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皇上并不打算加封于他,但是却准备在明日举行一个凯旋入城的仪式,皇上亲自到场,亲自迎接。
他老爹汪广洋分析的很对,皇上这是在保护郑长生。
要是按照开疆拓土的功劳的话,封一个国公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可是能封吗?
不能啊。
郑长生在怎么得宠,可是在朝堂之上根基很浅,在军中更不用提了。
皇上手下有那么多能征惯战的将军,跟随皇上出生入死那么多年,立下战功无数,可是又有几个封国公的。
别的不说,就说大将军蓝玉,那不也是个侯爵吗?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上对郑长生的爱护之意。
汪凯可不傻,他能够大智若愚的替他老爹擦屁股,他又怎么不了解这些呢?
世家的子弟就是世家的子弟,政治的嗅觉敏锐的很。
这次,他几乎就像是耍赖皮似的,拉出他老爹汪广洋的大旗,来结缘郑长生。
也可以说几乎就是一瞬间的决定。
也就是在他确认了这支军队是郑长生的时候,这个“碰瓷结交计划”就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郑长生给他装傻充愣,没有表明身份。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达到他的预期目的了。
现在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永和伯郑长生竟然还有事相求。
啊哈!~他心里几乎就要美的跳起来了。
这次还真是没有白来,也不枉费自己的这番心思啊。。。。。。
第644章 凯旋大典(上)
驻地离京师几十里的距离,一大早的所有锦衣卫都换上了新装。
这是连夜从京师送来的。
洗去征尘,换着锦衣,整个三千营的兄弟们捯饬好后,拔营起寨。
郑长生鲜衣怒马,手握着老朱送的那把镶金嵌玉的马鞭子,朱允炆最怕的就是这玩意儿。
皇爷爷赐给老师管教他的,要是不听话,郑长生可以直接执鞭就抽。
你说吓人不吓人?
一路走来,白雪皑皑,道旁村庄炊烟袅袅,好一派诗情画意。
郑长生不禁感慨,华夏族群对于战乱后医治创伤真是治愈力惊人啊。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俨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犹记得去杭州查办李善长的时候,沿途所见到的村落破旧不堪,家有炊烟者都少。
当时他还感慨万千来着,可是这才多少光景?
随着皇上大力推行土豆的种植,百姓们裹腹的口粮算是有了着落了,不用再为了一口吃食而死人了。
家家有炊烟,就是最好的明证。
但愿华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郑长生的思绪不知不觉间,就飘飞了好远好远。。。。。。
每隔十里都有快马传递消息,一程接一程的传递,直到京师帝都的南门。
南门外彩棚高搭,旌旗彩带飘扬,俨然一片欢乐的海洋。
围观的民众们都翘首以待,都等着亲眼观瞻一下永和伯。
关于永和伯郑长生的传闻,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京师地段。
都知道正是永和伯郑长生发现并种植土豆,然后再请求皇上全国推行。
这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
小农经济时代,受生产力限制,土地的产出有限,出去地租和税粮后,一家人剩下的也真心不多。
固有青黄不接一说。
就是新粮未下,旧粮已尽的意思。
那怎么办呢?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活命。
人活着,就是跟饥饿在做斗争。
在没有土豆之前,人们活的苦啊。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只能是苦苦的捱着。
现在则不同了,有了土豆这绝好的口粮,人们再也不担心挨饿了。
是以,人们对郑长生感激之恩,你就想吧?
就如同后世人,感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似的。
民间关于郑长生的传说很多,有人说他是星宿下凡,受上天派遣专门来拯救黎民苍生的。
当然这是迷信了,反正郑长生是不相信这虚无缥缈的传说。
不过有人信啊,百姓大多大字都认识不几个,而且很愚昧,很容易受影响。
有的人家里甚至供着郑长生的牌位。
也可见人们对他的感恩之心。
。。。。。。
。。。。。。
人们在焦急的等待着,快马来回穿梭已经七次了。
还有最后的十里,就要见到传说中的永和伯爷了。
人群中议论纷纷,有好事者曰:其家三叔的儿子的岳父的堂兄的儿子,在永和伯麾下效力。
据他说,永和伯爷慈眉善目,面如冠玉,是气宇轩昂。
而且为人和善,待人以诚,曾经查夜期间亲手给他盖过被子。
真乃感天动地之举啊!
