知道就好啊。
郑长生,在当今圣上面前的地位,甚至是就连皇子都不一定赶的上。
大婚之日,当今圣上一家三代亲临现场。
这意味着什么?
但凡是有点政治敏感性,有点灵敏嗅觉的人,都能够觉察到的。
郑长生救驾之功,这都大到天上去了,谁人有这么好的运气?
之前的种种就不说了,就但说这一次,剿灭弥勒教,顺手牵羊一般的在侗区来个改土归流。
一下子替大明朝廷开拓了多少疆土?收服了多少百姓?
这是大功,天大的功劳啊。
可是皇上并不打算加封于他,但是却准备在明日举行一个凯旋入城的仪式,皇上亲自到场,亲自迎接。
他老爹汪广洋分析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