这家伙说到激动处,眉飞色舞,就好像永和伯爷亲手给他盖过被子似的。
旁边闻者俱叹息曰:”永和伯爷高义啊,此诚我大明之福气也!“
众人皆附和,一个个皆面露恭敬之色。
吕婉容抱着孩子立于人群中,听到众人皆议夫君之好,不免心生激荡之意。
谁能想到在家里就跟一个居家大男孩似的人儿,却在外面有如此的名声?
想到即将见面,她的粉颊升起一抹绯红。。。。。。
”夫人,您在这儿呢啊,让我好找。琪夫人已经找好位置,就在沿街之铺的二层,正好可以观看少爷入城。“
小郑和挤到吕婉容身边,满头大汗的说道。
如画面露惊喜之色:“沿街商铺不都被人包下了么?还是琪夫人有办法,小姐,咱们赶紧过去吧。“
吕婉容点点头:”嗯,前面带路。“
小郑和边走边道:“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晚了,少爷也真是的,家信中也没有说要有这仪式啊。
要是早知道的话,小的早就包下位置了,也没有今日的尴尬之地。
还好,琪夫人遇到了汪广洋大人家的女眷,就给咱们让了一间房出来。
否则,我们只能混在人群中看少爷入城了。
大人们还好,要是大小姐被挤着了就不好了。”
小郑和唠唠叨叨的讲述着,小七是如何能找到位置的。
~~~
临街商铺今日可谓人满为患,而且这些人都是非富即贵一掷千金的大人物家的眷属。
光是今日的租金,都够他们忙活几个月了的。
是以,商铺老板们一个个都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要是这样的盛典,每天都有那该有多好啊。
就这一次,一家老小吃的用的都有了,要是省吃俭用一些,甚至是几年的吃穿用度都能赚出来。
现在临街的商铺是一铺难求啊,有钱人为了观看圣上,观看永和伯爷,不惜撒钱重金租用。
还是盛世好呀!
据说,今日永和伯爷押解着弥勒教一干逆匪回京,把意图行刺皇上的的弥勒教妖人一网成擒,这多大的功劳啊。
永和伯爷真威武也!
~~~~
吕婉容抱着小丫头若楠,终于上了二楼。
她长出了一口气,街上的人太多了,挤出一身汗了都。
小七上前接过小丫头:“婉儿姐姐,先歇息片刻,喝点茶水。
另外,我让伙计准备糕点去了,出来的急,早饭都没吃多少,这个点儿该饿了。”
对于小七的贴心,吕婉容心里暖暖的。
“小七,你费心了,都怪姐姐没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切都是你在操持,姐姐真是汗颜至极。”
“瞧你说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莫要在自责。”
小七边说着,边逗弄小丫头若楠:“爹爹要回来了,你想不想他?。。。。。。”
小丫头还不满一周岁,她哪里懂的小七说话的意思。
不过她似乎觉得今天挺好玩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好热闹呀!
她两只大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的打量着周遭的一切,嘴里流着口水,咿咿呀呀的不知所言。
看小丫头咧着嘴开心的笑了,小七在小丫头粉嫩嫩的脸上亲了一口。
惹的小丫头更开心了,欢快的在小七腿上蹦哒起来。
仿佛不这么蹦哒,不足以表达她的开心之意。。。。。。
第645章 凯旋大典(中)
老朱的銮驾出现了,鸾仪卫旌旗招展,杏黄龙旗迎风飘扬。
张牙舞爪的飞龙似乎要活过来一般。
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跪地叩首,山呼万岁。
御辇之上老朱神情肃穆的端坐其上,旁边还坐着一个小家伙,正是皇太孙朱允炆。
“皇爷爷,这次老师回来,就不会再走了吧?”
老朱手捻须髯,只微微一笑,并未接小家伙朱允炆的话茬。
帝都京师南门外,老朱牵着朱允炆下了御辇,群臣迎接。
汪广洋上前禀告:“启禀陛下,永和伯爵郑长生一行,已不足十里。”
老朱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嗯知道了!”
昨日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夜里也没闲着,可是今天一大早老天爷真给面子,纷纷扬扬的大雪,竟然停了!
老朱是有点期待的,弥勒教教主都被郑长生这小子给弄回来了。
他真的很好奇,究竟祸害了这么久的弥勒教教主是长什么样子?
只是看奏报可是不知道的。
张黑虎这家伙竟然是元末众多义军中,还算比较出名的一路,章天泽手下的第一人。
后来虽然落寞了,沦为占山为王的马匪,可是稍微给他点机会,这小子竟然做出这等惊世骇俗的事情出来。
就连老朱自己都差点命丧其手。
老朱对张黑虎是非常感兴趣的。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甚至打算亲自见一见,聊一聊。
毕竟同为元末起兵之人,还是有共同话题的。
虽然成王败寇,但是老朱对对手,还是很尊重的。
远远地,郑长生的先头部队已经影影绰绰的可以看见旌旗招展了。
“来了,来了……”
人群中有人激动的出声。
郑长生鲜衣怒马的走在队伍的最前端,轻轻的催促着战马。
时间真的是白驹过隙啊,一眨眼间就大半年了,又重新回到了京师。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只是一阵阵的鼻尖发酸。
他并不是为了老朱亲自迎接而激动,而是即将见到久违了的家人而欣喜。
从信中得知,母亲安然,妻子无恙,孩子平安。
这真的很好,没什么比这消息更让他欣慰的了。
听说小丫头都会在床上翻身,并且会爬着走了。
一个不小心,就爬的没影。
想到这里,郑长生现在真的想不参加这劳什子凯旋仪式,直接策马飞奔回家,好好亲亲、抱抱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骨血。
可是他知道,这并不现实。
毕竟老朱都亲自出动迎接他,这面子给的可是有点大。
作为主角,怎么能不辞而别?
他要不参加,这凯旋仪式还有什么意义?
近了,近了,更近了。
老朱的杏黄龙旗,都依然遥遥再望了。
额,郑长生赶紧收回心神,策马上前。
来到老朱近前,翻身下马,双膝一屈就要跪倒大礼参拜!
可是还没有跪下去呢,老朱有力的大手就已经发力,搀扶住了他。
“雨浓辛苦了,你我君臣就不要客套了。”
“皇上,臣不辱使命,生擒弥勒教教主张黑虎,献给皇上。”
说到这里,郑长生一回头:“把弥勒教教主张黑虎押过来。”
一辆囚车撵着积雪吱呀呀的驶了过来。
张黑虎一身罪囚号服,头发也经过打理,不然的话,这一路上早就臭了,估计都不能见人了。
郑长生知道老朱一定会对张黑虎感兴趣,浑身发臭,在熏着老朱就不好了。
这还是昨天休整的时候,特意让人给他收拾了一下。
老朱果然眼光闪烁,放着精光。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了一番张黑虎。
眼中又露出失望的神色。
随口自言自语道:“很普通啊,弥勒教主也不过如此!”
郑长生:“皇上,您是真龙天子,九五至尊,这等宵小之辈,怎会入您的发眼?”
这一记马屁,拍的老朱很舒服。
会意的一笑:“押下去吧,交给三法司议罪!”
一大溜的罪囚笼车,浩浩荡荡的开入城中。
……
……
“老师,我在这儿!”小家伙朱允炆站在汪广洋的身边,又蹦又跳的晃着小手,一脸兴奋的不要不要的。
郑长生微微一笑,示意知道了。
老朱此刻走上前拉过郑长生的手,:“走,坐咱的御辇回宫!”
啊?可把郑长生给吓懵圈了。
老朱咋不按套路出牌捏?
一国之尊的御辇皇驾岂是谁都能做的?
这是犯忌讳的,恐怕今天他做了,明天早朝上御史言官,弹劾他的折子,能把他淹没咯!
郑长生一脸苦逼状:“皇上,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臣子怎可与君王共乘一驾,这是